佛門淨地

七百年古寺-海印寺

太武山上的海印寺,始建於南宋度宗(1265)年間,已有七百多年歷史,地方稱為太武巖, 是普受金門民間膜拜的靈寺,初建時原名「太武巖寺」,供奉通遠仙翁.太武巖寺年代久遠,歷經多次修葺,永曆十五年信眾再予鳩資重建,易名為「海印寺」,推測寺名可能與所改奉佛祖同時所改雖主奉佛祖,每年農曆正月初九天公生,善男信女登高進香不絕於途,與浯島城隍遷治慶典並稱金門民間兩大慶典.
海印寺是一座二進佛寺,以花崗岩、紅磚、紅瓦構砌而成,從初建至今經過無數次之整修,近年的整修記錄為民國四十九年重修(八二三戰後),五十八年並於寺前闢地增建鐘鼓樓,七十一年為水泥構建重修,最近為九十五年三月開工,九十七年三月完工.
海印寺左前方有圓拱石門叫做石門關,是太武山十二奇之一.石門關用石砌造,上有石護檐,中央開拱門,宛若出入的關口,上方有橫額一方,題「海山第一」四字,為明臣盧若騰於明王永曆十五年(1661)所書,寓意「海上各島,浯洲最著;諸島名山,太武最著」,但因朝代更迭後人忌諱而將盧若騰的署名磨去,只留下「永曆辛丑」字樣,現列為三級古蹟.

觀音亭--靈濟古寺

靈濟古寺俗稱觀音亭,主祀觀音大士, 一說創建於唐德宗貞元年間,一說建於宋代,並於元、明兩度重建,清道光年間附近發生大火又遭波並重修,現在的廟宇則是民國76年所重建,隔局為雙落大厝加左右鐘鼓樓.
靈濟寺歷史悠久,寺內神佛盡是無價之寶,經鑑定觀音佛像為唐代紅土,兩側的羅漢則是宋代黑土.傳說道光年間那次大火殃及廟宇,寺中突然湧出清泉將火澆滅,鄉民咸認係神明顯靈救災,便集資重修,並改名 為靈濟寺.

山外護國寺

山外護國寺建於民國五十九年,在佛教並不興盛的金門來說算是較有規模的一家寺院,已有四十多年的歷史,是地方重要的信仰中心.由於護國寺就在市區,每逢初一、十五均吸引大批香客前往祈福,終年香火不斷, 信徒絡繹不絕.
由於護國寺年代己久,曾一度因蛀蝕腐爛恐有塌落之虞,故於九十一年起進行重修 ,以原有寺廟設計為主,兩側各增建乙座鐘鼓樓,重建工程費高達近新台幣二千萬元,包括新巿公園內一尊九公尺高的「滴水觀音」大型雕像,整個工程建材、石材全由大陸泉州進口,目前已接近完工, 希望完工後配合新市公園以及太湖、榕園等景點發展成帶狀的觀光景點.

三百噸泉州石所雕出來的門樓頗可觀卻有點失真,沒有木刻來的靈性

和殿外灰白的岩牆相比,殿內金壁輝煌耀眼奪目,彌勒佛都金光閃閃

正殿神龕更不用說是一片金黃,連端坐上位的三寶佛都一樣

羅漢群像之一

羅漢群相之二

最讓人好奇的是不同於一般寺廟寬廣,寺內樑柱林立,形成一種特殊的寺廟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