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村-山后

山后開發甚早,屬於金門七大傳統聚落之一 ,隸屬於金沙鄉轄區.位置在金門東北,東臨許白灣,北傍東割灣,西南則有美人山、面前山為屏,有名的寒舍花角即在此處,寒舍花為昔日金東砲陣地之一,和后扁、崖頭共同面對著對岸的威脅.
相傳陳淵率十二姓來金門養馬時王姓即為其中之一,而宋末元初之際王進士率眾移居山后頂堡,為王家奠基.而同期梁家則居下堡一帶,以農漁為業.
山后會成為今日之民俗文化村乃頂堡王國珍、王敬祥父子赴日經商致富後回饋鄉里,在中堡闢地興建這被稱為十八間的連棟雙落大厝供族人居住.大厝以梳式排列,每間大厝的縱橫軸線間間相互平行,有如棋盤一般,主要建材大量取自大陸,包括燕尾磚、福州杉、泉州石與漳州青石等,在泉州師父主導下前後興建廿五年才完成,總計二落大厝十六棟、三落鄉塾及三落宗祠各一棟,合稱「十八間厝」,於2001 年獲得票選為文建會台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
民俗文化村由現國家公園接管,並將王敬祥住屋改成喜慶館展列,內容除了陳列喜慶習俗及用品外並詳列王敬祥當年資助孫中山革命來往的信件感謝狀任命狀等等.禮儀館則利用宗祠陳列民俗祭典用品,和展出文物的書院海珠堂成了民俗村的主軸.

山后民俗文化村

山后民俗文化村建於清光緒二十六年(西元1900年),係旅日僑領王國珍、王敬祥父子在中堡構建的十八棟雙落古厝,全部房舍採用閩南傳統二進式建築,呈梳型排列,井然有序,完工後分贈山后王氏族人居住.從闢建至完成,費時二十五年,全村住宅16間,祠堂、私塾各1間,呈現整齊、精緻的閩南建築風貌,俗稱18間王家厝.
這佔地一千多坪的十八棟宅第建築,久年之後已破舊不堪,民國68年經金門縣政府復舊改建,並命名為「民俗文化村」開放參觀,並將無人居住的空屋設計為七個館,有民俗文物館、禮儀館、喜慶館、休閒館、武館、生產館及古官邸丟等,為金門目前經規劃整修、最為完整之古厝.
民俗文物館設在昔日的私塾海珠堂,設四室兩館,左右正房展示陶瓷器皿,左右廂房則展示竹銅器.左書房則為王國珍紀念館,右書房則為其子王敬祥紀念館.
王家祠堂修建後增加用途成為禮儀館,除了原祠的祖宗牌位和福德正神和文昌帝君外,左壁懸掛家禮、王氏昭穆、朱子家訓、白鹿洞書院學規,右壁為祭禮程序、祭禮位次圖、祭品陳列圖等禮教步驟.
喜慶館則在今年(2009)五月廿日啟用,目前規劃配合金門喜慶習俗,有「禮堂大廳」、「翁姑房」、「新娘房」、「花轎」、「嬰誕室」等展示空間,並展出敬祥先生家族生活所用的文物,設為「文物展示室」,展出王敬祥先生使用的禮帽,各式因捐助興學、賑災等獲贈的勳章、與國父合照的照片等.
休閒館則收納前人閒暇休閒的娛樂活動,就琴棋書畫、雜耍、戲曲等用品做概略性的展出.
武館則以當時用的武器、功夫圖解、練功器材等為展示重點.
生產館則將該館分為六室,陳列古農具、漁具、米篩蒸籠水甕等百工室、各種討生活的營生室、織布室和早期酒製鹽等舊時工業室.
古官邸即大夫第,規劃為金門歷史文化館,由金門的由來簡介到開發到所出之先賢和所留下來的勝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