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之鄉-水頭

有水頭厝,無水頭富.根據專家由無主墳土堆建材係 宋代之三合土推測,水頭於宋代即有人煙,而文獻資料水頭李姓始祖在1281年入住,所以水頭舊名李厝.黃家祖宗於1315年避胡元之亂到水頭定居,其它各姓大都於明末清初遷入,共同創造水頭富的傳奇.
水頭三面環山,只有西北面海,具有背向陽之利,因此吸引各方來此開發,富足之下先後以建築展示實力,首先在清初由黃家子孫籌建酉堂、十八支樑等閩南風格建築,後又有民初子民落番有成,僑匯回鄉所建的得月樓、黃永遷、金水國小等洋樓群,創造了水頭在金門建築史上的一頁.
目前這些古厝洋樓大部份由國家公園出資整修,部份規劃為展示館,部份標租給民間做民宿使用.

金水小學

金水小學在水頭村中界之地,係早期到印尼麻里吧板開採石油和經營百業的鄉僑回到鄉里籌建,最初借用黃氏大宗祠為校舍於1921年三月十日學校成立,之後由於學生數日增,乃發動南洋鄉親捐獻,並擇地在中界南邊興建校舍,1930年奠基,1932落成,為一回字型建築,中間為禮堂,由村中具名望之鄉紳組成董事會管理,並在麻里吧板置有校產店,收取月租作為小學的教育經費,直到二次大戰僑匯中斷為止.
日軍據金時期,金水小學一度被日軍徵收為野戰醫院,國軍駐金時期又被徵用,直到1958年復校,並改「金水小學」為「金水國民學校」,由私立小學而為公立國民學校.由於金水村人口持續嚴重外流,民國六十三年八月起「金水國民小學」數度裁併,到民國七十五年金水小學舊校舍移交由前水頭社區管理委員會管理,正式走入歷史.目前由國家公園整修完成並規劃成展示館使用.

黃永遷、黃永鑿洋樓

位於得月樓左前方的黃永遷洋樓,是旅居東南亞的僑民黃永遷兄弟所建,完工於1934年,為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建築,融合中、西建築風格,為二樓「五腳基」的洋樓形式,坐北朝南,三開間左右對稱,傳統凹岫的設計,是水頭眾多的洋樓群中最華麗的一幢.
但在1937年底日本軍隊從水頭上岸,金水國小被改成野戰醫院,這棟洋樓變成日軍醫官宿舍,1949年大量國軍進駐金門,金水國小改成怒潮學校,黃永遷洋樓則被軍官團佔用,成為臨時的指揮所,軍隊撤出後,洋樓又變成洗衣、修補店.從風風光光的僑匯洋樓,到歷盡滄桑 而彈痕纍纍.
金門國家公園成立後,管理處斥資1895萬進行修繕,於2005年10月完工,本來規劃一樓為展示館,二樓為民宿,後來收回重新規劃中.

得月樓與黃輝煌洋樓

得月樓是水頭最著名的洋樓建築,由民國初年渡海至印尼麻里巴板從事經商貿易致富的黃輝煌於1931年所建.那時正是政經震盪不安的時代,盜匪橫行,因此黃輝煌在後匯銀一萬三千銀元,興建有防禦功能的得月樓、有欺敵作用的蕃仔厝,以及黃煇煌二層洋樓.
得月樓取其「近水樓台先得月」之意,由福建南安匠師陳南安承建,樓高11公尺,牆厚40公分,內部地下一層、地上四層,有地下坑道可以通往鄰棟洋樓,四面外壁則有圓形槍孔與鑄鐵槍架,屋頂的女兒牆還有垛口可供防禦之用.
得月樓一樣經歷日軍與國軍的佔領駐防,國軍移防後無人整理致使院內雜草叢生,形同廢墟.2005年國家公園委請蔡祖求老師赴印尼泗水取得黃家代表人黃欽越老先生的簽署同意,2007年4月由金門國家管理處 編列2007萬元經費進行整修,當年12月完工,目前己開放展示中.
右兩圖為2005年和2000年所拍.

 

黃乃甫 番仔厝

這棟樓只有單層,嚴格來說算是番仔厝而不能歸納於番仔樓,為黃乃甫至印尼經商致富後 於1935年返鄉建造,為一大九架番仔厝格局.建築本體牆身材料為磚牆、石板條砌石牆,屋身構造為硬山擱檁,建物正面有中西合璧的泥塑裝飾, 還鑲有日本進口的花磁磚,色彩艷麗,極富地方特色 ,頗有保存價值,被文建會列為歷史建築,目前由國家公園修復,並交由民間以民宿方式經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