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12/8/28
搶救雙溪灣潭古道,灣潭古道是一條由灣潭到三水潭如夢幽靜的沿溪古道,8月26日去時,看到灣潭溪的河床被整得慘不人睹,讓人痛心疾首,此景觀至少要2至3年才會恢復,據說古道上還要鋪上水泥路,當成機車通行便道,灣潭溪為大台北翡翠水庫北勢溪上游 ,攸關台北居民的飲水安全及大眾登山休閒好去處.若古道環境一旦被破壞了,那就回不去了!在此呼籲山友每人一信向新北市政府或是水利署台北特定管理局反應.
在01有看到這篇 真是心痛...><
生態工法的精神是在一些"必須"進行工程的地方,採用一些較符合生態原則的施工方式去施作
不過不管任何東西到了台灣都會轉彎
好像漸漸地被解讀為: 這個地方沒有施作過生態工法,所以它不夠生態....OOXX
五月份時有到灣潭一遊
看到灣潭端的空地上停了一台怪手跟一推土方
原以為是地主整理土地
沒想到是在做這個工程
這條步道原本就夠漂亮了
也沒有太多坍塌或倒木阻路
真的不知道整理的用意何在
現在工程做下去了小弟覺得也無力回天了
不過真心期待施工單位及管理單位可以好好善待這個地方
以及他們未來可能觸及的每一塊土地
1.謝謝大家的回應,本人已寫信到水利署台北水源特定管理局反應了,因為自己的老家就在雙溪,實在不願看到雙溪美麗的溪流被整修到這副模樣,記得以前回到老家總喜歡往河裡走走,因為那裡很容易親近,自從幾年前老家前面溪流被修整成大排水溝,就不想下去,雙溪的河流基本上就很少有水災和坍榻,原因是人口不多,少有破壞,因此整修河川景觀,無意就在消化預算,
2.灣潭位於新北市雙溪區泰平里境內,屬翡翠水庫水源保護區範圍,每年都有經費補助,灣潭溪原本就很自然,何須整治,但現在已經整治了,希望能夠讓傷害,降至最低,至於灣潭古道,據可靠消息來源,往後可能會舖為水泥步道,當作當地民眾機車便道,若是如此,那將沒有恢復的可能,台灣以前步道水泥化和花岡石化,比比皆是,大家出遠門,無非要走自然步道.若是還在走水泥階梯路, 那麼乾脆在自家爬樓梯好了.步道水泥化不僅有害於人體運動步行,也會破壞大自然,那些產道過度開發,造成土石流或山崩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仔.
3.新北市灣潭古道 避暑勝地:http://video.udn.com/video/Item/ItemPage.do?sno=334-233-2F3c4-233-2B3d34333-2B304-233-2F30-21-3D
1.最近若有去灣潭古道的山友,在此麻請拍些照片,寄給本人 e-mail:[email protected],感激不盡!
2.我會注意後續的發展,為阻止灣潭古道可能水泥化的命運,加上最近收到官方的答覆,不甚滿意,因此必要時會將照片傳給媒體,給官方壓力才會受到重視.
一切都是金錢與物慾造成的 --- 每個人都想要吃美食, 開超跑, 住帝寶 ( 越是擁有權利的人, 慾望相對更大 )
.
林X世 案, 前消防署長案, 以及台電中油無數黑幕, 都是為了 A錢, 幾十億或百億千億 ... 反正新聞過後就沒事了 ( 一切都查無實據 ), 就像是 夢X家 圖利案宣判一樣, 船過水無痕, 鈔票還是安穩的躺在那些人的口袋裡面.
.
擁有權利的人, 永遠會以各種工程手段去圖利財團 ( 順便餵自己的荷包 ), 沒有工程就什麼都別想撈到....說起來, 那是人性, 換做任何人坐到某個位置, 最終結果都差不多 (無慾無求的聖賢, 全地球也找不到幾個, 更別說台灣 --- 此事尤指掌握政治與決定權利的人, 小老百姓會單純一點, 因為根本沒機會變鬼變怪)
.
曾經, 苗栗縣有個長滿青草的 通宵大草原, 兩三年前就已經消失了 (變成工業區的基地, 黃土一片 )...
曾經, 苗栗縣後龍有 石虎 出現的棲息地, 幾百公頃山林被鏟除, 變成殯葬特區...
曾經, 新竹縣某山區擁有純粹自然的山區溪流景觀, 變成水泥護岸以及 "根本沒有人要走" 的人工步道
.
.
很多地方都破壞得蠻嚴重了, 剩餘的少數地方, 只能多走幾趟, 留下較自然的一些原貌 (照片或影像)...誰也不會知道, 哪些本來漂亮的景觀, 在哪一天會消失.
看來是水利署的預算太多了,消化不完, 所以明年應該請審預算的立委多刪點水利署的預算, 這樣才不會讓水利署每年要傷腦筋預算要如何消化!
mori、yehfjut兩位先輩好!
我是台灣千里步道協會的工作人員,
不久前看到兩位在網站上的搶救呼籲與提供非常詳細的照片對照,
我們有一群喜歡山也關心步道的朋友,也很希望能出些力量,
日前我們邀請劉克襄老師分享郊野步道的觀察與想像時,
他也有正好提到雙溪這個美麗的地方以及灣潭古道...
我們想要邀集兩位與一些夥伴團體、關心此事的朋友,
想儘快來去現場看看,也討論能一起做點什麼,
以阻擋後續不必要的工程與破壞!
不知兩位是否願意帶我們一起去看看?
這個週六9/15或是近日,不知是否有空同行前往?
很期待兩位的回覆,感謝~
我們的郵件信箱是:[email protected]
千里步道 芸姿 敬邀
0958-559277
鋪水泥,但人相對少v.社會運動引進更多遊憩者但不鋪水泥。
水泥傷還是社會運動惹來的遊客傷?
真是困難的決定。
今天下午去到灣潭, 只有半個小時可逛,古道僅走一小段, 來回約20分鐘
您好:
我的外公曾經住在古道後端的石板屋裡(新北雙溪區烏石路),
我過去去過幾次,非常喜歡那裡的環境,希望他能夠維持自然美麗的模樣。
但直到最近才從親戚那裡聽說這裡有了工程,
又從MIT台灣誌節目上看到怵目驚心的影像,
很擔心工程對此地造成的影響,
想請問前輩們最近情況如何?
Maggie
感謝MIT台灣誌製作灣潭古道影集,引起了廣大山友的迴響,2月16日去時工程早已完成,不過河床部分
已遭受破壞,短時間內很難恢復,希望工程就做到此為止,不要再大興土木,浪費國家公努,妳和我的納稅金.
才經友人介紹正規劃去灣潭古道走走,沒想到上網找資料竟發覺2012,08,19已被山友發覺政府單位正將水泥文化悄悄輸入灣潭古道,真是痛心呀!
有網友說不是每個地方都該輸入自然工法(又沒坍方);也有網友說是消化預算(需要花在這麼偏遠地方嗎),真是另人難以認同啦!
經友人分析才知,是想經由施工拿一些回來,而非消化預算,難怪到處充滿水泥文化,請問大地怎麼保存水份,如果台灣人被教的只會想辦法拿錢,這個美麗的家園將一天不如一天,我們除了到處陳情和感嘆又能怎樣
除了寫信之外我們還能做什麼了><,好傷心喔:(
上個週末去灣潭, 又再繼續往裡面鋪了, 到底如何才能阻止這不必要的人工化步道呢?
我有在另一站發布這篇訊息
希望大家給水利署一點壓力 其實地方發展不一定需要進行工程
拍照時 我可以幾乎很精準地抓到對比的位置
就是因為這裡真美
即便我隔快一年才回到這裡
(請注意我標示的時間 )
不知道大家看了感覺如何?
這位處交通非常不便的野溪
想來要開好久的車
沒想到 從北勢溪走過來看到的居然是這樣
映入眼簾 一整個驚嚇
老實說 工程界這幾年整治河川雖然有了新觀念
護岸不再是一堆水泥
工程也有保護原來在在地生長的樹木
我沒有苛責施工單位
但是 我們真的需要工程來處理原來就很自然的河川環境嗎?
這一段灣潭古道
距離坪林很遠 距離雙溪很遠
來這地山友和遊客
就是要享受自然
我不清楚水利署台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局為什麼需要處理這裡的河岸
7276000 在工程界應該是算小工程
但是這裡的河岸真的不需要額外特別的景觀工程來處理
為什麼?
政府可以告訴我嗎??
工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