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
補給站
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Keep
on
Toggle navigation
登入
首頁
登山
登山行程紀錄
路況回報
藍天圖集
祥馬圖集
流浪山裡的故事
裝備
裝備討論區
失物集散中心
黑市二手裝備
活動
登山補給站活動
登山團體活動
論壇
台灣登山論壇
登山安全討論區
新手討論區
徵伴共乘討論區
自助旅行討論區
本站留言版
單車討論區
旅遊
台灣行腳
海外行腳
單車行程紀錄
自然
植物討論區
動物討論區
自然科學討論區
相片牆
精選相片
最新相片
戶外指南
登山安全
登山醫學
裝備報告
自然生態
登山路線
登山技能
登出
本站留言版
首頁
論壇
本站留言版
在山上躲颱風的經驗.
在山上躲颱風的經驗.
BGR537
2005/5/26
放大
縮小
請問各位前輩,
縱走期間遇颱風來襲,在無法撤退的情形下,
該如何安然度過狂風暴雨?
相信不少前輩有過這樣的經驗,
小弟願聞其詳:)
0
0
0
0
P
P
排序
最新到最舊
最舊到最新
所有回覆
如果能住在山屋、工寮或獵寮當然最好,如果沒有在山凹高密箭竹林(高的密茅草也可以)裡找一個平坦避風地方,稍微整理一下,稜線上風大雨大不適合紮營,注意營地週遭不要有枯木或是懸崖巨石,也不要在水道上,紮營等待颱風過境,泡茶聽收音機玩牌扯談都可以,只要吃得飽睡得暖,日子也很愜意,記得要讓山下的人知道大家都很平安,密箭竹上方風大雨大,但下方風反而吹不進來,水接雨水就可以了。 以前碰到一位單獨上山打獵的原住民,因未帶營帳,颱風時他穿著雨衣把自已綁在一根伏倒巨木,外蓋上防水雨布,吃肉乾喝雨水度過颱風天,雖很克難卻還是很平安。
有一次走北一段遇到 在南湖圈谷山屋住了三天 打牌,吃東西,聊天,泡茶 好不快樂 颱風過後的上午 在圈谷朔溪,拍照,風景好不漂亮 然後考慮天數及溪水暴漲 沒在前進 隔天撤退
我有兩次經驗 1.走南三段走到太平溪源遇到提姆颱風,8人帶了一頂蒙古包四人帳,一頂雪地帳四人,因蒙古包不能抗風倒了,八個人全都躲在雪地帳裡兩天等颱風過了,原本太平溪很淺,經過颱風後溪水暴漲過不去,大家就砍樹做橋渡過太平溪繼續後面八天行程. 2.走南二段由向陽上登,走到三叉遇到豪大雨四人在大風大雨下看嘉明湖無法紮營,四人抱著岔路口的路牌,討論後逃命的下切到拉庫音溪躲在山谷三天,看雨小四人就撤退一天從拉庫音溪跑回向陽工作站,躲過山難一劫.
to noxid, 密箭竹林中整理出一塊可勉強擠下一頂四人雪地帳,不需要砍箭竹? 又砍了箭竹,短粗的箭竹莖幹恐有刺破帳棚的顧慮吧? 小弟經驗不多,實在沒辦法想像箭竹林裡可以出現那麼大的空間.^^ to cocacola, 想請教營地如何選擇? 帳棚搭設時可有額外做抗風擋水的補強? ex:營柱拉繩固定於枝幹上,內外帳間塞進充滿空氣的防水袋or塑膠袋,etc. 感謝各位前輩經驗分享! ^_^
我也有兩次經驗。 part 1 一年八月,當天從四方山稜線下至轆轆溫泉,白天小雨不斷,當天在 溪旁不遠處紮營。當夜,大雨奏下,溪水暴漲,緊急撤營,撤往高處。 由於當時只帶雨布(外帳),於是睡袋也部分都濕了,當晚五個人看著 一盞蠟燭,許著彼此的未來... 由於溪水暴漲,第三天趁水稍少出發解除留守,爬著流籠鋼索渡溪。 此次經歷,畢生難忘... part 2 當時在南三主稜北段,早晨天氣十分良好,下午颱風肆虐稜線狂風暴雨。 一直找不到適合的營地,於是預計在關門古道上紮營。 當時走到關門水池時,看到許多紮營痕跡,便安心住下! 當夜,貓狗大雨,水池集水,帳棚淹水,緊急撤營。 撤往高處短箭竹區(約小腿肚~膝蓋高),而大部分裝備因當晚未設防, 泡水。尤其是睡袋最嚴重,於是當時五人,睡袋全濕。 於是,我們五人在一頂二人帳中,躲了三天,一起睡覺、吃飯、打屁... 豈不快哉! ------------------------ 在這之中得到的經驗是: 出發前: 1.夏季時,颱風旺季,出發前應對行程有所了解,並模擬多颱風方式 計劃好地點。 2.有機會遇颱風時,請考慮該隊伍地形是應攜帶帳棚。 登山時: 1.平時應注意收聽氣象 2.審慎選擇營地,這是第一個重要的步驟。 ps.好好的做好準備,外帳與內帳間可塞些東西阻絕強風貼帳such as 背包、登山帳頂著、..... 3.當晚通常情況最嚴重,第一夜總是最難熬。之後就習慣了。 ps.當晚,兩支隊伍都是五人,都是彼此面對面,窩著渡過。 4.通訊要與山下溝通好,免得製造出假山難,一些不必要的困擾。 5.切勿急切下山,評估安全最重要。
http://www.rhino.com.tw/chinese/ 我在山上每次出隊至少要有50%的帳篷是U-300型的這樣在山上要是遇大風雨要緊急紮營有此種抗風性強的帳篷比較方便,只要用營釘固定帳篷的六個角落與外帳的頭尾就很夠了,要是真的遇大風,帳內最少要有一人在內會比較安全,要是炊事可在延伸的外帳內處理就可以了. 在箭竹林紮營最好用腳採箭竹的頭,用力採出一個圓在越採越大,最好四人帳四人一起採,這樣的緊急營地比較不會用壞帳篷,要是用工具最好是用瑞士刀有附鋸子的,從箭竹的根部鋸斷是最好的方法,切莫用刀砍效果很差.
九十三年八月下旬興高采烈的去北一段,為什麼興高采烈呢?因為出發前一天氣象局才說有一個颱風「應該」會徧北而去,「可能」對台灣不會有威脅了。而此行的前兩天天氣除了午後有些霚氣外也大致今人滿意,但到了第三天要往馬比杉山的路上就開始下雨了,回到南湖山屋時大夥全身都溼透了,之後我們才知道,那個該北徧的艾莉颱風竟然改向而直撲台灣的東北部而來,台灣的東北部不就是我們所在的位置嗎?所以隊友們開始有撒退及留在原處等颱風過去的兩種意見出現,入夜後風兩漸大,要在那種天氣重裝由碎石坡上北峰再過五岩峰實在是不智的舉動,別無選擇的我們被艾莉颱風留在南湖下圈谷的山屋中了。此後的一天半我們都只能躲在堅固的山屋中,但是當狂風暴雨把山屋搖得吱吱作響,屋外的南湖溪由涓絲細流變成滾滾洪水而四處漫流在下圈谷時,心裏不發毛那才是奇怪吧?第五天的中午雨勢轉小,我們這群有如驚弓之鳥之人才開始走出山屋看看外面的景況,想不到原本就以美景吸引無數愛山人的圈谷,在經過雨水的洗滌之後,其清麗更加動人,在氤氳的雲氣襯托下真如仙境一般。第六天太陽出現,我們一行人輕裝再上南湖南峰及巴巴山,可以預期中央尖山是不可能去了,下午越過北峰、五岩峰,下到雲稜過夜,隔天走出林道時,溪水居然仍漫過林道逼得我們涉水而過,心想即使提早一天下山,也可能因溪水過大而多留一天。 從小一聴到颱風來襲,總會心中暗喜可能有颱風假可以放,開始登山之後因為不想冒險所以一知道有低氣壓形成就會取消行程,這次的南湖圈谷的颱風假期不算有趣但應會讓我永銘在心。雖然登山是一種有一定程度的冒險活動,但冒著颳颱風的險去登山是不應該的。不論當時風雨大小,只要知道有颱風要來,除非可在短時間內撒退或下山,否則我都強烈建議進住最近的山屋,寧可緊急紮營也不要貿然的決定在風雨中行進,而萬一遇到如南三段那種無山屋的行程又碰上颱風,記得一定要隨身準備一個可以把全身套住的厚塑膠袋,這最少可以延緩失溫的速度,爭取一些等待救援的時間吧!
個人於6月2日曾貼上『山區下大雨,是否應「趕快下山」?』(登山論壇,編號23589),內容與此主題有些相關看法,敬請大家有空時過目,並惠示寶貴意見為盼,謝謝!
點我看更多
如需回覆文章,請先登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