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13/10/17
陳永華墓園
陳永華文化巡禮
013.10.13是陳永華380年誕辰紀念日,我參加了由臺南市鳳凰城文史協會主辦的諮議參軍陳永華文化巡禮,整天的行程很多,包括1.臺南公園:相傳1674年陳永華在公園燕潭與蓮花道中間成立了天地會,從事反清復明的工作 2. 永華宮:主祀廣澤尊王,此宮的主神源自於1662年陳永華由福建南安鳳山寺隨軍恭迎來台3. 台南孔廟:1665年鄭經採用陳永華的建議,創建先師聖廟,當時的規格是三進及兩廡,旁設置明倫堂(當時是台灣的最高學府)4. 官田慈聖宮:主祀神農大帝,1662年陳永華為厚植國力,寓兵於農,率官兵及族人前來開墾,為鄭氏下田,稱作官佃最後成了官田5. 赤山龍湖巖:相傳是陳永華所建,巖前豎立了乾隆四十七年三月(1782年) 為紀念減祖賦的(孫太爺開租碑),陳永華退休後就住在這裏6. 陳永華墓原址及墓碑:1680年陳永華過世,與夫人合葬於赤山堡大潭山(今柳營區果毅里),清領臺後,歸葬福建同安,今剩墓址和墓碑7. 井仔腳瓦盤鹽田:根據台灣外記:鄭氏參軍陳永華,於康熙四年,以煎鹽苦澀難堪,就瀨口地方,修築坵埕,潑海水為滷,曝晒作鹽,上裕國庫,下資民食。
陳永華,字復甫,福建同安人,原本是位儒生,明亡時,棄文從武,加入反清陣營。鄭成功父子對他都十分尊敬,鄭經並請他出任相當於宰相的「諮議參軍」職務,擔負起經營台灣的重責大任。
陳永華建設台灣,以「足民食」為起點。他親往各地,教軍屯田,儲備糧食;教民煮糖晒鹽,以利民生;教匠燒磚,改善民居。同時劃定行政區域,勵行里甲互保,使民眾安居樂業。衣食俱足後,又興建台灣首座孔廟,獎勵教化。同時規劃一套完整的教育制度來培育、拔擢人才。
台南市很多的人、事、物都與陳永華有關係,如永華路、永華里、永華國小、永華宮。鹿鼎記中描述陳永華的一句話非常的深刻-「為人不識陳永華,徒稱英雄也枉然」。陳永華不僅是軍事家,也是政治家,三國時期孔明輔佐劉備形成三國鼎立,明鄭時期陳永華以相當於宰相的「諮議參軍」職務,擔負起經營台灣的重責大任,他們兩人在歷史上都有相當的地位,今天的行程走遍了與陳永華有關的歷史傳說或史蹟,不愧是一趟知性、感性的歷史之旅。
相關圖文請看:
http://blog.udn.com/tnwinsto/9041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