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登山論壇

驚嚇! 登山迷路遇黑熊 幸好獲救!

chiwen(及文)

2013/6/25


相關內容

  • 驚嚇! 登山迷路遇黑熊 幸好獲救!看相片

    驚嚇! 登山迷路遇黑熊 幸好獲救!

來自桃園登山社的一名49歲謝姓女民眾,因為過度自信,在攀爬馬軍山的時候遇到黑熊,因為擔心被熊咬,趕緊往回走,沒想到卻因此迷失方向。仁愛消防隊出動11名搜救隊員,經過一天,終於找到失溫和饑餓的民眾。

仁愛消防隊出動11位搜救隊員花了一天時間進行搜索,終於在一處溪流找到失溫、饑餓的謝姓女隊員,謝小姐回想,迷路途中還遇到熊,心有餘悸。謝姓民眾:「我看到熊,我以為牠會咬我,所以我又跑回來,跑到那空地的地方,結果我一直找一直找,因為現在回想,講難聽一點我會冷到。」消防隊表示,接獲民眾報案指稱來自桃園的長青登山社,一名女性登山客,因為過度自信,攀爬馬軍山,往奧萬大南溪方向迷路,消防人員全力搜索成功功救援。仁愛消防隊員張偉谷:「前一天晚上也是有下一點大雨啦,那民眾身體有點虛弱,稍微失溫,而且滿飢餓的。」

消防隊緊急送上熱食和保暖衣物,將謝姓民眾安全帶下山,他們呼籲民眾登山的時候記得要做好功課,否則並不是每一次,都能這麼好運。


所有回覆

  • 雖然驚嚇卻是相當難得的經驗,已故的林克孝先生在他的書裡有說到萬一遇到黑熊應該

    拿相機出來拍照.....

  • 雖然驚嚇卻是相當難得的經驗,已故的林克孝先生在他的書裡有說到萬一遇到黑熊應該

    拿相機出來拍照.....

    拍照~~~那也要鎮定丫。

    思考~不知,這位女性登山者,他(他們)幾個人去登山?

  • 因為過度自信 .... (( 文章沒說明 :如何過度自信 ) ) , 令人不解  ,  令人丈二摸不金剛。思考

  • "因為過度自信,在攀爬馬軍山的時候遇到黑熊"
    令人不解,到底過度自信是指什麼? 是指媒體常汙名化的獨攀?  

  • 遇到熊, 該說是幸運? 還是不幸呢?

    看完底下的這篇說明

    http://meibear.npust.edu.tw/Chinese/coexist/meet.asp

    還真讓我想起 "與狼共舞" 這部影片

    基本上, 熊應該也是怕你, 你突然的舉動可能都會讓熊誤解為攻擊的。

    所以原則上以不擾動, 不驚恐, 悄悄遠離。

    還有熊怕金屬敲打聲, 好像登山社也有賣一種東西 叫 "熊鈴"

  • 登山行程記錄版面, 有一篇紀錄應該就是此事件

    看來報導與實際出入還蠻大的,該名女性登山客,應該不是什麼過度自信吧! 而是沒跟好隊伍走岔了。

    ===

    這週的週日, 雷電交加, 看來還真發生不少事情。

    本人也在這週日登加九嶺的回程出了些小小的狀況,所幸當下冷靜判斷。

  •  

    台灣黑熊有過「吃人」的記錄嗎???

    若黑熊真的想「吃人」

    恐怕啥方法都沒用,只有「閉眼」等著「奇蹟」或「神蹟」降臨 .......

  • 本人也在這週日登加九嶺的回程出了些小小的狀況,所幸當下冷靜判斷。

    可以分享, 借學習嗎? Tks!

     

    遇到熊, 該說是幸運? 還是不幸呢?

    看完底下的這篇說明

    http://meibear.npust.edu.tw/Chinese/coexist/meet.asp

    還真讓我想起 "與狼共舞" 這部影片

    基本上, 熊應該也是怕你, 你突然的舉動可能都會讓熊誤解為攻擊的。

    所以原則上以不擾動, 不驚恐, 悄悄遠離。

    還有熊怕金屬敲打聲, 好像登山社也有賣一種東西 叫 "熊鈴"

    外國人好像有用噴霧劑式的

    緊急時不知作用如何

    是不是要很近而且要對著熊臉才能噴........


    ps. 題外話...... "與狼共舞"的主題曲還真是百聽不厭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JusB0GbbkV8#at=18

  •  

    台灣黑熊有過「吃人」的記錄嗎???

    若黑熊真的想「吃人」

    恐怕啥方法都沒用,只有「閉眼」等著「奇蹟」或「神蹟」降臨 .......

    其實對動物而言, 人肉是超級難吃的肉, 除非它們餓到整個不行, 否則, 根本不會考慮。

    要不然就是你讓它們覺得你有敵意, 所以出於防衛而攻擊。

     

  • 過度自信

    應該是

    10幾人去爬山卻自己先行下山

    在叉路迷路才失蹤

  • 本人也在這週日登加九嶺的回程出了些小小的狀況,所幸當下冷靜判斷。

    可以分享, 借學習嗎? Tks!

     

    我大部分都是一個人獨行,在沒時間詳查地圖及行程紀錄的情形下,我都會原路去原路回,並在前往的途中仔細記住路況。
     
    加九嶺是我第一次去爬,去程是走過熊空橋後,沿著崚線上到加九嶺的路徑。但是在山頂時遠遠聽到第一聲雷聲,如果我循原路回去,沿途一路全是崚線,幾乎會有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都在崚線上,如果這時雷雨到來,就有於被雷殛的可能。在山頂上遇到四位山友是從熊空溪沿著最陡,陡上幾百公尺的那條路徑上來的,在閒聊中我大致清楚該路路況,或許難走但至少避開雷殛的危險,我想只要在大雨到之前下到熊空溪應該就沒問題,所以回程我選擇了這條路。
     
    我比雷雨到達前 10 幾分鐘到達熊空溪,但我完全不知道從這裡到熊空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更不知道要多次越過熊空溪。熊空溪的溪谷有一定的寬度,如果有閃電,越溪時仍然是有被雷殛的可能。在我到達我第二次越溪的地方時,雷雨正好到達,閃電就在頭頂上方。天整個暗了下來,雨勢也越來越大,而路也到此中斷,樹上綁了一堆的路條但就是沒有明顯的路徑,旁邊依稀的小徑幾幾乎都被草掩蔽或樹木橫臥,也都沒有路條。由於天色較暗,我也無法看清楚對岸是否有路條,只能渡溪過去看。兩次準備渡溪,兩次都剛好在頭頂上閃電而作罷。最後我決定閃電完後馬上渡溪,總不會這麼剛好兩次閃電這麼密吧! 到了對岸終於看到一個綁在樹上的路條也有清晰的路徑。
     
     
    我以為這就是我回程的路,卯起勁來拼命往前衝,走一陣子之後,路開始離溪遠了,路也開始越來越難走,也開始越來越陡。雖然仍有路條,但我開始警覺不對勁。溪床附近並沒看見懸崖峭壁,而且是平緩的,有必要這樣繞路嗎? 我知道我面臨了困境,這 80%-90%以上是一條錯的路。這條路在 O 型路線中間,理論上應該會接上我先前走過的路。但我完全不知道它會接到哪裡,也許一直上攀要很久才會接上,而且是在崚線上。那豈不是更危險。我決定往回走,先回到熊空溪旁再想辦法。
     
     
    在回程時,其實我有點開始慌了,因為在第二次的越溪點處,我幾乎可能的方向都找過了,才找到這條路的。再回到原點,我能找到路嗎? 還是我老早就走錯路了而不知道? 所幸我對這附近的地勢還算熟悉,可以很確定的它就是熊空溪,或者熊空溪上游的支流。於是我開始盤算著幾種可能方案,以便真的找不到路時該如何? 循原路上加九嶺再從來時路下 - 太遠, 又有雷雨, 天黑前下不了山, 還得摸黑。  繼續這條錯的路接上O型路線的某處 -- 未知狀況太多, 可能越走越迷路或繞圈,且還在閃電中, 大雨之下, 該路後段必然泥濘難行。   溯溪而下 -- 雨中溯溪,萬一遇到水位暴漲,可不是好玩的。且溪石也會很滑,還有雷電,更甚者,這條溪我沒溯過,不像中坑溪我一路溯到雲森瀑布,清楚知道中間可能遇到的最大落差是如何。但這熊空溪萬一給我來個大落差,就算我都帶有繩索,也可能不夠。  等雷雨過後再走 -- 這場雨不知何時才停,萬一下到晚上,依我之前摸黑的經驗,這種狀況將寧可原地等天亮還來得安全。不論我怎麼想,都勢必得面對相當大危險的挑戰。我 ~~~ 真的該  等待黎明 嗎? 
     
     
    我先把自己靜一下,再走吧! 我假設一直到第二個越溪點為止都沒走錯,因為該處的路條實在非常多,熊空越嶺紅河谷是個熱門路線,這附近大概也只有這條路可能綁上這等壯觀的路條。而我現在走的路是條錯誤的路,我會走錯,應該也有人會走錯吧! 那這些人後來呢? 循這條錯的路上攀嗎? 可能性不高。 所以我往回走時特別注意路上的蛛絲螞跡,看是否能找到前人留給我的一些指引。有一處看起來像是崩落溪谷的,我來時以為是路崩下去,沒有路條,但再仔細看,這應該是人鑽過橫著的樹幹後走出來的。好吧,那我先沿該路陡下溪旁再看看吧!
     
     
    我就這樣在溪旁停了好一陣子,又不敢太靠近溪邊,以免萬一暴漲走避不及。前人下到這裡來然後呢? 不會是烤肉玩水吧? 整個溪谷的狀況看起來就不像! 溯溪往下嗎? 那我也得等雨停再說吧! 天暗我看不清楚對岸,看了好久看不出個所以然。要再渡溪去看看嗎? 還是在這兒等雨停? 一個閃電,我終於隱約看到對岸是有路的,而且綁著許多路條。我再仔細的確認一下(因為天暗所以看到的都不是很確定),應該就是。我想渡溪過去應該就沒錯! 可怎每次想要渡溪,老天爺就給我拼命閃電? 過了溪,我可以很確定的我回到了正確的路。這兒因為地勢的關係,如果視線好時,從這裡應該可以看到我第二次越溪前樹上的布條,但反過來卻不然。原來這兒是要沿著溪床走接上的,而不是渡溪。
     
    我很高興地繼續走,終於來到了我第四次渡溪的點,又是相同的情形,樹上路條不少,在溪邊往回的方向上的樹上綁著一個路條,但一樣沒有明確路跡。有一乾的山瞷路由上而下一直下到溪邊,和路形成十字路口,但不論是向上或向下都沒有路條,路是要繼續往前找路嗎? (因為前一次的經驗) 可是溪流的方向是整個倒過來了,往前可是該溪的上游而不再是下游了,我研判這條應該是熊空溪的支流,熊空溪是在回頭的方向上。所以路最可能的是下切到溪谷再往回頭的方向走 或者渡溪。同樣地,我在這邊怎麼看也看不到對岸有路或路條。我先沿著乾的山澗路下切看看有沒有路,確定沒路後,我決定過溪。過溪後就看到路了,也一路順利走到熊空橋。
     
     
    所幸我並未冒然繼續錯的路,或涉險溯溪,也沒有鎚鎚地整個回頭再走加九嶺。否則,後果如何 .... 請待下回分解 (也許找個時間去溯溯熊空溪看看)
  • 感謝分享酷

    不知後續分解會有前輩對此次事件的優缺分析嗎? ^^"

    屆時有問題可以問嗎? 

    感謝~

  • 屆時有問題可以問嗎? 

    感謝~

    獻醜了! 歡迎指教!

    這次沒有把地圖及附近路況先準備好就衝去爬。

    還好沒事,要不然不知會被記者寫成什麼樣。

    這篇跟團走叉了,都被說成『過度自信』了。那我可能會被報成『愚蠢地宇宙無敵超級自信』了。

     

    這次真的讓我完全感受到,視線對行程真的有非常大的影響,

    尤其像這種會越過大片沒有樹及草的空曠地形。

    或者是要在一大片的箭竹掩蓋的林中游走。

    上次我從雲森瀑布摸黑出來,才剛到崩塌地,雖然有手電筒及頭燈,

    黑暗中我還是花了一點點時間在一大片空礦中摸索才對上路。這可還是我走到熟透的路線了。

    還有一次從面天山摸黑出二子坪停車場,當時起大霧,我戴著頭燈,只見眼前一片白,連路都看不清。

    最後只好把頭燈拿下來拿在手上當手電筒,也只能看見前方不到 3 公尺的狀況。

    這也是為何這次如果待到天黑還受困,在這樣陌生的路徑,

    就算我手電筒, 頭燈都有,我也寧可在原地等到天亮還比較安全。

     

  • 感謝flynemo的分享,特別是針對當下判斷的記述,以及情緒的起伏變化,應該能到讀到此篇的朋友多瞭解到一些想法。

    跨越溪流有時真的不容易第一時間掌握路徑,有時候真的是因為逆行,非多數人行走方向,部分的路徑轉角就可能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