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留言版

登山新手受氣

elizaba

2011/9/7


您好,昨日我到您位於和平西路的店購買登山器具,因為我是登山新手,登山知識不足,承蒙您店員的登山介紹,使我稍微了解了一些登山知識。

但是,因為昨日她推薦我買的褲子,似乎是夏日穿的休閒登山長褲,當下我已經跟她說明我是十一月雪山「登頂」時要穿,她說就是要穿薄的,我當下就覺得奇怪,不是對我說那時的雪山很冷,卻要我買薄褲子,但她卻很堅持她的說法,所以我買下了。但今日經登山前輩建議,應買內有刷毛的長褲,就想拿去換,我花了近十分鐘和她溝通,她的態度十分不友善,讓我非常不舒服,我不懂為什麼我不能聽別人的建議來換褲子,我當然知道每個人能接受的溫度不同,但是為什麼我就不能換褲子,一直到最後才拿出三件讓我挑選,一件還是比我原先那件還要大的,還硬要我去穿穿看,老實說,要不是人家推薦您的店,剛好也離我家比較近,否則我就會去一些較著名的店選購,因為從來沒登過山,還要受到這種的生氣與刁難,讓我忍不住想在今日跟您建議一下,晚上都會有很多像我這樣的客人前往選購服飾,但如果都像這樣被刁難,我想您的店應該不會受到大家如此的推薦吧!!

所有回覆

  • 純粹...給點一般體質的建議,僅供參考~ 雪山11月是頗冷 但是如果您穿刷毛長褲從369山莊開始上雪山頂 這段路 應該會讓人想把刷毛長褲脫掉 換上薄排汗褲 除非今年11月雪山就下雪。 但是如果您在登頂後要駐足雪山頂一段時間 確實是要穿著刷毛長褲會比較溫暖 不過一般的做法或許會是穿薄排汗褲撐著或是套上雨褲 當然,您如果真的很怕冷也不太流汗..那還是可以試著穿刷毛長褲爬上雪山頂。
  • 溫差很大 薄褲配雨褲應該可以 謝謝
  • 找一家店家有在爬山的小店購買吧 服務會適合你的需求 外褲若薄要搭一件保暖內褲比較安全 刷毛褲也有不很厚的... 雨褲本是必備的 多逛幾家..自己就有能力做決定
  • Elisa您好 正如前面幾位前輩所寫的 其實我們並不建議您穿著內有刷毛層的褲子登山 十一月份的雪山雖然稍冷,但這個時期除非有颱風,否則台灣上空應該都是高氣壓籠罩(也就是所謂的秋老虎) 日間溫度還是有機會在25~30度之間徘徊的 在這種溫度下穿著刷毛內裡的褲子行走 只會讓您感覺更加濕熱,在休息時反而會需要更換褲子(假如濕的程度乾的速度跟不上) 若要在排汗透氣與保暖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 還是會建議您穿著較薄的褲子行進 再視天候、氣溫、身體狀況隨時添加或脫去薄雨褲行進 至於刷毛內裡的長褲,在山上也是使用得到 但多半是休息時間,身體處於不會產熱的狀態時 (ex.十一月份的雪山,夜間降溫可能會低到15~10度,刷毛長褲可較為保暖,但其實以一件薄褲+雨褲仍可應付) 大多購買刷毛長褲的顧客 多是出國玩雪或是雪季登山時所用 店員應是擔心您買了後悔 所以堅持不要更換 以上的建議提供給您參考 當然,消費者是您 您還是有最終的決定權 至於店員的態度不佳 在此要向您賠上十二萬分的歉意 應該是因為店員太久沒休假了心情鬱悶所致 我們會盡量多讓他們放大假,散散心,並且進行再教育 希望這種讓您不快的情形不要再發生了 感謝您的支持 也希望日後仍然有機會讓小店為您服務
  • elizaba:行進薄褲、營地刷毛褲、雨褲備用,一般大概如此 雨褲若屬透氣形式如GT等,行進直接穿亦可,就省一條薄褲 除非遇寒流否則刷毛褲直接行進應該是痛苦的事。
  • 十一月叫我上山穿刷毛褲 不幹! 冬天平地1x度時騎自行車 刷毛褲還勉強可考慮穿上
  • ================================================================ (ex.十一月份的雪山,夜間降溫可能會低到15~10度,刷毛長褲可較為保暖,但其實以一件薄褲+雨褲仍可應付) ===================================================================== 網管大人可能有許久沒上過高山了.... 根據今年八月中旬 ( 8/17 and 18 兩晚 ) 的記錄, 高度 3100m 左右的三六九, 清晨都在 6.5~6.8 左右, 而高度 3500m 左右的翠池, 只有一度 ( 附近草地都結霜 ) 十月份之後, 平地的日夜溫差變大, 十一月之後, 高海拔的 "夜間與清晨" 應該都有可能到冰點以下的溫度 (如果有東北季風或鋒面會更明顯 )..... 曾經十月下旬在大霸的霸基 (高度可能 3350m 左右), 滴水岩壁已經變成冰壁. 個人的建議是.... 不管身上穿的或是 "備用衣" 如何取捨(雨衣褲是必備不談), 最好還是 "厚薄兩型式" 分別都有一件 ( 就是兩款都買), 然後視狀況穿某一件, 另一件備用 ----- 以及另外備用的 "褲襪/衛生衣褲/保暖層衣物" 作必要時的補充 ( 例如厚的已經濕掉, 換穿薄的但是需要加強保暖 ). 十一月份的高山可能天氣非常好, 但是萬一有個小鋒面, 也可能遇到相當低的溫度.
  • 建議還是先依照多數人的習慣來採購--雨褲+登山健行快乾褲,如果真覺得冷再買刷毛褲。買裝備慢慢加,會比漸漸減省錢,詮峰他們應該是好意,推薦妳多數人的組合。 三季大部分人就只有"兩褲"。甚至雪季很多人,甚至大部分人也是這樣。 小心不要在預備衣物上揹太多,注意行程的內容以及體力的調整可能比較重要。
  • 應該是同理心問題 還有就是誤會問題 店員是用一般的狀況 但樓主因為不清楚所以聽朋友的意見 但店員又覺得這樣不妥 才產生讓消費者感覺有點推拖感吧?! 每年的月份氣候都不太一樣的 而溫度僅提供參考 曾經11月份應該還是短褲短袖上雪山 不會太冷(但太陽一下瞬間就...) 但也曾在夏天上雪山...晚上超冷 H兄的"小心不要在預備衣物上揹太多,注意行程的內容以及體力的調整可能比較重要。" 前面這一句, 大家要注意, 預備衣物夠用就好(依據各種狀況評估), 但不用擔心背太多的問題...高銘和當初得以倖存的一種說法就是"穿太多"了..., 但沒有聽說過背太多衣服因為太重而發生山山難的. 刷毛褲, 個人只有雪地的營地才穿...尤其是晚上睡覺, 清晨不脫, 大概就是走沒多久就要脫了, 但這樣比較耗時. 要輕便且保暖, 不如買化纖的衛生褲, 薄薄的那種貼身就很暖了. 不要太厚或棉的. 外頭再穿一般的長褲即可. 女生的應該很多選擇.
  • 在營地可以多穿一條衛生褲 絲襪也不錯 出門前10分鐘脫掉衛生褲加上雨褲 走到熱了再脫掉雨褲 請參考
  • "不要在預備衣物上揹太多"這意思跟"預備衣物夠用就好(依據各種狀況評估)"意思應該差不多? 山難單因為多揹了一套刷毛褲或機車雨衣而發生...我倒不是這個意思,不過避免揹負過重應該是一搬原則,糧食裝備都應該避免過重的揹負,既然我們在講衣物,所以我提到不要在預備衣物上揹太多。 穿多了衣服當然便於露宿,但是在穿多了還是有它的缺點,這個缺點還是有拖慢速度的可能,你一定也知道,那個例子比較極端而複雜,我的建議--"小心不要在預備衣物上揹太多,注意行程的內容以及體力的調整可能比較重要。"在喜馬拉雅可能不適用吧? 回到這個討論,我是建議如果要應付露宿這種計畫外的情況,多帶幾個大垃圾袋,而不是在11月的雪山穿帶刷毛褲,新手尤其要注意行程的內容以及體力的調整,這比穿帶刷毛褲與否更重要。
  • 店員難為 在顧客永遠是對的「企業真理」下,店員彷彿是走在斷崖上 稍一不慎、即會墜崖 (失業)。
  • 店員有可能在盡他的責任 清庫存 不要理他 盡好你的本分 錢花在刀口上 換其他品牌 或網路拍賣也有高檔進口貨 如果有夏天中低海拔的登山需求 夏裝也無妨 但前提是老闆不在家 因為這個時候買 如果沒打折 要跟店家要一年的衣櫥/倉儲費用 哈哈~ 刷毛內裡的要是買不到 可以買單層的防風及輕度防水(一般的內裡) 冬天裡面加棉質衛生褲 或極易流汗的話 用polyster(化纖)材質的衛生褲 輕/易乾/保暖下雨再加雨褲
  • 我想有些銷售員並沒有實際的登山經驗,他(她)或許只懂商品的特色和一些登山知識,故有可能造成版主這次不愉快的購買經驗.....
  • 被您這麼一投訴 .... 店員很可能已回家吃自己了 關於登山的褲子我都是這樣穿 把高中時代的學校運動褲翻出來穿上 怕冷怕濕的話 外頭再穿上雨褲 合歡山 賞雪 玩雪 打雪仗 .... 甚至過夜、不亦樂乎。
  • 久沒上來逛逛了突然看到這樣的話題不得不出個聲. 詮峰應該不會這樣子待客啊,因為小弟的裝備幾乎都 是這裡添購的店長很客氣的啦,除非店員又換人了!
  • 衛生褲跟薄褲子+1 基本上帶剛爬山的朋友,除了背包外我不太推薦東西的,推了後~用的好沒我的事,用的不好我就有事。除非問我意見,我才會就實際經驗告知好壞,而且我的關念裡,人是需要經過教訓的,受過教訓後就會學會自已要的是什麼,我應該算壞跟不負責的朋友吧。
  • 所謂生氣 就是為別人的過錯在懲罰自己 想想 真不值得 最好的方法就是據理或據法力爭 讓對方知錯 或改錯 甚至為錯付出代價,才高明 前題是 讓對方也要有說明的機會 網路發達後、往往只聽到一面之詞的控訴 網友在還不辨真實的是非情況下、很可能誤判 (常發生) 所以在不對稱的發言下 有些是非,還是聽聽就好,對雙方才公平。
  • 4D大 果然被您抓包了 小弟的確是有一陣子沒上高山了,所以對溫度的掌握不如您那麼清楚 不過小弟前文所提到的情況 是假設使用者在晚上活動時面對的溫度(亦即睡覺前) 而10~15度是根據自己的印象來的 並沒有考慮到夜晚最低溫為幾度(這時候窩在暖烘烘的睡袋裡最棒啦) 不過在此還是應該要修正一下 因為小弟昨天剛剛從南湖下山(是的,我蹺班去爬山了) 晚上約八點鐘左右室外氣溫即降到12度左右 因此在十一月時夜間氣溫(非指最低溫)是很有機會降到十度以下的 再來個寒流那肯定是凍得速速叫 至於對Elisa小姐 對您還是非常抱歉 讓您有不愉快的購物經驗 我們雖然是小小一間店 但絕對不希望看到客人帶著不合宜的裝備上山 (並不是登山用品店裡的裝備都是專業登山用的,有些是適合休閒旅行的) 也絕對不會用清庫存的這種心態來應付對裝備功能有特別要求的客人 (譬如您所需要的是一件可在山上行走所穿的褲子) 否則在夏日的現在,能賣出一條刷毛內裡的褲子,對我們來說豈不是更佔便宜? 至於我們的店員 雖然有些山爬得不多 但對於裝備的性能絕對是瞭若指掌 我們對自己的要求就是 為客人找到最符合"需求"的裝備 而也要感謝您給我們一個機會看到自己的缺陷 在爾後我們會加強應對的訓練和情緒的控制 也祝您雪山行順利成功
  • 個人山爬的不夠多, 不過山上總有機會遇到4度的天氣, 冬天騎機車上山, 通常裡面就登山褲, 一年到頭都這一件, 算薄的萊卡布, 騎車再加一件雨褲, 開始爬雨褲就塞入背包, 除非特別冷或原地停過久, 要不然從開始爬到下山就這麼一件薄褲, 倒是上半身對溫度較敏感, 行進都一件薄排汗長袖或緊身衣方便排汗, 停休時就加上一件風衣, 騎車或山上再冷些再加一件刷毛保暖層再加風衣, 一般山上挺夠用的, 原地或營地停長時間才有可能在風衣裡面加厚保暖層(如刷毛背心). 原地停留頭部的保暖也相當重要, 有聽到一種說法是頭頂的散熱約佔1/3, 這對我的體質還蠻適用的. 腳部怕冷的程度倒不如身體還有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