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瀧向龍溪巴杜蘭

活動日期
2010/8/28 - 2010/8/28
所屬團體
個人
困難度
0

Taipei101(賴兄)

2010/12/20


帶錯地圖爬錯山,瀧向龍溪巴杜蘭

瀧向 832m 三等三角點5990號 花蓮縣秀林鄉
龍溪山 1963m 無點
巴杜蘭山 2506m三等三角點5992號花蓮縣秀林鄉


原本只是單純的想要來去爬龍溪山,怎知居然會帶錯地圖,還在誤判山頭的情況下亂亂爬,竟然爬上了[瀧向]跟[巴杜蘭山],該爬的龍溪山沒能爬上去,還意外發現了龍溪電廠這條建在龍溪(巴托蘭溪)左岸的巡視路,這條台電巡視路坡度並不大,平緩好走,沿溪建於1560公尺的山壁上,其實倒很像日治時期古道,若要賞鳥森林浴這倒是一條私房景點路線,沿途除了有參天原始森林,路徑順著山勢轉,沿石壁開挖的凹洞亦能躲雨,通過小隧道且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驚喜,看著龍溪漸漸的由調整池與巡視路徑這二條線成交點的接合在龍溪畔水壩取水口;總之,這條隱藏在山谷裏通往水廠取水口的幽幽小徑,當在秋末冬初漫步其間,心情還真有遺世之感!

龍溪電廠取水口是一個水壩,取其龍溪之水利用落差經地下水道引至電廠來發電,唯因此處是電廠重地,平日是由二位台電員工看守,外有鐵柵欄深鎖,想進來門都沒有!這回還真是陰錯陽差,居然瀧向跟巴杜蘭山這二座被深鎖於發電廠戒備森嚴的山頭竟然無意之中被賴兄爬錯了山!

#瀧向#
瀧向是隱於龍澗發電廠裏,以往記錄都是正大光明的由電廠走進去爬山,不過,這對市井小民的我們全都是夢想,這回原本要去爬龍溪山,卻誤以為走水簾橋可以快一點,於是就先下切到銅門壩轉上紅鐵橋(水簾橋)後經[水簾電廠]標誌大山洞左後方,沿水泥路旁上行,就在水泥路快結束前,看著山坡應可行,就直切往北上山,先是小溪溝,再轉左上稜,路徑上多雜木,也不怎麼需要用山刀,沿稜心往上爬就對了!626公尺就接到右側來一條獵路,往上一條乾淨清楚的獵路就扶搖直上,677公尺有疊石舊居遺址,因樹草已長,就稍轉右偏東轉一下再切回主稜,稜上有少許茅草,這全都不是問題,登頂前還有一條黑色細繩拉很長很長的架在山徑旁,千岳的黃路條在此不知不覺就出現沿路飄揚,從14號公路進入圍牆開始約3小時就可登頂瀧向基石處,對空標誌還存有一灘水,樹上釘有戰功顯赫的某登山團體登頂牌!

下山回到獵路分叉處,決定不走原路下,就順著明顯獵路下山,好大好大條的獵路超陡的下山,難行處還有架繩,直下切到一小瀑下,在此稍休息,路在哪?仔細察看才見要橫渡到對岸,還需等高線的橫腰繞,很難走!一路上要很小心腳踩點,越走越恐怖,媽媽呀!等於是在瀑布上面玩命;細看獵人一路上都遺有細繩,一直要看到一條綠色尼龍繩這裏才可以正式下山,雖超陡,不過看起來很安全,再下不到20公尺就可以看到剛剛才走過的水泥路面在下方招手!

綜觀這二條上山下山會合到獵徑叉路,我個人倒是認為我一開始上山這條還比較好一點,畢竟暴露感比較沒有那麼大!

#巴杜蘭山#
真是漏氣,原本是要去爬龍溪山,怎知由公路秘密登山口爬上鞍也才50分鐘,應要上稜的,只因好奇,想說由鞍部往下看看,結果,竟然看到一條林道在下面,這可奇了?怎麼在這會有林道;待我走一陣子後,更神奇,就順著路徑沿龍溪旁往上游走,到路底是一座水壩,看來,龍溪的水全都被這座水壩吃光光,要不然,整條龍溪竟是乾乾無水的溪床,裸露的大石曝露沒溪水的尷尬!嗯!這條私房路線不能告訴別人,不可以跟人講!

註:回家後搜尋網路,哎呀!有記錄耶!

登山補給站花蓮三等5990號瀧向山~田伯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10350

山林之間~巴杜蘭山2506m
http://tacan.myweb.hinet.net/76.htm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搞了老半天地圖才是最重要的啦! 這二張地圖只提供參考,有誤賴兄不負責!
  • 賴兄大大 「亂亂爬」這麼精彩 瀧向找機會去見識啦 感謝訊息
  • 海岸山脈何時完登? 心肝不要那麼大!這盤吃完再換下一盤,不要這裏[夾一塊],那裏[吃一點],等您好消息啦!
  • 賴兄 讚讚! 那山豬肉是從哪邊掉出來的啊?
  • 這是密祕不能講,我現在在練一種很厲害的武功,等練成了一定第一個跟您說... 口合!口合! 口喜!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