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茂林真我山

活動日期
2013/2/4 - 2013/2/4
所屬團體
個人
困難度
2
類型
» »

jjlu(阿竹)

2013/2/19





真我山 2013/02/04

  這天由茂林聚落北側的產業道路往返真我山 (標高 1060M)、五公廟、鳴海山的登山口等,
  計從停車處 (位於高約 640M 處) 往返約五小時半 (含近一小時的午休) , 是趟很舒服的林間散步.
  另在上山前後也分別見識了茂林有名的紫蝶翩翩, 以及萬山聚落(歐布諾伙)下方的溪畔溫泉 (位於高約 220M處).


 紫斑蝶 是少見的越冬型蝴蝶, 每年冬天都會有成千上萬的紫斑蝶遠渡重洋, 飛到茂林的紫蝶幽谷越冬,
 在這邊可看到小紫斑蝶、圓翅紫斑蝶、斯氏紫斑蝶和端紫斑蝶等 (口訣: 小紫點一點、圓翅兩邊點、斯氏有三點、端紫亂亂點), 建議的觀賞月份是 12 月到 2 月, 當冬日清晨的陽光喚醒沉睡的紫斑蝶, 那成群飛舞的紫色翩翩便是令人讚嘆的難得景觀.

 真我山 的稜線上則有條著名的古道 - 六龜警備道, 是日治時代在南部所建的第一條古道, 如今還有被登山客利用的部份, 走起來真是山林悠悠、寬適愉快.

 而當時不但沿途設置了通電的防備線, 更駐防著高密度的武裝力量, 計有 4 個監督所跟 54 個分遣所. 這 54 個分遣所的名稱, 便依序是以日本「東海道」的起點日本橋, 與隨後的 53 個宿場為名. 在此行所到達的鳴海山登山口以南, 已是這條古道的南端, 應該還有警備道上的瑪雅監督所, 以及 亀山、関、坂下、土山、水口、石部、草津、大津 等最後 8 個分遣所, 平均相距約六、七百公尺. 若再依這些分遣所的平均分佈距離來看, 位於真我山山頂北鄰的遺址, 應是「」遺址, 而不是目前所慣稱的「亀山」遺址.

 萬山 (歐布諾伙) 聚落下方的溪畔溫泉 , 據說是八八水災後為了尋找水源才被挖出來的新溫泉, 後來便在濁口溪畔的堤防內砌了兩個簡單的池子.

 而溫泉一帶的溪畔其實是以前的萬山公墓, 在八八水災時整個被沖走滅跡, 後來新建的「萬山公墓紀念碑」(於 2012/12/25 揭立) 工程則是在旁邊也順便弄了設備較好的溫泉浴池 (原溪畔的兩個池子則是被填平了), 池中溫泉的水質相當滑膩, 水溫比體溫略低, 夜來仰躺其中, 眼見萬山聚落的百家燈火, 耳聽濁口溪的水聲, 氣氛倒是相當特殊.

 這陣子有關真我山的記事還不算少, 感謝前人的記錄與路況整理. 而由茂林聚落北側往返真我山等的時程高程便先簡記於此:

 時程高程簡記

  11:35    由停車處起走 (位於高約 640M 處). 此距茂林聚落上緣 茂林浸信會旁的岔路口 (位於高約 280M 處)
        路程約 3.0 公里.
  11:55    高底盤車可達終點 (位於高約 760M 處), 此距方才的停車處約 1.1 公里.
  12:04    南真我山登山口 (位於高約 780M 處). 等返程有空再登頂. 此距 11:55 處步程約 300 公尺遠.
  12:10-12:17 登稜 (位於高約 810M 處). 此距南真我山登山口步程約 350 公尺遠.

   這裡是一處寬鞍兼以前的四岔口. 但往前 (西) 越嶺跟往左 (南) 沿稜而行的路況都不太好了.
   目前機車大概還可以騎到這邊. 休息後右轉 (往北) 續往真我山, 路況大致就是寬稜東側的廢產道.

  12:21    廢產道終點 (位於高約 825M 處). 之後路況明顯是原始林裡的古道 (六龜警備道) , 寬適好走.
  13:02    遺址區 (位於高約 980M 處).

   這裡疑是「六龜特別警備道」中「坂下分遣所」的遺址處. 警備道沿途的駁坎牆其實不少,
   但在這邊所看到的某片駁坎牆, 它的方向跟警備道是垂直的, 應是當時的建物所使用, 特此一記.

  13:24-13:30 真我山山頂 (標高 1060M), 有三等三角點 (No. 7140) 一座, 四周林高無展望.
  13:49    接上路況明顯、路面不長草的車道 (位於高約 1050M 處), 這時要反折往左後方續行.
  13:53-14:43 五公廟午餐 (從廟後產道下到廟前午餐, 位於高約 1040M ↘↖ 1030M 處).

   五公廟以前可由西側山腳下荖濃溪畔的六津橋旁開車上山到達, 但在八八水災後路斷難以修復,
   現在廟裡的人都改從東側的萬山美雅谷那邊開車上山, 可到達廟北約 460 公尺遠的地方再走進來.
   據廟裡的人說這條路的路況目前還不錯, 一般轎車慢慢開也可以上來,
   就路面起落較大的地方給他慢速通過即可, 但雨季後就不一定了.
   害我聽得非常心動, 也許近期就利用這條路開車上來爬鳴海山.

  14:52    接上廟北的行車終點 (位於高約 1060M 處).
  14:56-15:00 鳴海山、網子山等的登山口 (位於高約 1080M 處). 此距 14:52 處步程約 250 公尺遠.

   這裡就是此行的折返點跟行程最高點了, 下次爬鳴海山或可直接開車至此.

  15:03    回到廟北的行車終點 (位於高約 1060M 處).
  15:13    回到廟後的產道 (位於高約 1040M 處).
  15:37    回到真我山山頂 (標高 1060M).
  16:18    回到四岔口 (位於高約 810M 處), 隨即左下離稜.
  16:23-16:35 往返南真我山 (往返高度約位於 780M ↗↙ 810M 處), 原始林穿行容易, 目前路跡明顯.
  16:53    回到停車處 (位於高約 640M 處).

◎ 此行在茂林、真我山、萬山 (歐布諾伙) 聚落溫泉等的行跡地圖 (紫線). 底圖摘自中研院網站 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aspx 的圖層. 另標出六龜警備道上可能的遺址所在, 其中紅色字的坂下遺址是真有其規模者, 土色字是有看過記錄或親見駁坎群較多的地方, 灰色字的所在則是純屬推測.而依分遣所的分佈距離來看, 位於真我山山頂北鄰的遺址, 應是叫「」遺址, 而目前所慣稱的「亀山」遺址, 應是位於更北邊約 700 公尺遠的電波發射站旁.


 


 
◎ 承前, 截取 1924 年的日治三十萬分之一台灣全圖的一部份, 可看到北起「日本橋」, 南到「大津」的六龜警備道的虛線標示 - - - - - - . 雖然沒有標出所有的分遣所, 但在前圖中的瑪雅 (マガ) 監督所跟大津分遣所倒是有被畫出來. 底圖摘自中研院網站 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aspx 的圖層.


◎ 來到茂林, 先到賞蝶木棧步道起點旁的停車場小停, 再附近走走. 這是旁邊看到的簡易地圖.


◎ 旁邊還有幅「紫斑蝶之辨識方法」, 有提到口訣「小紫點一點, 圓翅兩邊點, 斯氏有三點, 端紫亂亂點. 」, 好像有點深奧.


◎ 所以這隻是...


◎ 老實說我分不出口訣中的「兩邊點」跟「亂亂點」有什麼不同... 就純欣賞吧.  ^^ 


◎ 都快 11 點了才來到這邊, 已過賞蝶的最佳時間, 還能看到這停車場旁草叢裡的群蝶飛舞就已經讓人很驚喜了. 風有點大, 勉強有拍到那此起彼落的 紫色幻光 .


◎ 取其中 3 張連拍的相片作成 gif 動畫檔 (上一張也是) .


◎ 紫蝶步道不是這天的重點, 接下來就直接開車進入茂林聚落上方的產業道路.


◎ 老爺車開著開著, 老實說心裡有些忐忑, 就前面那個轉角停車吧.


◎ 迴車後在路邊停好 (位於高約 640M 處), 看得出來在停車處以下的路面還算是可以, 沿途反而是還在混凝土路面時, 有段橫過山溝的地方, 路面的起伏破碎比較恐怖.


◎ 而停車處以上的路面, 在左右輪痕之間的草就長得有點高了. 看來是剛好有挑到最該停車的位置.


◎ 續行有些地方可以看到東南南方向的山頭. 此圖由左而由應是大母母山、大津山、尾寮山等.


◎ 來到高底盤車可到的終點 (位於高約 760M 處), 續直行的路況還比較好, 但往真我山要在此左折上.


◎ 左折上之後就是只能通行機車的路況了. 圖左的遠山應是尾寮山.


◎ 在某空處往左前方 (東南方向) 看, 左下方是來時路, 遠方由左而右應是京大山、倫原山、大母母山、大津山等.


◎ 南真我山的登山口 (圖左草叢間的缺口處), 這座山頭就等回程有空再來撿吧.


◎ 在稜上四岔路口右轉後, 續行的廢產道上, 前方應該就是今天的目標 - 真我山. 空中有隻翔鷹.


◎ 進入原始林後, 便是走在寬適的六龜警備道上. 前方路面右側的陡落, 是由層層的駁坎所砌成.



◎ 沿途樹木茂密, 難得遇到透空的地方 (此位於高約 950M 處, 距等下會經過的疑似坂下遺址處約 200 公尺遠) . 圖中兩層山一近一遠, 分別應是美濃山區的竹頭山、青葉山.


◎ 然後續行是片不知什麼樹的純林, 正值換葉子的時候.


◎ 路過似是「坂下分遣所」遺址的地方, 路左有一片方向與警備道垂直的疊牆.



◎ 後面的警備道路況更好.


◎ 有段路面刻意舖高的凹處路段, 特地跑到側面把它壯觀的駁坎路基給拍下來.


◎ 登頂真我山. 快登頂前的山徑因為是穿過之字型警備道間的捷徑, 所以就這一小段路的路況較差.


◎ 三等三角點旁的護石尚在, 旁邊樹上還掛著編號 1 的山林守護巡查箱.


◎ 編號 7140 號, 標高 1060M 的真我山三等三角點長這樣, 兩個方向並呈.


◎ 而真我山北側的警備道路況更好.


◎ 在五公廟前午餐, 就簡單煮個熱水來碗素泡麵. 個人記錄會習慣寫下經過的廟宇主祀何方神聖, 但這間卻是不知其何. 此廟的全稱為「五公山五教學院」, 是主張儒道釋耶回五教合一的.


◎ 對我的午餐狗視眈眈. 可是泡麵牠們不能吃吧? 後來我的備糧麵包就被這隻狗狗與牠的兩位同伴給分食掉了. 圖右的樹林旁有塊簡介牌.


◎ 承前圖, 在前圖圖右可看到的, 當年高雄縣十大名山 - 鳴海山的簡介牌. 以前可以直接從西側山腳下的六津橋開車上來, 再走路往返鳴海山.


◎ 五公廟後產道旁的櫻花. 這是個人喜歡的顏色.


◎ 「三十年來尋劍客, 幾回落葉又抽枝, 自從一見桃花後, 直至如今更不疑.」雖然這趟上山看到的是櫻花, 但還是很有感覺.


◎ 再北行往鳴海山的登山口瞧瞧, 這是段只可通行機車跟行人的舊產道.


◎ 俯看荖濃溪畔的十八羅漢山. 除了圖左兩層山一近一遠分別是剛才所看到的竹頭山、青葉山, 圖右最突出的山頭則是曾去過的 美濃第一山 - 大貢占山.


◎ 來到鳴海山的登山口 (圖左的林間缺口處). 這就是此行的折返處跟最高點了. 腳下的產道往前續行曲折約 7.5km 可下到通往美雅谷的柏油路上 (然後往外再約 1.3km 可接萬山多納間的公路), 下次再來吧.


◎ 回到五公廟後的產道處. 時過下午三點, 雲霧已起, 接下來的回程路上就幾乎不開相機了.



◎ 回程還有時間就途中順便往返南真我山的基點, 路程算輕鬆, 爬升約 30M, 10 分鐘內可由登山口往返.


◎ 標高 810M, 南真我山的「山」字森林三角點長這樣, 兩個方向並呈.


◎ 終於回到可愛的停車處.



◎ 開著車再往萬山聚落 (攝於其東側外環道). 萬山聚落裡的巷道又窄又陡, 建議先利用外環道直接繞到聚落的下緣, 再下往濁口溪畔.



◎ 位於舊萬山山區的萬山石雕圖騰, 在外環道這邊也很火紅, 連這欄牆上都可看得到它的複製.



◎ 暮色中來到濁口溪畔的, 萬山公墓紀念碑所在的新建公園. 原萬山公墓在 2009 年八八水災時全被沖走了, 現在就蓋了這片紀念公園. 嶄新的紀念碑 (不在此圖中) 於去年的 2012/12/25 才揭立.


◎ 位於萬山公墓紀念碑南側的新建溫泉浴池, 旁邊應該就是更衣室跟淋浴間, 池子裡的小朋友卻警告我不要走進去, 因為有人一急就把它當廁所用了, 很臭. 而真正的廁所是在紀念碑公園的北側距此約 70 公尺遠的地方, 泡湯的人想若上個廁所還要走遠路穿過寫滿逝者名字的紀念碑區, 這應該還可以設計得更好吧.


◎ 下到濁口溪畔找溫泉頭. 回望離這裡最近的有建物的地方, 就是新溫泉池的位置. 那舊的溫泉池呢?


◎ 這是往上游的方向, 沒找到. (後來才知道就在前面吊橋頭遺址的對岸, 被填平填高的地方)


◎ 沿著堤岸道路往下游的方向走到底, 這邊也沒有. (此為往上游的方向拍攝)


◎ 來來去去好幾趟, 終於確定溫泉頭應該就是被封在這個鐵皮籠子的裡面, 而舊池子早就被填掉了. 第一次來此, 又因為面目全非才找了好久. 天色已晚, 這張相片是 ISO 開到 6400 手持拍攝再後製調亮 , 圖右的明黃則是老爺車車燈的燈光.


◎ 回到新建的溫泉池, 剛才的兩位小朋友已經走了. 視線越過公墓紀念碑, 可以看到萬山聚落的百家燈火.


◎ 溫泉水的水質相當滑膩, 水溫在經過傳送與儲放後已經比體溫略低, 但還不會讓人覺得冷. 仰躺水中, 眼望前面歐布諾伙的燈火, 耳聆後方濁口溪的水聲, 氣氛相當別緻.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請問阿竹大大,您的第一張行跡地圖是用哪一版的地圖畫的,我在您提供的網站裡面,一直找不到同樣的圖層,可以告訴我一下嗎?因為這個地圖看起來畫的相當細緻。
    謝謝。

  • ==>  在 karopi(karopi) 的文中提到:
    > 請問阿竹大大,您的第一張行跡地圖是用哪一版的地圖畫的,

    > 我在您提供的網站裡面,一直找不到同樣的圖層,可以告訴我一下嗎?因為這個地圖看起來畫的相當細緻。

    karopi 您好, 個人用的是「二萬五千分之一經建版地形圖(第三版)」的圖層,
    但有經過 "去彩色" 以及 "刷淡" 的處理, 這樣才比較不會干擾到要另外再加上去的文字跟線條.

    平安  :)

  • 阿竹兄:

    マ(真)ガ(我),真我山在日本時代稱maga山,真的日語發音ma,我的日語發音ga,maga社是茂林的原來名稱,時至今日應該稱茂林山或maga山,ㄓㄣ  ㄨㄛv已經連不上maga,另外近五公廟旁那個發射台是我們單位在用的,前陣子常上去巡視或維修。

  • tamai 兄好

    原來如此, 所以這標題「茂林真我山」,
    其實也可以是「茂林茂林山」或「maga maga 山」的意思.  :)

    五公廟附近的那個發射台, 最近若要維修可能會比較辛苦,
    摩托車是還可以通啦, 但若只有開車上山的話, 目前從行車終點還要背著裝備走約 970 公尺遠的路才會到.

    上山平安

  • マガ 山 那看來瑪雅 (マガ) 監督所 其實就是茂林監督所摟?

  • > マガ 山 那看來瑪雅 (マガ) 監督所 其實就是茂林監督所摟?

    阿超好, 補給站的回應通知好像掛點了, 剛剛才知道有你這篇回應.

     
    如果講好 マガ 就翻成 茂林 , 那 マガ 監督所 是 茂林監督所 應該沒問題. 
     
    好久沒爬中級山了, 真是懷念啊. 平安

  • > マガ 山 那看來瑪雅 (マガ) 監督所 其實就是茂林監督所摟?

    阿超好, 補給站的回應通知好像掛點了, 剛剛才知道有你這篇回應.

     
    如果講好 マガ 就翻成 茂林 , 那 マガ 監督所 是 茂林監督所 應該沒問題. 
     
    好久沒爬中級山了, 真是懷念啊. 平安

    阿竹前輩好,

    哇,因為系統關係,也事拖了好久才注意到您有回覆><
    新的一年 祝您新年快樂 ^__^

  • > > > マガ 山 那看來瑪雅 (マガ) 監督所 其實就是茂林監督所摟?
    > > 阿超好, 補給站的回應通知好像掛點了, 剛剛才知道有你這篇回應.
     
    > > 如果講好 マガ 就翻成 茂林 , 那 マガ 監督所 是 茂林監督所 應該沒問題.  
    > > 好久沒爬中級山了, 真是懷念啊. 平安
    > 阿竹前輩好,
    > 哇,因為系統關係,也事拖了好久才注意到您有回覆><
    > 新的一年 祝您新年快樂 ^__^

    阿超新年快樂,
    看來補給站的通知功能好像是修好了, 要注意到有回復就容易多多了.

    也祝新的一年上山多多、作品多多.

  • 還是您的紀錄 比較令人期待 :)

    元旦走了一趟藤枝->茂林段

    結果還是有很多分駐所找不到><"

    不過,下到茂林,問了當地人

    他們是說:「茂林」舊稱"得樂日嘎",現今外面的大橋橋名就是採用得樂日嘎命名的~

    再查了一下地圖:如附件,マガ 社,好像是靠近美雅谷一帶

    更早的地圖 是標記:忙仔社。

  • 再GOOGLE了一下 答案揭曉 :D

    下三社群即清代的墩仔社(今多納)、萬斗籠社(今萬山)、芒仔社(今茂林)。

    日治時代之官稱墩仔社(Kongadavange),國民政府更名為多納村,萬斗籠社(’Oponoho)即萬山村,芒仔社(Terdreka)改稱茂林村。

  • > 再GOOGLE了一下 答案揭曉 :D
    > 下三社群即清代的墩仔社(今多納)、萬斗籠社(今萬山)、芒仔社(今茂林)。
    >
    日治時代之官稱墩仔社(Kongadavange),國民政府更名為多納村,萬斗籠社(’Oponoho)即萬山村,芒仔社(Terdreka)改稱茂林村。

    阿超好,
     
    在前面數來的第 3 張圖所附的 " ......截取 1924 年的日治三十萬分之一台灣全圖的一部份......"
    在右下角就有 "下三社番" 等字, 旁邊便是 3 個社的社名與地點.
    也可看出如今分別被稱為 萬山村茂林村 的村子, 都是後來才搬到現址的......

    反正這些現在應該都不是問題了, 重要的是,
    又是去六龜茂林爬山賞蝶的好時候, 聽你提到元旦才走了 藤枝→茂林 真是讓人羨慕啊.   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