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10/6/26
==> 在 samhsiehlkk(老兄) 的文中提到:
> 沒走過的人絕對不敢這樣走 一個人走這樣的行程 只能說...佩服!
那裡, 一個人走的缺點就是有時太過隨興,
若是多個伴, 應該就會如期到達登山口, 然後也許就能順利回到小風口, 或是甘脆地在溪邊過晚,
也不至於出現後來那接近自虐的走法.
而老兄您近一年來的上山記錄才是輝煌到讓人忌妒, 能有一伙常常一起上山的山伴也是很棒的,
祝 旅順
==> 在 tonnyj(tony) 的文中提到:
> 真是太強了. 不過如果能用兩天來走, 應該可以好好享受美景!
其實敝人早就變成慢行一族的人了, 但有時對於行程還是會太貪心, 只好增加行進的時間.
這行程若以兩天來走就是逍遙遊了, cp 值又高, 若是下次再來當會有更從容的走法.
==> 在 parasha(捲毛) 的文中提到:
> 竹大太厲害了,山谷的果然不同凡響(很崇拜你們以前的紀錄)。
> 我有從小風口登山口下合歡溪取水的念頭,走一小段,植被令人煩躁,就沒有繼續拼了。
> 好行程,改天會去走走。
您近年來的記錄才真是讓人看到眼睛掉出來, 江山代有能人出啊,
從合歡溪溯到小風口只是泛稱, 快到公路之前的植被欠佳是常看到的抱怨,
一般都是等遇到合歡山管理站的取水路, 就會離溪直上管理站了, 如此行來也較清爽快捷.
這的確是好行程, 來年我也還會想再去走走. :)
版大, 您預定行程中的合流口, 再向東邊約1公里處, 從「地圖瀏覽器」上的等高線圖上可看見一條往北的支流, 一路上溯可接到合歡北峰下反射板旁的台灣池(碧池), 可有考慮這種走法? (目前好像沒有台灣池(碧池)的溯登記錄, 不過也可能是我功課做得不夠多所以沒找到), 謝謝! ^^
〈瑣記〉








出發
從高雄開夜車到合歡山的小風口一帶約四小時吧,
能直接走國道六號直達霧社的山腳下的確省了不少時間.
但一堆瑣事讓出門的時間一延再延, 原本計劃在適度休息後的淩晨三點進入登山口起行,
卻變成在精神有些不繼的情況下於清晨五點鐘才進入登山口 (然後又走了 20 個鐘頭)
◎ 從小風口起登, 經北合歡山、西合歡山、合歡溪溯、再回到合歡山管理站的行跡地圖.
並取半整數標出途經的里程牌的位置.
高山步道﹝小風口 -(2hr)→ 北合歡山 -(3hr)→ 華崗岔路口 -(40min)→ 西合歡山﹞
從小風口經北合歡山到西合歡山的步道,
目前被太管處整理得相當好, 本是高密箭竹林的地方路況都被清得很寬,
每 0.1K 立一座里程碑, 其中往天巒池的岔路口在 1.8K, 北合歡山山頂在 1.9K 後,
華崗岔路口在 5.8K 前, 而西合歡山山頂是 6.7K .
但這段路上的起落也不小,
從登山口約 2950M 爬升到北合歡山頂 3422M, 在 3.7K 的附近降到低點約 3070M ,
接著連過四座小山頭到後段路的高點華崗岔路口 3225M ,
然後第六座山頭才「登頂」西合歡山山頂 3145M .
記得 20 年前爬西合歡山是走著走著就到了,
在 20 年後除了體力變差, 最大的長進就是體重增加了近 20 公斤,
加上此行狀況不佳, 到後來的六個小山頭, 可說是每上坡一次就陣亡一次. (苦笑)
話說回來, 這段路上的風景與視野真是不錯,
能在登山口迎接朝陽其實是很愉快的開始, 沿途也常有著千里的空闊與動人的遠眺.
除了該有的玉山雪山南湖大等遠景, 在這段路上也有些「較近」的美麗,
其一是俯瞰南邊合歡溪上源的綠茵谷地,
那片柔美的地方看到的人多, 據說想去的人也不少卻不易找到機會;
另一則是遠遠近近的紅毛杜鵑花叢.
要近看的話其實是以小風口上方的步道最多,
雖然現在花期已近尾聲, 但只要時間對了, 有心賞花與拍照的人並不用走得太深太遠.
而遠看的話可以注意到, 在西合歡山一帶的南側有很多真的是花開成片的紅色山坡,
但就是望之興嘆而已.
◎ 在步道里程 0.9K 附近, 回望小風口與合歡山管理站等.
◎ 登頂北合歡山是這天行程的最高處. 留下北合歡山的三角點與合歡山主峰、玉山群峰等的合照.
◎ 北合歡山往西合歡山的途中, 俯瞰群山環抱的合歡溪上源的綠茵谷地.
◎ 在到西合歡山前, 還可看到附近有成片盛開著紅毛杜鵑的山坡, 可惜只能遠觀.
下溪
從華崗岔路口往下走, 由高度 3225M 的山頭到合歡溪底的 2610M 是大約 600 米的陡落,
反正就是下山吧, 沒想到卻走進了本以為只能遠望讚嘆的杜鵑林.
令人著迷的紅毛杜鵑花海, 採花的蜜蜂嗡嗡亂飛,
可惜只能在體力跟時間都不太夠的狀況下拍照留影.
而這一整段路也真的是陡陡陡,
大致在 3020M 的地方進入紅毛杜鵑的花海,
在 2880M 的地方由花海轉為內有高密箭竹的樹林.
花海中比較需要注意找路, 進入樹林後路況反較寬大清楚,
但越是快到溪底就越是陡險, 因路線多在「非此不可」的地方,
行來更是不容差池, 要小心行進. 最後經過一小片岩面降到溪邊.
◎ 在西合歡山下往華崗路上的紅毛杜鵑花海.
溯溪
這水, 比想像的大多了. 在水邊發了一陣子呆,
反正不可能原路爬回去, 出華崗再接駁回小風口則有求於人的地方太多...
換好溯溪鞋, 調整心情, 總是要下水的, 就執杖迎著千千萬萬的奔湧而上.
這段水路從下溪處 (約 2610M) 溯行到合流口後 (約 2710M) ,
不管是左上溯行支流到小風口 (約 2950M) ,
還是右上沿合歡溪主流到旱路的離溪點 (約 2740M) .
就事先查來的資料而言難度並不太高,
這天也很幸運的連雨絲都沒有, 唯一的問題就是時間上的壓力.
撩水, 也許是夏日的降雨較為溫暖且量多還來不及冷卻,
行來並不覺得溪水有像舊記錄說的非常冰冷,
一路上就儘量左右高繞或是找水較淺處涉渡, 上半身一直維持乾爽,
較可惜的是相機為了防水藏在背包裡,
若要照相需掏進掏出的很花時間, 就沒能拍多少相片.
在到合流口前有三道較大的左支流來會,
其中的第二、第三會口間有段長峽, 是個人覺得的最美的地方.
過合流口後因為時間已晚 (PM5:45), 臨時又生出新的劇本決定不要在溪底過夜,
當下的決策便是要在天全黑前趕到由旱路離溪的路口, 所以....
在那美麗的綠茵谷地, 以及平易近人的數彎清淺之間,
卻是在很大的心理壓力下趕路, 也只拍了一張相片, 想來有些可惜.
◎ 在合歡溪溯行途中的一段長峽谷區, 是個人以為的, 這段水路最美的地方.
◎ 終於來到合歡溪上源的綠茵谷地, 可惜因為行程匆匆只拍下這張相片, 也是此行的最後一張相片.
夜登
離開合歡溪的旱路缺口,
在溪邊的箭竹叢裡不太明顯, 但在其上方的陡坡垂了傘帶還算容易注意到.
然後, 就是一路而上的淺箭竹坡了.
因為十多年前曾經從合歡山公路沿此稜線往返合歡溪,
本以為這樣的夜行應該不會太難, 就只是累而已.
等上行之後才知道錯了,
這樣的短竹坡, 在離溪不久後就再也找不到路了, 只好半盲目地抓著箭竹上升再上升.
也因為夜間選線不易, 有好幾次就驚覺自己緊趴在陡坡上, 雙腳找不到踏點,
只要雙手失力就會往後摔滾到不知多遠的地方.
直到爬升到約 3050M 以上的地方稜線坡度轉緩, 才算是脫離了可能摔墜的恐懼,
而漫漫長坡, 卻仍是怎麼走都走不完.
不過, 還是有著小小的幸運,
一路上照亮著整片山坡的月光, 在暗夜中賜與了方向與向上的力量.
月下走著沒有路的山坡, 從溪底爬升五百多米到山頂, 這樣的經驗這輩子大概很難再有了.
最後來到石門山北峰山頂附近的肋谷地形, 又造成一陣混亂.
后! 都走到快昏倒了還來這套. 但這時也開始有路跡可跟,
拿出頭燈來, 迷失、修正、續行, 終於在子夜回到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