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冠山

活動日期
2003/4/16 - 2003/4/18
所屬團體
東港博岳
困難度
0
類型
» »
類型
» »

TACAN(若者)

2003/4/20


前 言:
冠山海拔2036公尺,山頂立有一顆三角點(三等5970號),位於南投縣仁愛鄉和信義鄉的交界上,此山位於卓社大山的西南稜上,自遠處看只是卓社大哥旁邊的小老弟,雖然其高度和百岳級的大山不能相比,但突出的山形加上自濁水溪溪底的1500M落差,用『山高路險』來形容並不為過。
2003.04.17登頂,參加人員:吳耀崑、阿偉、阿仲、TACAN等四人。要到達濁水溪和卡社溪的匯流口,行前曾考慮過數條路線,卓社林道下石城谷和卡社山北行這二條路因落差大加上路況不明,故選擇巴庫拉斯溯溪這一線,領隊吳大哥在一個星期前已先行探路至巴庫拉斯。
行程概要:
一、由水里走台16線經地利村進入丹大林道,在38.25K處左轉之字形陡升,這條通往巴庫拉斯的道路全程已鋪上水泥,上到標高896M附近稜線前有二個叉路都取右向,越嶺後第一叉路取右下,此後又有幾個路口,若轉錯可核對地形修正,停車處(249111/2633961)標高約580M在一山澗旁可停三輛車,在此整裝後出發(PM1500)約10分鐘後抵達巴庫拉斯,濁水溪畔的二棟農莊整建即將完成,來這種地方休閒真是一種高級享受,挖土機及箱型車趁水量還小時可直接到達此地(似乎是自孫海橋或登山口之前另一條下溪路沿河床開上來的,登山口至農莊的路是像古道的步道),暫停問一下路況,開始溯溪(H480M),因為溪水渾濁看不到河床,四月初的大雨使水流還相當湍急,此時的水量已達徒手渡溪的極限(每秒超過10立方公尺),若用木仗輔助及相互扶持勉強可涉渡,此刻本人的體型總算佔有一些優勢,太瘦弱的人極可能會被沖走。
二、經過約30次的渡河後紮營(253109/2633707),河水寬度小於20公尺的地方幾乎不可能渡過,也許再下一場大雨這條濁水溪就沒辦法走了,晚上天氣不錯,糧食又充裕渡過美好的第一夜。第二天一早出發又涉溪十幾次約1小時後到達合流口,卡社溪雖是濁水溪的支流但此時水量佔了全部約有2/3之多,主流因為上游水庫攔截反而變成水量縮小,卡社溪水比主流清澈,合流點西岸有廢棄流籠頭,轉入卡社溪越過二次溪水後隨即到達南北溪合流口,第二道涉水處距南北溪合流口很近,是一處峽谷的地形,要從溪水中央的淺灘穿過,此時淺灘尚在水下50~70CM,所以水流也相當急,除了這道溪中央的「川中島」外無處可走,雨季時卡社溪一樣無法橫渡,要改由流籠頭處翻越小稜線下到北溪。
三、北溪的水很混濁但水量只有南溪的1/10,稱北溪似乎不太夠資格,溯北溪約50M有一簡易獵寮登頂路徑起點即在此(H560M),自合流點跨越北溪的流籠在上游50M處。九點鐘輕裝登冠山,朝東走20公尺遇到橫向的小徑,南邊繞山腰應是到卡社的舊徑,北向的路也沿溪繞行,南北都沒有沒有上稜的路可利用,北行100M後開始砍路上升,一開始坡度很大高度650M時接到短稜線,760M遇到明顯獵徑自西而來,終於可以省點力氣,二萬五地圖上標示的『阿桑托洛』經核對番地地形圖,它的位置應該就在這條稜線上的780M平緩處,不過看起來部落規模並不大,1440M平坦地中餐休息,路徑到此還算好走,接下來開始出現瘦稜,遇到一隻停在路中間的大老鷹,經過時竟然還發現四顆蛋,第一次看到老鷹蛋,蛋長約3公分,大約是雞蛋的一半大,這條路也許有一年以上沒人走了吧。
四、一直到1200M附近都有零星疊石舊跡,這一帶早期應該是原住民活動頻繁的地區,到了1640M的岩稜上,前方出現大崩壁,稜線僅剩下寬40CM的鬆動岩石,我想90%的探勘者在此會打退堂鼓,因任務在身即使危險也要拼一下,小心攀岩通過約50公尺的危險稜線,再攀登至崖頂,兩側是深達數百公尺的斷崖,在吳大哥的帶領下順利通過,鬆動的岩石加上落石不斷的情況下真是驚險,在此長稜上透空處可見到冠山的峰頂終於明白為何取『冠山』,從卡社舊部落看此山的峰頂好像雞冠般,也因此才會有斷稜存在,路況又變得更差,茅草和箭竹開始多了起來,也許921後就沒人上來過,吳大哥繼續辛苦開路,1940M又出現第二個危險崩塌稜線,別無選擇下再度攀上崖頂,終於前方傳來呼喊聲,經過6小時吃力的爬坡,高達2036M的峰頂到了(PM 3:00)。
五、冠山基點已露出一大半,並傾斜45度,也許是被山豬撞歪的,此基石和某些高山上的基點一樣,柱石下半段刻意瘦身過(同秀姑巒山基石)藉以減輕重量,中段還有水泥連接的痕跡,將它扶正後堆石固定妥當,佈下四片林務局航測帆布,打下U型鋼釘固定,天氣晴朗時此山展望肯定不錯。
六、拖著疲憊的雙腳,越過二處斷崖,一路急降1500M於暮色中返抵營地,一天中先溯溪一個多小時再上下1500M,真的很累人。因獵屋周圍骯髒改在下方溪床露宿(253113/2634675),眾人累的連雨棚都懶的搭了,捨北溪的污水不喝,下到不遠處的合流口取南溪水,此時能躺下把酸痛的大腿伸直感覺真好。半夜醒來,睜開眼睛望見明月高懸峽谷中央,好久沒如此的露宿了。
七、18日七點半下山,濁水溪水位已略為下降,行進速度加快,十點半到巴庫拉斯,中午12點已在水里吃大餐。
結 語:
此次的冠山佈標行歷經艱難和危險,連我這能吃苦的人也有點受不了,大概是休息太久沒爬了,差一點就要拖累整個隊伍的行程,途中的斷崖一開始給人的振憾力很強,一旦走過就比較有把握,若在此綁上繩索確保,危險程度可降低許多,阿偉和阿仲二位年輕人這陣子在吳大哥的帶領下也練就豐沛的體力及經驗,也就是靠他們快到山頂前還能從背包拿出十幾罐300CC的保健,另外又煮了二大鍋麵,能背負很充裕的食物和飲水,得到的報酬就是登山的過程中不渴也不餓。也許再過不久那二處崩塌稜線會整個塌陷,要去這座山只能從3369M的卓社大山倒走回來,攀登這座標高2036M的冠山,其難度比起3000M的高山毫不遜色。
最後附上日本的冠山網址,當初為台灣冠山命名的日本人,想必是受到日本冠山的影響吧!神遊一番也不錯。http://www.mitene.or.jp/~ina/mountain/ina_mount_g.html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看得真令人熱血沸騰,沒想到這麼偏遠的山竟然讓各位登頂了,尤其過溪數十次加上崩塌稜線,替您們捏把冷汗
  • 克德: 你們出發前一天,我去隊裏與耀崑兄聊到深夜,心想你或許晚上就會到。冠山,多年前逢甲大學萬里山社的山友,在我的推薦下自石城谷,再依你貼上的路線圖登頂,回來時他們有告訴我有些路段很陡,今經921地震,又逢大颱風難怪稜線變如此,我有跟吳大哥研究,冠山自卡社山下卡社溪,再依稜上山或許可省卻溯濁水溪的艱辛。看你們冠山的記錄很令人震撼!我因要上班無法隨行。 逢甲大學萬里山社的山友在我的推薦之下登了以下數座冷門山: 1.冠山,海拔2036公尺,三等5970號 2.烏帽子山,海拔2160公尺,三等5967號 3.太木山,海拔2808公尺,三等6603號
  • 從卡社山看冠山真的宛如雞冠一般,而那個冠就是代表山頂前有一段"很陡的稜線",真的頗羨慕你們的. 叉路口有噴黃色噴漆5970應該是克德兄您們噴的吧,只是這也太遠了吧
  • 看來冬瓜兄已盯上冠山,那就是距您登頂之日不遠了,也許幾週內就會去完成了,此山的斷稜還不必一定用到繩索,若是稍做確保,其實並不會太危險。
  • 克德兄 其實我現在工作的關係只能爬一天的山,兩天以上就要請假,所以冠山只是看看而已,目前還沒打算,只是從卡社山看冠山真的很特殊,讓人一眼不會忘記,當天在虎頭蜂的環伺之下,遙望冠山,想像當時克德兄耀崑兄在稜線上奮力前進的樣子 對了克德兄可以向您要棚機山的資料嗎(二等在嘉義的那個)? 冬瓜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