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奇萊南峰、南華山 之旅

活動日期
2008/8/23 - 2008/8/24
所屬團體
哇哈山友屋
困難度
0
類型
» »

奇萊南峰、南華山 之旅

日期:97年8月23日~24日
領隊:洪信亮
隊員:賴老師一家四口(與賴老師太太-楊老師及其兩位公子)、施佩君、賴虹沂
紀錄:賴虹沂
攀登山岳:奇萊南峰3358m 南華山3184m

實際行程:
< Day 1 >
台中5:00→霧社07:00左右(早餐)→
屯原登山口(2050m)(起登)8:30→雲海保線所(2360m)10:05→大崩壁11:00左右
→天池山莊(2860m)02:30
→光被八表(2800m)04:00→天池山莊05:00(宿)


起床、早餐02:30→出發03:10→天池(2890m)03:45→奇萊南峰(3358m)04:46
→天池06:40→南華山(3184m)07:30左右→下山07:55→天池8:30→天池山莊9:00
→下山出發9:50→雲海保線所12:00左右→屯原登山口(完登)2:30
→上車2:50→台中5:10

< 感想與雜記 >
這次的大山行是奇萊南峰和南華山,是我的第11、12座百岳,這兩座山如傳聞中的親切、平易近人,從屯原到天池山莊的13公里林道,不禁讓我讚歎道:從沒走過這麼平坦的山路!更令我大為喜悅的是,這條「能高越嶺道」上充滿獨特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人文史蹟,路旁解說牌詳盡的內容,更使我了解此地的地質、動物、林相變化、高山花朵、瀑布、高山、歷史遺跡…,簡直是上了一門地理考察課!

現存能高越嶺道28公里,西起南投縣仁愛鄉,東至花蓮縣秀林鄉,西由屯原登山口進入,東由奇萊登山口出。有幸走在「能高越嶺道」上,彷彿走入時空隧道。「能高越嶺橫」跨能高和奇萊山系間的中央山脈東西兩側,原本是泰雅族賽德克社(今年四月已經列為原住民第14族)遷徙和交通貿易的社路。日治時期1914年爆發「太魯閣征伐戰役」,能高越嶺成為日本東西部隊攻擊太魯閣族的主要路線之一。

後來,日人為了調查台灣高山資源和控制原住民,1917年修築警備道,1918年完工稱為「初音奇萊橫斷道路」(也就是能高越嶺的東段),今花蓮吉安有「橫斷道路開鑿紀念碑」、「殉職者之碑」,見證當時修路艱辛,死傷者眾。1925年,重新修築越嶺全線,警務局設置多個駐在所,指定5個宿泊所,包括屯原駐在所、尾上駐在所(今雲海保線所)、能高駐在所(今天池山莊)、東能高駐在所(今檜木保線所)及坂邊駐在所(今磐石保線所)。

至於保線所的由來,二次大戰後,台灣西部發展需要更多用電,台電公司建立東西向電力輸送工程(1950~1953年),輸送路線大致沿能高越嶺道配置輸電線路,花蓮銅門到霧社架設電塔327座,每隔10公里設一保線所,共8座保線所,以利管理維護,當年的總工程師為孫運璿先生,東電西送成為台灣電力史的創舉,此「電力萬里長城」竟跨越台灣屋脊-中央山脈,在海拔最高的電塔旁設立「光被八表」碑文以茲紀念,意指不凡工程照亮四方。

至於東部哪來的電力西送呢?運送的應該是能高越道東段木瓜溪沿岸的水力發電,台灣東部山陡水急,水力運含量更豐富,木瓜溪上的發電廠就有好幾座,包括初音、榕樹、銅門、清流..等,民國40年建造的電塔上寫的是「銅門-萬大」,可見當時的電力由東部銅門一路輸送到西部萬大。先人胼手胝足,篳路藍縷,令我感動莫名。

第一天走的13公里能高越嶺西段,走來愜意,沿著塔羅灣溪前行,一路森林、瀑布相伴,身體充滿負離子,3K處可遠眺馬海僕富士山(莫那魯道遇害地)。黑色大崩壁的巨大令人感到震撼,處處是碎裂的板岩和變質砂岩,路面不寬,通過時要特別小心,下方是萬丈深淵,需繃緊神經、專心謹慎的走過,此處有泉水流出,甘甜清涼,感謝領隊阿亮在回程時幫我和佩君各裝了一瓶礦泉水當伴手禮。崩壁後有個「木炭窯遺址」,誰沒事會在這燒樹木、製作木炭呢?原來是為了供給冬天駐在所警備員取暖,古道依舊,人事全非,剩下我這樣好奇的登山客。

走過12K後終於看到期待已久的山林飛瀑-能高瀑布(三疊瀑布),塔羅灣溪的最上游,因地形阻隔,瀑布由200公尺高處墜下,豐沛的流水聲不禁讓我心情開心了起來,一方面也預告著天池山莊不遠了。我還沒看過這麼高海拔的輕快瀑布,分成三層沖濺而下,像一條奔騰於山林間的銀絲帶,阿亮教我和佩君捕捉瀑布的身影,光是這條瀑布就拍了不下30張照片。

天池山莊設備完善,有廁所、山屋,提供睡袋、帳篷和餐飲,最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莊主煮菜功力一流,菜色豐盛,晚餐有飯、高麗菜、香噴噴豬肉、馬鈴薯紅蘿蔔咖哩、菇類、豆皮絲、甜不辣、菜頭貢丸湯。第二天早餐吃稀飯,配菜也很下飯,有薑湯、大茂黑瓜、肉鬆、高麗菜、甜甜的肉乾、豬皮,甜的鹹的一應俱全。攻完奇萊南峰和南華山回天池山莊,也有中餐可以吃,放了姑類、高麗菜、紅蘿蔔的湯麵,可以任你吃到撐,真是服務到家,對我來說,這是不可思議的登山豪華團。

對啦!為何莊主有這麼多源源不絕的食物呢?因為莊主騎打擋摩托車載食材和瓦斯桶,能高越嶺道摩托車是可以通行的,但有多處崩塌,於是13K的路線上放置幾台摩托車「接駁」,崩塌地摩托車不可過貨品就用扛的,到達下一處摩托車停放處又可以向前騎了,這段路單車越野客也不少,看他們輕盈滑過林道的身影,好生羨慕,不過叫我扛腳踏車過崩塌地我就沒辦法了。

第二天清晨兩點半吃早餐,三點十分摸黑前往奇萊南峰看日出。一路陡上,賴老師一家人精神飽滿的向前衝,我則在後氣喘吁吁的努力跟上,心中一面為自己偷懶的行前訓練懺悔,走過奇萊南峰、南華山、天池山莊叉路口,東方花蓮市區的燈火點點,伴我們一路殺到奇萊南峰山腰,居然還追上提早我們40分鐘出發的野訊登山團,你說我們真的是健腳團吧!我其實應該報名別團的慢腳團。

4點45分到達奇萊南峰,山頂寒風颼颼,一片黑漆,我和佩君冷的蹲下來發抖,賴老師帶的雨傘這時發揮強大的擋風功效,阿亮很有領隊風範的把他的雨傘借給佩君,我則望向東方隱約透亮的山稜線,在沉睡的山巒中屏息以待。天際越來越透亮,一顆黃澄澄的火球從遠方山頭緩緩蹦出,陽光慢慢的射出萬丈光芒,直到溫暖了每個山頭。我很開心的拍到日出時的滿天橙光和綿延的山巒起伏,早晨的山像頭安靜的巨獸,靜靜的披上各種色彩。從奇萊南峰看花蓮的小山視野好極了,寬闊的山谷沒有阻隔,層層疊疊的山巒,在淡淡的藍色渲染,像不經意的山水畫,卻只有在山頂親眼看見,才能明白這種感動。另外,托佩君的福,我看到天空中的流星喔!一顆燃燒了好幾秒的大流星,閃耀著藍色光芒的星星”慢慢的”劃過天際,非常的漂亮!

  和三角點拍完照後,轉往南華山,平緩的山頭佈滿翠綠的箭竹草坡,一山又一山,一片接一片,連綿到天邊的南華山山頭,陽光的照射下草地鑲了金黃色的邊,閃耀著山的活力,溫暖的大草坡很像母親的懷抱,讓你放鬆休息、任意打滾,南華山的三角點風力強勁,隨便拍拍照就趕快下到背風側草坡休息、看風景,這裡吃了佩君帶的超大、超香甜蘋果,喝準備好的維他露P,讓兩腿放鬆一下,如果可以,睡個覺應該很不錯!心滿意足後便下山去。

  回到天池山莊後,必喝檸檬黑糖水、吃麵、整裝、幻想已經睡過一覺,九點50分向天池山莊到別,下山的路上更看清楚對面雄偉的能高山峰,爬能高山?
可能還早的哩!至少去過南華山(能高南峰)了。走了很久很久,在最後豋山口前的1K最為難走,好多的崩塌地,有些地方路基都空了,由上面陡下,而旁邊就是深谷,令人感覺可怕。

終於在兩點30分大家安全的到了登山口,司機大哥準備了冰涼綠豆湯請大家喝,紓解了下山的疲憊,還有準備了飲料讓大家解渴,哇!真是太周到了!上車後一路睡回台中,回到台中才五點多呢!看的都市車水馬龍的交通,真不敢相信我已經從山中回到都市,司機大哥很體貼的載佩君去坐車,又順道送我回家,這大概是只有參加「哇哈團」才有的專屬服務吧!太感謝司機大哥了!很感謝領隊阿亮親切的攝影指導和帶領,也謝謝佩君一路陪我打鬧,還有很好相處、腳程又快的賴老師一家人。期待下次的大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