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姜子寮山-五分山】縱走

活動日期
2004/10/10 - 2004/10/10
所屬團體
中中登山隊(星期日登山)
困難度
0

uank(圓開)

2004/10/16


「姜子寮山-中羔尖-望古山-龍船朵-頂子寮山-五分山」連走
日期:93年10月10日星期日。 天氣:陰。 溫度:25度上下。
隊伍:中中登山隊。
隊員:24人。
領隊:徐代雄。
嚮導:蔡家明、黃瑞村、胡平祥、賴進傑。
紀錄:uank。
****************************************************************
★行程簡介:
 1.泰安瀑布來回約15分。
 2.姜子寮山步道起點--(35分)→姜子寮山--(70分)→中窯尖--(50分)→龍船朵--(60分)→望古山--(50分)→頂子寮山--(55分)→五分山----(不包括午餐和休息)
★登山時間:
 約7.5小時(包括午餐和休息)
★累計里程:
 約11公里。
****************************************************************
◎前言:
 1.五分山(H757M,2-1065和3-1038)很久以前來過一次,印象中就只賸「芒草多」的回憶,而且不會想再來第二次。
 2.姜子寮山(H729M,3-1047)聽說也是「芒草多」,不好爬,展望不好。
 3.這次來走,發覺兩座山頭都有步道可直通山頂,而且視野一級棒,360度的展望,是登山者賞景的頂級享受。
 4.姜子寮山到五分山這條連稜,較少隊伍安排,吸引不少健腳山友來參加。

0720 台北車站。
  ◎中山高→下五堵→七堵涵洞口→
0754 七堵涵洞口接一位山友上車,過涵洞直行接泰安產業道路(若左轉可往拔西猴)。
0804--0822 泰安瀑布步道口,下車,沿步道上去參觀瀑布,再繞行瀑布頂端由另一側回來,上車續行。
  ◎步道口右側有山水雲指示牌(往姜子寮山、石門山),另有基隆市政府水泥基石(BM027),左邊有一張泰安瀑布全區導覽圖。
0837--0844 泰安產業道路盡頭(約5.5K),為【01姜子寮山步道起點】,下車,整裝後出發。H430M
  ◎右側另有步道支線,約1分鐘到一涼亭,可展望整個汐止到八堵間的風景,欣賞完後再回頭走姜子寮山步道。
  ◎步道以枕木鋪設,算是廢物利用,起點附近,兩旁種植櫻花,一月底來一定可以觀賞櫻花盛開的景況。
0902 【02叉路】,右下往旗尾崙(約80分),取直續行(有指示牌往姜子寮山約30分)。H568M
  ◎看見胡平祥胡大哥帶著「烏達」小黑狗,由旗尾崙方向上來,一起同行。
0905 【03叉路】,指示牌[左後上行往拔西猴山約180分,直往姜子寮山約25分],取直續行。H563M
0923--0935 【04姜子寮山】(H729M,3-1047),往西經石硿大崙可下抵汐平公路的福德宮,往東循稜可經中窯尖到五分山,今天預定取左向東行。在山頂休息、展望、聊天、拍照,盡興後才繼續往東向中窯尖前進。H732M
  ◎山頂被清理出一片大空地,有三座木搭瞭望台,分布在三個角落。向南可展望平溪方向的石筍尖、薯榔尖,而隔著基隆河對面的蜂頭尖連稜也橫列在前;向西可展望汐止方向的耳空龜山連稜,以及後面雞冠山一帶的山頭;向東則可展望中窯尖一直到五分山的連稜。姜子寮山是這一帶的最高峰,山頂芒草被清除後,360度的景觀,的確讓人留連忘返。
  ◎枕木步道只到山頂,接著就是芒草路段,路徑還算清楚。
0941 【05叉路】,右下往姜南山、柴橋坑山,可下到平溪;取左循稜續往中窯尖前進。H723M
  ◎沿途芒草轉密,但已被清除,不用鑽行,走來比預期順暢,。
0945 路右【06大石】,一路都是芒草夾道。H702M
0956 攀登【07陡坡】。H662M
1008 【08山頭】。H694M
1018 【09鞍部】。H614M
1036 【10鞍部十字路】,右下往滴水觀音,左下往西勢水庫,取直循稜續行。H578M
1048 【11鞍部十字路】,右下往滴水觀音、嶺腳,左下往東勢崙、龍船朵,直往中窯尖,取直上登,約20M就登頂。H613M
1049--1052 【12中窯尖】(H605M,土地調查局基石),山頂為芒草樹木遮掩,毫無展望。往前循稜探望,無路跡,原路退回。H615M
1053 回【11鞍部十字路】,取右往東勢大崙、龍船朵方向續行。H613M
1058 稜線【13分叉口】(直往東勢大崙、暖東峽谷,右往龍船朵、望古山),取右往龍船朵續行。H610M
  ◎沿途出現筆直的杉木林,走來涼爽舒服。
1105 【14叉路】(直往龍船朵、望古山,右下往石灼坑口),取直續行。H587M
  ◎往石灼坑口之路已不通,見基隆朝陽隊asahi60兄之路況報導。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2628
1113 路徑開始偏左下坡,離開稜線。H570M
1124 【15叉路】(右上為往望古山之捷徑,左下往龍船朵),取左下行。H531M
  ◎胡平祥胡大哥從後面趕過來,「烏達」小黑狗沿途在前帶路,來回奔跑,精力充沛。
1130 【16過溪】,「烏達」到溪邊猛喝水。H487M
1133 過崩塌乾溪溝,抬頭向右上方仰望,整條乾溝布滿大小石頭,有如土石流後的景觀。
1134 【17叉路】,左下往暖東峽谷,右上往龍船朵,取右上登。H475M
  ◎龍船朵下方是碎石坡,小心通過。「烏達」在沿途各種陡坡地形,都能輕鬆通過,真是佩服。
1141 【18龍船朵】,是一顆大石,長滿雜草及矮權木,繞過龍船朵大石,續陡上。H511M
1150--1230 溪溝上方空地,休息,午餐。H541M
  ◎餐後,趁等候落後者,山友們邊聊天,邊喝咖啡和奶茶,真是享受。
1234 上到【19稜線叉路】(右往中窯尖,接1124時之捷徑路,左往望古山),取左續行。H568M
  ◎這段稜線路平緩,但芒草密集,速度變慢。
1254 【20叉路】,右下之山腰路,有位山友去走說路不明顯,取左循稜續行。H548M
1256 左側有叉路,但沒有路條,不知通往何處?右轉循稜續行。H550M
  ◎左箭竹,右芒草,灌木也密集,穿梭前進。
1313 坡度變陡,開始出現林投,遇木繩梯(架在大石縫間),踩踏上登。
1323--1327 【21望古山】(H597M,無基石),山頂只是一顆石頭,空間不大,但北側的展望很好。H608M
  ◎站在山頂石頭上,視野開朗,東北方往五分山的連稜一清二楚,今天的天氣真好,連太陽曬起來都覺得很舒服。
  ◎胡平祥大哥本想在此回程,因為他是用機車載「烏達」來爬山的。領隊和我都力邀他搭我們的便車,再由在七堵上車的山友載他到停車處。
  ◎由望古山一開始就是陡下,芒草仍密集,偶爾會出現藤刺,「烏達」被刺得慘叫幾聲。
1339 【22小山頭】。H583M
  ◎這裡的林投變得非常密集,需踩踏其上通過,還好有經過砍除,否則根本過不去。
1410 【23小山頭】。H560M
  ◎MapSource標定這裡為頂子寮山,其實還沒到。
1419 【24頂子寮山】(H550M,無名基石),毫無展望,五分山步道就在下方不遠處,續前行下坡。H567M
1421 【25十字叉路】,接十分寮至五分山的步道(上往五分山,下往十分寮),左側另有山徑下暖東峽谷,出暖暖、八堵。H560M
1422--1445 右轉,沿步道下行約20公尺,有一【26土地公祠】(嶺頭福德宮),泡茶,聊天,休息夠了,再循步道向東往五分山上登。H556M
  ◎這座土地公祠約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早期無火車時,十分寮地區對外的主要通路就是這條山路,經過這座鞍部土地公祠,再下去暖暖。如今土地公祠以不锈鋼鐵搭建棚子遮陰,兩旁也有長條椅子供路過行人休息使用。
1454 【27崩塌路段】,步道被土石掩蓋,但越過不難。H593M
  ◎步道變陡,辛苦上登,不過視野變寛廣,回首展望來時的稜線,山頭起伏不斷,一直延伸到姜子寮山,都一覽無遺,覺得很有成就感。
1504 右側有【28叉路】下去,路口樹幹也綁有路條,但路徑不明顯,猜測是通往十分寮方向,取直沿步道續行。H674M
1521 740峰,左側有【29叉路】下去,路口芒草多,綁有路條,路徑非常明顯,可通往滴水山、龍門山出四腳亭,取直沿步道續行。H730M
1530--1540 【30瞭望亭】,四周圍芒草都被砍除,空地頗大,休息,聊天,欣賞風景。H755M
  ◎亭子旁邊有人搭了一頂帳篷,聯想到夏天夜晚的星空在這裡觀賞,一定非常棒。
  ◎這裡的展望也是一級棒,往南可看到十分寮、平溪一帶,往北可看到汐止、八堵一帶,可惜霧氣重了些,景象不是很清楚,但已經很滿足了。
1545 來到【31五分山登山口】,在步道右側,當然要上去摸。在高過頭頂的芒草內穿行,還好路基很清楚,慢慢走不會走岔掉。H731M
1551 【32五分山】(H757M,2-1065和3-1038),兩顆基石距離氣象衛星接收站(外形像白色冰淇淋)很近,沒有展望,原路退回。H759M
1557 回步道登山口。
1558--1603 接【33柏油路口】,離山頂氣象站很近,中巴在上面等候不知道,有山友上去通報後,才下來接人,上車,沿柏油路下山。H724M
  ◎下山接106縣道約75K處,路口山壁上寫著「新寮村五分山步道」左轉往北→到82.1K(106縣道終點)接瑞八公路約9K處右轉往瑞芳→約10.1K處左轉,過橋進入瑞芳市區。
1640--1715 瑞芳美食街,領隊介紹山友到福哥原汁牛肉麵晚餐,當然沒有素食。
  ◎自己在路邊攤買燒仙草和紅豆餅,穿過美食街,來到基隆河旁的老街,路邊有休閒亭,坐在亭內面向基隆河,邊吃邊欣賞河畔風光,看著夕陽漸漸西沉隱没山後,落日餘暉映在基隆河上,河水潺潺流,車在橋上行,構成一幅天然美景,令人陶醉。吃完點心後,沿著河邊老街散步到達玄宮,繞回瑞芳火車站時,沿途變成新式建築,這短短的路程,讓我感受到瑞芳的新與舊,形成強烈的對比。
1912 台北車站。

◎後記:
一、感謝:
 1.老天爺給了個好天氣,不冷不熱,陰中帶晴。--天時
 2.沿途芒草和林投剛被清除,感謝開路先鋒,披荊斬蕀,讓我們走來順暢。--地利
 3.領隊、嚮導和山友們,一團和氣。--人和
二、參考資料:
 1.大台北地區登山健行路線圖解:30頁---------------龔夏權
 2.(一154) 嶺腳寮山、姜子寮山、中窯尖、滴水觀音---張茂盛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7434
  (一149) 五分山、粗坑頭山、滴水山---------------張茂盛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7429
  (一163) 暖東峽谷、望古山、龍船朵---------------張茂盛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7443
三、攀登姜子寮山和五分山的季節:
 1.三月初到五月中旬。---春天
 2.九月下旬到十月底。---秋天
 3.夏季太熱,冬天太冷。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瑞芳基隆河畔的夕陽風光,令人印象深刻。
  • 姜子寮山到五分山這條連稜,春秋兩季來走最適宜,景觀一級棒。
  • 中窯尖到望古山這一段稜線,只有快到望古山時,芒草箭竹和林投才轉密,但視野也跟著開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