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三芝二坪頂古道、豬母屏山、青山瀑布、崁底寮古道輕鬆行

活動日期
2014/8/24 - 2014/8/24
所屬團體
藍天隊
困難度
2
類型
» »

mori(mori)

2014/8/29


    二坪頂古道,(1)為昔日北海岸五條採筍的古道之一,環繞於竹子山下,據聞最遠可經滴水崁源頭至土匪尖、三尖下至磺溪頭,也可通尖山湖、土地公嶺、阿里磅坑頭、倒照湖,為早期居民出入採箭竹砍柴、打獵採藥草出入的越嶺保甲路。

  崁底寮古道,又稱二坪頂保甲路,為往昔二坪頂居民出入石門尖山湖,經土地公嶺古道到金山的舊路。崁底寮聚落,位於青山瀑布附近,原住有六、七戶,現已荒廢無人居住。

    青山瀑布,位於新北市石門尖山湖山區,老梅溪的上游,又稱「尖山湖瀑布」或「老梅瀑布」,高約30公尺的瀑布,為台北登山會青山分會所發現,故改其名。而猪母屏山,海拔759公尺 無基點。山名應來取當地的地名,早在同治四年(1865)的墾契中已出現「知母坪」地名(2)。據資料顯示,「知母」是一種中藥的名稱,至於是否早期命名和此有關就不得而知了? 

 

日期:2014/08/24

隊伍:中華山岳藍天隊、台北市健行會、新峰登山會

天氣 : 晴天

領隊:江啟祥

嚮導:許良治、鄭忠政

人員:120多人    

 

紀錄如下:

08:53 北真武殿宮前停車出發 H583m。

09:10 由廟旁左側水泥階梯前進,不久取左進入樹林,一路往下到二坪頂49號民宅,剛好是北15公路11K終點,過養鱒場 H549m。

09:19 沿水圳而旁,走二坪頂古道,經鷹子鼻尖登山口 H553m。

09:37 脫離水圳,往左走山徑,過小溪溝 H605m。

09:55 盤旋而上,出現石階路,遇T字岔路,左往豬母屏山,右往二坪頂古道,在此稍候休息 H704m。

10;26 腰繞路過乾溪溝,有些濕滑小心慢行,經穿越一片箭竹林,有分岔路,右往阿里磅瀑布,取左下 H767m。

10:55~11:45 T型分岔路,直行往青山瀑布、尖山湖紀念碑,左下往土地公嶺山,在此午餐休息。今日稜上無風,有些悶熱,和上星期六涼風習習,真是不可同日而語H692m。

12:05 取右下過溪,隨後陡上箭竹林過第一分岔路,左往土地公嶺山,取右續行 H774m。

12:08 第二分岔路,取左上往阿里磅瀑布 H778m。

12:13 到達785峰,新命名為「竹里山」,山頭已被砍得精光,透空擁有360度的視野,前方的竹子山一面了然,原路退回到先前岔路。

12:25 往左行仍在箭竹林中鑽行,抵第三分岔路,左下可到竹子山反射板、竹子山古道,續往前行 H763m。

12:47 再接回二坪頂古道。

13:10 往左行回到早上豬母屏T型岔路,往右行下青山瀑布。

13:44 到達豬母屏山(知母坪山) 小天下立牌 海拔759公尺 無基點。

14:39 一路陡下大隊人馬塞車,分岔路往下老梅嶺冷泉,取右下青山瀑布 H467m。

14:52 接上尖山湖步道,往左下行 H371m。

14:58 青山瀑布,高約30公尺,陽明山第二大瀑布,果然不同凡響,沿途可見絡繹不絕的人潮來此戲水清涼一夏!

15:24~15:40過第二道橋,第一道橋分岔路溪下旁喝個下午茶,隨後取左上「崁底寮古道」,又稱二坪頂保甲路 H285m。

16:02 走腰路經老梅冷泉,只剩下一小窪池,隨後過老梅溪溪水有些湍急,小心通過 H317m。

16:16古道沿老梅溪上源高遶而行,不久前方隊友發現有虎頭蜂的蹤跡,退回稍作等候,換上雨衣慢步通過 H320m。

16:26過二次溪,轉廢棄產道 H325m。

16:55幸運坐上許良治大哥接駁車回到北真武殿停車場。 

註1:二坪頂,位於今新北市三芝鄉圓山里境內,因地勢高亢平坦,近竹仔山麓,居其內者曰內坪,突出者曰外坪,為二莊所形成的聚落。在清乾隆中葉,為汀州永定客家移民江、謝二姓所闢。到了日治初,北山土匪簡大獅、盧野、黃清華、陳昌、蔡百、蔡池等人在此附近神出鬼沒,日軍曾進行大規則的掃蕩活動。在一份明治二十九年臺灣總督府檔案乙種永久第十四卷的「淡水支廳行政事務暨管內概況報告」中提供當時的行進路線:『圓山頂灣經五腳松崎、三層崎、石門崎、二坪頂 至鶯仔鼻十二三華里。』在當時是條不折不扣的『土匪大道』。

註2:同治四年(1865)賣地契中提到:『立杜賣盡根山業埔田契字江房、江水兄弟,有承父江孚芹明買蘇家山埔壹所,址在小圭籠橫山二坪頂 内坪莊:東至嵌底寮,過大溪潘家知母坪為界;西至石門仔崎頂,大崙分水流落為界;南至鶯仔鼻尖頂,大崙分水流落並吳家山為界;北至小坑,直透勤福安公山大崙分水為界,四址明白。年配納小圭籠社土目社租粟四斗正。今因乏銀費用,願將此山林埔地帶、自築坡塘就荒田段等項在内,一概出賣。…』


文章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