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問題看似簡單,但是要做好,卻不容易,因為很多山友,也會因為下坡而膝蓋痛。
以下就分享我的經驗,請各位山友們指正、分享經驗:
在陡的地方,若都有樹、竹林,反而最能體會到輕鬆下坡。因為我都是雙手抓樹幹,兩腳皆放空檔,輕鬆而下,然後以手煞車(雙手抓樹枝的力量)控制力道、速度,這樣一來,可以安心地將重心放在後,對膝蓋、腳趾頭的衝擊很小,又可以輕鬆的下坡,比使用登山杖還方便、安全、快速。
所以,每次都相當感謝這些大樹,它們讓我可以安穩地下山。若沒有它們,除了下山難,也將看不到森林美景與生態,台灣的水庫可能都是泥沙,二氧化碳更多,全球溫度也更高。
而在箭竹林、芒草等無法抓樹枝的下坡地,只好用登山杖,個人只用一支,下坡時則以慣用手右手持登山杖。但是此時,後腳仍要用到腳煞車(大腿肌肉仍須出力),因為在前腳著地前,心理多少會怕滑倒,不太敢完全放鬆;後腳則要彎曲且用力,避免重心都在前腳而壓迫膝蓋,因此雙腳皆無法完全放空檔。然而,我會在後腳彎曲、使用腳煞車的剎那,感到膝蓋痛,再者,因為是用右手拿登山杖,所以大多右腳先下,左膝在彎曲的剎那容易傷,因此我大多左膝痛。所以,我自認為是在後腿用力彎曲這種情形下,傷到膝蓋,而非下去的前腳,因重心在前衝擊大而傷害.....
事實上,下坡本來就是要雙腳放輕鬆而下,但是太快會傷膝蓋;怕滑倒而雙腿肌肉僵硬,消耗腳力又速度慢。還有,心理因素也很重要,因為怕滑倒,雙腿戰戰兢兢、肌肉僵硬,反而更耗體力。
此外,緩下坡時,因為較不怕滑倒,以及重力加速度,會自然地大步加速向前,此時對於膝蓋、腳拇指的衝擊不小,所以也要注意,別衝的太快。
另外,我穿雨鞋,抓地力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