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討論區

[獨創] 煮白飯撇步

tzou(鄒仔)

2007/2/26


煮白飯撇步
1.大同電鍋法: 這個就是網站上提到的無鍋巴神技.
2.包巾法: 賣場有在賣, 用綿紗布包裹.
3.ATS法: 基本上還是要用文火.

鄒仔今天下午突然想起如何不要讓米漿亂噴亂滴...
於是創造一種最新的技術, 本想申請專利, 並對其中的
收納作最佳化...今夜晚餐就是用這種方法完成.
一樣20分鐘完成.
大家可以自行玩耍, 是結合ATS的概念跟"米漿不亂噴"的技巧,
(這個先賣個關子,有興趣的人可以試一下),
我是用不鏽鋼便當鍋+這薄薄的一片完成的,
真是太神奇了, 不用帶兩個鍋子喔.



所有回覆

  • 這個還是當小學生我就做過了 這不叫煮飯這叫蒸飯 各位把他想像成使用瓦斯的小電鍋 很多鄉下小孩都了解
  • 這提醒了我, 用一片無毒材質的金屬片, 剪裁成剛好是鍋子大小的形狀, 用鋼釘釘三個凸點當腳點站在鍋底, 如此底部就只有水, 可多加一點點水以免蒸乾, 但飯不會直接接觸鍋底加熱, 可以防止燒焦. 金屬片必需剛好放入鍋中, 間隙以不容米粒下到加熱層為原則. 如此即使米漿在底層燒焦也不致於將上層米燒焦, 可多放一點點水完成, 詳細多少有待實驗驗證. 這想法似乎可行, 有時間再來試試. 不鏽鋼材質應可拿來用, 中間可打細孔方便水與蒸氣流通. ps: 我也要去申請專利.
  • 提供個人煮法供參考,此法纇似包巾法唯以料理紙代替棉布,方法如下先在鍋底加入約1公分左右的水,再以料理紙將米包住置於鍋內將米撥勻,而後加水入米中水高出米面約一指節,最後蓋上鍋蓋加熱大火後轉小火或中小火慢煮皆可,20分鐘後即可起鍋,勿需攪拌勿需移位,沒有鍋巴不用清鍋, 省時,省水,省清理,以上經驗謹供參考,hunter大大的方法我用過以細鋼絲網剪成鍋底大小底下撿幾粒小石墊底,煮出來也是令人滿意,也不需移位唯需清洗,以上方法鈦鍋,鋼鍋皆可用.
  • 阿杰兄: 小學生好厲害喔, 你這樣會傷了我的心, 其實你說的是蒸飯沒錯, 你這樣講分享的smile兄也會粉傷心的. ===編修補助=== 阿杰兄好像是前幾週才真正用smile兄的蒸飯技巧吧?! 你要感謝的smile兄, 半斤兄只是借花獻佛喔, 引水要思源ㄚ. 還有我老家也是種田的ㄚ, 最近才拿一些秧苗, 但是完全要自己來卻不會, 希望像 [穀子*穀子] 一樣. 穀子*穀子: http://www.ldp.ks.edu.tw/webmov/seeds_w/seeds.htm
  • hunter兄: 這個專利我已經申請了, 在keepon上申請過了, 你答錯了.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Message/One.asp?MessageID=40174 之蒸奶蛋甜 http://www.keepon.com.tw/UploadFile/Message/2006/5/{4892F312-AAF1-44AD-BC3F-0C0E73BB04CF}.jpg 那是我在廚房作實驗不小心踩到水溝蓋就拿來用的...哈哈哈!
  • 今天又用陶鍋煮白飯, 自己作了幾個陶鍋碗, 剛素燒完成, 改天再玩玩, 陶鍋因為保溫佳, 通常文火加熱只需8~10分鐘, 再熄火悶10分左右就可以吃了.
  • 鄒仔 兄: 您這水溝蓋太也大孔了點, 或許蒸個蛋糕, 山上做包子饅頭也不錯, 但煮飯可能不太好了點. 米粒掉入孔中也會燒個滿底的鍋巴出來, 倒是洋蔥兄講的較接近, 這專利你們兩人去爭好了. 若有廠商做個鐵弗龍的產品出來, 這清洗問題就簡單多了. 只要做一片薄薄的隔絶且強度夠即可, 重量想必也輕, 易於攜行.
  • 咳咳! 各位, 不用再爭了, 關於這個專利, 專利嘛..., 當然就先歸我啦. 因為當我還是小朋友的時候, 也就是老蔣剛走沒多久, 很多朋友, 喜歡找我聊天請益, 我都會泡茶給他們喝. 但那時生活寂苦, 沒有好的泡茶工具, 一斤茶葉也只有花幾千元買, 於是我都簡單用一種圓形或半圓形的不鏽鋼網球來隔開茶葉, 泡茶給大家喝, 若要燉藥也一樣. 那時我就知道這個半圓形不鏽鋼網球, 將來有一天會拿來煮飯與蒸飯的. 還有一種市面上常見, 純粹過濾用的不鏽鋼濾網, 也可以用的. 用時只要鍋底放幾顆小石頭, 將米放不鏽鋼濾網上, 加水至高出米1公分, 極小火煮25分鐘, 悶5分鐘, 便可吃哩.
  • 好吧, 不鏽鋼網球這個專利歸smile兄, 不安全的鐵氟龍歸huner兄, 但是可不可以不要搶我的水溝蓋專利, 不然專利沒賺到先送錢給事務所. ps.大家還沒猜出我原來的意思, 看來專利我是要定了.
  • 便當上層的妙用 對了嗎
  • 我也來猜一下! 該不會是我想的像用蒸籠用的那種一片薄薄圓圓的棉布墊在鍋底吧! 鄒仔的提示: 我是用不鏽鋼便當鍋+這薄薄的一片完成的, ^^^^^^^^^^^^^^^
  • 威利兄, 鄒仔可能用怪招, 我猜是把便當蓋放在鍋子下面, 而不是鍋子裡面, 也就是直接加熱便當蓋, 但這樣熱傳好不好,要試試才知.
  • 我來猜一下....這 ”薄薄的一層”是不是油脂類的??我是指在米和水入便當盒之前, 先在鍋內擦一層油(非常非常薄了吧???), 之後再將米+水倒入後才煮???
  • 鄒仔兄 你要試驗的薄鋁板可以參考相片看看 鋁板中間是爐頭加熱部分沒有孔 將爐火熱量引導至16個小孔 這樣子煮飯加熱均勻.不容易燒焦 鋁板重量98公克.利用氣壓缸後蓋改裝的
  • 最近又在溫故知新, 煮白飯就真的是悶出來的, 絕不是煮出來的, 因為我也買了日本進口的乾燥米, 熱水也是要悶出來, 要將夾鍊封住, 而冷水泡飯則是泡出來的, 不是悶出來的. 再研究過大同電鍋和電子鍋後, 就如普拉詩詩兄說的, 之前歸納為ATS法, 不過如果細究, 應該就這兩種方法. 大同電鍋法: 也就是smile兄提出的無鍋巴神技, 基本上大同電鍋, 無水後應該溫度升高後就熱斷電, 而內鍋和外鍋的水量的法則 如內鍋一杯米+一杯水, 外鍋就一刻度的水, 兩杯米水, 外鍋就兩刻度的水, 基本上水量部分都是在鍋內循環的, 內鍋的水為米粒所吸收外, 也會吸收到外鍋水蒸氣凝結而來的水, 但量不多, 所以大同電鍋鍋蓋作成 弧形之目的也可將水蒸氣的水盡量回收到外鍋當中. 而內鍋基本上不用加蓋. 電子鍋法: 電子鍋內鍋通常為鋁合金, 便於將熱量傳遞開來, 而內層為不沾鍋, 就是避免鍋巴現象, 電子鍋內緣, 底部中間的彈簧是有原因的, 後敘, 周圍採用波浪也同樣是將熱均勻傳遞開來, 如果把電子鍋跟大同電鍋比較, 會發現, 就少了那一份外鍋的水, 但如何達到水分少卻可以煮出香噴噴的米飯? 答案就在半封閉狀態, 你會發現, 電子鍋充滿著所謂安全實用級塑膠, 鍋蓋上緣周圍有類似矽膠軟墊片, 主要是將內鍋的水蒸氣封閉, 並不是為了 加大氣壓, 而此部分有彈力恰與底部彈簧呼應, 接下來上層出氣口是一關鍵, 這一關鍵, 每一家電子鍋廠商設計的都不一樣, 基本上就是將水蒸氣拐彎噴出, 目的就是不要讓水氣消失太快, 透過跟馬桶水道一樣的柺灣設計, 水蒸氣部份 遇到檔板後會凝結, 凝結不份可再度回到鍋子中, 當然不可以回到鍋子外, 所也鍋緣上方的氣密矽膠軟墊片是必要的, 簡單的看就是電子鍋就是一個 米+水+熱的半封閉系統, 氣孔緩緩噴出熱氣. 目前歸納出要自己煮白飯的作法就是這樣單純, 如果可以控制火侯, 就是水滾後, 小火15分, 總共大概就是20分, 如果相悶久一點, 可以停火候在悶個5到10分鐘, 其他小撇步則都不需要用, 菜圃+豆腐乳就可以吃好幾碗飯了. 最近想要當個"流言終結者", 買了鉻鋁合金的碗糕, 就是防風打火機那個網狀東東, 他說: 提高熱效率, 省瓦斯, 瓦斯充分燃燒, 無煙, 不燻炊具, 無味無污染, 不怕風吹, 不怕水. 其中有一向數據, 說一般爐具是700~800度, 採用這個可達1200~1400, 不曉得有沒有人做實驗? 真的會省瓦斯嗎? 省33%, 熱效率提高65%! ps.目前感覺只是金屬比熱的關係...
  • 兔槽兼補充: 沒想到大同電鍋也有做成電子鍋的樣子, 基本上也是中間有個彈簧sensor, 外鍋不能加水, 內鍋上緣直接翻出保護住外鍋, 附內鍋蓋子(傳統內鍋免加蓋), 此蓋子就有趣了, 它是要給外鍋蓋子壓的, 也就是外鍋蓋子的重量是直接壓在內鍋上面的, 若要蒸煮食物, 是要放在內鍋的, 而傳統大同電鍋是放在外鍋的, 所以蒸板大小也不一樣. 有個日本女生, 來台灣自己煮米飯, 買了電子鍋ㄚ哩ㄚ紮的, 最後她只推薦一樣, 不是微波爐, 電磁爐, 瓦斯爐, 答案是 . . . . . . . . 大同電鍋! 強吧! 我家有一個51號的大同寶寶...72號是磁的.
  • 不曉得有人用鋼杯煮過白米飯? 鋼杯不需要太密閉也可以煮白米飯喔, 我是用9cm的鋼杯加戶外瓦斯爐煮的, 大概剛好可以煮一米杯, 有興趣的拿起你的鋼杯, 昇起你的爐子, 來一起做實驗吧! 煮出來的就是比電子鍋公式煮出來的更有人性的味道, 等待的同時還可以聞到陣陣的米香...... 目前鄒仔正要研發, 如果煮出帶有一層米香鍋巴的技巧, 這應該很難吧? 一層鍋巴, 米的上頭是白的, 下方略焦, 這真的很難.
  • 那個菜圃看起來真好吃.口水直流. 我也想預定可以嗎
  • c60530兄: 今日有到基隆, 本來想前一夜跟你聯繫, 親自送達好吃的蘿蔔乾, 但因為車子是先到台北放台北後搭公車往基隆, 故做罷! 這是老家媽媽自己做自己吃的, 偶而會拿到羅東夜市附近賣, 老媽是賣$100, 大小是底徑9公分的高度近14公分的三號玻璃瓶, 同樣的大小在宜蘭某地熱風景區有看到人家賣$120, 不過我們的蘿蔔乾放太久上緣會慢慢黑下去, 因為沒有加防腐劑等添加物, 後來得知鄰居製造蘿蔔乾, 也是用預定方式, 再到農會購買大宗新鮮蘿蔔馬上製作, 原因都是因為未添加防腐劑, 而紅色辣椒也是裝飾用途, 蘿蔔乾本身不會辣, 我想如果有機會, 我會送您一罐的. 不過白米飯只配上這蘿蔔乾, 真的可以吃好幾碗, 山野實驗也將展開, 另前些日子用鉻鋁合金網放在登山爐下, 用鋼杯煮飯...沒想到, 效果比鋁板還好. 家中如果有"鉻鋁合金網"的山友不妨一試, 再上來跟大家報告實驗結果.
  • 我也用鋼杯煮白飯 重點是最後小火悶煮 然後再用毛巾.衣服.睡袋等可保溫包起來約30分 都沒有鍋巴.也能全熟... 但聽山友前輩所說要有鍋巴香味才最棒 而且部份人喜歡吃鍋巴 小火悶煮需能控制小火的爐具 我的爐具很難控制小火.所以外加懸空加熱(用手) 所以從來沒有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