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從消逝中的石山工作站走訪卑南主山、西北峰與北峰,2024春賞花海

活動日期
2024/4/4 - 2024/4/6
所屬團體
個人
困難度
4
類型
» »

2024卑南主山、西北峰與北峰賞花海,黃家小隊探尋消失中的石山工作站

 

    今年(2024)清明節有四日連假,好不容易申請南湖群峰獲太魯閣國家公園許可,令許多夥伴期待許久。小姑姑為此於兩週前加強鍛鍊跑步,除了參加兩個週末的中級山行程,最後兩日還到歸仁鐵馬道進行5公里驗收,精神可佳。大家也做好準備,只待東風。

沒想到,東風沒來,4/3日早上卻傳來花蓮大地震,台14甲翠峰中斷,太魯閣國家公園緊急封園,我們的南湖行程再度被迫取消,只能說南湖真是難胡呀!

老爸探尋備案,地理上西南角受地震影響最微,氣象上以卑南主山天氣最優;下午接駁的陳阿伯進石山林道探路,告知路況安全,且南一段山友回報路況無礙。於是臨時決定改往卑南主山探訪。

卑南主山並不輕鬆,屬於中央山脈南一段最南端的高山,以距離出口遠、展望佳、翻越石山落差大等而聞名。岳界流傳打油詩-「小關難纏、雲水無水、卑南不死、藤枝必亡」,道出了南一段縱走的困難,最為困難的兩個地方:一是水源問題,另一個就是有刺植物多密。即使我們走過多趟,仍覺得不輕鬆。但是決定了,就與長輩們一起啟程吧!阿寶再度出協作任務!(南一段順走可參考紀錄)

 

【日期】2024/04/04-04/06

【人員】黃家小隊(老爸小黃、媽媽、阿寶[研一]、大姑姑夫妻、小姑姑、美靈阿姨、鏵萲阿姨與安伯)9員。

 

完整圖文可參閱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review&act=info&review_id=31791

D04/3(週三,天氣晴)台南-藤枝

1940參與人員確定後,緊急調整食材與公器,收拾好出發囉!

2050六龜7-11進行最後補給。

2230抵達藤枝藤雲製茶廠,主人展哥風趣好客,桌上擺著一瓶58仔高粱,邀請我們共飲,住宿很便宜,1100元,自備睡袋打地鋪,登山人嘛就隨遇而安。

今晚同宿的還有3位走南一段山友,他們睡右側空房地面,我隊6人下去擠地下室,我(阿寶)、大姑丈與安伯睡客廳,地板鋪上睡墊,打開睡袋就準備睡覺了。沒想到,與山友攀談之下,他們才發現這裡不是進逕橋,要順走南一段,結果卻跑到藤枝來了?!展哥趕緊幫他們叫車,明早送他們到南橫進逕橋,這狀況實在有點離譜,只能祝福他們。

 

D14/4(週四,天氣晴)藤枝-石山-東鞍營地-石山工作站

0520起床

0615出發,先搭貨車一小段。

0632怪手擋住林道無法通行,步行通過施工路段。

0638最後農家,另一台四傳小貨車來接駁,我們將背包和裝備送上車,大家擠一起,腳交疊無法伸直,手還要拉著大背包以免掉落,路面凹凸不平落差大,大哥開來卻殺氣十足不減速,嗑嗑碰碰,弄得腰酸背痛,還沒啟登就已經能量耗損大半。不過看到艷陽高照,即使顛簸難受,還是抱持著樂觀態度。

0705特生之後的南一段登山口整理裝備,開始吃早餐,我則趁機再睡一下。這趟我再度出任務,是擔任小姑姑的協作以及押隊。

0735整裝好出發,海拔約1640m。一開始就是超過60度的陡坡,不斷爬升,使人汗流浹背。

0755溪南前峰叉路口,左轉會往溪南前峰,銜接六龜警備道,這次直行往上,一路陡上,沒在客氣的。老爸解釋:內本鹿警備道路在藤枝附近銜接1916年竣工的六龜警備道,往北越過寶來溪,再接上關山越嶺道,這三條路線用來圍堵深居高山峻嶺的布農族,迫使布農族歸順,尤其是針對阿賀阿雷與拉馬達星星等首領。

0908接上廢林道,大家拿出水果補充一下。

0947接上第二個廢林道

0955接上第三個廢林道

1002新舊路叉路口,直上是往貨櫃屋,右側林道是新路,大休息。小姑姑雖然走得慢,不過以自己的步調上攀,顯示先前鍛鍊有成效。

1013進入連續芒草叢陣中。

1036經過崩塌處下切後,接回林道,展望點大休息,這裡手機訊號也很好,可以望見尺山、蕃里山與見付山等連稜。遇到從東鞍下來的一對年輕山友,告知東鞍水源已枯竭,他們從卑南山下較乾淨的小水塘背回用水,不過小水塘也應沒水了。他們也是今日唯一遇到的山友。

1130集材場大空地,海拔約2500M,這是溪南山登山口和秀湖的叉路,從上可望見秀湖(2021年石山秀湖紮營紀錄可連結),大家不想下去背水,決定到石山工作站。於此大休息,地面上落英繽紛,森氏杜鵑盛開,越往高處越是綻放,直到卑南山主北稜線,等於這三日都走在花海中。1220出發,林道經過一處大沼澤空地處左上攀,進入樹林。

1250大倒木樹洞

1330箭竹區

1450抵達松樹下的叉路口,石山(2818M),今日最高點,台灣百名山名列#63號,基點峰的東邊不遠處有一座海拔2855公尺的石峰,山頭形似大霸尖山,也有人稱為南部的陶塞峰。當下晴空萬里,石山展望優,可眺望南一段稜線與玉山群峰,只是攀爬上來非常累人,負重上升超過1200米,大休息,拍照前老爸帶領大家向山神祝禱,希望可以庇佑此行順利平安。

1533出發,從旁邊廢棄瞭望台的鐵架而過,續往東走。布條稍亂,注意往下切。

154770度角的陡峭石瀑往下,杜鵑花總在陡峭山崖邊怒放,只能說美不勝收。小心走,需要保持距離以防上面石頭落下,一開始是順山溝而下,到中間的巨石處,再從腰繞到石瀑右側續下。

1558通過了百餘米高度的陡峭石瀑

1559小岩壁拉繩

1603岩壁樹根下降

1607一個丟棄的迪卡儂背包與一些物資,不知發生何事?

1614第一個垂直岩壁下,不久又上升一些

1619第二個垂直岩壁下

1623橫渡石瀑石流坡,東側土石鬆滑,安靜快速通過

1634第三個垂直岩壁下

1637大岩洞,可以緊急避雨

1641小岩洞

1645巨石區

1652三叉路口的林道(海拔約2500m),往北的叉路上有兩張藍白帆布,就是所謂的東鞍營地,隊伍前後差了十幾分鐘,還好可用無線電聯繫。

1730出發,三叉林道我們往下切,廢棄林道上面,大小石頭頗多。

1802廢林道右側綁一小紅繩的叉路口,要往下切,因後面嚴重大崩塌,無法渡過。但是往下切沒有路徑,整路僅零星幾條布條,天色漸黑,戴起頭燈尋找更加困難,因為陡下加上乾枯樹葉易滑,揹著重裝實在辛苦。先前好奇為什麼非常少人會來此取水? 此時方知工作站得從東鞍營地下切海拔320米,途中林道已沒路徑,得半探勘方式陡下尋找,難怪山友寧願從秀湖或貨櫃屋背水到東鞍紮營。

1857黑夜中終於找到廢棄石山工作站(海拔約2180m),先向山神與祖靈說聲打擾了,然後入宿。

屋體東半邊已經完全倒塌,西側結構還好,但窗戶全無僅剩窗,中間的床架也剩下數條床板,牆壁上留言倒是不少,有些是有趣的登山小品,有些亂寫挺沒品。但這些終將成為工作站歲月的回憶...

登山人嘛隨遇而安!將廢木板拚上幾條,是老爸與大姑丈的老K牌彈簧床,最西側空間最平整,於此炊煮,水源在更西方的溪溝,大家一起去取水,帶回30公升泉水,水質口感甘甜一級棒,不下於嘉義脈脈山神泉。

喝完薑母茶後炊煮大餐,北平烤鴨冬粉與烤雞冬粉各一鍋,還有香腸炒小黃瓜與一些佐料,飽餐一頓。

晚上星空滿天,因為屋頂有破洞,躺著就可觀星。沒有窗板灌風挺冷的,拉起天幕與地布擋風,形成溫暖小窩,大家思考是否明日背水與重裝上去東鞍營地,思考再三,各有優缺,最終決定回來工作站大口喝水。

21:30就寢。

 

D24/5(週五,天氣晴)石山工作站-東鞍營地-卑南西北峰-北峰-主峰-石山工作站

0510起床,昨日太累睡過頭。工作站屋檐前庭,就看到陽光照射在高聳的石山頂,下方林道有台廢棄摩拖車,林道往西不遠就是巨大崩塌地,第三日打算硬切林道回特生中心的主意應該不可行。

0550下溪溝取水與濾水。

0630工作站出發,天氣大好,這時才看清楚附近的地形地貌。一路就是陡上,但是要略為偏東,自行找好走一點的路徑上攀,附近都是鹿便,跟隨鹿徑比較好走。

0643有一點活水汨出的小溪溝

0715上切到廢棄林道。

0738東鞍營地叉路,大休息。

0751往東林道走10幾公尺,往樹林上切出發

0832連續崩裂的巨石處,小心攀上再下切,附近森氏杜鵑盛開,更後方則是南部奇峰-石山為背景。

0841後面還有一段崩裂岩石

0855左側是大崩塌處,從右側小心攀上

0922地上有纏繞的鋼纜

0952下到一棵大倒木,右側是一線天巨石壁,之後緩上

1021要出樹林,前方有段箭竹林,我們松樹下大休息14分鐘,這裡可以望見遙遠的卑南主峰。

1049箭竹林中鑽行

1100拉繩攀岩

1102平坦草坡營地處,不僅杜鵑處處綻開,馬醉木也大放晶瑩剔透花朵,多如繁星,成為一片花海。大家於此大休,好好拍照。

1124走上一層也是平坦而美麗的營地,地面有升火痕跡以及尚未使用的柴火。

1137岩壁拉繩區,這裡觀賞南一段西側單面山地形的好位置。

1156連續岩壁拉繩區,大致上有三大段,小心上攀即可。

1201登上拉繩岩壁後,就是草原稜線,是我們先前走伊加之蕃第七晚迫降的兩側凹谷,當日強風凍雨,今日卻是溫煦陽光草原,山坡樹林開滿杜鵑花,真是霄壤之別呀!(伊加之蕃探訪紀錄可連結)

1210進入松樹與杜鵑混合林,大休,時間差不多,該放飯了,吃麵包與飯糰,還有鏵萲阿姨貼心製作的鐵蛋。鏵萲阿姨幫大姑姑按摩腿部減緩不適,大家互助與打氣。

我提醒老爸,已經到了關鍵時間點,以夥伴腳程只有半數有機會登頂,其餘會摸大黑。老爸認為只要夥伴願意繼續走,應該繼續前進,畢竟走到這裡實在為難也很難!但是天氣無虞,我們摸黑經驗多,裝備都帶齊,不會有危險。就看大家意願~

夥伴們決定繼續走走看。半小時後續行。

1247越過樹林,前方有一個半面山地形山頭,夥伴一致推派老爸當代表去探就好,我則帶大家走傳統腰繞路徑,以無線電聯繫,於北峰與三叉營地叉路會合。

1300沒有布條,老爸也無行跡檔,摸上了卑南西北峰3235m,沒有基點,樹下有山名牌。然後自行尋路下切,看到另一小山頭,又爬上去,不過沒基點也無山名牌,只好右下切,切回腰繞路。

1328從半途看到一座高聳山頭,老爸自行從刺柏欉硬切上去,居然找到卑南北峰3267m,拍照後,然後又從稜線下切,趕上我們會合。

1341主北稜線,下方是三叉營地,黑水塘旁有幾頂帳。

卑南主山此際還在草原坡後的遠方聳立,老爸常說寧願鍛鍊時辛苦,不要登山時痛苦;體能是最好的裝備等。不過總是用時方恨少呀!

1350卑南迎客松,遇到幾位山友提水回來,他們說往西下切來回1個半小時,5人輪流背水10幾公升,太辛苦了,還是三叉營地下方的取水點比較快些。

1400休息後出發,對面草原坡上黑黝黝的巨岩頂就是卑南主山,實則還須20分時間。沿途的芒草團被強風長時間吹襲,披開像似狗尾毛草,很是可愛,但此際大家應該也沒心情欣賞了。

1415拖著沈重腳步,翻上黑色岩壁。

1422全體都登上卑南主山,3295m。台灣百岳排名第54,特色為高大雄偉,視線良好,擁有一等三角點,雖然聲名不若南湖大山、雪山與玉山如此響亮,但其周遭擁有多座副峰,主峰拔地而起,構成完整山彙群,單峰登臨的難度遠大於前述名山。

此時雲霧開始從西邊湧上,不過北邊與東邊仍很清晰,關山與小關山等一路逶迤,卑南東稜與南峰也擺陣羅列,藍天白雲,比起上一趟伊加之蕃風雨中躲入散兵坑的窘境,已經是天差地別,十足感恩了。

下午的山頂由我們獨享,盡情拍照,大家都說太辛苦了,團體合照後,一起呼喊:卑南主峰,全體成功!點我連結

我們一家3口合拍一張來與昔日比對;老爸與兩位姑姑也一起三姐弟合框,紀念這難得的時刻。

小姑姑感動地說:我從沒想過這輩子能來到這裡,感謝天父恩典,感謝老弟的帶領,以及阿寶的協作與照顧,還有夥伴扶持,要感謝的人太多了

(若非後面加上一句阿們,一度讓我以為她是發表金像獎得獎的感言…)

夥伴們也用分段逐取的方式,完成南一段,真棒!出這趟任務,讓我卑南主山走了三趟,特生中心走了五趟。南一段的山峰我們均走過24遍,不過希望短期內不要再來出任務了,光是沿線的刺柏小蘗等有刺植物很多,刺得大家哇哇叫,大小腿都是瘀青。

1452開心下山,大家向山頂告別。

1500三叉營地上方稜線,整片森氏杜鵑盛開

1502迎客松

1612昔日迫降的凹谷,雲霧漸起

1621岩壁拉繩,

1628岩壁拉繩

1639岩壁拉繩

1648平坦草坡營地處

1656岩壁拉繩

1747大倒木,左側是一線天巨石壁。後來進入一片樹林,一對山友緊急紮營,他們缺水,不過我們行動水也快告罄,只能彼此祝福。

1853連續崩裂的巨石處,點起頭燈小心下切。

1938東鞍營地,有幾頂帳篷,安靜無聲。晚上走廢林道比較辛苦,還要找路下切,老爸與安伯太早左切而下,我帶著夥伴一直右切,尋到早上啟程的乾溪溝下切,順利找到工作站。

2045石山工作站,大家休息一下,開始炊煮,除了薑母茶外,還有麻油雞麵線鍋、韓式唐揚雞佐洋蔥以及炒小魚乾等。

晚上可以好好放鬆,再度去取水,大姑丈連泡紅茶以及青茶,將一日缺水補回來。放著音樂,大家聊天說笑,忘卻今日奮戰14.5小時的辛勞。姑姑們做舒緩操,雖然還是酸痛,不過平日有訓練真的有其效果。今日上升下降量各約1400公尺。

2400就寢

 

D34/6(週六,天氣晴)石山工作站-東鞍營地-特生中心-賦歸

0545起床,我則睡到6點半。工作站前煮熱茶,悠哉吃早餐,並做最後巡禮。

0810出發

0904廢棄林道下切點

0936東鞍營地大休,0952出發。

1014大石洞岩壁

1044大石流坡

1055陡峭岩壁

1126岩壁拉繩而下

1128陡峭石瀑起點,

1140石瀑結束,找到一條不太清晰舊路,可以直接銜接到瞭望臺附近叉路,更省時。

1145石山頂的廢棄瞭望臺,10分鐘後人員全數到齊,於廢棄瞭望臺內休息用中餐。內部還算乾淨,有座鐵梯,阿姨還試圖登上去。我則拿出空拍機於石山頂放飛,背了3天,因為太忙或太趕(其實是打盹),都沒拿出使用,今日總要讓它活動一下。飯後半小時再出發。

1315接上石山林道大空地,左下方有大沼澤,水質看來不優。正常路徑是順著林道下切,但有新路,越過林道上攀約20米,走在佈滿松蘿森林裡,不用到溪南山登山口與集材場。

1342佈滿松蘿森林裡

1349接回林道轉彎處

1352林道上人工林錯落有秩,大家拍美照。

1446鑽出芒草陣

1457貨櫃屋與特生中心叉路,大家休息,老爸打電話聯繫展哥,但是無回應。

1619溪南前峰叉路

1637南一段登山口,終於回到起點,展哥也如期來接應。今日上升730m,下降約1250m

1712藤雲製茶場,更換衣物。

1910旗山的北站火鍋慶功宴,平安順利完成此一山行。

也再度驗證:

人生只有走出來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煌。

保持積極樂觀,拼搏進取的心態,

幸運和美好就會不期而至。

 

 

後記:

1.2024/4/3花蓮地震,南一段受到的影響小,目前安全無虞。

2.石山工作站旁有小溪活水,但須從東鞍營地下切300米,廢棄林道約500米後須找路直下偏右。與從秀湖背水過來,各有優缺。目前東鞍營地水源甚少不穩定,三叉營地黑水塘有水但不優,三叉前下切活水源來回約40分鐘,主峰下的幾個清水池也乾枯,提供參考。

3.卑南主山走過多趟,感覺南一段順走方式比較好走,由石山工作站重裝單取卑南來回並不輕鬆,依據gps顯示,上升與下降量超過海拔3500公尺。維持體能鍛鍊以及保持樂觀心態,夥伴彼此合作扶持,終能順利完成這趟艱辛旅程。

 

您喜歡讀行嗎?您想要與同好徜徉山林谿壑嗎?

最近的出團訊息,可參閱黃家小隊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524230944469652/

 

※若您想參考黃家小隊歷年450餘趟的山旅紀錄,因部落格關轉,請至健行筆記查閱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member&act=review&member=931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