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14/3/12
煤源八五山古道登李棟山出大混山(漫遊)
2014/03/08 紀錄: 陳生
一、日期:2014年03月08日星期六
天氣 : 雨
行程路線:八五山莊H830m→煤源八五山古道→石桌三岔路H1280m
李棟山岔H1830m→李棟山【一等三角點小百岳】
H1914m午餐→三岔路(大混山,宇老岔)H1743m→
大混山【三等三角點】H1541m→凌空廊道H1220m(賦歸)
二、使用地圖 : GPS航跡圖
三、目的:基隆朝陽乙行程(中級山行程)
四、參加人員:李千能等18人(中巴)
五、類別等級:B / 約12.3公里
六、爬升高度:最高高度1914m、最低高度830m
七、總 爬 升:1516m、總 下 降:1186m
八、行程時間:08:11【07:07~15:18】
九、交通路線:基隆小艇碼頭→國道3→關西交流道→內灣→
尖石鄉120縣道底→八五山莊(煤源八五山古道起點)
行程記述:
李崠山,海拔1914公尺,位於新竹縣尖石鄉玉峰村與
桃園復興鄉交界,山頂有一等三角點基石及李崠山古堡
(又稱尖石TAPUNG古堡),因登山口有李棟山莊,又稱
李棟山,泰雅族人則稱這座山為「TAPUNG」,意指積雪
的山頂;山頂視野遼闊,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在此地建
立「李崠隘勇監督所」,修築磚造堡壘以監控附近的三光
、秀巒、玉峰等泰雅族部落。1912年曾於李崠山,發生
泰雅族原住民抗日戰役事件。被新竹縣政府列為縣定古
蹟,應是全台海拔最高的歷史古蹟,名列小百岳之一。
今見古堡內外雜草遍生,周遭樹林也遮蔽了視野,雖是
一等三角點,卻無展望;然古堡因時間久遠,經風吹雨
打,部份圍牆已剝落及風化,有崩塌之虞;更讓人不解
的,古堡內中心點,置立雨量器及不知何物的鐵架,將
歷史古蹟破壞殆盡,期盼新竹縣政府能為古蹟保存維護
多費點心力。
2012/11/10與基隆朝陽爬內鳥嘴山下八五山古道,路經
途中遇九芎奇樹,引起眾人目光之讚美。今再次光臨定
要取個照,留存紀念。
07:13 於清晨05:00基隆小艇碼頭搭小蔡中巴經國道三抵120縣道底
,八五山莊(歇業中)前路口整裝出發。
08:10 循「八五山產道」前行,遇岔取右山徑續行,不久即陡坡而上
,上了山腰岔,取左岔續行,經土石流造成的乾谷亂石堆,抵
(九芎奇樹),拍照後續行。
08:40 抵達【石桌三岔路】,大夥在此休息片刻,直行往「內鳥嘴山」
,不取;取右腰路前行。
10:08 一路緩坡上行,山腰路後經寬稜,遇幾顆稍大巨木,林相優美
,雖未下雨,但穿行於山林中,已被迷霧籠罩著,有如走入迷
漾森林裡;聽聽林中發出交響樂般的聲響,更顯出其神祕的奧
妙;抵鞍部小空地小休。
今日行程時間充裕,步伐放慢,可邊走邊賞景及拍照。
11:09 過了鞍部後發現有石頭砌成(駁坎遺址),應是當時日據時期
產物。抵【鞍部岔】,路徑明顯,標示牌及布條不缺乏,小休
後開始下雨,全體著上雨衣褲,循稜線左側腰繞前行。
續走經「瘦稜」,大夥小心翼翼通過。
來到「李棟山岔」,指示牌標示15分可抵李棟山,隊伍也稍
拉長,不休循左岔稜線續上陡坡。
11:23 抵達【李棟山】,古堡內空無一人,立即搭炊事帳,幸堡內,
時陰、時細雨。
領隊下令:午餐提前,因天候寒冷,不宜久留;大夥餐畢後
,即收拾裝備,於12:38往「大混山」前行
13:05 沿路下西南方向稜線至李棟山岔(原岔路),續循稜線下到
三岔路(大混山,宇老岔)H1743m;左岔(偏南)往「宇老」
不取。取直行(偏西北)往「大混山」約80分可到。
13:42 續下行,先經(1731峰),接續是本行程最優質的杉木林
路徑,整片排列整齊劃一又筆直的【杉木林】落葉松,孤
立挺拔,雄偉英姿,使人不得駐足,欣賞其大自然的美景
;加上迷霧的陪襯,更襯托其迷漾色彩,有如仙境般虛幻;
釋出的芬多精讓人為之一振,地上踩著如榻榻米般柔軟,
腳底的痠痛,已減低甚多。
大夥也慢步徜徉在這片迷漾森林裡,取景、個人照、團照
,紛紛拿出看家本領,取得好鏡頭。
經【20道路、宇老岔路口】,正是上個月與蘋果自組隊
走險惡的「西南稜」,花了1.5小時,氣力耗盡才上到此
岔路口;然從「三岔路」漫步行至此才20分鐘;又一路
美景,賞心悅目,有如天壤之別。
續走經【駐所遺址】由石推砌成圍牆,內部為平坦空地。
抵【1616峰】山頂有部份遺址及一大片空地,往北方有
展望,但今日老天不賞臉,只有雲層對看;在此在小休
,及打屁話,活耀身心健康,也是登山者之一趣。
14:18 續循稜而下,稜線上之路徑有又粗又大的櫻花樹,掉落花
瓣將路徑,灑遍成紅色櫻花山徑,可見日本人將「李崠山
隘勇路」,視為其重要監督所。
經殊途同歸岔路口,右岔走腰繞路,取左岔過小山頭,在下
稜抵殊途同歸岔路,續行;再遇兩岔相通,取右岔,循稜抵
達【大混山】(三等三角點)趁雲霧稀少,可遠眺李棟山之
雄姿;空地周遭種植櫻花樹,應是日據產物。同伴趁此機會
擺出最佳Pose,相互取照後下鞍部岔,與領隊會合,續循稜
下山。
14:35 下行,約5分鐘抵【牛欄坑山岔】,取右續行,經竹林路徑
寬敞易走,於15:14抵達登山口,續循產道上行抵【凌空
廊道】,中巴已停候多時。
15:18 【凌空廊道】可眺望北邊的水田、煤源部落及內鳥嘴山、李棟
山;南邊的那羅部落及群山峻嶺,今逢下雨又濃霧,否則
可大飽眼福,換裝後於15:35搭中巴下山,結束今日完
美行程。
後記︰
1、本行程是A進B出,自行開車較不便,展望較差;只有
停車處「凌空廊道」才有極佳展望;但行程所經過之山林
之美及山徑,可謂是登山客難得優質行程。
2、本行程只要稍具健腳者,即能輕鬆勝任完成全程,若由
基隆或台北出發,清晨六點或六點半即可。
3、參考資料:【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