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討論區

睡袋內套很有幫助嗎?

untileve(文俊)

2005/11/18


大家好阿,我有一個問題,關於睡袋內套是不是真的很有幫助?
我之前買了一個杜邦的睡袋,溫度標示5度 正負5度,不過經過了四月的松蘿湖、六月雪山行、七月的奇萊行之後,而當時溫度略低於十度,每次我都覺得全身冰涼,因此想說準備換一個睡袋,但是我發現有睡袋內套這個東西,不知道是否它真能發揮功效呢?又有多少效用呢?越來越不太相信溫標了...

想說如果可以花個一兩千元買個內套,這樣一來舊的睡袋就可以繼續使用,要不然一個好的羽毛睡袋近四千元也。

請大家給我意見吧~ 謝謝

所有回覆

  • 其實建議再買一個好一點的羽絨睡袋,因為這樣重量會比較輕,並且較保暖 纖維睡袋就在低海拔使用就好了
  • 提供您另一個思考方向,可否曾考慮買露宿袋? 1.可提高睡覺環境溫度 2.睡袋也多一層保護,(比較耐髒,不易刺或勾破) 3.遇到緊急狀況,可多提供一層保障 4.睡帳篷時,遇到下雨即使緊貼著帳篷,睡袋也不易濕透 好一點的進口睡袋,表布或許有防潑水效果,這在國外較乾燥地區或許已是極佳設計,但在台灣多雨的氣候,如果碰到下大雨,整夜貼著帳篷睡,難保不會破功!更何況買個進口睡袋的花費並不亞於露宿袋,唯一缺點或許會多一點重量,提供您參考
  • 請教一下阿勇哥:如果用了露宿袋就可以不用帶帳篷,只要多帶個地布就可以搞定睡覺的問題,至於重量方面也許會輕了些!小弟有考慮買個露宿袋來用用看,理論上行否!
  • 溯溪的一些人據說都這樣. 不過我看原住民獵人, 大帆布+棉睡袋就夠了, 因為我前陣子背小背包就臨時在山中過夜, 是自己用雨步搭, 睡袋就廢棄獵寮借來用一夜, 背包中放了十多年的透明大塑膠袋也沒拿出來用過(更緊急採用的露宿), 當然主要也是沒下雨, 下山後很衝動想買bivy sack, 還好根據目前的山行, 理性戰勝了衝動, 雖然我還是想光溜溜睡在大地上.(既然如此那就更精簡些囉) 還有登山科技進步高貴又驚人, 有些卻更便宜. 以前$2000上下 80/20(down/feathers)的睡袋雪地用的嚇嚇叫, 現在$2800就有700g感覺更棒的睡袋, 看了都很心動, 不曉得是因為以前都一個人還是揹雪地雙人仗的緣故? 還是lkk的睡袋功能就夠了雪地用途了. 唉, 花錢喔.
  • 本月初我試睡在塔塔加停車場 (木地板)上 舊睡袋(nt1500)+內套(<700)+國產露宿袋(nt3000)+自動充氣墊 (無搭外帳) 身體感覺是溫暖.(當晚應該<10度) 準備12月底到"南湖"試試,若有效果再報告!
  • 樓下的偉仔:如果您經驗夠豐富,對於找過夜的地方技高一籌,當然可不帶帳篷,除了地布,頂上的遮雨布應該更重要才是(就像是原住民一樣),但是我不建議這樣做,畢竟營帳的功能除了遮風避雨外,它還提供了一像功能-安全,除了可防止某些有毒昆蟲的干擾外,對於毒蛇猛獸還是有些阻嚇的效果存在的,尤其是在過夜處難免有些食物的味道環繞著,理論上有人的地方動物應該是不敢靠近才是,但是三更半夜的那就難說了,如果再碰上餓昏了的動物,那就更不妙了,你知道整夜在營帳內聽狗熊咆哮的滋味如何嗎?(因為侵犯了牠的領域),山豬,台灣黑熊,黃鼠狼,老鼠,蛇,螞蝗,蚊子.....有太多太的的變數了,碰上一次,就好玩了,登山還是安全為要吧,我的觀念是露宿袋平時是保暖保潔的工具,但碰上了緊急露宿不便搭營帳時,它可就是保命的好東東了,我在南湖中央尖就遇過如此情況,上個月南二段我還是帶了,僅管有山屋,畢竟上了山,誰也沒把握會從此一路順風吧,對了!如果要露宿,除了遮雨布外,盡可能的把營火昇起來,但如果碰上雨天,那就要看技術了,會不會扯的太遠了!
  • 登山睡眠系統分三層(不考慮外帳或帳棚這一部分):露宿袋,睡袋,睡袋內襯.三種各有用途 露宿袋主要用在防潮防風兼有一些保溫功能 睡袋主要就是保溫 睡袋內襯主要就是保持睡袋乾淨與隔離本身與其它睡眠環境 大部分人使用睡袋但卻很少清洗它 用久了味道與髒東西都卡在睡袋裡面實在讓人睡不進去 這時內襯就發揮它的功能 登山回家後就只要清洗內襯就可以了 (經常睡旅館的人也多半會準備諸如絲質的內襯,因為誰知道前一位住宿的人在床上幹了什麼) 當然也可以睡袋搭配內襯來提升保暖溫度但效果不彰 要快速提升保暖溫度與減輕背負重量還是買一只好睡袋來的快
  • SEA TO SUMMIT 有出一個加八度睡袋內套 裡面填充杜邦的THERMO-LITE 但是我本人沒用過 不知道有沒有這麼神 睡袋上面的溫標本就是參考用 中級山溼氣這麼重 冷的感覺會加強很多 基本上 還是自己把舒適溫度上提個3-5度比較保險 不過不知道你有沒有穿保暖衣物睡 這是我現在上山採用的睡法 我覺得以輕量為前提來考量的話 是還不錯 不用多帶東西就可以增加保暖 只是看個人適應程度不同 你可以參考參考
  • 測試心得 David a. 去年12月在南湖雲稜山屋 內套+睡袋在零度下仍感覺很溫暖 (我將羽毛衣蓋在睡袋外的下半身) b.今年一月 睡在合歡山停車場 大約1 度卻冷到背脊深處無法入眠 (缺羽毛衣外蓋) 隔天在天池約零度的停車場,我將帳蓬地布與睡袋間墊報紙球與衣物 作絕緣,則改善很多,變得很暖和. 結論 a.我添購一顆800g新睡袋備用 (冷天露宿使用--零度以下) --- 但今年2月在啞口停車場測試,約5度睡到流汗差點"中暑" (沒加內套) b.有山屋或三季,一般睡袋+內套都夠用了 以上請大家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