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
補給站
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Keep
on
Toggle navigation
登入
首頁
登山
登山行程紀錄
路況回報
藍天圖集
祥馬圖集
流浪山裡的故事
裝備
裝備討論區
失物集散中心
黑市二手裝備
活動
登山補給站活動
登山團體活動
論壇
台灣登山論壇
登山安全討論區
新手討論區
徵伴共乘討論區
自助旅行討論區
本站留言版
單車討論區
旅遊
台灣行腳
海外行腳
單車行程紀錄
自然
植物討論區
動物討論區
自然科學討論區
相片牆
精選相片
最新相片
戶外指南
登山安全
登山醫學
裝備報告
自然生態
登山路線
登山技能
登出
裝備討論區
首頁
裝備
裝備討論區
有關GARMIN 60CS的氣壓計
有關GARMIN 60CS的氣壓計
coco(汪汪)
2006/1/21
放大
縮小
請問一下:
在60CS中有二種氣壓計:大氣壓力與環場壓力。
請問這二種氣壓值有何不同?
為何會有二種氣壓值?其作用為何?
而這二種氣壓值又是如何測得?應該只有一個壓力計而已吧…
謝謝!
寫mail問了GARMIN,但是給我的答覆還是讓我看不大懂…
我目前的了解是:
大氣壓力應該是所在位置的海平面氣壓;而環場壓力則是
所在地位置當時的氣壓。
可是GPS是如何知道當時所在位直的海平面氣壓的呢?
0
0
0
0
P
P
排序
最新到最舊
最舊到最新
所有回覆
> 我目前的了解是: > 大氣壓力應該是所在位置的海平面氣壓;而環場壓力則是 > 所在地位置當時的氣壓。 您的認知沒錯, 很正確. > 可是GPS是如何知道當時所在位直的海平面氣壓的呢? 先說明, 以下所有的值皆為 "假設值" 哦!! 當您在校正 GPS 時, 它不是會請您輸入 "大氣壓力" 值嗎? 您人正在台北, 上中央氣象局可查知台北市的海平面氣壓為 1024 百帕 您就直接輸入 1024 去做校正, 再配合上 GPS 內部的測壓元件測得現場的環場壓力為1020 GPS 就可以 show 出您目前的所在高度在比台北市還高約 40 米的地方 why? 因為高度每上昇 10m 大氣壓力就會減少 1 百帕 反過頭再來看您的問題 您的 GPS 訊號顯示您的高度在 240m 的地方, 環場壓力為 1010 那麼此地的海平面壓力應近似於 986 百帕 <-- 您要的答案 但氣壓會受溫度的影響, 故此值常常會有變化, 也就是必須常常校正 就算您一直呆在同一地點, 只要時間夠久, 您就可以發現高度一直在改變 (雖然您沒移動過) 參考參考, 如有謬誤請指正!
補充一下: 當您在同一地點, 卻發現環場氣壓越來越低, 也就是您的高度約越來越高時 那就代表低氣壓正往您的所在位置移動, 天氣可能會開始變差 您可以做個試驗: 颱風來臨的前夕在家中打開您的 60cs 觀查氣壓變化 您就會發現環場氣壓越來越低, 直到颱風眼通過後會開始回升 why? 因為颱風本身就是個很強的熱帶性低氣壓 :p
謝謝! 這樣我就了解了… 所以大氣壓力值是我們拿來做校正用的囉? 可是我看了一下,我們輸入的大氣壓力好像也會變動耶…?!
會呀, 它會依 GPS 訊號的高度值配合環場氣壓來求得正常氣壓值 也會依手動輸入的正常氣壓值配合 GPS 訊號的高度值來求得環場氣壓 兩者是可逆性的
天氣報告術語 http://www.geocities.com/liwingchit/wword.htm ambient pressure 環場壓力、環境壓力、周圍壓力 環場氣壓 http://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30&t=60288 討論蠻詳細的,不知您是否就是原發問人? 手冊P.128 有提到環場氣壓 其實60CS操作手冊P.124 就寫明航跡和記錄的關係 它的能耐尚可觀看 48小時的氣壓變化 P.62 高度計校正 P.59 因配有氣壓式高度計,關閉 GPS 功能及靜止時,仍可指示大氣壓力及海拔高度。 根據 P.59 的說法校正高度計的方法有: 1. 輸入「目前位置」的正確海拔高 2. 輸入「目前位置」的正確大氣氣壓值 3. 由 GPS 計算出來的橢球高校正 ----------------------------------------------------------------------------------------------------------------------------- 由於 GARMIN 除早期的 GPS III + 還顯示橢球高外 現在顯示的高度值是換算過的海拔高度。 以個人的 60CS 使用經驗,從來也沒校正過但顯示值都在正常範圍內, 如最近測的幾座山 奇萊主 3563m ( 3560.282m) 奇萊北 3609m ( 3606.972m) 雪山 3888m ( 3885.789m) 雪山 3890m 相隔一個多月 白毛山 1526m ( 1522.104m) 屋我尾 1794m ( 1796.448m ) 如依最新重測值,921後下降 2.13m 註:為省電故電子羅盤關閉,測時並非放置基石上,而是手持高度。 假設與問題: 航跡記錄高度值,改變校正數值意味 GPS 會更動修正值。 P.62 高度計開關 GPS 自動校正 關:表示僅使用氣壓高度計的數值。 氣壓計模式: 設定 48小時的氣壓變化記錄狀態。 行動中:高度變動 靜止:高度固定 氣壓變化記錄模式 1. 僅開機時記錄 2. 開關機均記錄(只要電池不拿掉) 由此看來,小弟之前的認知有誤,以為電子羅盤與電子高度計綁在一起。 它的氣壓計就如同登山錶一樣一直在運作,兩者是兩碼事。 小弟以為即使是氣象局的資料也只是顯示測站的海平面氣壓值, 而氣壓又隨時在改變,所以除身上有更精密的氣壓計高度計, 否則怎會知道氣壓值,還要倒算海平面氣壓值,不是有些「脫褲子放屁」。 如果說是輸入「目前海平面位置的氣壓值」,那就是歸零的意思。 和原字義相去甚遠… 再以 Vista T 手冊 P.48 高度計校正的說法,它說是輸入目前環境的大氣壓力, 所以顯然這個大氣壓力不等於海平面的大氣壓力。 再看 P.116 提到,可自動記錄 12小時氣壓變化資料,最大固定值 6.8毫巴。 它說是12小時內的大氣壓力環境變化,也非指海平面大氣壓力。 由於非此方面的專長,也不了解 GPS 是如何運作! 只是單純由書面推論比較其文字說法, 所以如果有錯,就是認知表達的錯! Vista 的圖例 http://www.garmin.com.tw/products/etrexVistaT/calibration.html#compass 以山友來說最保險的做法是 1. 利用山頂三角點校正高度 ,或知道高度時即時校正 2. 或是「Let it be 」利用GPS自動校正 3. 如有 TOPO 地圖也可隨時參考 其實 GPS 高度值較不受氣候影響, 就算高度不準,高度差也是相當值得參考的, 以登山而言,除非點位收訊不佳,否則是相當穩定的。 GPS測高 http://140.137.13.100/EVENT/gis20050218. files/gpsleveling中.pdf 氣壓計 http://e-service.cwb.gov.tw/docs/V3.0/knowledge/equip/equip_all.htm (不相干的…) 高山症 http://www.mountaineering.org.tw/file/folder/DC17040151251.doc http://www.orientfair.com/TECHGUIDE02/high.htm
> 以個人的 60CS 使用經驗,從來也沒校正過但顯示值都在正常範圍內, > 如最近測的幾座山... (恕刪) 您可以親自做個試驗, 在室內打開 GPS, 校正高度時隨便輸入個正常氣壓, 讓 GPS 去算出一個絕對不正確的高度出來 然後將 GPS 拿到室外定位, 慢慢的就會發現剛剛那個假的高度值已經慢慢被修正過來了 so.. 當您登山時, GPS 自然是在可定位的狀態之下, 此時的高度值會採用 GPS 的訊號而非氣壓換算出的結果 > 假設與問題: > 航跡記錄高度值,改變校正數值意味 GPS 會更動修正值。 沒錯, 弟上面所言剛好可以回答此問題 不管怎麼校正, 只要 GPS 可 3D 定位, GPS 機台就會慢慢依 GPS 訊號修正高度值 > 小弟以為即使是氣象局的資料也只是顯示測站的海平面氣壓值, > 而氣壓又隨時在改變,所以除身上有更精密的氣壓計高度計, > 否則怎會知道氣壓值,還要倒算海平面氣壓值,不是有些「脫褲子放屁」。 假設您已經在已知高度的地方輸入實際高度校正, 之後盡快的查閱中央氣象局的資料, 找個離所在位置最近的測站海平面氣壓值 再比對 GPS 上的正常氣壓值, 您會發現誤差其實並不太大 這個過程也是倒算, 用實際的高度值加上環場氣壓去推算出海平面壓力 但, 真的有人會這樣去倒算嗎? 應該沒有, 或是不多 故前面舉例的倒算只是為了解釋正算的意義, 並非脫褲子放屁 > 再看 P.116 提到,可自動記錄 12小時氣壓變化資料,最大固定值 6.8毫巴。 > 它說是12小時內的大氣壓力環境變化,也非指海平面大氣壓力。 沒錯, 這裡記錄的是環場氣壓, 並非海平面大氣壓力。 記錄海平面大氣壓力對使用者來說並沒有多大意義, 除非使用者剛好位在海邊 > 以山友來說最保險的做法是 > 1. 利用山頂三角點校正高度 ,或知道高度時即時校正 用山頂的三角點校正高度固然很好, 但大部份的三角點離市區 (家裡, 平地) 都有一段距離 等山頂校正完再回到家中可能高度值就跑掉了, 弟本身的做法都是以重力點來當校正的標的物 原因無它, 只因為重力點到處都有, 或許您家樓下就有一顆也說不定 (重力點的位置可在內政部地政司衛星測量中心找到) > 2. 或是「Let it be 」利用GPS自動校正 就弟本人及週遭的 GPS 使用者來說這項功能大都是開啟的 (當然或許有人不喜歡開啟這項功能) > 3. 如有 TOPO 地圖也可隨時參考 同意! 小弟懂的不多, 講實話, 在五年前還是因為拜讀過 cygnet 兄的大作之後才開始接觸到 GPS 的 不過小弟太閒了喜歡自己動手做實驗, 以自己的 Vista T 使用經驗來說, 弟認為 Garmin 所說的「正常氣壓」如果置換成「所在位置的海平面大氣壓力」就會讓人一目瞭然, 比較不會搞混了 如果有錯還請前輩指正
蝌蚪兄您太客氣了! 您的 Geocaching Taiwan 弄的有聲有色… 大家都是教學相長,小弟卻是半吊子,收的比授的還多多。 建議大家除了看Garmin 中文版的操作手冊外,有時候也可以翻一下英文版。 甚至將 GPS 介面切換成英文也是很有趣。 為了探究一下,特別將 60CS 、Vista 、Summit 找出來試一下。 60CS 特別昨天就開啟48小時自動記錄模式。 現在三台的氣壓值分別是 現在室內的數值…環場氣壓(正常氣壓)[高度] 1005.2 (1011.1)] 前晚有用海平面氣壓校正,早上開機定位。 1004(1007)] 未校正,早上開機定位。 1004(1161)] 未校正,未開機定位。 登山錶是 1009 另外兩個高度計,一個借出,一個雪山後不知放在那,所以未能比較。 在英文版的 summit 手冊中P.54看到所謂的「正常氣壓」(normalized pressure)的說明是參考上一次校正(高度或氣壓) 衛星測量中心的數值都是略化的 重力點有9個,水準點、衛控點比較多 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近日得到Garmin回答關於氣壓計的運算方式, 提供諸位參考, 也感謝各位的問答讓我對於在中高級山測量高度上的誤差實情: Hi, Miller兄,您好: 看到您詢問 60csx, 就知道您的身影依舊出現在大山美景中, 享受大自然之美. 關於您提到的問題, 我儘量說明(這是我記憶中印象): 1.Vista , 60cs, 60csx 等的氣壓式高度計是採用"半導體式感測器", 並內建 ISA 國際標準大氣壓力值之數據做修正依據, 該數據即規範在離地表多少距離內, 海拔每升高一百公尺,大氣壓力會降低多少百帕, 而超過多少距離後, 每上升百公尺又會下降多少大氣壓力(由於離地表愈遠, 空氣稀薄愈快, 也可以說空氣密度降低的更快, 每百公尺差的大氣壓力也就降得愈快), 也就是說 60CSX是以較廣義及客觀的模式進行 氣壓-高度 之計算. 並不考慮劇烈天氣變化的狀況 2.所以 60CSX 並不是要輸入"海平面氣壓值", 而是使用者當時位置的氣壓值, 若依中央氣象局網站的資料, 像台北市公園路就是該局內的觀測站位置, 若要輸入該氣壓值, 使用者就應站在與該測站位置同等海拔高的地點, 才能較為準 確. 3.也就是說,當您輸入一個大氣壓力值後, 60CSX 就會比對所實際感測到的大氣壓力值與內建的 ISA值, 計算出一個海拔高數值, 可以說是不脫離ISA值的常態模式, 因此60CS及60CSX等的氣壓計校正, 都是優先選用"已知目前的海拔高度 值"做校正會比較準確. 4.我知您會收聽機場的氣象廣播, 但我建議除非有播報機場上空各海拔梯度的氣壓值, 否則若只有機場平面的氣壓值也是比較不夠的. 5.也因如此, 所以 60CS等都同時可以觀看GPS高度值, 若我沒記錯, 現在機台大都以"大地起伏高"為標準, 會比較接近"海拔高"了. 6.附註說明, 台灣水準點原點, 在基隆東十碼頭外大馬路邊, 有立牌說明. 上述說明,提供您參考! 何明興 敬上 -----Original Message----- From: Miller Liu [mailto:
[email protected]
] Sent: Tuesday, June 06, 2006 7:08 AM To:
[email protected]
Subject: ***SPAM*** 60CSx若干疑問 何經理: 你好, 我將要採購60CSx, 但是有以下若干疑問無法解決: 1. 60CS是否容許直接輸入海平面氣壓值? 我翻過英文版手冊似乎沒有這 個選項! 2. 氣壓計模式中的"高度變動狀態"是如何運作的? 它是否依照當時海平 面氣壓推算現在高度, 還是其他方式! 3. 我的理想是提供上述校正方式: 輸入海平面氣壓值(氣象局網站就有 了!), 而氣壓計模式提供"固定海平面氣壓值"選項, 這些問題我無法從客 服小姐得到答案, 似乎她們也不清楚其中的運算原理.
兩次去函得到的答覆如下: Dear Miller 兄,您好: 說明如下: 1.是的,我們機台沒有"動.靜壓及溫度補償"功能, 所以天氣變化愈激烈, 誤差會愈大. 2."大地起伏"是介於"橢球高"~"海拔高"間的一種高度基準(由於地球非正橢球體, 且陸地分佈不均, 因此依照各地地表起伏與重力場資料,來計算出各地的概略海平面基準), 此標準會比較接近真實海拔高. 3.Summit 也不是利用海平面氣壓來校正, 在"設定功能"中的"ambient 與 normalize " 設定, 只是為了要在高度計畫面顯示"環場氣壓(?部壓力)"或是"大氣氣壓(外部壓力)" 而已.也就是如上一封所提到.,還是要用所在位置的氣壓值校正, 才會比較準確. 提供參考! 感謝您! 何明興 敬上 -----Original Message----- From: Liu Miller Sent: Wednesday, June 07, 2006 6:41 AM To: Ho, M.H. Subject: ***SPAM*** RE: 60CSx若干疑問 謝謝您這麼晚了還詳細的回答我的詢問, 茲依序回應如下: 1. 如果是劇烈天氣變化時, 是否會誤差加大呢? 如果此時依照海平面氣壓值進行運算會縮小誤差值? 2 這樣如果是在登山途中要進行資料記錄, 我便只能取得橢球高(即GPS量測高度)了嗎? 這時通常不會有現地高度, 更不會有現地氣壓值. 這也是我比較不能理解之處, 手中的eTrex Summit及SUUTO運動表均能依照海平面氣壓進行校正, 是否Garmin重新考慮恢復過去已有的輸入海平面氣壓值的校正方式? (Summit可以設定Pressure是Normalise或Ambient) 4. 機場氣象預報主要是提供起降航班之用, 僅會報出海平面氣壓值(QNH), 並不會如飛航諮詢台一般把各高度的氣象梯度詳細提供, 因此我才會希望有海平面氣壓值可以讓我直接輸入, 這也是我目前在登山時的校正方式! 若Barometer Mode可以增加Fixed Sealevel Pressure, 在天氣穩定時會更加精確. 5. 您提到的"大地起伏高"應該是通用的"橢球高"吧? 目前我看到的若干登山記錄中, 似乎與實際的海拔高度都有40-60m的差距, 但是依照海平面氣壓校正後, 通常也都會縮小! Miller
點我看更多
如需回覆文章,請先登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