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2008大小劍

活動日期
2008/9/19 - 2008/9/21
所屬團體
哇哈山友屋
困難度
0

日期:9/19~9/21
成員:陳松義.章振忠.游秀如.賴秀美.蔡孟豐.楊秋菊.沈美玲.賈定睿
大小劍
推論未盡,萬家燈火,星空滿天,蒼蒼鬱鬱,亦步亦趨,時而豁然開朗,時而婉延曲折。佇立山巖,東方天際破曉,南湖初現,王者之象,輕風吹拂,松竹交錯,低聲嘶吼,似千軍萬馬之勢,誰與爭鋒。油婆蘭山、布伕奇寒守候一嵎,佳陽嬌羞,半壁紅光,小劍曲折婉約,大劍剛直聳立!阿~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這次的大小劍行程,不鉅細靡遺的寫下行程記錄,因為這不是我眼裡「山岳」,在2500米到3500米之間的高度,是我這次的感動!
從台七線進到台七甲線開始,台七甲線大同路段因為風災後的路基坍塌約80於米,而耽擱了原本預定計畫的時間,一早從夜宿的宜蘭大同鄉大安村(好像是大安村)活動中心出發前往松茂登山口,車行來到松茂下轉往仁壽檢查哨的林道,前方土石流將路徑全部掩蓋,車輛無法再往前行駛,這裡就是我們進入大小劍的起點。松義大哥在出發前先集合大家「行前教育」,然後就揭開這次大小劍的序幕。伙伴們隨著松義大哥的腳步走過土石流掩蓋的障礙,隨即踏上林道前行。
身旁的景象似曾相似,陽光從樹林裡穿出,空氣中夾雜著水氣被蒸發的氣味與山林的青草味。時而越過土石崩落處,時而踏過水面,林道以及林道旁的水泥護欄隨著歲月而蒼老,仁壽檢查哨、松茂水文站已經荒廢許久,閉上眼睛觀想、聆聽大自然對山行者的守候。衣褲沾滿了想要離開的種子,索性不去撥開它們,讓它們去想去地方。穿過林道眼前突然一片開闊,防火巷登山口前方直聳入天的防火巷,就好像站在巨人的腳下,令人望而生畏!大家在此稍事休憩,未知的前方,是我即將前往的方向,只需踏穩當下。隨著一步一步高度的上升,地吸引力越往下拉,思緒只能限於在每一步的時間範圍裡,專心走路,專心呼吸不斷的在心裡盤算著一步一步的力量,一秒一秒的調整。在到達推論山營地前,下起了雨,稍稍冷卻發熱的關節與肌肉,這雨下得正是時候,因為行進時間不如預期,所以第一天選擇在推論池紮營。往後二天的大小劍行程,都必須往返推論池到油婆藍山這一段路程!
  凌晨2點多,穿出帳篷,氣溫8度左右,抬頭看見天空星斗滿佈,俯望滿地晶瑩露珠,原本靜謐的推論池營地,開始喧鬧起來,嗯,今天是一個好天氣。伙伴們在吃早餐整裝後,又魚貫地鑽進樹林與箭竹之中,松義大哥帶領著伙伴偶而停下腳步小憩,遙望黎明前的梨山部落,燈光點點,訴說農作人家的辛勤。上行到油婆藍山三叉路,往右下是油婆藍營地及往大劍山,左行就是往小劍山,四周都是矮箭竹,高度已經超過3000米。等到大家都到齊之後往小劍山出發,第一目標是「佳陽山」,一路上上下下,眼見佳陽山近在眼前,越過一個山頭之後又遠在天邊,心裡開始犯滴咕,過了五六個山頭,太陽已經升起,我跟小丸子索性停下腳步觀看日出,但是還是要繼續趕路,又是上上下下,來到「布伕奇寒山」,沒有三角點,只有在樹上的鋁牌還有路條以供辨識。下布伕奇寒山,沿路都是樹根岩石的陡坡,早晨的露水讓樹根岩石變得濕滑,但是箭竹卻鮮少露水,來到一處岩壁,有一段約2米的跨距,沒有確保點與繩索,必須謹慎踏在岩壁突出縫,手抓杜鵑樹枝,才能通過,松義大哥協助大家一ㄧ安全通過後,繼續前進,這一路段除了要謹慎小心通過岩壁及濕滑的樹根外,其實還蠻有趣的!行進間游姊會偶而問「到佳陽山了嗎?」我自己都不確定。從布伕奇寒到佳陽山的途中,都是在鐵杉林中腰繞下切,然後再上切,上山頭下山頭,不知道經過多少山頭,終於,來到佳陽山,已經上午9點多了。佳陽山上視野遼闊,東面是岩石崩壁,被陽光照射下顯得刺眼,大家在此大休息,準備吃「中餐」,秀美姐突然冒出一句話「還沒中午耶!」松義大哥說:「在山上跟平地不一樣,要算時間!」是的,凌晨3點吃早餐,到佳陽山上午9點,已經過6個小時,依照平常作息時間計算,早就過了吃午餐的時間了,我的午餐就推論池的青草水泡麵,咖啡!從佳陽山往南方看,數一數還有五、六個山頭,最遠最矮的就是「小劍山」,心裡吶喊「為什麼是那一座??」午餐過後,續行,陡下佳陽山。天氣晴朗,烈日高照,所幸在鐵杉林裡穿梭,上下的落差已經無心估算,反正走就是了,小丸子走在我前面,厚!這個女人真是強阿!終於,來到了「小劍山」,沒有視野,只有鐵杉環伺,松義大哥、蔡先生、張醫師已經在休息,我跟小丸子到了之後,開始照相,畢竟辛苦的來到這裡,但是心裡真的沒有太多喜悅,因為還有回程的挑戰。
等大家都到齊拍完合照之後,開始回程,回程比較輕鬆,因為除了在心理上比較沒有壓力之外,下坡路段似乎比較多,但是大家的腳步開始加快,但是不論多快,回程鐵定摸黑。穿過樹林,越過岩石,攀爬樹根,箭竹林鑽進鑽出,來到佳陽山腳下,不敢抬頭看,只是低頭走,心裡還是盤算著一步一步的力量,一秒一秒的調整,回到佳陽山已經下午四點多,休息之後,繼續往營地回程,天色漸暗,我感覺有點暈暈的,是體力不支嗎?還是高山症?管他!走著走著已經忘記這件事,也忘記平時的煩擾與壓力,身體與心靈只有單純的「走路」,心裡連想事情都沒有,思緒只限於這一步與下一步如此的週而復始!「黑熊媽媽」說:「單純的走路,單純的吃飯,這是一種修練」,我想我深刻體會到了。上到布伕奇寒山等到大家都到齊一起出發,因為還要經過「2米跨距」的岩壁地形,此時天色已經暗了,點上頭燈繼續前行。經過岩壁地形,比較危險的路段已經通過,再來就是要意志力以及腳力了,經過長時間行走,腳掌因為長時間運動稍稍腫脹,稱在登山鞋中有點緊,有點不舒服,大腿、小腿與膝蓋倒是沒有什麼感覺,只是有一種身體在大量消耗後的虛弱,回到油婆藍山叉路已經是晚上8點多吧!小丸子先行跟著松義大哥往下飛快的走,我留在後面跟游姊與秋菊一起慢慢下山,大家都累了(松義大哥除外),回到營地已經晚上10點了,還好意志力沒有崩盤,吃完晚餐就鑽進睡袋,這一次,連夢都沒做。
  9月22日凌晨4點起床,5點出發往大劍山,陽光已經從南湖射出,好一個出征的吉兆,從推論池出發上到油婆藍山三叉路,往右大劍山方走,遠方盡是綠油油的矮箭竹坡,山風吹拂,從油婆藍山到大劍山下這段腰繞路程,這景致真是令人心曠神怡,上到第一段陡坡,休息片刻,坐在岩石上遙望昨日來回的小劍山路程中的連峰山頭,心中頗有成就感,繼續往上攻,大劍山果真剛直聳立,途中觀察大劍山的岩石地質,它是屬於如品田山樣的熔岩皺摺,因地殼擠壓出的山頭,連刺柏都因為地勢影響而生長形狀奇特,到了大劍山前的山頭,走過石瀑稜線,登上大劍山,就是這裡了,雪山西稜清晰在眼前,面向北方,從左至右的鳶嘴山、小雪山、大雪山、火石山、雪山北峰、北稜角、雪山主峰,再來是志佳陽大山,東面的北一段、北二段、奇萊山脈、立霧主山、合歡山脈,南面最遠處的玉山。台北101站得夠高看得夠遠嗎?我想只有登山的人才有此3000米以上高度的「宏觀」視野阿!我喜愛這種高山上的空氣雖然稀薄卻是清新,還有一種空、亮、高的孤寂感,在瞭望的同時,心中浮現「中孝介,正午的煙火」這一首曲子。

後記:
回到營地吃完午餐午餐,收拾帳篷跟其他裝備,重裝下山,因為回程一路上都是下坡,所以格外注意自己的腳,愈是接近登山口,腳愈不是自己的,好像走在流沙之中,開始下防火巷,小丸子一直關心我的狀況,把登山杖借我,終於看到松義大哥在登山口等候,但是還是必須盤算著一步一步的力量,一秒一秒的調整,來時如此,回時仍然如此,所以,登山是一種有始有終的事,愈是接近起點,愈要加倍謹慎,小丸子的腳也在疼痛,但是他一路背著「心經」下山,我心裡也踏實許多,她有移轉注意力的方法,而我的方法就是去感受疼痛,因為「No Pain, No Gain」,終於一步一步走回林道,走回我原本來的地方。
這次大小劍的行程,我從一開始就遇到「撞牆期」,一步從頭撞到尾,非常辛苦,而且是在素有「山岳門檻」之稱的大小劍行程,不過,有大家的陪伴,只有感動,松義大哥,還有我那忠實又強悍的伙伴小丸子,一直關心我被箭竹刺傷的手還有我的腳的狀況,謝謝你們。阿睿!
「I Believe 你不說話的時候,也是一種其實你在回應我,雖然不曾說,相信你正在懂,就算牽的不是我的手,我不真的難過,不知道在高興什麼,你的笑容,有時候也寧可當作你在為我加油,不知道在妄想什麼,只告訴自己I Believe,你總會看到我在某個時候,想讓你陪伴的是我」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請問松茂林道通到幾K , 走道登山口需多久 ? 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