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討論區

登山杖的輕量化與功能面

Muni

2009/8/17


可以輕量化的方式
7075/鈦/碳纖

一般理想的雙杖若以300克以下考量
但發現碳纖就重量上並沒有絕對優勢(甚至有7075更輕於碳纖)
不知是否是強度上的問題而需要如此的重量?

考量
1.兩者應該都會導電。
2.足夠使用長度下,兩節設計可減輕重量。
3.口徑與管壁厚度→減輕重量但強度上的臨界操控點?(看過有人的鎢鋼頭杖之末節斷)
4.價格。

若以240g之選購參考(原$1300),原則以20%重量級距劃分,重量少於20%以下為重量優勢;
同級距內若選購則為功能勝出,兩者選購價格皆以1.5倍為限。
故同級範圍為240-48到240+28 (24x2=48)
也就是192g~268g
若要以輕量為考量可選購192g以下之山杖,價格以1300+650=1950為基準(超過要等特價?)
若以功能為考量(看多出那些功能或設計),在240g~268g也可選購,若小於240更好,重量超過不予列入優勢選購。

目前看到一款碳纖約$2000(在$1950邊緣,但若以原1300現今價格1.5倍算在價格範圍內)
但重量200g,重量優勢不大(屬同級距內)。

可有其它想法請予提供參考?



所有回覆

  • 個人因為溯溪的緣故,購買登山杖的考量是收納長度。 現在用的是exped的一款四截登山杖,長度為54-130cm(另有一款為52-120cm,長度略為不足) http://www.outdooradventure.com.tw/exped/explorer.html http://www.exped.com/exped/web/exped_homepage.nsf/b43HomePageE?openframeset 原廠網頁上的收納長度數據不太一樣,Explorer為52-130cm;Backcountry為49-120cm
  • 不建議買carbon, 1.價高. 2.拉收緊澀,無金屬滑順. 3.易斷,維修費可以買新的金屬杖
  • 謝謝兩位山友的經驗與建議。 就以登山杖為輔使用率不是全程使用,收納長度確實重要,經常性使用個人通常在120+-5,所以應該還是能有130cm長度最好,不知四節的在使用上,側向力是否較為薄弱(較會有橫向位產生)?如在橫渡溪時。 手邊使用的都是有牌的進口登山杖,不知賣場有賣特價99元的山杖品質如何? 我試了幾個,其中一個是底盤直接跟末端金屬脫離,不知如果挑選好並自行處理,這種便宜MIC山杖有人遇過災難嗎?
  • 特價99元的山杖 曾遇過把手脫離往下掉...(因為一直往下撐) 登山杖會斷的問題要特別注意,看過幾次災情... oeprey 的刀鞘式收納登山杖方法,不知道是否會比較好?
  • 我喜歡用CARBON材質的登山杖,原因是 一:夠輕量,甩向前時毫不費力,也減低手臂負擔。 二:不會有因銹蝕而卡死的問題。 三:維修費用僅比金屬稍貴一些而已。曾看登X友維修報價,零件價格金屬與CARBON的相差有限。 裝備是很個人的,自己適用即是好裝備。
  • 謝謝大家的使用經驗 其實本來大家就是要根據自己的使用經驗暢談 這樣才是大家的福氣 可以有個基礎觀念架構 這無關乎對錯 千萬不要被討論區影響到 LEoN兄說的刀鞘式不知有圖嗎(用keyword search 圖片沒看到) 目前常見固定方式 1.旋轉式 2.快扣式 3.凸塊插鞘式 4.? 是否大家可以說明優缺點? 我手邊較古老的雪杖是旋轉式的 聽有老外說快扣式的好,但似乎又有人說不好,因為旋轉式沒有鬆馳問題。 其實旋轉式固定方式就是跟拖把一樣的啦! 拖把蠻輕的,但會彎強度不夠。 快扣式跟大型腳架固定方式類似。 凸塊插鞘式跟有些簡易腳架或天線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