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14/5/9
成員4女2男(其中4人有多年攀登經驗,且常態性從事攀岩運動)
實際行程
第一天 (雨) : 池上火車站--向陽153k(拜託管制站放行)--約146k大關山隧道東口處下車--步行至庫哈諾辛登山口(午餐)--庫哈諾辛山屋
第二天 (陰) : 庫哈諾辛山屋--3448峰--過完6米岩壁午餐--關山北峰--3115鞍部紮營(約4點,無穩定水源,營地小)
第三天 (晴) : 3115鞍部--鷹仔嘴山--過恐龍塔後新地形午餐--塔關山(約3點)--南橫--大關山隧道東口(上車)
技術裝備
團體 : 主繩45米*1,鉤環數個
個人 : 岩盔,吊帶,3米傘帶*2(或10米*1),有鎖鉤環*2,確保器*1,普魯士繩一對
(以上裝備幾乎都有用到)
水源
1.庫哈諾辛山屋水塔
2.3115鞍部營地旁樹林內小溪溝(極不穩定,無座標)
撤退計畫
如第二天未過關山北峰原路撤退
困難地形(由南往北依序排列)
1.6米岩壁落差(攻擊手輕裝架繩,岩壁上留有不安全舊傘帶供抓握,開繩,上方可架固定點)
2.關北岩溝(不需開繩,可重裝通過)
3.鷹子嘴前陡上(不需開繩,可重裝通過)
4.恐龍塔垂降(開繩,架確保點,可重裝垂降)
5.恐龍塔後崩塌(新地形,開繩,複雜難關)
6.刀稜(開繩,結繩隊,偶有幾株小植物可當"很不牢靠"固定點)
個人心得
1.非百岳路線,不建議攻擊手不具攀登能力之隊伍前往
2.隊員均需熟稔確保技術與基本繩索操作
3.高風險行程,出發前請審慎評估自己的能力與風險承受度
行程照片
https://plus.google.com/u/0/photos/100160673213129435477/albums/6002440671384772129
(行程細節補充在照片說明中)
謝謝Moda的讚
最後一日行來不敢鬆懈,意外風險如影隨形,感謝老天爺願意放行
毛怪妳好:
請問現在還可以爬上恐龍塔嗎?
星星老師
當時有通過新地形的壓力,我只有隨便觀察了一下,感覺很難,沒有什麼爬岩的欲望...
參考2008年的資料(由北朝南望恐龍塔攀登路線)
圖中這個起攀點的位置,比照https://plus.google.com/u/0/photos?tab=mq#photos/100160673213129435477/albums/6002440671384772129/6002447073966501170?pid=6002447073966501170&oid=100160673213129435477 的影片,我認為已經崩塌(起攀點的樹都不見了)
供您參考~
謝謝毛怪
確實
以前的關斷就是恐龍塔~塔關山這段最難
30年過去了
現在一定更破碎
還有
看影片中
會不會由裂縫中腳踩兩側垂降較安全些?
另外
看妳的其他相片
原來我們早已認識啊
對了
恐龍塔我爬上去過兩次
所以才會順口問問
星星老師
垂降的上半段當然就是從裂隙下降
影片中已經是後半段,若再繼續從裂隙下去,就垂到崩谷了,所以不得不爬到稜線上騎馬過去
(實際上這兩段垂降中間已經發生了很多事,,通過了5個人,不是垂完上半段又緊接下半段)
依照星星老師的經驗應該會有更多更好的破解法:)
我們只求平安通過
謝謝妳的答覆
因為以前走過
現在看妳們走
很有感覺
才登入留言
幾個月前看到妳已爬到5.13a的網路文
實在太厲害了
上次去龍洞我還問牛奶說
認不認識毛怪呢
對了
幾年前清水溪(或木瓜溪?)抱石賽
妳幫我抱石確保
我掉下來弄傷妳的手指
都一直過意不去哩!
有空的話來花蓮溯溪
我可以當地陪
毛怪是我不為人知的藝名XD
我完全不記得當時有發生過手指受傷的事情?(失憶中,想必就算有也沒有很嚴重!)
運動攀登的難度根本不代表什麼,溪谷裡的時戰經驗才是無價
去花蓮可以找星星老師溯溪,ㄛ,我賺到了!
毛怪平安!
挖!超棒的一段行程,是技術、體力、裝備、加膽識的成果,藉著你們的照片,圓了我多年未能如願的夢想,我忍不住要給你們按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