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台中東勢郊山--石圍牆山、吊神山(2013.05.01)

活動日期
2013/5/1 - 2013/5/1
所屬團體
個人
困難度
1
類型
» »

chiman(chiman)

2013/5/7


週三本和阿標等約好走高雄茂林鳴海山、御油山連稜,因四點多的一場大雨而取消,天亮後臨時決定到北部找找幾顆編號在百號內的三等原點;下午路過台中臨時決定到東勢登登前幾次路過沒時間造訪的石圍牆山和吊神山。

石圍牆山:標高560公尺,二等三角點,編號1115號;山字水泥柱;台中東勢后里。

吊神山:標高594公尺,三等三角點,內補255號;大甲水資會基石台中東勢后里。

----------------------------------------------------------------------------------------------------------

石圍牆山:標高560公尺,二等三角點,編號1115號;山字水泥柱;台中東勢后里。

行車資訊:

中山高轉國道4號於豐原端左轉往東勢,約1.9K行至石岡微左轉往石崗大壩方向,再行1.6K過石岡市區不久左轉石城街(中44-1線),過長庚橋右轉中44線再行約200公尺至石城街629號岔路左轉石嵙巷,里程歸零。

70 公尺路左福德祠左轉珍東巷(直行是石嵙巷);

0.9 K過路右上一福德祠後遇連續二條右岔路皆取左、有噴漆三角點指示方向(電線桿珍東枝26號);

1.4 K珍東橋;

1.5 K岔路(電桿“珍東枝43”) ,取右過無名小橋,隨即取左上小水泥路上山;

再行約300公尺抵稜頂鞍部十字路停車。

步程簡述:

13:16 停車處啟程,取左邊小水泥產道上行;

13:20 途經路右下方一棟兩層高民房;

13:21 路左一廢棄工寮;

13:22 來到一較寬闊處,四傳車可開到此停車;

13:25 遇三岔路取中直上,轉為小土泥山徑;

13:27 果園鐵皮工寮,蓄水槽牆上有“”標示,繞過工寮後進入柑橘園;

13:31 進入竹林陡坡,因雨路徑濕滑難行;

13:41 登頂石圍牆山,山頂立有一顆編號1115號的二等三角點,二等點旁另有一根山字水泥柱;基點處可清楚俯瞰豐原市區。

13:52 下山

14:12 回到停車處,開車續往吊神山。

石圍牆山

依東勢鎮誌記載:「先民因設隘拓墾,周圍砌石為牆,牆高數尺以防土著侵害,而得名為石圍牆」。清乾隆五十七年客家移民陳亮、王振榮等人計畫開拓此地,卻因不斷遭受高砂族之危害而被迫中止。清嘉慶七年,又有客家移民林時獻等四人於此地設隘以為防備,而終能拓成此地。因起初修築眾多石圍以為防護,故為此地取名為「石圍牆」;直至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方簡稱為「石圍」。

資料引自:恩姐--東勢吊神山、罩蘭崎山、石圍牆山輕鬆撿

-----------------------------------------------------------------------------------------------------------

吊神山:標高594公尺,三等三角點,內補255號;大甲水資會基石台中東勢后里。

行車資訊:

從石圍牆山下山回到石城街左轉,不久接台3線左轉北上往卓蘭,行約1.2公里至里程152K(豐原客運頂上站)取右岔水泥路進入,里程歸零。

0.55K 經過路右福德祠前方叉路直走(紅色折合式柵門,未關);

1.3K 經過一家民宿叉路取右直走;

1.5K 遇卜字叉路取右,然後一路遇岔皆沿主道而行;

2.3K 來到轉播站前的最後一個叉路,左側有果農工寮,停車於路旁。

步程簡述:

走水泥路朝轉播站而上,基點在高大圍牆後頭位在轉播站外,可以沿著轉播站圍牆走,跟著路條繞到後方,即可見到聯勤測量隊於66年1月補立的255號三等三角點;資料上另有一顆大甲水資會基石但沒找到。

吊神山

海拔594公尺,位在東勢鎮市郊附近地區,鄰近卓蘭鎮、大甲溪畔,從卓蘭鎮街上仰看,是一座聳高峻拔的高山,為卓蘭鎮的精神堡壘。至於吊神山的名稱又是怎麼得來的呢?從前,山下有條沙蓮河,河中一渦水,水深莫測,泳者都被滅頂,人不敢近之,稱之棺材潭。潭上有座觀瀛橋,岸邊靈氣很重,神仙在此聚會,呼風喚雨,騰雲駕霧,吟詩歌唱,下棋聊天,奏樂飲茶!奇異景象在山上一覽無遺,清清楚楚,故人稱眺神山。因年代久遠,神仙已不復見,山名也訛傳成吊神山。

資料引自:恩姐--東勢吊神山、罩蘭崎山、石圍牆山輕鬆撿

 

 

詳細圖文:台中東勢郊山--石圍牆山、吊神山(2013.05.01)

 


文章附件

  • 石圍牆山二等三角點(# 1115 Elev. 560 m) 1.JPG
  • 吊神山遠眺關刀山.JPG
  • 吊神山三等三角點(# 內補255 Elev. 594 m) 1.JPG

所有回覆

  • 上週日去吊神山, 不小心有遇到一顆"水資會大甲11"的基石, 背面印有"民國41年二月" 應該屬於混凝土材料, 翻覆斜躺在原255基石的北邊最高點處, 滑落於北向的半崖邊, 有點倒栽.
  • 上週日去吊神山, 不小心有遇到一顆"水資會大甲11"的基石, 背面印有"民國41年二月" 應該屬於混凝土材料, 翻覆斜躺在原255基石的北邊最高點處, 滑落於北向的半崖邊, 有點倒栽.
    ---------------------------------------------------------------------------------------------------
    就是那顆,我去那天有點陰雨所以懶得仔細找,原本兩顆基石是並列在山頂土堆的,現在則因雨滑落兩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