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員﹕兩個人
記錄﹕秋雄一郎
日期﹕二OO四年十一月
花蓮山 又名北花蓮山海拔七十七公尺,三等三角點,編號七二八,它幾乎是台十一線起點也是海岸山眽起點,在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北口即可看到入口處;三角點就在往北一千公尺棄置軍營瞭望台附近,目前機車尚可勉通行與通往國姓廟道路成平行狀。
過去戒嚴統治警總時代;情報、治安、海防權力一把抓,一個三百六十度迴繞眺望四處動態皆可盡收眼底的此處當然適合納入海防要塞;過去軍事管制禁止山友登訪;警總也由海岸巡防司令部接手改組,之後又組織再造為海岸巡防署管制措施鬆綁之後,反而因過去的歷史及文化特性,山友們登斯頂即使沒能寵辱皆忘,至少也讓您若有所思。
號稱整座山靈魂所在的三角點;依推論編號七二八,原基點應屬一八七七年測量,於一八九六年所埋設來自日本九卅小豆島的花崗岩;但原石可能之前營地工程而被移置已遺失不見。目前所見為一顆來自大陸的粉紅花崗岩,無論如何登臨海岸山脈最北的三角點,仍然別具意義。
賀田山 海拔四四一公尺,在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北口往嶺頂、稜線產業道路經過遠雄飯店(大約一半)路程,約在海拔四百一十公尺的稜線路旁老土地公廟停車場附近,即東方明珠涼亭公園對面檳榔園內最高點處;由於已因工程進行底座已被掏空,所以欲看趁早,慢看有可能看無,極有可能是一座即將軼失的三角點。
北月眉山補點 內政部水泥補點編號298原補於海拔四三○公尺山頭上,即現今中華電信賀田山(正名應是北月眉山)轉播站位址上,現今四一八公尺補點係於1977年埋設。登山口就在嶺頂福德廟大型停車場南邊哈囉高支24號電線桿對面計劃採砂之產業道路上。
北月眉山原點(南峰) 原已失踪多年,千僖年後才由基石俱樂部東港博岳陳新安君發現,三等三角點,編號4285,海拔四七九公尺,順沿海岸山脈往南走迄今年五月整建之嶺頂福德廟大型停車場,一般自用請泊車於此;高底盤座車或機車再往南約四公里即可輕易看到已紮滿路條的登山口,去回大約在一個小時以內。
月眉山 一等三角點,海拔六一四公尺,由北月眉山(南峰)登山口循產業道路往南直至柚子園鐵鍊門前右上產業道路約兩公里急轉彎處海拔 公尺
循登山口路條,來回約需三個小時﹔建議除了縱走行程之外、一般單攻直登月眉山山友仍請由水璉越嶺古道到達主稜再走新闢產業道路往北行程路較佳適合大路線。
東月眉山 四等三角點圖根點一座,海拔五四五公尺,與花蓮多數的四等三角點一樣,目前仍找不到三角點、基石;由北月眉山(南峰)登山口循產業道路往南直至柚子園鐵鍊門前左下產業道路約三公里即因地殼變動產業道路斷裂盡頭,需往上腰繞走到峽谷盡頭即是登山口,初升路段路況極差,簡直拖泥帶水請山友儘量在晴朗天氣走訪,現林務局正在砍九芎林植楓林,砍痕遍地,路徑更是難於理出,建議不要單獨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