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新寮瀑布、中山瀑布與舊寮山

活動日期
2007/4/14 - 2007/4/14
所屬團體
桃園縣長青登山協會
困難度
0

weniye(一仔)

2007/4/17


新寮瀑布、中山瀑布與舊寮山
一、日期:96年3月18日;4月8日;4月14日
二、舉辦單位:桃園縣長青登山協會
三、參加人員:個人 交通工具:自用車
四、記錄:林蒼淯
※ ◎ 新寮瀑布為目前相當熱門的旅遊景點,多次在此進出總是人滿為患,遊覽車一部接一部。隨著夏日的來臨,人潮將會有增無減,相較下中山瀑布就顯得冷清許多,兩處相去不遠卻有著天壤之別。春節期間在此區塊活動頻繁,遂興起串連兩處景點的構想。雖然路程不遠,但人單力薄經驗不足,在錯誤中求成長,經多次踏查,方能如願以償。
⓪ 行車動線:國道五號45k羅東交流道下,順高架橋下道路行駛抵196線,左往五結,右往羅東,取右轉往羅東方向行駛,抵30米環鎮道路(光榮路)左側有一中油加油站(東寶加油站),在此左轉沿環鎮道路行駛,過鐵路平交道高架橋,前方十字路口,左轉台九線往蘇澳,前行亦是台九線,在此對路況不熟的山友而言,取直行是較恰當的選。前行台九線有褐色往「中山村休閒農業區」的旅遊指示牌,和往宜34丸山的公路指標,循指標取左轉過小市集後一路暢行,經順安國小,可見前方小山丘上有兩棟建築物和一座「夜總會」。此為丸山,山頂有一三等三角點,基點位在公園上方,攻頂約30秒。丸山至前方十字路口的道路為宜34線與宜30線共構道路。十字路口右往梅花湖,左往冬山,直行往仁山植物園、新寮瀑布、中山瀑布。取直行宜34 線4.2k依指示牌左轉往仁山植物園行駛,約1.5k過新寮橋既到達仁山植物園步道起登口,沿道路直行通往植物園大門口。往新寮瀑布的道路是過新寮橋後約20公尺右轉沿溪床邊的道路行駛終抵新寮瀑布步道停車埸。 往中山瀑布的路徑是沿宜34線一路開到底,一般轎車可停於攔沙壩前與保線路叉路口空曠處(323232`2723659),四驅車可行駛至溪流處。

96年3月18日 天氣:陰雨
※ ◎ 停車於新寮瀑布停車場,循新寮瀑布步道前進,先前往觀瀑台觀賞瀑布奔瀉而下的壯觀景象。隨後退下經過飛瀑吊橋抵達彼岸登山口(324584`2722117)入口處有黃色塑膠繩區隔,跨越塑膠繩沿明顯小徑上行一小段,既為長碎石坡,全程架有輔助繩。過了碎石坡後小段腰繞,就要面對垂直的峭壁,前方有突出於峭壁外的彎曲大樹,還好距離不遠並有輔助繩可拉,走來仍有點驚險。過後既為三叉口(324477`2721997),吊橋登山口至此,約10分鐘步程。於此先取左下溪谷(324506`2721969),涉溪過彼岸,翻越2米高巨岩,見噶瑪蘭路條,沿溪床小行一段,復見濕滑岩壁,借繩使力有驚無險通過考驗,再下一城崩塌碎石坡,既為第一道瀑布,水量充沛,落差並不大。尚有路徑續往上行,在此停留約10餘分鐘,GPS始終收不到訊號。此行小探至此折返,待氣候較溫暖時再行深入一探。
返回叉路口續沿明顯路徑上行,途中見一紅色「宜山協」路條,在一倒木處(324340`2721991)踟躕不前,先取左側腰繞路鑽過倒木而行,不久路徑消失,退回。決定由此自行開路強攻上稜,在一平緩山頭,見蕨類被咬斷,堆成一堆葉片仍青翠,顯見是近期所為,看來應是山豬的傑作。稜上斷斷續續可見獵徑,可能年代久遠,路徑已不容易追蹤,加上倒木、黃藤、有刺植物阻隔。祇好自己尋找空隙往前推進。當抵達另一平緩山頭(323972`2722052)的蕨類山豬窩,時間為1040決定撤退。因今日祇有半天的時間可利用,午後另有事情待辦。回程在自行開路的起點處,見腰繞路的倒木下,有一「宜山協」的鐵牌和「北市健行會」的路條,不曉得他們的構想是不是和我相同,想要串連起新寮瀑布與中山瀑布,進而將舊寮山亦納入同一行程,雖然舊寮山並無基點,但又何妨。

96年4月8日 天氣:雨
※ ◎ 昨夜一場傾盆大雨,清晨雨勢雖小但並不停歇,心想今日應該乘乘待在家中不能亂跑了。很意外的0630已無下雨的跡象,決定還是外出走走,老婆大人亦起床,吃完早餐告訴我「這種天氣會有許多螞蝗,登山不是享受,而是自找罪受,你自己去好了」。備妥一切應用的器具,驅車出發,由台九線轉宜34線一路開到底,於攔沙壩前與保線路叉路口空曠處停車(323232`2723659)。
→ 0750 出發。沿著河床上的土石路往中山瀑布前進,右側為芭樂園,前行不久見柚子園,柚香撲鼻而來。橫越兩次河床沿石階步道拾級上行。抵達前次與妻同遊中山瀑布時發現有小徑的起登點(323265`2722780),繼續上行既為中山瀑布。
→ 0803 左上隱約小徑展開今日踏查之旅,「好康」的事持續不到一分鐘,小徑消失,前有石壁擋路。祇好左切腰繞擇徑而行。今天真的不是登山的日子,天時、地利、人和皆不利。清明節登五峰旗山下山清洗時,將開山刀遺留在礁溪。今日使用新刀非常不順手,落刀處不在鋒利的刀刃處。不僅費力事倍功半又讓手指起了水泡,又逢陣陣大雨,鏡片起霧視茫茫,祇有一「苦字了得」。
→ 0859 (323428`2722816)腰繞避開稜脊由側稜上攻也許不是正確的選擇。但在無路徑可言的寬稜上,祇好找相較下較可行的地方力往上鑽行。
→ 0927 (323469`2722790)造林小徑,路徑並不明顯,往左側緩下降,小走一段判斷路徑非正途,折返繼續朝高處急攻。
→ 1003 (323485`2722718)上至支稜稜脊有隱約的造林小徑可追尋。
→ 1012 (323471`2722744)眼前出現產業道路,令我傻眼,不曉得該說是自己幸運還是笨蛋。
→ 1019 (323585`2722716)叉路口。產業道上長滿芒草,但並不是很密集並不礙行走。在此叉路口見右側有一最近才整理過的造林小徑,取造林小徑而行。
→ 1025 (323476`2722416)叉路口,造林小徑續往下行,感覺上會偏離正途,決定取左上稜。此片山林為造林地,杉木林並不高大,經過多次衝撞、探索,終於理出一套較可行的追蹤模式。已能較正確的沿著造林人所走過的路徑往上推進。
→ 1057 (323587`2722357)山豬窩,路徑被山豬引導偏左而行。折返後繼續沿著人造林的走向往上挺進。
→ 1135 (323650`2722309)一路奮戰至此,顯得有些後繼乏力,小休片刻,進食補充体力。
→ 1202 (323688`2722298)接上主稜,稜上有小徑可追尋,看來是要出頭天了。
→ 1240 (323675`2722187)設定轉稜點。前次由新寮瀑布上登時,發覺稜上有斷斷續續的路徑。因此在主稜上仔細搜尋看能不能找到那年代久遠的路徑。這個錯誤的決定,讓我付出撤退的慘痛代價。沿著主稜繼續上行,尋找較佳的轉稜點。走過頭折回右下切,見水系鞍部,橫切,距離上次折返點的直距始終進展有限。驀然驚醒自己走錯稜。
→ 1350 當自己找到正稜時,已虛耗了一小時餘,體力、鬥志也已消耗殆盡。午後的陣雨令人心慌慌,開山刀不順手,破皮的手指疼痛加劇雖不願,但形勢比人強,祇好做出撤退的決定,原路下山。
→ 1422 自行開路與產業道路的交叉點。不由原路下山,改走產業道路。
→ 1442 (323182`2723312)右側有一完善的水泥屋舍和產業道路支線,可能是通往上方的高壓電塔。
→ 1445 (323185`2723447)接上通往中山瀑布的道路,左前方可見一「中山瀑布」的壓克力指示牌。
→ 1450 返抵停車處。

96年4月14日 天氣:晴
※ ◎ 預測的壞天氣並未降臨,遺留在礁溪的寶刀亦如願的尋回,幸運之神今日肯定會眷顧我的。
→ 0620 新寮瀑布停車場(324793`2722608)出發。
→ 0635 抵飛瀑吊橋(324584`2722117)未停留,續行。
→ 0638 長碎石坡。
→ 0642 近乎垂直的峭壁,綁了多條粗細繩索,其中較粗的繩索,中間並未固定於岩壁,搖晃中對下行者相當不利。96.3.18退回時險些掉落山坡。還是緊捉固定於岩壁上較細的繩索為妙。
→ 0644 叉路口(324477`2721997)左下瀑布群,取直上行。
→ 0657 自行開路處(324340`2721991)由此上行坡度略陡,路徑為碎石坡。雖然之字上行,走來還是相當累人的。
→ 0727 96.3.18退回處(323972`2722052)小休。做手工。今日的重要戲碼就此展開。
→ 0735 仔細的尋找前人的路跡,儘量減少自行開路的機率。雖然路徑仍是斷續不易追蹤,但主要把握方向,大原則。就不會偏離路徑太遠。
→ 0828 (323794`2722127)芒箕大軍壓境,一眼望去全是芒箕,真叫人不知從何下手,有點被逼至絕境的感覺。最後祇好選擇往稜脊的最右側接近邊坡的地位!,奮力的往前推進。
→ 0910 (323695`2722215)傷痕纍纍的接上主稜。如願地串連起新寮瀑布與中山瀑布間的路徑。在此小休,吃一粒芭樂犒賞自己。
→ 0922 沿稜上行往舊寮山出發。
→ 0933 鞍部(323595`2722016)高大密實的蕨類遮掩路徑,但和芒箕路比較起來,就顯得可愛多了。
→ 0944 (323503`2721971)本來路徑就不太容易追尋,此處又有山豬攪局讓路徑更加複雜。
→ 1001 路徑採稜線左側腰繞,然後之字上稜(323377`2721909)越稜而去。一路緩緩下降,感覺不對,折返後,沿稜闢路與黃藤爭峰,終見路徑。
→ 1021 (323341`2721884)見一噶瑪蘭登山會路條,這是自己由兩處自行開路踏查至此所見第一條路條,而後陸續又見到兩條黃色布條。
→ 1040~1059 登頂舊寮山。定位搜尋無所獲。看來自己的運氣與「王哥」和「噶瑪蘭」的山友不相上下。雖然沒有找到基點,但能登頂舊寮山已讓我覺得很興奮不虛此行。懷著愉快,如願以償的心情下山。
→ 1119~1124 叉路口。製作指示牌「往舊寮山約45分;中山瀑布約75分;新寮瀑布約90分」
→ 1146 96.3.18退回處,亦是今日奮戰的起始點,上行時間約95分,下行僅花22分,差距真的相當大。
→ 1215~1223 叉路口製作指示牌「往中山瀑布約200分;舊寮山約160分」。下「往瀑布群」。
→ 1228~1258 飛瀑吊橋下午餐。
→ 1312 停車場,結束今日之行。

所有回覆

  • 蒼淯兄的體力毅力讓後學佩服. 先說明一下, 個人沒有參予文中的任何登山或學術團體, 但提供所知資訊讓山友知悉. 1.此段路線新寮瀑布上游屬新寮瀑布群, 其中有一個比新寮瀑布還高, 只記得超級高, 沒有分層, 再更上游還有一個比較有規模的, 中途有幾個 零星的小瀑布... 2.中途標牌或路標應該是新寮瀑布群的, 並非要串起兩個瀑布的路徑, 我想也只有蒼淯兄才有這種決心與毅力. 3.中山瀑布端, 最後車行三叉路左轉馬上右轉就是造林林道, 數年前造林 期間相當好, 隔個一年狀況就很差了. 4.舊寮山, 王哥好像有從打狗溪端上來, 社大幾年前的環山計劃也有探這邊, 但是後來不管是新寮或舊寮上新寮山, 也因為風化狀況與陡升狀況而停止. 5.新寮瀑步以上的路徑不適合一般山友行走, 而且同行上需要注意, 已經有 落石傷人事件.
  • 鄒仔:      待天氣較穩定、溫和時,再走一趟瀑布群;或許可將其與新闢之路徑串連一氣。另請教閣下,「三月的瀑布」 相關位置與走法。有座標嗎? 林蒼淯 96.4.22
  • 三月的瀑布即是您文中的主角之一, 另外你可能需要注意一下林務局的施工控管,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19521 之前新寮瀑布步道從施工到開放約半年, 這次兩個月的時間(5/1~6/30)有可能是增設整修, 另外瀑布往上山徑有在樹上噴50m之紅漆註記, 就不清楚是否是要往上層瀑步的施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