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度大於45度的地形, 除非綁上安全繩, 或有濃密樹枝可供攀爬, 或採之字繞行, 一般並不適合開成直線路. 但如何從地圖之等高線, 預先判斷某一條稜線或斜坡, 適不適合開路呢 ?
最簡單方法,是先計算出坡度值, 一般都用如下的簡單三角函數公式來算:
θ = TAN-1 (縱橫比) , ※ 縱橫比= 高度差/水平距離
譬如: 某地圖每方格為一公里長, 某一條稜通過此方格的總爬升高度:
1)=100公尺, 縱橫比=100/1000 = 0.1, 坡度為: TAN-1 (0.1) = 5.7°
2)=200公尺, 縱橫比=200/1000 = 0.2, 坡度為: TAN-1 (0.2) = 11.3°
3)=500公尺, 縱橫比=500/1000 = 0.5, 坡度為: TAN-1 (0.5) = 26.5°
4)=1000公尺,縱橫比=1000/1000= 1.0, 坡度為: TAN-1 (1.0) = 45°
5)=2000公尺,縱橫比=2000/1000= 2.0, 坡度為: TAN-1 (2.0) = 63°
但除非有計算機, 不然這個 TAN-1 函數是很難用的, 底下提供一個簡單估算法:
*** 坡度值 ~ 縱橫比 X 50 , 適用於縱橫比在 0~1 之間 *** :
1) 縱橫比= 0.1, 坡度 ~ 5 °
2) 縱橫比= 0.2, 坡度 ~ 10°
3) 縱橫比= 0.5, 坡度 ~ 25°
4) 縱橫比= 1.0, 坡度 ~ 50°
5) 縱橫比= 2.0, 坡度 ~ 100° (不適用, 誤差太大)
最好採用更小比例地圖, 譬如 1/10000 或 1/5000, 來估算更局部區域之縱橫比,以求坡度, 以免實際應用時, 在台灣這種常有極端地形變化的區域, 產生誤判.
建議新版地圖, 自動提供坡度量測工具 (本人獨創之新想法與專利, 凡採用之商業團體, 酌收營利之1% 費用, 最近很需要錢啊, 3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