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2024元旦楓紅再訪北二段[閂山鈴鳴山]

活動日期
2023/12/30 - 2024/1/1
所屬團體
個人
困難度
3
類型
» »

2024元旦黃家小隊再訪楓紅北二段[閂山鈴鳴山]

 

    中央山脈北二段,指由中橫公路以北至甘薯峰這段山稜。其中包含了羊頭山、畢祿山、鈴鳴山、閂山、無明山與甘薯峰等6座百岳山峰,除閂山與羊頭山處於支稜之外,其餘山峰皆聳立中央山脈主脊上。

北二段我們曾經走過數次,畢羊路線更是登頂各四趟以上。閂山與甘藷峰之間群峰,有成功也有失敗經驗。曾冬季積雪過深撤退,也嘗夏季遇颱風環流而失敗。分段走完後(可參考2009北二段上集)(2016北二段下集),老爸一直想走畢祿北稜以及中央尖出730林道,可能機緣未到。

一般來說,走北二段會安排45天的行程,這次元旦只有3日假期,先與一些長輩回味一下閂山與鈴鳴山吧!


參與成員:黃家小隊-老爸(小黃)、大姑姑夫妻、安哥、章哥、美靈阿姨與鏵萲阿姨等7

 

完整圖文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review&act=info&review_id=30734

 

112/12/29(週五,天氣晴)

1600搭曾阿伯接駁車從台南出發,從埔里到梨山,一路開到環山部落王小明登山服務站,居然車流順暢,大概很多人都去其他名勝地點等候跨年吧!

先前多趟造訪附近山林,都是住宿環清宮以及果園農莊,第一次住宿王小明登山服務站,一樓是蔬果販賣集運處,階梯往下走是住宿區。住房內部還算乾淨,上下舖還有獨立拉簾,類似日本的膠囊旅館風,外頭是客廳以及簡易廚房,有飲水機和冰箱,階梯另一邊是淋浴間和廁所區,以登山客來說,已經是很好的住宿點了。從20239月份起,每人從400調漲為500元,730林道接駁車每趟為2500元。

走過730林道多次,即使自己有四驅休旅車,真心覺得聘請得力卡還是比較划算的。

 

112/12/30(週六,多雲轉雨,黃昏轉多雲)

0530起床,我們的車預計是七點出發。王阿伯告知元旦這兩日約有100多人上閂山鈴鳴山,6點整,多輛得力卡已陸續前來,老爸詢問是否有空車可用,很幸運地0615可提前出發,大約8分鐘就到清泉橋,橋邊730林道空地也有些山友等候接駁。

730林道一路搖搖晃晃,路況前面尚可,在6K處有一個髮夾彎,須往前開到空地再掉頭才有辦法續上。附近遇到一台現代8人休旅車,山友出發後司機發現打滑無法倒車而請求協助,我們下車幫他推車,不久即順利脫困下山。6K之後,路面部份落差大,泥巴池不少,可以停車處不多,多數作為會車之用,故建議以接駁車為宜。

0705到達車行車終點11.7K,下車整裝

0718往前走一點有老舊的木柵欄。

0739林道13K水源,由山壁而下的小小溪流,水源穩定,之前有水管與集水槽。

0744遇到3個年輕人撤退,男士於前方的崩壁跌落而臉部受傷,已經請求救援。

0746小崩壁,有拉繩,小心走即可。

0805林道14K山壁水源,水量較少。

0814林道上有許多楓葉,有紅有黃的楓香,林道走來美麗而舒服

0819林道15K水源,由山壁而下的小瀑布,水源穩而大。我們卸裝休息繼續吃早餐,一人裝公水1公升備用。天空開始飄雨,原本元旦三日氣象預報是好天氣,感覺不太準耶?一直到下午3點多!

0855漂亮的雙木營地,有營火剩柴。

0800廢機車約16k處,也訊號穩定的地方,大家不免俗地騎車打卡。

0924林道17.5K叉路,高度約2580M,直行往閂山,左下耳無溪。我們小歇後續行。

1014林道19K處,地面有水源汨出,雖然也是活水,不過感覺沒有前面幾個小瀑水源為優。

1016漂亮營地,有營火剩柴,除了少數崩塌外,其餘林道大致上緩升好走。後面會經過5個髮夾彎。

1210林道23.2K閂山登山口(海拔約2850M),我們繼續前行約300公尺,找一個不錯的松林營地紮營,拉好天幕,再往前約200公尺小溪溝取水。地面小水管無水,往右側山壁濕滑上切,大約5.6分鐘溪溝有活水可取用。雖然水量不大卻穩定。

此際雨勢加大,地面與箭竹濕滑,回營地吃點點心後,換上小背包出發。

1401閂山登山口,一開始就是陡上,地面濕滑泥濘,有許多泥巴踩滑痕跡。因為下雨,沿途的箭竹也都是濕的,大家穿上雨衣雨褲開始鑽箭竹海。遇到有山友下山,褲子都是泥巴,直說好滑,還說後面還有幾人像難民一樣

1406芒草堆,雖然仍下著雨,不過身後的北一段與無明甘藷開始清晰湧現。

1432隨著海拔提昇,雲霧漸散,南湖群峰一直到畢祿山連峰都逐漸顯露。

1440陡上淺草坡,這裡算是稜線,右側不遠處是雨量計,往這邊續行可以到茶岩山。路中間是個大水池,還算清澈,這是第一趟(2009年)造訪時的取水處。

1447右側有一大水池,從稜線之後,往閂山的路線算是平緩易行,路跡明顯,雖有上下大約4個假山頭,然起伏坡度不大,沿途水塘不少,有大片的箭竹草原,呈現出高山的溫柔面貌,屬於較易攀登的柔性山頭。

1518鑽入較高大的箭竹林,好消息是雨停了。

1524金明真叉路,有指示牌。我們營地介於23K25K之間,走哪邊的時間都差不多。

1534箭竹林內的爛泥巴

1540草原大而淺的水塘,水質乾淨,可能近日下雨較多,陽光露臉,池面還有倒影,大家開心拍照,本是缺水的路段,沒想到這裡居然還可以玩潑水節。大家童心未泯,玩了十幾分鐘才離開。

1605閂山,海拔約3168M,二等三角點 NO.1467。此時藍天白雲視野佳,三角點腹地不大,雄偉的尖哥(中央尖山)凸出雲海就在眼前,中央山脈由審馬陣山往右側連綿至畢祿山再到奇萊連峰,往能高連峰逶迤而去,雄偉壯闊無可言喻。吃點餅乾,賞景拍照後下山。

1711金明真叉路,我們走原路回閂山登山口。回程下坡雨後更是濕滑難走,不趕時間,小心為上。

1820營地。開始炊煮,主食是真才實料牛肉麵,還有炒飯,當然其他配菜也不含糊,吃得太豐盛,阿姨說引來一隻松鼠,仔細一看,是黃鼠狼啦!在營地周圍繞,眼睛古嚕地亮著,看來晚上食物得藏好才行。

戶外大約5度,不過林下無風感覺還算溫暖,走了約20公里,爬升約1000公尺,當下一夜好眠。

112/12/31(週日,晴轉多雲)

0445起床

0534出發,摸黑走來速度較慢,加上沿途脫衣物,檢查航跡檔,這1.5公路程居然走了約50分鐘。

0618叉路,直行,若左轉會往閂山的金明真路線。

0620林道25K工寮(海拔約2800M),位於左側下方處,夜晚容易錯過。右行是鈴鳴之門(也有人說閂山後門,不過還是稱為鈴鳴之門比較優)。

0628人待山與傳統路線叉路,我們小休後取直,先取舊路走,回程走人待山路線,形成O繞。

0638叉路之後的林道部份顯得破碎,26K處遇到一個大崩塌約30米,先前我們拉繩走腰繞,因為當下還算穩固且有拉繩,我們由下切過。

0655大倒木區

0705楓葉佈滿林道,我們駐足拍照,只是雨鞋和褲管實在泥巴太多了,與美景有點不協調。說正格的,730林道兩旁生長許多原生的紅葉植物--台灣紅榨槭與楓香等,如果寒流過後一週來訪,真的是登山兼賞楓的優質路線。

0729右下有叉路,是往溪邊取水處,直行。

0730林道27.5K登山口,地面有小水源,休息。

0740出發,一開始就是拉繩陡上,土石中小水源滲出,所以很泥濘,類似的路況還有3處。

0744另一處拉繩滲水岩壁

0758另一拉繩岩壁,大姑姑於此撞到凸石,稍微處理一下。

0800倒木溪溝,這裡大致上就是松林與箭竹混合林

0805落差地形

0822新舊路叉路口,往左是人待山路徑,我們往右。

0845有時鑽出草坡,側邊是合歡北峰以及白姑群峰加上雪山山脈。

0900完全鑽出箭竹,眼前全是低箭竹坡,尖峭可人的鈴鳴山就在眼前,路左有個黑水塘,踩著草坡,陽光明媚,天空白雲飄過,心情大好

0915登頂鈴鳴山 (百岳編號63;標高 3272M,三等三角點 NO.6373)。鈴鳴山往前可接無明山往右可接畢祿北山,帶到鋸齒連峰再往東的羊頭山,山頂呈現南北走向,附近全為淺竹地型,為台灣高山八秀之七。我們還帶著臨時製作的跨年兩字的紙張,A3大小黑白印製,有點搞笑。此際山上我們獨享,也不用怕丟臉啦!哈哈。

大家拿出看家本領,開始狂拍猛照,貪心地想把這周遭美景放入口袋全數帶回家。

這裡是高山的點將台,擁有360度的展望。隔著大甲溪望見雪山地壘的雪山主峰、大劍山、志嘉陽大山與西稜等稜線,還有被切割獨立的白姑地壘;隔著立霧溪銜接到中央山脈的奇萊連峰、到合歡群峰等,我們逐一與這些高山老朋友打招呼。

眼前無明山雖有廣闊迫人的閻王坡以及直劈而下的鬼門關斷崖,不過寶島第一尖(中央尖山)一直凸聳於北邊,真有睥睨群峰的架式,加上連綿駭俗的死亡稜線,令人生畏!二者的剛猛威勢,正與柔性的閂山及鈴鳴山頭成為對比!不禁要讚嘆大自然造化的神奇呀!

0957依依不捨下山,面對閂山,一眼望去是和緩草原坡,走來愉悅。

1026鑽入箭竹林。

1036新舊路叉路口,我們直行往人待山。箭竹高密,且須爬坡一段。

1051鑽出箭竹林,一片草原,就是人待山(3114M),沒有基石,有一個石頭書寫為記,山形不突顯。老爸先於山頂附近松林下找鹿角等夥伴。

山頂拍照後,老爸解釋說:這是唯一被排除的百岳,可稱為101岳吧!

其實這山名很有意思,「人待」也是「待人」的意思,好像像是靜靜守候岳人,等待著能欣賞它的人。

依據台灣百岳全集的資料:1971年,為慶祝中華民國開國60年,中華民國山岳協會策劃中央山脈大縱走,兩隊分別從南北兩端出發,最後在七彩湖會師。期間南端出發的藍隊於最後登頂並命名的六順山,經邢天正建議納入,而林文安前輩幾經考慮後,將原選定的人待山刪除後,百岳始告定案。

1115人待山北峰3074M,沒有基石,有一個石頭書寫為記。

1120下山,北峰後就從箭竹與松樹混合林中陡下。

1154箭竹稀少,再度陡下,代表快到林道了

1157接回林道,松針地毯,地面有許多毬果,阿姨覺得很漂亮,開始拍照,有返璞歸真的童趣。

1208鈴鳴之門,不管是那一個門,都是個巨大橫倒木,裝出出力上推的模樣,是辛勤登山途中的小樂趣。

1209工寮旁松樹下休息,吃餅乾與點心。今日有協作進駐,我們攀談一下後,1220出發,記得要走右邊的平坦路,左邊是往閂山的新開發路徑。林道上沿途遇到多個商業團的帳篷與大天幕,今日最為熱鬧。

1243林道24.5K路右有一紅磚造的廢棄水塔,一探滴水皆無。

1244林道24.4K活水源,有接水管,下方以白色水桶盛水,看來是穩定的水源。

1250昨日取水的溪溝處。

1302紮營處,煮麵煮熱水。

1422因為時間尚早,收拾裝備下山。

1430閂山登山口,這裡約23.2k,沿途到19K都有少數營帳搭建。

1522林道左側有一標記20K的水泥樁,被箭竹遮掩。不久,右側有一大泥巴水塘,老爸與大姑丈卸裝衝下去水塘附近找鹿角,花了15分鐘,其餘的夥伴聽老歌、唱歌與休息,最後兩人仍空手而回,畢竟這季節不對,台灣水鹿多於2.3月掉角,目前應該很難找到去年的舊貨。

1622閂山之門,上頭大概經許多人坐著拍照,磨得光滑。

1633林道17.5K,預計到15K水源處紮營,不過水源前後營地都不是很優。最後推到林道14K的山壁水源前60米,林道開闊處就地紮營。開始炊煮,今晚料理豐盛,煎煮炒炸都有。這裡有網路訊號,可以報平安。

晚上6點左右,有個山友匆匆經過,他說車子故障先下去處理,後面有4個孩子。章伯提起中午這山友帶4個孩子想要來購買食物,大家都嚇了一跳,單攻又缺乏食物,實在

用餐後,繼續喝茶聊天,其實內心有所等待左盼右盼,到2040孩子終於來了。我們趕緊提供熱食、熱茶與餅乾,應是又累又餓,孩子也開心吃起來,9點補充完畢,孩子禮貌地道別。大家好像放下心中的石頭,終於可以放心睡覺了。看著孩子大口喝湯吃麵,我們心中也暖和起來,覺得今晚並沒有預報中的寒冷(預報說體感溫度約1度),也希望孩子們對於山林事物能留下好印象。

本說要跨年報時,不過9點多都鑽入睡袋中。山下的燈火閃閃,阿姨說半夜山下傳來陣陣鞭炮聲響,為深山的寂靜夜晚,帶來迎接新年的熱鬧信息。

 

113/01/01(週日,晴)

0620起床,睡到自然醒。沒時間壓力,慢條斯理吃早餐。

0728整裝好出發

0743小崩壁拉繩

0750小溪泉

0811柵欄

0813回到11.7K,搭上接駁車

0910回到環山王小明服務站,曾阿伯已經等候我們了。

0930整理好往南山村前進,購買高麗菜與大白菜,真開心。

1205礁溪的上新餐館,酒足飯飽後,繞從台北走國道三號回家。

 

後記:

1.目前應算枯水期,但林道13K14K15K19K24K24.4K27.5K鈴鳴山登山口下切溪邊皆有活水,看來今年雨量豐富。

2.上閂山沿路有多個水池,尚稱乾淨,水量也不少。

3.上鈴鳴山前有水塘,但比較深褐色。

4.閂山鈴鳴總里程超過50K,輕裝上下閂山、鈴鳴山不困難,相較下重裝走林道32公里辛苦些。閂山登山口後,高芒草與箭竹走來較辛苦,裡面夾雜一些高山薔薇、刺柏等,加上泥巴不易乾涸,所以建議全副武裝--雨衣褲與手套,最好加上眼鏡與頭巾,護住眼臉為宜。

 

 

※您喜歡讀行嗎?您想要與同好徜徉山林谿壑嗎?

最近的出團訊息,可參閱黃家小隊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524230944469652/

 

※若您想參考黃家小隊歷年450餘趟的山旅紀錄,因部落格關轉,請至健行筆記查閱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member&act=review&member=931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