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鳥松尖山嶺 (坔埔山)

活動日期
2009/5/17 - 2009/5/17
所屬團體
個人
困難度
0

jjlu(阿竹)

2009/5/25


鳥松鄉位於大樹丘陵南側的尾端, 山勢雖有但不太高,
以登山的角度來看, 除了東北側的開墾區外, 山區又大致可粗分為三大部份:

其一是夢裡村北端的鄉境最高峰東照山地區 (鳳梨山西南峰) 到順流而下的十九灣溪上游一帶,
因為軍管區的阻隔 (考潭營區), 與鳥松鄉的鄉民並不親, 來往的人也不多.

其二是環澄清湖群丘, 因為屬於熱門風景區的關係, 論人氣雖然不少,
但地勢低緩, 在山區走動的話也是健行散步的成分居多, 登山的成份則甚低.

其三就是坔埔村、大竹村、華美村之間的尖山嶺地區了,

(華美村是原仁美村北側近山的地方, 在後來才又分出來另成一村, 在後文中仍稱為仁美地區)

與前二者相較, 這邊算是離市區近又較有山型的地方,
因此也成為鳥松鄉登山步道的代表, 相當於一座大型的山區型公園.
南北狹長約 1.5 公里的山區, 山徑紛岐, 周圍許多地方皆可出入, 山上也多休息站休憩區等的設立.
只求攻頂的話 (尖山嶺又名坔埔山, 高 101M 有圖根點) 約十來分鐘就可由較近的登山口來回,
若要縱貫整個山區, 一往一返大概也只要一兩個小時.

尖山嶺地區的主要登山口大致有六處, 分別是

 東北側的觀音禪寺登口 (停車場入夜後禪寺關大門可能進出不易)、
 東側的大義街街底登口 (在六個登山口中的高度最高)、
 東南側的學堂路 106 巷巷底登口 (近住宅區可能停車最不易)、
 南側的大同路 53 巷巷底登口 (循山溝入山)、
 西南側的聖恩堂登口 (在導覽圖中被標為最佳登山入口)、
 西側的四面佛登口 (有餐廳、卡拉OK等, 最是鬧烈嘈雜)。

而山脊線上的雅座、三好嶺、尖山嶺等地,
也是有餐飲與卡拉OK的 (車子無法直達, 業者另以軌道車等運物), 登山氣氛相當另類.

此行則分成三次停車,
第一次停車先依序連走上述的前四個登山口, 再登頂並繞回第一登口, 費時約 100min ;
後兩次停車則分別由第五、六個登口上探較重要的遺漏山徑.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瑣記〉 行程一:   由觀音禪寺登口入山, 先沿主脊東側的山腰路往南, 上上下下到達仁美後,   復由大同路53巷巷底的登口回山區, 往北走到尖山嶺 (坔埔山) 再繞回觀音禪寺,   這一圈走下來約 100 分鐘.  16:35 觀音禪寺前出發 (約 50M), 先沿稜脊東側往南到仁美一帶, 上上下下.  17:07 出大義街底登山口 (約 75M), 折返又入山區再往南行.  17:23 華山 (約 70M), 蠻大的休憩區, 不少路徑在此會合, 取往仁美的方向下山.  17:27 出學堂路 106 巷巷底登山口 (約 45M), 穿過街區沿著柏油路往另一處登山口.  17:34 大同路 53 巷巷底登山口 (約 35M), 旁有一荒廢的幼稚園, 沿山溝入山.  17:43 接上由聖恩堂過來的稜線 (約 70M).    接上由聖恩堂過來的稜線與山徑後, 右陡上有小徑上稜, 但路況較差先不取.    可是山徑主線再往北卻都是在山腰上 (計先後有四條可往右陡上主脊的岔徑) ,    等發現接上產道且再往前走就要下山了, 才折返取最近的小徑東上, 直登雅座附近.  17:48 雅座 (約 87M), 續沿稜北行.  17:50 三好嶺 (約 89M), 西向視野不錯.  18:00 尖山嶺 (101M). 雅座、三好嶺與尖山嶺這三處都在稜脊上, 且有餐飲提供.  18:05 接橫向山腰路 (約 80M), 右轉往觀音禪寺方向腰繞.  18:15 回到觀音禪寺前取車 (約 50M). 行程二: 由聖恩堂登口往返三仙嶺、華山、雅座南鞍等.  18:25 聖恩堂南側停車且再次入山 (約 30M)  18:33 三仙嶺 (約 69M)  18:37 接上方才由大同路巷底過來的山徑 (約 70M), 這次改走陡上的小徑登稜.  18:38 小尖山 (約 80M), 主脊上路大, 先往南走走看.  18:41 再次來到華山 (約 70M), 原路折返.  18:45 回到小尖山 (約 80M), 續往北行會下往小尖山與雅座間的鞍部.  18:46 雅座南鞍 (約 75M), 在兩條西下的小徑中擇一往下, 接山腰路後回往聖恩堂.  18:51 回程經三仙嶺 (約 69M).  18:59 在聖恩堂的東北側下到柏油路 (約 30M), 再繞一小圈回到聖恩堂南側取車.   在各登山口看到N次的導覽圖中,   有標出聖恩堂這邊是 最佳登山入口, 也許是因為沿途視野風景最好的關係.   再次上山, 正是晚霞美麗與高雄市區華燈初上的時候.   在「行程一」中漏掉了三好嶺雅座一帶南向分別往華山與聖恩堂的稜線部份,   而「行程二」由聖恩堂出發補探這部份約需半小時. 行程三:由四面佛登口往返三好嶺、雅座等.  19:13 四面佛附近停車後起走 (約 40M).  19:20-19:24 三好嶺 (約 89M), 西向夜景不錯.  19:26 雅座 (約 87M).  19:31 回到四面佛附近 (約 40M)   話說尖山嶺主脊上的三好嶺與雅座皆有餐飲供應,   而業者們若需補給, 則是先利用車子把東西送到西側山腰的產道上 (約 60M),   再利用陡上的, 半流籠半軌道車的載具運上稜脊.   若登山客從四面佛這邊上山, 自然可充份利用到這山腰上的產道,    產道由登山口往東陡上, 到了山腰再一南一北緩緩岔出,   分別在雅座、三好嶺下方的流籠頭結束, 並續接山徑可通往各地.   此行在夜色中來到四面佛這邊, 先上到三好嶺看夜景, 再由雅座下山, 繞一圈只十來分鐘. 最後再補充這個「坔」字, 其國語發音為「ㄌㄢˋ」, 音義與「濫」、「爛」接近, 在百多年前付梓的《鳳山縣采訪冊》中則將此行的「坔埔山」記為「濫埔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