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據報載苗栗縣三義、通霄交界的三通嶺,以前是兩地商賈、物資步行往來的要道,三通嶺步道四通八達,地方分別取名挑鹽、挑米、挑炭、挑茶步道,三叉河登山協會重新整理後,成為苗栗南境假日登遊新路線。
三義、通霄受大坑尾山阻隔,早年兩地物資必須經挑夫人力運輸,慈濟山的茶葉、山區的林思木炭窯、苑裡平原的白米、海邊的食鹽,均經過這些步道運往另一邊。
道路交通發達後,少數古道拓寬開馬路,多數古道荒廢,久無人行,人跡罕至,往來三義、通霄的古道逐漸被人們遺忘,昔日挑夫揮汗挑重物的往事,也只剩老一輩人士記得。
致力推廣休閒登山的三叉河登山會,兩年前開始探尋大坑尾山古道路線,增設路線指示標識及分布圖,並取名三通嶺(連接三義、通霄之意),開發完整的三通嶺休閒步道系統。
往三通嶺步道可經苗48線從三義往通霄走,路旁有山會設置的指示牌,由南往北依序為林宅出發的五月雪步道,曾宅出發的尾山步道接挑炭步道,李宅出發的松林步道接梯仔崎,各步道均可以接上三通嶺稜線。
因此在這充滿詩意的季節裡,三重山會 銀英姐特地的,聯繫到苗栗縣三叉河登山會的會長 林慶發先生 幫我們規劃了這一段思古兼賞花的溫馨懷舊之旅。
2006年4月23日台北清晨的天空是灰濛不雨的,山友陸續的抵達健保大樓,三部遊覽車
搭載著135顆期待的心情,緩緩駛上遙遠的那端,興奮期待的心情寫在臉上,好久不見自由,好久未曾解脫,油桐花的影子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來到了三義車亭休息站,現場有邀請到國內十位木雕大師,作現場的木雕技藝展示,劉明源大師說 :「木雕藝術是當人透過與自然物的對話後才有交集,所以人在自然界中扮演了主要的角色,是人透過對物像內省後之定性,反璞歸真在有形的生命裡,對無限空間的感受,發自內心深處,傳達一種語言與訊息」為其創作理念。好深奧哦!
不懂!
站上高高的欄杆兩會的領隊,相繼熱心,詳細的說明今天的行程,首先大隊人馬分成兩批來到了位在三義鄉中正路的火炎山森林生態教育館,該館是利用原新竹林區管理處大湖工作站改建成地下二層、地上三層的建築,佔地七百坪,內部展出近年來傑出的木雕作品與火炎山的前世今生,內容生動有趣,館中特設樹枝蟲及貓頭鷹彩繪DIY,親子可以一起動手,用樹枝、毬果等材料做隻栩栩如生的昆蟲,或是黏貓頭鷹再加以彩繪,相當有寓教於樂的效果。
期待總是會來到,不遠處翠綠的山頭,被雪白的花朵點綴其中,有如皚皚白雪灑落在青
色山脈,真的好美,好柔哦!令人陶醉,而心如弦箭,真想馬上飛奔而去。雀躍不已的山友,魚貫有序的往三通嶺步道前行,林會長指導大家如何分辨桐花公母,真是博學啊!沿途可見許多遊客將撿來的花朵,編織成各式各樣的項鍊與花冠,帶在身上真是漂亮,
尤其許多可愛的阿婆們!簡直是回到了童年,煞是純真。
行走在白花小徑,全身又被再次降下的花朵包圍,花瓣飄旋著斜斜落下,好似從天而降的小天使精靈,再度拜訪人間,欲將紅塵染白,欲將俗事化為單純,此時看看身旁的山友,個個洋溢著幸福的歡笑,俯拾皆是另一種幸福,這個季節是屬於油桐花的,它以
自身的潔白純真吸引著山友的心。
曾幾何時,因經濟價值喪失而被遺忘的油桐樹,成了每年4、5月時殷殷期盼的浪漫雪季;這場春雪,因而有了『五月雪』雅名。
油桐花三月底長出花苞,四月底佔滿台灣中低海拔山區,五月時達到最盛,綠色山頭將綴滿白雪般的白色花叢,不過油桐花最美之處是走進樹林,周旋於隨風起而飄落的桐花之間,彷如白雪飄下,悠然山徑裡踏雪而行,大地像是舖上一層白毯,讓人陶醉!仔細觀察會發現,桐花是在盛開的狀況下脫離枝芽,用最美的姿態換來這一刻驚嘆!
正午時分,人聲鼎沸三通嶺,基點旁的涼亭依然亮麗如新,早到的山友,進駐其間好生羨慕,涼風徐徐,伴著花香,享受這難得的浮生之閒,其餘山友散佈在這廣大的腹地,泡茶聊天話家常,最後再來一張大合照,三叉河棒!三重也很讚!總之狗腿一下摟!
行行復行行,桐葉花明又一村,走過五月雪步道,前方有挑炭古道來接,路口,三叉河山
會準備了道地客家美食,讓三重山友品嚐,不僅土親,人更親,力盡地主之誼,真是銘感
五內,安隻謝!誰摸妮!客家傳統好客,發揮的淋漓盡致。
來到挑炭古道的木炭窯,山友駐足觀看木炭窯的外貌及結構,了解木炭的製作流程
解說員賣力的陳述著,然後來到了製作香茅油的工廠,聽取檜木精油的萃取過程,順道買幾罐回家,滿室生香。
接著會長帶領大家往近來挺有名氣的勝興車站,說到此景點先向各位看官介紹,在明治四十年設站時,此處只是個小小的「十六份信號場」不對外辦客運業務,只具轉運功能。昔日的三等站,卻成為今日懷舊的美麗景點,假日遊客如織,小站古樸風貌與現代身影,,產生另一種不協調的新風情。自民國八十七年九月二十三日晚上九點十分最後一班南下火車經過後舊山線原山線鐵道因坡度過大另闢新線而功成身退,但留下的勝興與泰安兩個舊火車站因造型優美並有富古意,最近倒成為遊客造訪的旅遊景點,順著已無火車通行的舊山線,我們就來一段頗富詩意的鐵道漫步之旅。
大夥摸黑穿越第二隧道時,不時傳出鬼叫聲,嚇壞了許多膽子較小的女生,就在充滿刺激的叫聲中,我們穿越了時光隧道,回到了現實與文明,為此古道行桐花情,畫下了一次完美的結局,大家相約明年再攜手同行。
後記:
初見滿山花海時的驚豔與錯愕,驚豔於萬綠叢中的亮眼白,讓人有些目不暇給;隨即置身於未見冬季的皚皚白雪,何來暮春初雪未消的錯愕之中。於是,當我再度仰望油桐花時,當下多了份虔敬與讚嘆。但是這份唾手易得的賞花幸福,卻因年復一年油桐花的開落生滅『恰似青石的街道向晚』般的,心緒不再煩鬧,終至寂然不驚了。
每年的這一場桐花季又再度被輕喚而甦醒,誠如古人所云 :「夢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翻山越嶺,所尋訪的不就是一份美的感動,然而這份感動將在心中長存一份美善,觸目盡是真性情。
油桐花又再度綻放了,走!我們一起去賞花!與其高談闊論「珍惜身邊所擁有的幸福。」何妨從「靜觀油桐花」的實際行動開始吧!
僅以此文特此感謝 苗栗三叉河登山會 & 三重市登山會
http://tw.myblog.yahoo.com/jw!HJoW_7GUHA7y7VDkoKU66ew-/photo?pid=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