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登山論壇

梅山古道簡介

miin(豪邁)

2005/9/17


梅山古道簡介:
來源:梅山文教基金會 http://www.ms-cef.org.tw/index1.htm

一、瑞太古道
1.位置:太和村通往瑞里村
2.全長:約5公里
3.開闢年代:西元1870年由民間移民開闢,做為入墾太和之步道。
西元1927年加強整修,做為學生上學之步道。
西元1999年由林務局以枕木舖設整修。
4.特色:雖然以枕木舖設整修,仍維持百年前路線。沿途有孟宗竹
林,觸目一片綠意盎然,空氣清新,鳥語花香。
5.旅遊推薦指數:★★★★★
(瑞太古道如今已成為到瑞里旅遊登山的重要景點)

二、半天寮古道
1.位置:梅山鄉深山村落到梅山市集必經之古道。
位於太平村通往半天村的途中。
2.全長:約1000公尺。
3.路線:由半天寮橋(下半天寮)經半天寮、頂半天寮至平路,直通到
現在的望風台抵太平村。
平路至望風台這段奇陡無比,其路崁有「一崁到肚臍,二
崁到目眉」之稱。(但此段因天災影響已成斷崖,不能通行
,只能沿縣162甲公路抵太平村。)
4.特色:梅山鄉公所於民國九十年(2001年)發包,以進口花崗石
板舖設,全長約1000公尺,可做為登山路線。
5. 旅遊推薦指數:★★★

三、圳南古道
1.位置:梅山鄉各村古道以圳南村遺留最多。
古早龍眼村民通往梅仔坑必經道路。
另有太坪與村內各部落,都有古道連絡。
可以沿山脊稜線通往民番界碑處。
2.全長:約13公里。
3.維修情況:由梅山文教基金會登山社社長林忠柚先生規劃,在無
任何政府補助情形下,率愛好登山之本會會員,出錢
出力,將原有古道整修,利用古道沿線之杉木、筆桐
樹(蕨類)幹舖設階級。已完成的有:
水底寮經青寮頂、民番界碑、桃仔園、大坪大尖山稜線。
又從龍眼村龍興宮後,順原古道整修,通頂樟湖、中樟湖、
下樟湖至水底寮。
4.特色:由民間整修,階級為杉木、筆桐樹(蕨類)樹幹…等等。
充滿原始風味。
可由距離梅山市區不遠的圳南村出發,適合半日遊或時間
不夠充裕的民眾登山遊憩之用。外地利用此古道登山之遊
客日漸增多。
5.旅遊推薦指數:★★★★★

四、圳北古道
1.位置:龍眼居民經二尖山下雲林縣古坑鄉的龜仔頭,再經頂過溪
抵達梅仔坑。
2.全長:二公里。
3.特色:二尖山下至龜仔頭這一段路,短短二公里,海拔從1300公
尺下降至500公尺,落差甚巨,人稱「好漢坡」。沿途孟宗
竹林茂密,涼爽怡人。
頂過溪至梅仔坑段,是龍眼、柑桔、檳榔的產區。
4.旅遊推薦指數:★★★★

五、「圳北休閒步道」
1.連接早期的產業道路,由大坑(心行橋)直達觀音山(海拔428公尺)
,下接麻園寮回正良橋。
2.全長:約5公里。
3.整修情形:梅山文教基金會登山社新闢的休閒步道
4.特色:視野遼闊,東望太平山山脈連峰,西遠眺嘉南平原、六輕
工業區、台灣海峽、夕陽、夜景,極為壯麗。較之圳南
古道,圳北休閒步道更接近梅山市區,來往更為迅速便
捷。近來已成各機關團體假日休閒以及社區民眾作每日
健身的健康步道。
5.旅遊推薦指數:★★★★★

●2003全國登山健行活動(圳北休閒步道)(梅山文教基金會協辦)

六、安靖古道
1.位置:此古道是竹崎鄉的鹹菜甕及安靖村的居民通往梅仔坑的古
道。鹹菜甕居民越過觀音石山(海拔1019公尺)的山腰,
經詔安寮、坑仔坪、柿仔寮、南靖寮抵梅仔坑。
2.全長:約10公里。
3.整修情形:由梅山文教基金會探戡並整修。
4.特色:詔安寮、南靖寮是以先民從福建漳州的詔安縣、南靖縣移
民而來,為紀念故鄉而命名的。其中詔安寮的先民供奉玄
天上帝金身隨行,並建廟為詔安寮廟,其廟產遼闊,為讓
其後代子孫知道其產業範圍,勒字於禁湖(今之錦湖)一
塊大石頂端平台上,這石碑稱為「詔安寮廟廟產界址碑」
但今已鮮為人知,經梅山文教基金會探訪發現此碑為清光
緒十五年立,距今已有113年,是安靖村最有價值的歷史建
築物,值得珍惜保存之。
5.旅遊推薦指數:★★★

ps:本會可代為安排古道嚮導,供外地遊客、機關團體登古道時嚮導之用,
唯本會純為服務民眾性質,僱用響導之費用,請自與嚮導洽談,本會並不介入。
如有需要幫助安排,請電洽本基金會:(05)2625899王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