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
補給站
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Keep
on
Toggle navigation
登入
首頁
登山
登山行程紀錄
路況回報
藍天圖集
祥馬圖集
流浪山裡的故事
裝備
裝備討論區
失物集散中心
黑市二手裝備
活動
登山補給站活動
登山團體活動
論壇
台灣登山論壇
登山安全討論區
新手討論區
徵伴共乘討論區
自助旅行討論區
本站留言版
單車討論區
旅遊
台灣行腳
海外行腳
單車行程紀錄
自然
植物討論區
動物討論區
自然科學討論區
相片牆
精選相片
最新相片
戶外指南
登山安全
登山醫學
裝備報告
自然生態
登山路線
登山技能
登出
裝備討論區
首頁
裝備
裝備討論區
草刀與狗
草刀與狗
hunter5(不存在)
2010/4/19
放大
縮小
最近想找一隻較稱手的草刀, 原來的草刀雖也不錯, 但實際用來總覺得砍時不是很順手, 先買另一支試試, 還沒用, 不知好不好用, 若好用, 改天幾支刀具順便來訂做.
新買的材質據說是砲彈鋼製, 由老師父手工打造, 表面粗糙, 很有古樸美感. 先買的那隻較平整, 應是彈簧鋼製.
聽說金門出產菜刀, 用的就是砲彈鋼. 不知好不好用.
0
0
0
0
P
P
文章附件
左邊是新買的草刀, 右邊是舊草刀
下載
新刀刀厚快是舊刀的2倍, 略短, 較重頭, 應更適砍劈, 舊刀用來有點後勁無力的感覺, 除除草倒還不錯用
下載
詳看刀身, 新刀很像古早用的柴刀, 粗糙, 但就是覺得美
下載
排序
最新到最舊
最舊到最新
所有回覆
又敗了一支手工山刀, 價格是上回開山草刀價格四倍, 比銅門山刀貴許多, 聽說中間刀鋒也是砲彈鋼, 外面像三明治包覆軟鐵露出刀刃部份, 這樣才可以達到堅與韌雙重目的. 怕放太久生鏽先上一層漆, 昨天下雨天, 又是裝備保養天, 順便製作山刀肩負背帶, 如此較為方便, 要掛腰際只要將扁帶縮短即可, 至於開山草刀通常都用多層牛皮包覆放在背包中, 取用算是較為麻煩. 看樣子經常作為刀刃有用彈簧鋼, 砲彈鋼, 以前所知最硬的應是碳化鎢鋼, 不知適不適合拿來當刀刃使用, 缺點應是硬到有點脆, 所知的像玻璃切割器, 甚至登山杖尖都是碳化鎢鋼. 碳化鎢鋼不知可不可以像傳統山刀製作包覆軟鐵, 已知以前都是高壓放電加工, 鑽石切割加工模具使用.
說到這狗呢, 好不容易光陰似箭, 歲月如梭, 自從登山教室第一堂說登山不可獨行, 狗也算登山伙伴, 於是展開籌備訓練, 目前早晚大概跑個5000沒問題, 體力驚人, 最大的缺點是整天愛咬, 已經陣亡的鞋子大概8雙跑不掉. 只要想換鞋, 又捨不得丟, 交給牠就對了. 不過牠是個藝術家, 很有天份, 看這椅子就知道 !!!??? 牠會雕骨頭, 塑膠, 木頭, 只有鐵雕不會.
你可以比照以下這位苦主辦理 http://www.wretch.cc/blog/boogier/16352574 把藝術品掛脖子上,好像不錯看!
謝謝! 這好像在做嫌疑犯的犯罪存檔照相, "這是我做的好事" 一樣, 看狗狗一臉無辜樣.
如果明知路況很好, 那可能不須要帶砍刀, 開山草刀. 這時候一把小巧隨身的小刀就很夠用, 頂多只是切個水果, 菜, 割個布條, 或做雙筷子來用, 原來又看那氣象說又打雷下雨的, 所以今日閒著就來做一把檸檬小刀, 以前總隨身有把瑞士刀, 但太小又怕不小心一滑手刀收回會以血祭刀就不妙. 有時除開山刀之外, 隨身小刀也不錯, 切個水果用砍刀有點用牛刀的感覺. 材質選鎢鋼, 堅硬, 鋒利, 打磨相當耗時, 磨完銳利到可切割薄紙片. 這一把名符其實的檸檬刀, 刀柄,套大約是20年的檸檬樹枝. 刀柄與刀刃取一小角度, 稱手方便切割走向.
悍特大大是左撇子?左撇子?
陳大哥: Q: 悍特大大是左撇子?左撇子? A: 何以見得? 願聞其詳? ==================================================== ps: 雞絲頭齊全, 會割草有時不太妙, 丈母娘聽聞我閒到上山割草, 說: 來來來, 虎尾住家旁大空地全是鬼針草芒草的, 害我今日又是腰酸背痛一天. 住家附近小山的運動路線也包辦除草任務, 算來也是運動. 學蔡爸帥哥將舊草刀握柄加長到1.5公尺的關公掃刀, 掃除鬼針草芒草一類的矮灌木, 草類很有用. 缺點是作業範圍要大些.
大多數的刀劍都是雙面刃,如:倚天劍、屠龍刀、武士刀、菜刀、水果刀、…….還有銅門刀。 單面刃屬少數,:日式開山刀、台式柴刀、草刀、山刀等山林原野用具。依刀刃面倒角方向可分辨左、右手。除非要訂製,否則難買到左手刀,很多老師傅一輩子沒打造過! 圖片中的草刀&小刀,兩者倒角方向不同!
我買的舊草刀是單面倒角, 新草刀雙面都有, 但一邊較斜, 至於自製小刀則兩面平均, 開山刀也是兩面平均倒角. 您說的有道理, 若以舊草刀拿在右手習慣由右往左砍, 依倒角方向, 砍到物體會使刀往下壓, 被砍物若刀是水平砍出, 會造成被砍物變成最後離刀時拉出細絲, 尤其是草類較明顯. 若是由左手操刀由左往右砍時可能會讓下方切口較為平整. 推算看來舊草刀應較適合左手使用. 新草刀兩面都有倒角, 左右可能差異不那麼大. 新草刀刀身較厚也適合劈薪材用, 雙面都倒角說得通. 但是若拿來削甘蔗那就倒過來, 舊草刀削的方向是由左略向右削出, 甘蔗皮向上翻起應較為順手飛出落地. 這樣說來舊草刀倒角方向也蠻適合拿在右手削甘蔗的. 下回拿舊草刀使用時再來比較一下, 右手使用或是左手使用, 那一邊較順手. 原來我並沒刻意去注意倒角方向, 原來真有學問在.
悍大:(1)您買的小山刀是原住民的獵刀~獵物處理刀=菜刀,所以是雙面刃。 (2)自製的小山刀是否取材自〈鋸用銼刀〉?刀背的條紋很眼熟! (3)新買的草刀?它俗稱:【厚格】~用來砍、劈中大型竹木材,屬傳統柴 刀 改良型,砍草?手臂會哭!舊草刀叫埔里鐮【格】,刀背略有幅 度 叫宜蘭鐮。 (4)剁、劈、砍、刺、掃、切、削、割、….無論單面OR雙面刃,不管那種刀都無法全面兼具。我個人較鍾情單面刀:材質均一(非貼合、耐磨、好磨)、而且能施展的動作較廣泛...雙面刃的銅門刀如果遇上綿密的灌木叢、箭竹林、茅草陣,一定高舉白旗,88水災後清理出一把被我冷落36年的銅門刀,也毫不猶豫送予喜歡高山百岳的山友。 ----------------------------------------------------- --------------------------------------- 一刀上手,危機伺臨: 〉〉〉若以舊草刀拿在右手習慣由右往左砍 眉批~危險!!不能砍!小心自己的大小腿! 建議~【砍】,殺氣重!會傷己!【推】【掃】是文化精髓,舊草刀拿在右手由左往右推掃...反手拍是網球.羽球王道,右手持刀一定要右腳在前,側身由左往右往前推往外掃,以腰力帶動肘勁,省力健身,蠻牛省了藥布也免了。 叮嚀~下坡行進中,手不可提刀..
陳大哥: 真的是老師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2)自製的小山刀是否取材自〈鋸用銼刀〉?刀背的條紋很眼熟! A: 正是, 老師父一眼果然就看出來, 這鋼質不錯. 特別留一小段條紋或許有用. (3)新買的草刀?它俗稱:【厚格】~用來砍、劈中大型竹木材,屬傳統柴刀 改良型,砍草?手臂會哭! A: 原來如此, 怪不得打鐵老師父說這把開山好用. 舊草刀則除草蠻方便的. (4)剁、劈、砍、刺、掃、切、削、割、….無論單面OR雙面刃,不管那種刀都無法全面兼具。 A: 看來探路我會先帶厚格仔或小山刀, 遇箭竹次回我就背籬笆剪上山. 除草路再帶宜蘭鎌. ----------------------------------------------------- 一刀上手,危機伺臨: 〉〉〉若以舊草刀拿在右手習慣由右往左砍 眉批~危險!!不能砍!小心自己的大小腿! 建議~【砍】,殺氣重!會傷己!【推】【掃】是文化精髓,舊草刀拿在右手由左往右推掃...反手拍是網球.羽球王道,右手持刀一定要右腳在前,側身由左往右往前推往外掃,以腰力帶動肘勁,省力健身,蠻牛省了藥布也免了。 A: 句句真名言, 原來最好的方式是右腳在前, 由左往右推掃較安全. 我都弄亂了. 下回一定好好遵守. 有次籬笆剪還真掃到大腿, 5個透明洞變紅色. 太累真不能操作機器. 使用說明上有交待. >>>叮嚀~下坡行進中,手不可提刀.. A: 記得了. 最好不要拿, 必要時, 我解讀為, 腳步千萬要站穩. 有滑的可能一定要收起.
平路上從事長時間除草作業, 發現最後都是腕力不夠, 根本抓不住刀柄, 若沒有跌倒疑慮, 可將刀柄用傘帶作適當確保, 如此腰力臂力將發揮最大效能, 只要甩得動就可以, 延長作業時間至少 2 倍以上. 注意傘帶上方固定點相當牢固, 不會滑動. ps:不適合山上作業.
開路刀輕薄利韌 挑選刀首重順手 刀法要安全省力 用刀前先學磨刀 我最喜歡用的刀 ------------------ 砍刀刃長30cm 可撓彈性鋼 埔姜柄,輕又韌 帶柄全長86cm總重0.6kg 砍枝條像切菜 遠挑近劈皆宜 長時開路不酸 ------------------ 以上是我的小心得 佳文共享,雖然我還有些意見,包括最重要的[持刀時請勿戴手套] 刀具在野外的種種用法 http://www.ezlife.com.cn 2007年01月22日來源: 簡單生活 EzLife 戶外離不開把刀首先要看通常在哪些情況下需要用砍刀。 1,需要開路前進的情況下需要用砍刀。 2,需要長期露營,建營地需要用砍刀。 3,需要製造工具的情況需要用砍刀。 也就是說循著已有的路線,進行短途徒步旅行,並自帶帳篷和爐具的旅行者,沒有必要帶砍刀。 事實上這包括了絕大部分戶外運動愛好者。 另外在很多地區也沒有必要帶砍刀。 例如: 1,沙漠地區 2,高原和高山苔原地區 3,草原地區 也就是說全國的干旱和半乾旱地區大多無須砍刀,因為這些地區沒多少樹。 還有樹林中矮小灌木不多一般也無須砍刀(但要生火取暖,應帶斧頭)。 現在有一個誤解就是砍刀要越重越好,其實並非如此。 砍刀可分兩類,一類可稱為開路型砍刀,如馬來砍刀(俗稱蠻刀)。 這類砍刀刀身較薄通常不超過4MM厚,刀刃長度為240MM——480MM,重量在600克——850可之間。 這類砍刀非常實用,較輕的重量很好控制,長時間的開路也不會太累,而且可以輕鬆砍斷直徑50MM的樹木和很粗的毛竹。 是野外作業的首選。 另一類可稱為砍伐型砍刀,例如我們常見的柴刀和傳統的狗腿。 這類砍刀的特點是刀身沉重堅固,刀脊厚達8MM——15MM,並通過刀型調整或配重使重心前移,使劈砍更有力, 這類砍刀適合砍伐相當粗的樹木。但由於太重,不易控制,並不適合在密林中開路,除非你有很好的力量。 砍刀的設計要均衡多個因素 1,重量,較重的砍刀劈砍更有力,但要考慮使用者的能力。 2,長度,較長的砍刀開路效果較好,但要考慮便於攜帶。 3,寬度,較寬的刀身可以作為挖掘工具。 4,刀型,通常是略帶彎曲的刀型,但這不是絕對的。 5,刀把,也是略帶彎曲的,便於劈砍。 砍刀的選擇 1,重量,可以把一根木棍釘在地上,用白顏色標出30MM——50MM的劈砍部位。 連續砍10——20刀。如果都砍在預定部位就可以了,反之就要減輕重量 2,長度,一般來說將砍刀刀刃的長度相當於手肘到中指指尖的長度,但由於各人情況的不同,這只是一個參考而已。 3,刀把,要略帶彎曲手感舒適,用手握住前後各有20MM的空隙。能雙手握更好。 砍刀的使用 1,在不使用時把刀收好,以免發生危險或引起旁人誤會。 2,使用時要先站穩腳步,,腳下有根,出手有勁,可以使劈砍更有力。 更重要的是當腳步沒站穩就揮舞沉重的砍刀,很容易失去平衡而發生危險,後果是會很嚴重的。 3,劈砍時一般來說以45度角的斜劈最有效,即可避免刀刃被樹木夾住,又可減少因為樹木晃動而產生的緩衝作用。 4,竹是從生的,砍時要選單根的。竹較硬,砍伐時角度可以大一些,以免刀從竹幹上彈開。
開路刀輕薄利韌,輕則省力,薄有利切削,利則效率高,韌不易折斷 挑選刀首重順手,不順手的刀不好用,不會喜歡 刀法要安全省力,最省力的刀法,最熟練,效率高又安全 用刀前先學磨刀,透過磨刀了解刀如何利進而保養愛惜刀 我最喜歡用的刀 ------------------ 砍刀刃長30cm,大面積茅草藤蔓可用長刃效率高 可撓彈性鋼,才能輕薄利韌刀身彎曲不變折變型 埔姜柄,輕又韌,砍刀最易斷柄,原因包括刀刃不利,使用不當,材質不佳,經久使用,野外換柄幾乎不可能,柄的韌性佳,不易斷,重量輕,好上手,效率高 帶柄全長86cm總重0.6kg,長柄可對付荊棘,手不會刺刮傷,暫停時又可做拐杖不易遺失 砍枝條像切菜,開路通常挑軟的吃,除非必要不砍樹幹,才能趕上行進速度 遠挑近劈皆宜,必要時該劈也要能劈 長時開路不酸,開路刀的首要考量 ------------------ 以上是我的補充說明 挑刀過程尋尋覓覓 最後愛用常用唯一 好刀可陪您一輩子
蘇大對刀也頗有心得, 談這磨刀在開路之前倒是都在家中磨的, 自備一台砂輪機是蠻方便的, 尤其是刀有缺口時, 像之前用的籬笆剪就不能用砂輪機, 這時用到的鑽孔機轉小砂輪應不錯用, 鑽孔機最好具高轉速功能, 至少也用個 2000轉以上卡好用. 籬笆剪的刀片磨起來蠻過癮的, 快上百個小刀面要磨. 除了這個之外還有嗎? 像我自製的小刀, 先用砂輪粗加工, 後再輔以磨刀石, 要求鋒利, 面積小時, 細目磨刀石不錯. 較大的山刀若要快也可以砂輪機快磨, 磨的方向最好順刀的切削走向. 另外若要在山上時常保持一口鋒利的刀, 隨身帶一把小的鑽石磨刀棒, 非常好用, 不消1~2分鐘, 即可乾磨好一口利刃, 對於開路相當好用, 這磨刀棒用於籬笆剪也相當快速好用. 說到如何磨刀, 專家中的專家還是經營五金多年的陳新安大哥最有心得. 任何材質的刀, 應有不同的磨刀方式.
開路刀說不完道不盡 借個版面聊聊 聊多少算多少 不知您看過使刀像使打狗棒的 不好意思 這種人佔的比例還大半 下場是 砍沒多少成績來 就 手麻 斷柄 甚至斷刀 然後 嫌刀爛 為什麼會如此 因為心理沒有刀 正確說 不了解刀 刀使的好 一定是自己的刀 正如 馬騎的好一定是自己的愛駒 現代人的講法 車開的好一定是自己的愛駒 開車要如行雲流水 使刀講究 刀隨意至 刀就好像 山行者的一隻手 心想即成 不用思考 了解刀是用刀的第一步 了解才有可能喜歡 愛刀然後才會有寶刀 要了解刀 磨刀先 磨刀不只是技術 還要培養和刀的感情 所以 必須 手工磨刀 磨到 欣賞 鍾愛 才有感情
最高操的境界--此時無刀勝有刀! 看過造林人是隨身帶磨刀石,不用高科技,溪邊質地較軟的石頭就可以了, 至於機器磨,太沒感情了,機器是工具,但卻無法透過磨刀過程更加了解刀具, 看著缺口慢慢消失,順便注意刀面狀況是不錯的. 自己的刀才是好刀,所以自己認為的好刀,是不應該借人的, 爛刀...就無所謂了. 刀子還是不能隨便借來借去的...水果刀沒關係.
爛刀實驗刀機器磨沒關係 應該又不是鍛造,摩擦生熱影響結構也沒有關係, 順便再"促"入水中改變鋼性. 什麼退火回火都沒有關係,爛刀一把. 好刀可千萬不要機器磨,國中課本講的:慢慢摩擦,摩擦出興趣. 磨刀聽說只是把刀刃的渣磨掉,不單純是把大V或大U磨成小V的, 刀子之所以利不是其銳角,是其刃面之維小鋸齒.(有錯請指正)
談我用過的草刀 算是整理回憶 當作聽故事 鐵工廠機器大量生產的刀 整片大鋼板模軋製 然後機器切削研磨 刀面光滑 刃口有明顯機器加工細條紋 材質均一 不經鍛造 刃長30cm單面刃 刃寬約3.5cm 刀背厚2mm 原廠鋁柄長30cm 紅色防滑膠套 放在小背包好攜帶 整把刀特色是輕而且便宜 各五金百貨行都買的到 丟掉不心疼 硬度不高 很容易用磨石切削 相對的缺點是 容易鈍 要常磨 用久後 刃寬少了些 算是很好上手的刀 女性也很好上手 使用上注意些 也是不會斷柄 從山林除役後 當作田裡除草用 個人覺得 可以當作入門刀 佳文共享 番刀不利;獵人之恥 http://club.ntpu.edu.tw/~mclc/five_nikie.htm 『登山老前輩謝永河問山胞:「山刀的山地話叫做甚麼?」 他不懂這句,搖頭反問:「山刀是甚麼東西呢?」 經謝前輩解釋;他才明白,笑著說是番刀嘛!』 伍元和 番刀的稱呼語 台灣原住民男人的生命歷程與番刀是無從分割的。男嬰誕生的時刻,長輩便贈與一把番刀;到十二、三歲後,外出時必佩刀,片刻不離身;從此用來獵取敵人首級,宰烹鳥獸、砍伐樹木…,許多民生問題都可迎刃而解。因此台灣各山地民族都有「番刀」的特用稱呼語:排灣語takit;魯凱族語lab;卑南語dalaw;阿美語vunos;雅美語pararowai`;鄒族語pojava;布農語shinhai day;賽夏語malat;泰雅語lalao。 刀的性能全看使用者熟練與否。在台灣山野活動,常會面臨許多不同狀況。如是探勘中級山,經常要在灌木叢、黃藤、蕨類或茅草堆之間撥尋找路,耐於粗重作業的番刀便成為一大利器。一把鋒利與實用的番刀,是累積多少年來原住民族在台灣中央山脈活動的生活經驗;比起其他進口刀具,毋寧更能適合台灣多變化的地貌與環境。 刀身、刀柄與刀鞘 一把刀的主要結構為刀身與刀柄。以「銅門刀」的製造過程為例,一開始:選取鋼材→加熱至500度→手工壓(敲)平→裁剪刀型→焠煉→再焠煉→多次焠煉→去碳成鋼→刨光刀面→加上刀柄→圈上銅絲→鑿製刀鞘→磨利。 早期錘鍊鍛造的刀,刀身凹凸不平,並有敲打痕跡,一經砍伐就立刻會生鏽。近年來大都向平地人購買焠煉過的鐵塊或不銹鋼板。不銹鋼硬度雖佳,但刀身彈性不好,使用時甚不順手。從前銅門林兆德先生便曾向筆者展示過製刀材料,自許一貫採用火車廂支撐彈簧;其鋒利程度可砍斷鐵絲而刀刃無傷。 刀柄製作材料需具備硬度高、重量輕、不易龜裂及莖部髓心大(與刀身結合容易)等優點,原住民大都選取山黃麻、柳樹、樟樹等樹種;俗話說:刀長在手上。意思是說刀是手的延伸。刀柄與使用者的手掌作完美的貼合,讓使用者握刀時,握的牢固而不必費多餘的力氣。 刀鞘則著眼於重量輕、易雕刻、不易龜裂等特點;包括克蘭樹、蟲屎、鹽膚木、苦楝、江某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使用方法 1. 使用前的確認:柄部(可細分為柄帽、刀柄、柄環)與身部(也可細分為刀莖、刀身、刀刃、刀背)是否牢固。刃口是否鋒利。 2. 使用時的掌控:控制揮刀的力道、弧度及方向距離。用力過度有砍到膝蓋以下部位之虞。 3. 砍劈1:要砍倒粗大的立木時,揮刀角度以45度斜角最好。 4. 砍劈2:Y狀枝椏具有相當強度;將枝椏倒過來,使成為「人」狀,再削下來。 5. 使用後:妥為收藏、上套,切忌在營地隨手亂擲。 保養問題 1. 水分與溼氣:台灣溼度較高的中級山雲霧帶,鐵銹常在不知不覺之間冒出來。要經常仔細檢查佩刀的健康狀態;在刀身冒出銹斑之前,就要把它擦拭乾淨。 2. 烘烤:鋼材焠火溫度約1050度,歪曲的變化點約在攝氏200度;刀刃過薄過細,容易焠鋼,失去硬度。烘烤時應該放遠一點。 3. 擦拭:番刀一經使用,它就必然會沾上動物的血、油脂或泥沙、灰塵等,使刀子變鈍;必須用溫水或清水洗滌,然後用布儘速擦乾上油。 4. 磨刀:磨得超過限度會縮減刃面,輕輕磨數下,鋒利即可。檢驗鋒利度有一個簡易方法,銳利的刀鋒會讓指甲滯止不動,否則就會滑開。 5. 上油:薄薄塗上一層縫紉機用的機油、植物油、髮油,亦可替代專用的磨刀油。 6. 保管:長期不再使用時,皮製刀鞘和刀務必分開存放。這是因為刀鞘上鞣皮的動物油脂、鹽分及染料等,都是刀子的大敵。 番刀圖說 1. 名稱:銅門刀 使用者:泰雅族使用居多,行銷東部各城鎮。 刀型:類似倭刀,呈現美麗弧形 重量:580g 長度:【木柄】;柄部18cm,身部31cm 產地: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七鄰17號 (林兆清)03/8641248 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七鄰2-2號 (葉清衛)03/8641793 2. 名稱:銅門刀 使用者:泰雅族使用居多,行銷東部各城鎮。 刀型:類似倭刀,呈現美麗弧形 重量:680g 長度:【一體成型】;柄部14cm,身部29cm 產地: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銅蘭鐵店 (許有祥)03/8641182&03/8641521 3. 名稱:埔里刀 使用者:泰雅族與布農族 刀型:類似直刀,刀身短刀面寬 重量:670g 長度:【一體成型】;柄部14cm,身部29cm 產地:南投縣埔里鎮南興路 4. 名稱:水里刀 使用者:布農族與鄒族 刀型:類似吳鉤,重心接近刀尖 重量:630g 長度:【一體成型】;柄部14cm,身部29cm 產地:南投縣水里鎮 5. 名稱:六龜刀、霧台刀 使用者:排灣族與魯凱族、卑南族 刀型:直刀,(古)細長薄刃,(今)厚實尖刃 重量:390g 長度:【木柄】;柄部14cm,身部53cm 產地:高雄縣六龜鄉義寶村河邊巷8號順利鐵店 (李階得)07/6891607&0932837463 屏東縣賽嘉村(沙知卜) 6. 名稱:台東刀 使用者:排灣族與魯凱族、卑南族 刀型:直刀,(今)厚實尖刃 重量:520g 長度:【一體成型】;柄部13cm,身部37cm 產地:台東縣南王部落(陳明男、李成家、林仁誠)
刀是屬陽還是屬陰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 王五用的大刀 對日抗戰用的大刀 勇猛彪悍 雄健有力 氣勢磅薄 望風披靡 刀給人的印象 很難說是屬陰 有句對子 男人愛刀 女人愛包 語出何處 不知所以 因為 所以 我認為 刀是屬陰 我偏愛兩句話來形容刀 這兩句話形容女人的眼睛也是很貼切 一泓秋水 寒氣逼人 這個指的都是刀刃 想像一下 刀刃明亮照人 如秋天時九寨溝的鏡海 面對刀刃 一股寒氣逼來 令人不寒而慄 這種刀一出手 就是我說的 砍枝條像切菜 再來談 一把刀什麼時候最美 對很多人來說 答案是 剛買來時最美 然後就 愈用愈鈍 缺口愈多 自己磨 磨得辛苦不說 整把刀幾乎可以報廢 找人磨 在現代社會 鐵匠很難生存 哪裡去找 只好 打入冷宮 最後變成一塊廢鐵 對我來說 一把刀 剛買來時是最醜的 有空再談
點我看更多
如需回覆文章,請先登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