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2/13-14 霞喀羅古道(北大)
領隊:雅玫 嚮導:立德 紀錄:尉傑(外籍傭兵)…..共20人…9女11男
參考資料:92.11北科大
聯勤測量署1961年版地圖
預定行程:
12/12 (五) 台北→清泉→古道車行盡頭C0
12/13 (六) C0→田村台→猶山→朝日→石楠→白石駐在所C1
12/14 (日) C1→見返→白石吊橋→武神→馬鞍→粟園→停車場→台北
實際行程:
12/12 星期五
2000 北大山社集合,打包
2210 北大出發,包台北縣登山會的車車兩台,一台9人一台14人座,來回車錢一萬六,被分到14人座的那輛車,車上不是ob就是新生,真是差異性極大;途中一定要在竹東那家7-11停留一下的呀,做最後的補給,但只有一個感覺就是很冷!
12/13 星期六 天氣是晴的可是很冷
0145 抵登山口,反正決定要在車上睡覺到天亮,所以根本不想下車也不想移動,就在很難睡的椅子上睡到天亮,大約四點的時候好像有聽到耀群說「靠!現在四點還有兩個半小時要熬」…換來了一陣笑聲,看來大家都沒睡好
0610 睡不下去了,我們這一車的人決定下車,沒想到領隊還在睡,聽司機大哥說,這裡的路都有在整修,行車盡頭就是霞喀羅古道的入口,右手邊有一個簡易工寮,左手上去有往西高橋山的基點大約15分鐘,古道入口有一個大的牌子,很新,字淺淺的都還沒噴漆,之前北科大來的時候也是如此,還舖了一小段的木棧道,大約三十多米吧!
0630 吃很多很多早餐,打混摸魚,無所是事,有一批大約四十多人的團體走進來,要一天走完霞喀羅,下午就要從養老出去
0725 終於要出發了
0739 羅山林道南線岔路,取直續行古道,若左轉可見往民都有和高橋山的登山口
0741 上木梯後約五十米即見高橋遺址的牌子釘在樹上,不過這裡似乎是田村台駐在所,休息逛逛駐在所,此駐在所的規模頗大,此處都是人造林,和北大的朋友出來,不一樣的就是他們都是在駐在所「尋覓」「尋密」,大概是受他們指導老師的影響,這也是我跟他們來走古道的目的之一,可以讓我增長些見聞
0804 出發
0806 一個工寮,已經看到兩支電線桿了,和北科的紀錄不太一樣
0821 已經算了11根電線桿,在此休息,一路幾乎都是上,此處右側有木頭搭的懸空平台
0833 出發
0837 直行的路被封起來了,看起來是要我們高繞
0848 遇木階梯可以拉繩,基本上都很好走,上完木梯後有左上的岔路,不知道去哪哩,大概去看風景吧!我猜
0854 下回到古道,右側一樣被擋起來
0902 『保安林界』,休息,這裡還滿冷的可是不知道爲啥要休息那麼久幹麻,有一個學弟陡上完狀況稍差,有待加強,後來看到有工人大哥扛木頭過來,不知爲啥每隔一段路就埋一根木頭?
0928 休息到快失溫後終於要出發了
0930 石鹿大山登山口,路標超多,看上去路好像蠻陡的,想去但是行程沒有安排便作罷,有機會還是會再來的
0933 有一根電線桿噴了紅漆,要拉繩子下木梯,其實不會太難走,不過新手們還是不太習慣,所以在此通過速度緩慢
0941新木橋,往後的橋都是這種樣子的,據說是國外進口的,看來這條國家級的示範步道花了不少錢
0951 「幽浮電線桿,真的少了下半截」,看了北科的紀錄害我想了很久,等到我們走的之後才了解,真的是少了下半截…,往前看就可以看到石壁滲水,還有水桶接水,在此取了中午要用的水量
0955 出發
1000 平台可搭兩頂帳
1018 左邊有一明顯的岔路,往霞山和麥巴萊山的,耀群帶個學弟前去探一下,往左的岔路走進去30米大約有個兩頂帳的空地還有生火遺跡
1026 出發,續行古道
1050 猶山遺址,不過北科所說的牌子沒看到了,慣例又在駐在所尋覓,而後往前大約五六十公尺就有一個簡易大工寮還有很大片的空地,在此吃很多很多的午餐,大約才十一點多,我們的午餐很豐盛,嚮導說十二點半才要走,大家都掏出睡墊席地而坐躺睡,逸樂的差點就扎營了,不過還是很冷
1225 有幾個社會人士走來,閒聊一下得知後面有大批人馬也要住白石,二話不說把上打包走人,
1253 有一木梯
1310 休息,隊伍拖的有點長,根據後面說我們錯過了朝日駐在所,所以要退回找一下……不過往回走一下後,又傳來休息誤會一場,是後根據當事人轉述,原來是有人喊說「我扭到了」可以被聽成「我找到了」……然後就一直往前傳
1333 再度找朝日駐在所
1340 尋獲朝日駐在所,在古道上方大約三四十公尺左右,門口隱約還可以分辨
1350 繼續前進,聽說已經很多人已經在剛剛經過我們,看來晚上的白石應該會很熱鬧
1405 一溪溝,有水但是不取
1424 又有一溪溝,在此取水,後面的人又沒跟上來,有聽到他們的喊聲,不過聽不清楚,原來他們去找的石楠駐在所,有找到
1440 後隊老人到溪溝取水
1454 全隊出發
1500 又有小溪溝,有黑小水管
1524 抵白石駐在所,有兩棟建築物,左邊還有一間白色的建築物,好像是水文測量的東西,左邊那間駐在所裡已經有三頂帳篷了,我們住右邊那間,裡面有一個廚房和兩個隔間還有一個空間,所以我們就都把那間睡滿…,大隊伍混亂是基本的,吵雜是一定要的,就在大家手忙腳亂下我們終於搞定的今天的晚餐,不愧是輕鬆的大隊伍,連晚餐都比一般隊伍好,很多人都說比平常吃的還要好,吃過晚餐後,就是捉對廝殺的時候,打牌的打牌,算塔羅牌的算塔羅牌,聊天的聊天,睡覺的睡覺,後來還有唱歌團,起先我們是在打牌後來就加入唱歌團,看著他們人手一本歌本,大家圍在一起唱著山歌,那樣的感覺真好,已經很久沒有出大隊伍的我,一直很懷念這樣的感覺,連一旁的大哥後來也過來聽我們唱歌,加入我們唱歌還點了一些四五年級的歌,就這樣一直唱到十一點,真爽!
12/14 星期天 天氣晴朗比較不冷
0630 隔壁的團體都已經起來了,爬起來看一下,大家都還在睡覺,所以我也繼續睡吧,不過半夜的時候還真夠冷的,早上起來外帳和背包都有結霜
0800 已經在打牌了!忘記幾點起床,有一個學長來跟我借撲克牌,順便約我打牌;有幾個學妹也正在煮早餐,早餐是燒餅夾蛋火腿蒜泥…等等,吃完早餐後我們幾個老人又去看了白石駐在所的砲台,穿過我們睡覺的房子,在經過後面的馬廄,走到底然後左轉沿著夯土牆走約五分鐘上一小丘,上面就是砲台遺址,本來我們還在疑惑的時候,盈穎就發現了一個一個的洞,總共有八個,大家都在猜那是做啥用的;而後回到駐在所,拍了團照後終於準備要走啦
1010 出發,開始往下走,不久後開始之字型下,下完之後大家開始定位找見返駐在所,最後只有隱約看到夯土牆和一間廢棄的香菇寮,不過這時候遇到了騎單車的朋友,沒想到真的有人來此騎單車,閒聊了一下害我也在想下回也要來此騎單車
1102 抵白石吊橋,好多人好多車,大家在等待過吊橋,天氣好晴,兩岸的楓葉都泛紅,真是美極了,而且白石吊橋的狀況也很好,比我們之前來的好多了
1123 全隊過完吊橋,大家都不想走停下來拍照,這裡的遊客也陸續的變多了
1130 離開白石吊橋,前行的路已經坍了,所以要下切,不過這路都已經弄了新的木梯,走起來真的是輕鬆好走,下切之後還要在切上古道;此後會過幾次新的小木橋
1200 右邊的一個小徑上去,發現一個廢工寮,應該是武神駐在所吧,在此吃很多很多午餐,還分一杯滿滿的麵給我,裝笑維,吃完我就不會動了,還好有人幫我分掉一半
1350 出發
1415 小吊橋,右上有很多路標,往布奴加里的登山口,這裡可以取水,還有遊客在溪邊玩水吃東西
1430 馬鞍駐在所,遊客很多,有的人來健行,有的人來爬山,有的人來攝影
1456 出發
1520 大竹林,很像臥虎藏龍的電影中的竹林,不過我們錯過粟園駐在所
1546 發現右手邊有一個木炭窯
1617 鐵皮屋,休息一下看看風景
1630 登山口,有很多車子,我們的車子還有米粉湯也已經等我們許久了,喝熱湯的感覺真好,天色漸漸暗了,每支隊伍都陸續出來,還有一些單車隊的也都出來了
1730 上車回家,結束了兩天很愜意的古道行,現在的霞喀羅已經整修的很好走了,都可以騎單車,今天的路線比較好走,所以遇到比較多的遊客,兩天下來我們也遇到了不少的人,有的人是一天要走完的,應該是算健行看風景,有的人單點來回,有的人騎單車,當然也是有人想我們一樣走兩天,不過走古道就是要細細的觀察,用心去體會應該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
後記:大約是去年的這個時候也參加了北大的一個隊伍,看到去年還很“寶”的天兵,過了一年之後已經變成此隊的帶隊領隊,果真有一種世代交替的感覺,這一次也感受到北大山社的活力,新的很新,取代了去年天兵的角色,老的很老,也是該讓學弟妹們扛起山社的另一片天;行進時我常在想,新手們在每一次的出隊建立起同屆之間的革命情感,而老人們都在談論著當年一同奮戰的戰友,希望我可以在若干年之後,有機會和我的夥伴們在一同上山去感受年少輕狂的美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