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個很美麗的夏天,我的夢想從基隆山開始
撐不到的第三個夏天,就像溪邊的櫻花
漸漸凋零
我的故事,就停在梵梵山吧
我心中巨大又美麗的雪山山脈
我知道有一天,會再開花的
我知道有一天,會帶著最充實的自己去拜見雪山和大霸尖山的
我最後一次的倔強
---最後的750公尺---
鋒面冰雨中九探
特地翻出了第一次登山的包包,背著它做最後的紀念
買了一瓶麒麟,回味一下1910年
02:50 從國防醫學院出發,一路下雨
07:22 抵達北橫74.25k林道口,沿著林道小徑走,發現一直腰繞,並沒上稜,退回研究
,決定從一條稜切上試試,果然沒錯,後面開始有路條,前面的路條都被拆掉了,位置在一個破橘色水桶和一破屋那裡,我拆了一蘭陽山友會的路條綁在入口
08:49 分遣所4,一個平地,我猜是分遣所,雖然沒有駁崁
10:57 走到二高地下,這次決定不走之前開的路,用指北針的指下在此下切,在這裡我
思考了八探的零異繞回,大概知道了,我那時一直在山頂附近繞而已!並沒有切下
正確鞍部。
後來證實此路正確,之後的路我一開始還有砍一點,之後認為時間拖太久,會
delay下山,就都沒啥麼砍了,只有砍些小樹枝,一路綁的路條也不多,隔一段距
離才綁,從二高地後幾乎都是窄稜,所以不太用擔心走錯
13:54 1626峰,拿出指北針來往正南下棱,在山頂那邊我有綁兩個路條,往那邊下稜,
之後還有上上下下一兩個小峰,地圖上沒有
15:11 烏山!!!!!!!!!!!終於來了,但是算一算時間覺得好像天黑前下不去了,拼看看,
裝上加速馬達,很狼狽的狂飆下山,沒想到走了四個多小時的750公尺竟然很快就
走完了..
16:30 竟然飆回到梵梵山叉路了
17:49 回到林道上稜處....,還真快阿,成功了,我在天黑前下山了!感覺好像不可能辦
到一樣,由此確定烏山以後絕對可以一天往返!
不過北橫都是大霧,而且好冷阿,我的手凍到痛
這次沒帶手套,結果就是滿手的傷痕,痛阿!
整天都在下雨,冷冷的
九探終於完成,也宣告完成所有規劃的路
唯一有遺憾的是最後的750公尺,已經沒有時間把路開好了,就仰賴後面的人了
------------------------------------------------------------------------
最近總是很忙,沒時間
於是我 偷偷的把指針往回撥
有時候 總該換我推著時間走
就停在 明治43年........1910年..吧
穿過西村,踏上前人的足跡
古老的故事,古老的駁崁
被遺忘的歷史
分遣所早已樹木遍布
堆了許多陳舊酒瓶
那沒喝完的酒,是不是來不及喝呢?
礙子沿道,述說著以前的戰役
溪底的櫻木,依舊開著花
我 站在廢墟中想像著以前的模樣
依稀可見的隘勇線,長滿植物
時間默不坑聲,卻悄悄帶走一切
好像很遙遠,卻又在身邊
披荊斬棘,也許就像當年開路一樣
有時晴,有時狂風暴雨,有時痛苦,有時高興
綿延過十幾公里,一如往常
我知道每次通過山給我的考驗,每次就成長一點
穿過百年傷痛,穿越了百年前恩恩怨怨
穿過獵路,穿過靈異二高地,穿過古道
曾經的隘勇線
一切都無聲的埋在山裡
當事過境遷,彷彿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一世紀的寂寞哀愁,風風雨雨,早已模糊了
山還是依舊在,溪水還一樣的往下流
山已立在我心底,而溪水也流進我心底
時間又默不坑聲,悄悄把我的足跡帶走
也許我前世走過,只是回來尋找自己的足跡
只是回來,讓故事繼續...
2006/04/15于台北
---橫跨六個月的等待,九次穿梭---
2005/10/23首探︰陰雨中從西村下到溪底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Message/One.asp?MessageID=29746
2005/11/05二探︰從婆羅山登山口上到過婆羅山後1390峰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Message/One.asp?MessageID=30108
2006/03/04三探︰披荊斬棘的開始,上到1120m處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Message/One.asp?MessageID=36883
2006/03/11~12四探︰披荊斬棘上到1365峰再過去的1360m處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Message/One.asp?MessageID=37317
2006/03/25~26五探︰獵寮中度過峰面豪雨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Message/One.asp?MessageID=38023
2006/04/01~02六探︰西村合流點上到第一高地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Message/One.asp?MessageID=38434
2006/04/05七探︰婆羅山上到梵梵山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Message/One.asp?MessageID=38629
2006/04/08~09八探︰穿梭靈異二高地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Message/One.asp?MessageID=38811
2006/04/16九探︰鋒面豪雨中完成最後的750公尺
本篇
梵梵山隘勇線發現的日本酒瓶小研究︰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Message/One.asp?MessageID=37305
以前,總是最討厭讀歷史,現在我知道了,不是討厭
是學校的方式讓我討厭,如果邊讀又有實際的東西讓我看,我想我是很喜歡的:)
另外,課本總寫日本人的壞話,讀了許多日本原文書
發現中國人也好不到那裡,在清朝也是想盡方法征討原住民
而原住民,不論是對中國人還是日本人,總是說不肯放棄祖先留下來的土地
在清朝打不下來的山區,就是泰雅族,劉銘傳當年被泰雅族在枕頭山打敗
於是中國人記載台灣最兇悍的原住民是北蕃.....就是泰雅族
幾十年後換日本人打,最後還是成功了
1910/05/20 在宜蘭圓山本部,日軍編成五支部隊和輸送部隊約2400人大軍
1910/05/22 出發向梵梵山前進
1910/05/23 平安無事登上梵梵山
1910/06/03 中間別隊長和爺亨社,鐵立庫社,武道能敢社三社頭目會見,三社頭目
不肯歸順,認為這是祖先留下來的土地,只有誓死一戰。
1910/06/10 第四部隊發現有煙颺起,開始射擊,和泰雅族交戰從這裡開始,第四部隊
各營連絡被切斷,陷入包圍。
1910/06/11 第四部隊彈盡糧絕,三高地四高地間的鞍部是唯一退路被泰雅族切斷,孤
立無援,各部隊開始交戰,日軍急調派步兵兩百人和砲兵一小隊援住。
1910/06/17 小島部隊糧道斷,水源地被奪,全軍疲憊又飢渴
1910/06/20 日軍發動大突擊,使聯絡再通。
1910/07/02 第一第二第三部隊平安抵巴博庫魯南方鞍部(即明池一帶)
日軍從田丸合流點上Sinareku山(復興尖山),以及開現在的北橫從第一稜到第四稜向庫魯社前進。
(所以復興尖會有礙子,是1910年留下的)
1910/08/19 庫魯社和比亞散社在田丸合流點埋石舉行假歸順。
1910/08/23 和Takasan社桃園廳前進隊完成連絡。
1910/10/09 巴陵山建砲台
1910/10/20 在巴陵山頂警察隊總本部前舉行Gaogan蕃及Marikowan蕃歸順儀式。
從旗山到梵梵山到烏山,都是交戰的地方
北橫從西村到四稜,從田丸溯溪上復興尖下萱原也都是交戰的地方
是否感到日軍的不可思議?
這次隘勇線前進,五個月才完成....
警查隊方面:
死亡警部2人,巡查15人,隘勇28人,人夫25人==>共70人。
負傷警部1人,警部補1人,巡查28人,隘勇22人,電話工夫1人==>共90人
軍隊方面:
死亡將校4人,下士4人,兵卒72人==>共80人
負傷將校4人,下士4人,兵卒125人==>共133人
總共死亡150人,負傷223人,合計373人
more pictures: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gil&book=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