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tumor兄,埋石山真的有【埋石】!再訪庄子底

活動日期
2007/5/14 - 2007/5/14
所屬團體
個人
困難度
0

7777(roc)

2007/5/15


南投仁愛埋石山真的有【埋石】,再訪庄子底

【前言】
南投仁愛埋石山在日據時代是防制原住民的一條高山隘勇線上的一點,傳說中此山頭上埋有不知名的石頭,現今所有的地圖都是以1484山頭為埋石山,但測量資料中補川(12) 森林三角點的位置特別註明是埋石山,其位置在1484山頭東北方600公尺,高約1500公尺的最高點山頭。要爬舊武界越一定會經過它,且由舊武界越登山口附近的茶園向東遠眺,第一個較尖較矮的山頭就是地圖上標示為埋石山的1484山頭,而較遠方較高較平坦的山頭就是真正有【埋石】的埋石山。在登山玩基石的人眼中,有埋基石就跟埋寶石一樣,找到的心情真是無以形容。本次已經是本人第三次上此山頭找基石了,第一次是自己來找,根本沒有想到是【埋石】,當然找不到;第二次不死心,約了強人大冬瓜兄前來,二個人奮戰了近一個鐘頭,還是沒有想到是【埋石】,當然還是找不到;此次再來,三顧茅廬,有了多年挖基石的小小經驗,加上最近在此區有精確定位的心得,也幸運的挖出了幾個過去都找不到的基石,此次在這些條件得配合下,終於把【埋石】給挖了出來,真是難得,特以此和眾山友分享喜悅的心情!

【攀登山頭】
1. 埋石山: 1500公尺,補川(12)森林三角點
2. 1484山頭:地圖上標示的埋石山,找不到基石
3. 1646山頭:舊武界越登山口西方的獨立山頭,找不到基石
4. 補川(14):590公尺,森林三角點,現場為廢棄開墾地,找不到
5. 補川(15):520公尺,森林三角點,現場為大面積農墾地,種植咖啡,找不到
6. 庄子底:440公尺,補川(15)森林三角點
7. 次川(6):660公尺,森林三角點,現場為兩個大型蓄水白鐵水塔,找不到

【行程】
由草屯沿台14線往埔里方向走,走約30K到台14線50.9K處遇右岔小路,此右岔小路在南和橋前,右轉小路沿小溪西側走約100公尺遇右岔二條上坡柏油路及左直行沿溪邊走的土石路,一般車輛停此,順左直行沿溪邊走的土石路走約200公尺遇右側有一白鐵蓄水桶﹝在很內側不太明顯﹞,再前行約10公尺路左邊約20公尺有一片大草地及幾叢竹林,左轉順本人的路標越過一小乾溪到大草地,右斜走約50公尺到山稜下,由缺口進入廢棄產道,左轉沿廢棄產道上的小徑向北走約100公尺到稜線北側的小山頭,左上到最高點可見幾叢竹林,在竹叢下可見庄子底的補川(15)森林三角點。此點是本人第二次來訪,前次來也是在小山頭最高點處找,但怎麼找都找不到,此次來卻找沒多久就找到了,真是奇怪。本點露土約10公分,還算好找。

回到台台14線,繼續沿台14線往埔里方向走,走約7K到台14線58K處埔里台灣地理中心碑,再沿台14線往霧社方向走,走約9K到台14線67K處遇右岔小路農投仁18線往舊武界越、埋石山,右轉小路走約0.1 K遇右岔上坡路,此路是到內楓仔林的補川(4)森林三角點的,不取,左直行再走約7.6K到農投仁18線7.7K處停車,左邊的小山頭即真正有【埋石】的埋石山。左轉向南陡上經竹林走約30公尺到稜線上,然後向西方走約30公尺到一棵有四、五枝垂直分枝的大樹,在此大樹南邊約4公尺處就是點位所在,但看到的都是茅草跟落葉,經精確定位後開始砍草、清落葉,然後動手刺挖,土下到處都是石頭,非常難判斷是否是基石,最後挖到一塊蠻大的人工白色石板,不過心理有點毛毛的,怕會不會是挖到靈寶,此時突然在人工白色石板西邊約30公分處看到有一塊直立的片狀石,高約15公分,很像護石,於是就在人工白色石板及直立的片狀石中間挖,一挖果然有一四方形石頭,此時如獲至寶,任何文詞都無法形容喜悅的心情,大冬瓜兄,我終於挖到埋石山補川(12)森林三角點的【埋石】了。將【埋石】清理後拍照留念。基石在土下約10公分,四周都有人為的石板保護住,但也因為如此,造成挖掘的困難度增加不少。
大冬瓜兄,我沒有將它重埋回去,如果您最近有空,可和夫人去走走,否則又被土及落葉埋住,就可能又變成難找的【埋石】了。

回到停車處,順路往西去探地圖上的埋石山1484山頭,但找不到基石;也到舊武界越登山口西方獨立標高的1646山頭去探勘,在最高點處也找不到基石。

另外在台14線62.4K南邊大面積種植咖啡的山坡地,找不到補川(15)的森林三角點。

而在台14線63.7K南邊的廢棄開墾山坡地,也找不到補川(14)的森林三角點。

還有在北山坑北邊的山頭上,有一次川(6)高660公尺的森林三角點,但現場已經被兩個大型蓄水白鐵水塔給占據了,找不到基石,只有一水泥的土地界標。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南投埔里庄子底:森林三角點 南投國姓北山坑:土地界標水泥柱
  • 張兄: 我曾經有要找對萬山與埋石山的基點,我記得剛開始林相很好路跡很明顯,但後來芒草雜草很多而作罷,我記得後來有許多疊片岩的遺跡,不知功用為何?依您的探訪記錄能找到確實不容易,假如當天我真走到埋石山也一定摃龜,因為功課沒做好。
  • 賀融兄您好: 最近在重新清查埔里台14線兩岸補川﹝X﹞的森林三角點,一些以前找不到的,此次都會再去。託您們的福氣,順利的再找到5點,其中三點不但埋設的位置很奇怪外,而且都要挖才找得到,困難度真高。中部是您們的地盤,有空和陳伯伯去走走,順便把基石再清查一下,剩下的事項都拜託您們了。 還有,守關山南稜我覺得路況應該不錯,可以鼓勵有心山友一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