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山裡的故事

1011011.中央山脈南二段D6:大水窟山屋-大水窟山-大水窟山北峰-秀姑坪-秀姑巒山-白洋金礦山屋-中央金礦山屋


行走里程數:12公里

爬升總落差:上升1017公尺/下降1327公尺

我剛開始接觸台灣的百岳高山,就常聽到台灣的百岳群峰當中,有所謂的五岳(嶽)之說,他們分別是南湖大山、雪山主峰、玉山主峰、秀姑巒山和北大武山。那個時候對於這些山的認識都還很淺薄,總覺得他們就像是矗立在登山者面前的五座身形巨大的紀念碑,每一座都凜然不可侵犯。如今,我漸漸地對台灣的百岳高山有了一些基本的認識,也開始逐漸有機會親身拜訪這些重要的名山大岳。今天所要預計拜訪的秀姑巒山,就是我個人五岳拼圖當中的最後一塊拼圖。

黎明前的5點15分,我背起背包,獨自一人動身離開大水窟山屋,走上一小段的日治八通關越嶺道,然後右轉上行,往大水窟山的方向前進。日出時分,我站立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之上,看著太陽逐漸地從地平線的下方躍出,瞬間照亮山川萬物。今日東部的雲海有空隙,所以可以看到一些些東部太平洋一碧萬頃的美麗景象。我覺得在日出的時刻走在前往大水窟山的山徑之上,真的是一種高級的享受。山徑坡緩而易行,燦爛的朝陽又將廣漠的大草原全染成一片耀眼的金黃色。在登上大水窟山之前,會經過一個地形平坦,面積廣闊的草原鞍部,草原之上躺臥著相當多的玉山圓柏白枯木,這些數量不少的白枯木告訴我們,在那個有點遙遠的過往年代之中,這裡曾經發生過鋪天蓋地而來的大型森林大火。現存的幾株玉山圓柏,則互相依偎地生長在一塊,彼此扶持取暖。0655到達大水窟山。

大水窟山,海拔3642公尺,百岳013。

大水窟山山頭的景象就跟之前鹿野忠雄來訪時一樣,生長著一些玉山杜鵑,而且山頂的地勢平坦,很難真的確定山頭的最高點在何處。大水窟山山頂原來跟尖山一樣,有座不銹鋼的基石(百二十岳基石),不過現在只剩下固定基石的鉚釘還存在,不銹鋼基石則早已影無蹤。還好現場還有一座告示牌可供大家留下前來拜訪的影像記錄。

由於大水窟山山頂腹地寬廣,我稍微找了一下路,才發現到位於關鍵位置處的路條,指引著大家開始下山的位置。不過之後就要全部靠自己了,因為下切鞍部的路徑不在稜線之上,全部在碎石堆當中游走,所以要謹慎把握住行進的方向,等到下到鞍部之後,突然看到玉管處在鞍部附近立了一塊很無哩頭的警告牌,上面書寫著"小心迷路",看了之後真的讓人有種啼笑皆非的感覺。

過了鞍部之後,當然就要開始上坡了,在到達秀姑坪之前,還得翻越過兩座起伏明顯的山頭,其中的一座山頂之上擁有基石一顆,還有里程指示牌,上面標明往秀姑坪1.5K,這裡就是大水窟山北峰。這一路之上,一直到達秀姑坪之間,有好多的玉山圓柏白木,或立或臥地散布在廣大的谷地當中,他們共同見證了幾百年前的一場驚天動地的森林大火,留下了醒目的白色軀體供後人緬懷追昔。秀姑坪的白木林景觀與玉山西峰下及三六九山莊後方的白木林,並列為台灣三大白木林景觀發達地區。從大水窟山出發經過100分鐘的路程,終於來到秀姑坪三叉路口。

從秀姑坪出發到達秀姑巒山,從指標上看起來只有單趟1.7公里的路程,但是在上河地圖上標註的行程的時間,來回卻要花上3個小時的時間。由此可以得知,往登秀姑巒山的路徑其實並非"康莊大道"等級,而是充滿著挑戰性的。9015從秀姑坪輕裝出發,在被雨水侵蝕嚴重的箭竹林草坡路徑當中緩上,然後往下接到腰繞的山徑。這段腰繞的山徑幾乎整段都是地形路段,常常要在懸崖峭壁及石瀑碎石坡當中攀上走下的,很多時候還得仔細辨別路徑的走向,才不會在碰到某些需要往上高遶的路段之時,卻不小心直直往下行,又要再費勁走回來的情況發生。有時候在途中看到位於前方不遠高處的秀姑巒山登山口指示牌,就很懷疑,走在這樣曲折難行的路徑,竟然可以在不遠的距離之內,往上攀爬到那個看來地形有點危殆的地方,真是讓人感覺到很不可思議。1005到達秀姑巒山登山路口(三叉路口)。1010開始沿著碎石坡當中的路徑往上攀爬,這整段的登頂路徑,因為幾乎全部不在稜線之上,算是從秀姑巒山南面的陡峭碎石坡地形當中"硬上",所以也是有點難度。等到登臨稜線,再往前經過兩個小山頭,1050登上秀姑巒山。

秀姑巒山,海拔3805公尺,2-1691,百岳006,五岳(嶽)03。

今日的秀姑巒山展望也是非常的好,從近處的馬博橫斷諸山,到遠在天邊的雪山山脈、南湖中央尖等山都歷歷在目。而位於馬博拉斯山山腰處的馬博拉斯山屋,對照著其身旁雄偉壯麗的馬博拉斯山,更現得渺小與瘦弱。除了拍照留下登臨的勝景之外,我在夥伴們都下山之後,還在山頂附近盤桓了一段時間,在山頂四周圍背著手、踱著步,仔細品味這份屬於自己與秀姑巒山獨處的美好時光。1140我才依依不捨地背起背包,向秀姑巒山鞠躬道別,開始下山。由於路徑熟悉,在加上回程幾乎都是下坡路徑,所以大約在1240左右就回到了日正當中的秀姑坪,完成了拜訪秀姑巒山的美好旅程。

由秀姑坪往白洋金礦山屋的路徑,行走一小段位於草坡當中的緩下山徑之後,就往下進入乾溪溝當中陡下,再橫渡一大片的碎石坡,之後路徑就逐漸清晰了起來,開始沿著荖濃溪的河谷上方蜿蜒前進。不一會兒的功夫,就開始聽到流水的聲音,然後從樹林間隙當中看到了晶瑩剔透的潺潺流水。最後我只花了約10分鐘的時間,1305就從秀姑坪"飛奔"到了白洋金礦山屋,開始享受屬於我自己的山林間午后悠閒時光。

美麗的瀑布,清澈見底的漂亮水池,綠樹成林,再加上潺潺流動的河水,以及從走廊之上就可以一眼看見玉山群峰的不平凡展望,這些條件加總起來,讓這座遺世獨立的小山屋,完全具備了"豪華度假小木屋"的優選資格。由於阿清先行離開之後,整座山屋就只剩下我一個人,所以在溫暖的陽光照耀之下,走進水池當中,當成一個"自然人",慢慢地用冰涼的溪水洗去一身的疲憊,然後將衣物也掏洗了一翻,直接晾在走廊之下曬太陽,最後斜倚在池邊大石之上,開始煮麵吃午餐。我在這間夢幻一般的白洋金礦山屋待到了快要1450,眼見山區開始升起了陣陣的薄霧,而且我也終於想起了今晚公糧的白米其實還在我身上,這才開始收拾行囊,準備離開這間美麗無雙的白洋金礦山屋。

出發了,往中央金礦山屋的路徑大部分都非常的好走,由於山區起霧的狀況愈來愈明顯,我也慢慢的加快了前進腳步的速度。在陣陣白霧之中,行走在這樣的河谷腰繞路徑之上,總是讓人有種陷於虛幻當中的不真實感。快要接近中央金礦山屋之前,山徑開始在泥濘、濕滑的環境當中,下行往荖濃溪河谷當中下切而去,有些溪谷橫渡有點小危險,有些路徑則根本就是在野溪的河道當中前進,很容易就滑倒。就這樣行行復行行,我在1620到達了這次南二段旅程當中,最後的一個宿營地:中央金礦山屋。

待續.....

http://tw.myblog.yahoo.com/kenneth-classicalmusic/article?mid=23892&prev=23966&next=23844&l=f&fid=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