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12/7/9
小時候出生在新北市雙溪區的藍天隊陳金成山友的同學們憶起童年從雙溪的石笋每天上學時走路到三叉港、雙溪國小三港分校讀書的情景且思鄉心切要求藍天隊能將該石笋至三叉港的童年上學舊道整通,當然江隊長更是責無旁貸的安排在7月8日率隊,上午8點前往雙溪集合地點後,車隊從北102甲雙澳公路切向大觀寺,在大觀寺後方產道叉路取左不久抵石笋17號同學家,整裝順便磨刀後,在對農宅大門右側荒廢農道進入保甲路。
農道盡頭步入保甲路桂竹林內時,江隊長立刻發覺此路徑藍天隊於2007年已造訪過,江隊長也憶起保甲路入口左側山凹內有一口池塘,經過該池塘邊後在竹林內一面走一面修整保甲路徑上的植被,翻過稜線下切,越過小水溝,再上農園畑地山腰小徑,來到石笋20號農家小歇半小時,鄉親們親切的談天後,在20號農宅左側繞到農宅後方山腰小徑,再左切而上,過柏油路產道,右轉50公尺左切竹林沿水路至溪邊進入農道前休息泡茶。
三十分鐘後步出農道,左切接上產道,抵坑仔內,步出三叉港竹林路後,再左切小溪邊小徑,進入遠景步道而上,過產道十字路不遠處左方遇青雲2號小別墅,過此小別墅百公尺後從產道左切遠景步道,十一時五分前在左岸竹林右岸樹林的小溪旁料理午餐,餐畢繼續沿石階而上,再越過產道,步上輪胎鋪成的胎階,酷熱難當,在廢石厝旁竹叢蔭影下避陽,山友提議找較涼爽的路徑返回停車處,於是江隊長想起2007年從昭北府闢徑下坑子內一帶的那條山徑曾遇到山腰路。若從該山腰路能接上焿仔寮步道至坑仔內之保甲路,是返停車處的捷徑,故於廢石厝吃完了冰涼的西瓜與水果後,江隊長不加思索的踏上石階,在石階上方叉路左轉走產道數十公尺,在一轉彎處進入芒草小徑的密林內山腰小徑,小徑右側石厝廢墟數間,過小澗,前方密林間,山坡上下佈滿梯田,想必昔日這一大片山坡昔日是美麗的梯田石厝聚落,居民過著炊煙嬝嬝詳和的男耕女織生活,曾幾何時居民棄耕他遷,今日藍天隊來此闢荒,不難想像此地昔日的良田美景綺麗的梯田聚落風光。
藍天隊的大刀部隊們在密林梯田向西揮刀闢徑最後遇山澗,山澗之東岸為陡峭的密林山壁,轉北沿梯田尾端山澗右岸昔日的農用小荒徑上攀,偶遇石階,而小徑已完全為植被所沒,沿山澗東岸劈砍而上,終遇三、五十公尺高之石磚砌疊出來的土壩,轉山澗西側碎石坡登上壩頂,壩內是一座狹長埤塘水池,寬約30公尺長約300公尺,應該是山林內廢棄梯田灌溉用的水源。
繞過埤塘右側竹林小徑,接到焿仔寮保甲路,轉入埤塘邊西岸稜線箭竹林,稍闢砍出一小段箭竹後,攀上小山頭,沿稜走一段昔日保甲路接上廢棄產道,最後又接上保甲路石笋21號農家,從21號農家左側下切(面向農家右側)返回石笋20號農家翻過今晨來時的稜線,再下切返回石笋17號農宅停車處,主人端出冰西瓜,米苔目,仙草冰,冰涼紅豆鹼粽,加上兩枝大電扇,讓大家消暑,使得藍天山友們享受了鄉親的熱情。山友們若要時程表請點閱PDF檔之航跡說明內容。
前輩您好:是否有gdb航跡檔提供謝謝!
小豆豆 山友:
已增加gdb航跡檔, 請參考。
前輩您好:是否有gdb航跡檔提供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