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海岸山脈-石門溪

活動日期
2005/10/15 - 2005/10/15
所屬團體
個人
困難度
0

石門溪,由花東海岸“拙而奇”一旁的石門橋而下,

石門溪,意謂裡頭有很多巨石所形成的門,
此溪景況,足可媲美台東的佳里溪,
一路溪谷地形延綿不絕,是溯溪者大展身手的好地方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由剛才高繞之處,垂降而下
  • 上溯近一小時後,遇一大石及滑瀑擋道,甭玩了, 幸好撤退一彎處,見有繩索及廢棄水管, 高繞後才繼續得以上溯!
  • 謝謝您的資料分享,但由照片中看溪谷兩側的地型,應該是屬易崩塌的沙泥岩混合地層,雨季容易落石崩坍,是不能溯行吧。
  • 久聞莊前輩在溯溪界的盛名,今天很榮幸的可以與您相互切磋。 台東溯溪隊目前基本成員只有幾人,在炎熱夏季時才會再增加一些愛玩水的朋友, 因成員過少,且不求名、不求利,故無法組成正式社團,常自稱台東溯溪俱樂部或台東溯溪隊。 本溯溪隊活動期間為每年4月至10月,主要溯行海岸山脈溪流,偶爾才會溯行中央山脈溪流。 溯溪活動皆為一日行程,玩賞宗旨為利用工作之餘,到戶外走走、動動身子。 對有興趣參加者會收一點費用,收入用在汰換溯溪裝備,以期能提供參加者更安全的裝備。 台東溯溪隊在海岸山脈已溯行近十年歲月,很抱歉我們仍是沒沒無聞的小團體。 海脈山脈在台東轄區的各條溪流,本隊伍的首領人物每條溪幾乎都有溯過, 而位於花蓮轄區的溪流,因路途遙遠,往返費時,故較少涉獵。 海岸山脈的溪流地形非常的棒,就是自起溯處不久後即進入狹谷地形,有高低瀑、煙囪、滑水道及壺穴等地形,可游、可攀、可垂降,這是我們的最愛。 只是八、九成的溪水都呈蘊綠色,因溪流短及地勢落差大,大水沖刷不易,溪水裡常留腐爛的樹幹與枝葉,水質葉綠素含量大,不適合飲用,故溯行海岸山脈必須另背炊事用水,這是比較特別的。但溪流生物豐富,有許多的蝦、蟹、鰻、蛙等。 海岸山脈的地質屬火山集塊岩及沈積岩,為易碎及易被侵蝕,溪流地質亦是如此, .就如水往上流的「漁溪」,起溯點就是整個山壁坍塌後,所形成的數道瀑布,這條溪的玩賞重點就是要克服這些瀑布。 .「佳里溪」是最經典的一條溪,要游、要攀、要爬、要垂,各種地形應有盡有,這條是我們最常去一條溪。在去年因台東幾次地震,裡頭也是崩的亂七八糟,當時很可惜的這條溪就這麼報銷了,不過幸好在數次颱風的大雨水沖刷後,溪況又恢復為往昔。 .「羊溪」又名基哩庫嗨,是最富挑戰性的一條溪,沿線十幾條均是高短不一的水瀑,必須逐一克服才能溯行而上。但這條溪的最末端處也是整個岩壁坍塌下來,故只溯行到那裡。 上舉幾條溪的例子,其實海岸山脈的溪流地質本就是如此, 幸好的是自起溯處二、三個小時的腳程,地質上還算堅固,又多為火山集塊岩,亦是一個很好的天然攀岩場, 直至溯行到溪流量變小,岩壁變得脆弱隨手撥就崩,那就代表已快溯至源頭,是該停止上溯要返回的時候。 至於海岸山脈的溪流適不適合溯?(如莊前輩所說的石門溪) 也許莊前輩未曾溯過海岸山脈,以明眼人一看就看得出其溪流地質較屬脆弱, 但是,至少像我們這一小群人,已在此溯行各條溪流好幾年的時間, 到目前為止,每條溪流都是可去溯行,只在於區別溯那條溪的玩賞性較高而已。 也因為海岸山脈的溪流地質易碎,所以至今我們還沒使用過岩釘及岩契, 充足的裝備及隊員的互相幫助,都是我們安全完成每次溯溪活動的基本條件。 至於那天岩壁會塌下來,誰也不知道,一切都隨天命的安排。 不過說真的,到目前為止一直都無法扭轉一般人對溯溪活動的看法, 曾邀了一些爬山的朋友來嚐試溯溪,但來者寥寥無幾, 因為在一般人的看法,溯溪是比登山的危險要高許多。 但對我們而言,溯溪比登山更具刺激性,更需動腦筋及學習技術的活動。 我們很慶幸的身處在這裡,不僅有中央山脈的溪流可溯,還擁有海岸山脈的溯溪天堂, 也因為有我們一小群人為這裡所做的付出,才得以讓寥無人跡的海岸山脈溪流的景況,得以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倘若各位將來有興趣,也想來探究台東的溪流, 海岸山脈部分,建議可溯行「佳里溪」,較富挑戰性的則可溯行「羊溪」。(別忘了背炊事用水) 中央山脈部分,則建議可溯行清水溪(地圖上無此名,為大南溪的第一條支流) 這些溪流都可一日返往,級數上還是以嬉水為目的。
  • 呵呵....我想您是誤會了,jones & polo是不同人,畢竟莊先生(polo)對於jones而言,是值得欽佩的前輩與好夥伴,因此有幸在中華溯溪協會擔任對外聯繫的幹部;我想日後台北、西部地區、高山或海外(日、韓、大陸等國的溯行同人)與台東地區的交流,用信件來討論會比較方便一些。 謝謝您的一些介紹,也許過些時日我們將會專程前往拜訪。 厚顏的向您索取一些海岸山脈的溪谷起溯點和溯行圖資料,我的信箱是[email protected](亦含MSN即時通)
  • 真的嗎?……沒關係啦,反正你們都是溯溪界的前輩, 也是趁此機會介紹本溯溪隊給大家認識認識! 對了,您要的起溯點和溯行圖資料我們這裡沒有人在整理這種資料, 小的在初溯的前一、二年,對海岸山脈的溪流只有“錯亂”兩個字可形容, 因溪谷地貌幾乎都長一樣, 直至以溯溪照片來幫助記憶,才逐漸釐清各條溪的特色, 照片有很多,起溯點及溯行路線都留存在幾位主要幹部的腦海中, 要講那一條溪,都可以與您侃侃而“談”, 也就是說,想認識那一條溪,起溯點我們可以說明,其餘就是帶足裝備走一趟以親身體驗了!
  • 您的說明已了解,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