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16/9/4
在宜蘭的友人相邀下,8/11敲定前往閂山和鈴鳴山的百岳之旅
這二座百岳的登山口都在730林道上...
730林道入口位於台7甲線65公里清泉橋旁,距離梨山只有大約10公里之遙,
入口處正好是合歡溪與南湖溪的匯流處。
730林道也是登閂山、鈴鳴山,以及中央山脈北二段O型縱走的起點與終點,全長28公里,
目前已遭林務局廢棄的林道,但由於前段有農民種植水果蔬菜,因此路況保持良好;
後段則缺乏保養,四輪傳動車只能到達11.7公里柵欄前,之後的路況雜草叢生,林道已漸漸歸還給山林~~
8/20清晨在台北市捷運科技大樓站對面搭乘4:50葛瑪蘭客運
前往羅東客運站和友人夫婦會合(另2位同事4:10在板橋站搭同班客運)
搭上友人的休旅車到環山部落的環清宮...
由環清宮換搭四輪傳動的九人座進730林道(單趟2000元)
接駁資訊如下:駕駛技術好得沒話說...
5:30客運從國道5號雪山隧道出來,睜眼一看龜山島的日出
就剛好出現在窗外,用手機拍下這張難得...
6:20抵達羅東客運總站,約在6:40左右出發前往環清宮
途中在南山部落(台7乙公路31K處)休息...
9:20抵達環山部落的環清宮,搭上四輪傳動九人座約在9:35出發
天藍得太超過...
9:51拍下搖晃經過730林道約1K處8/13崩塌的路段
10:49 730林道11.7K,也是接駁車的終點(有的只開到9K流籠頭)
背上熟悉的重量開心的合照,正式開始使用雙腳...
10:51 柵欄入口處有個紅牌...加點想像...很久很久以前車子是可以開進去的
這裡海拔約2270公尺
11:18
穗花蛇菰(雄花),攝於730林道約12.5K處
屬於蛇菰科寄生植物,學名為:Balanophora laxiflora。
葉片退化呈鱗片狀,無葉綠素,不行光合作用,以吸收寄主的養份來生存。
11:26 約13K處穩定水源(之前左邊也有)
12:00 14.1K營地
4位山友出現(今天入園共14人)
12:16抵達15K,是到24K前最後水源
今天背了3支1公升的飲用水,估計走到25K工寮是夠用的
後來走到閂山登山口過後的23.4K處紮營,再去24K取水
12:26 巨木
水泥護欄是林道歷史的遺跡
13:30 16K的鈴木機車...
接駁車老闆提醒我們,下山走到這裡一定要打手機叫他們派車
13:55 17K...整條林道沒有里程標示...都靠地景和紀錄來辨識
14:02 17.5K,北二段的重要位置
北二段前往無耳溪合流點、遠多志山、甘藷山、無明山的入口
要去嗎?...
14:25 回望閂山之門(離23.2K閂山登山口還有約5K)
14:53 倒木是天然的座椅,小休息
19.2K後有6個緩上的髮夾彎
台灣繡線菊
薔薇科(Rosaceae)繡線菊屬(Spiraea),台灣特有種
高海拔常見植物生育於向陽開闊地或林緣環境。
北起南湖大山、南迄北大武的高山地區,分布於海拔2,100-3,500公尺之間的山地。
17:20 23.4K,海拔約2820公尺...
2天都紮營在此(應鋪地墊防潮)
距離24K水源地來回約1小時
18:15 今天黃昏的天空
取水回來後煮一鍋豐盛的羊肉爐...我大約21:00入眠...
晚上有山羌還是山豬路過...磨牙..打呼...林間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