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山環繞的宜蘭山區,有一個淒美的故事,那是關於一位勇敢的泰雅少女,不顧性命,護送自己師長的故事。昭和十三年9月,從事教職的田北正男,接到了從軍徵召令,因南澳位於宜蘭山區,田北正男便請學生莎韻幫忙搬運行李,兩人在路途中,不但遇到暴風雨,還在渡南澳南溪時,碰到溪水暴漲,在天候惡劣下,田北正男雖順利離開宜蘭,但莎韻卻在暴風雨中於南澳南溪便橋上落水失蹤。事件傳到台灣總督耳裡,總督因為莎韻的行為而深受感動,特別頒了一座鐘來表揚莎韻,這就是莎韻之鐘的由來;而這個故事傳回日本,被人改成了淒美的愛情故事,並為莎韻做了一首歌,名為「莎韻之鐘」。現在的莎韻之鐘是複製品,因為真正的莎韻之鐘,在部落的遷徙中遺失了,政府為了紀念莎韻,便重新在武塔村旁設立了莎韻公園(蘇花公路南澳葉家香展售中心旁) 。
但也許莎韻的事實真相不是如此http://www.gmes.tpc.edu.tw/~2000/ch/html/tb/tb41.htm
以前外人謠傳的是師生戀,其實那不是的,以前在老金岳的時候,公務員他們的東西都是由我們在協助搬運的,因為需要的生活用品都必須在南澳才買的到,所以都是由村民去南澳購買然後搬運進來的,而且是依照鄰里來輪流協助搬運,那時候我阿姨『莎韻』其實已經有一把年紀了,而那位老師還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所以不大可能是師生戀,實際的情形是因為 那位 老師要被征召,她也去歡送他,當然也不只她一人,還有其他同行的五六人,那時候下大雨,結果到了現在的武塔附近時,那有一段獨木橋,在過橋時,可能『莎韻』她是走最後一位吧!結果換她過橋時,河水突然暴漲,把橋給沖毀了,然後『莎韻』就被水給沖走了,同行的人想救都救不到,而屍體也一直都找不到,那時候鄰近村落的一些年輕人也都有過去幫忙找尋,可是過了幾個禮拜依然找不到,後來因為那件事被日本政府注意到了,可能認為她很愛國吧!就決定為她紀念,就以她的名字造了一個『莎韻之鐘』。
這是一趟奇幻的旅程,從原本的「小操」突然轉變為無敵悠閒的行程,從彬浪獵寮改住合流溪與南澳南溪匯流口,探訪「流興社」轉為「舊武塔」,原本要造訪的「流興國小」成了「武塔國小」,無緣見到莎韻之鐘座台遺跡,機緣促成大伙見到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與南澳鄉武塔村旗飄揚山林,這一切的一切真是太美妙了,辛苦的阿達問到金洋村鄰長山裡的實況,雖路況不佳,但領隊阿達還是帶大家踏上莎韻之路的前半段。翌日,由凱銘表演花式跳水揭開序曲,國彬、星志、威龍、麗君、正琳等勇將,一一上陣,最後總教練---憶屏,前滾翻三圈漂亮入水獲得滿堂彩,頒發金牌直接送出國比賽,坐在VIP席的我跟瑞瑞,直呼過癮~~
這回在山裡輕鬆自在的行走,與大美女佳惠,15期同學瑞瑞、韋融&國彬聊得過癮,認識了桃園幫的憶屏與愫臻,還有初次參加即獲十顆星評價的柏〝紅〞…
領隊:前導--阿達&凱銘,押後--賢正
參加隊員:
第1組. 佳惠/ 國彬 麗君 婕端 瑞瑞
第2組. 憶屏/ 愫臻 雅齡 柏宏
第3組. 逸智/ 威龍 萬和 韋融 銘龍
第4組. 安美/ 安民 星志 淑芬
第5組. 倍聰/ 芳諭 淑親 正琳 珮君
預計行程:
第0天
20:30 板橋江子翠 ----
21:45~22:20 蘇澳火車站附近消夜
23:20 南澳「莎韻之鐘」紀念公園 武塔檢查哨 莎韻橋 ---
24:00 金洋國小走廊&司令台 露宿過夜
第1天
06:00 起床、整裝盥洗、打背包、順便吃早餐
07:00 開車前往登山口停車場
07:30 登山口出發
-– (古道)--> 合流溪(過溪) ---(古道)---> 獵人口中的”捷徑”獵徑 -- > (上升五百公尺落差,這段路無水) -- > “彬浪獵寮” 紮營(取水約五分鐘)
第2天
輕裝從 “彬浪獵寮” 前往 流興部落遺址 --- 尋找教育所(國小)&原始的莎韻紀念鐘的鐘座遺跡 --- 折返彬浪獵寮 --- 重裝下山回登山口停車場 --- 南澳朝陽漁港晚餐 --- 回板橋解散。
[註]:阿達曰
前天電話請教過林克孝先生(近年莎韻之路的開拓者)路況,得知老武塔(”舊武塔”)之後的路段崩塌多、變數多,除非近期剛好有人又剛去開過路,否則兩天可能很難完成。況且我們此行人多(遠在預料之外),為看能否一氣呵成,兩天就完成達陣流興社遺址,因此決定此行我們就不繞去老武塔了,途中改走當地獵人的熱門途徑--”捷徑”而至”彬浪”獵寮過夜,之後隔天早上仍可接上由老武塔過來的古道(日本警備道),再前往流興部落。至於老武塔這段路,只好改天再找時間另行踏查。
實際行程
D1 2009/2/21
0600 金洋國小~起床吃早餐
0700-0810 阿達一早便去找鄰長問路況,得知「獵徑捷徑」過了彬浪獵寮之後的稜線二邊都崩塌而難以通行;而過了舊武塔之後的路況也不好,有一些崩壁可能要高繞,因為大隊人馬+路況不好,所以更動行程至合流溪匯流口紮營後,輕裝前往舊武塔一探。
0830-0843 舊旃檀駐在所遺址停車場整裝
0847 舊武塔古道路牌,取左,右為下溪之路
0850 叉路口,左路大車子可行,古道為取右側小徑,阿達說前年來沒有這大路,應是原住民開闢農路,記錄有隊伍走誤折返
0853-0900 叉路口,左水管路,取右下抵楠溪,左側有一廢吊橋
0910 古道崩塌,小繞道接回平坦大道,脫衣服
0934 過小溪,整隊等人
0952-0959 古道沿石壁開鑿,遇2M有扶手獨木橋,樹林底層樓梯草、秋海棠、蕨類植物、姑婆芋夾道,瑞瑞折了秋海棠的莖剝皮給我嚐,酸酸草味,榡臻說她曾用他煮過酸辣湯
1010 合流溪口平台,左有一廢吊橋,上溯往砲臺山
1012-1022 我們下行過溪,至合流溪與南澳南溪匯流口找營地,南澳南溪右岸置重裝
1022-1100 補充糧食,輕裝岀發回廢吊橋的合流溪口,古道沿南澳南溪右岸修築
1107 直接鑽行右岸樹林,右轉接回古道,真正的古道入口在1010的平台對岸,有一黃色路條
1120-1130 路左明顯叉路,楠子駐在所,遺留日據時代啤酒瓶與碎藥瓶、破碗片、礙子,當然還有長長的駁坎淹沒於蔓草中
1144 古道崩塌,碎石橫渡路,可見右側南澳南溪底有一獵寮,獵人在獵寮生火並呼喊我們
1215 叉路等人整隊,右側有一路徑木頭擋路,取左古道續行
1222 彬浪獵徑叉路左陡上,古道直行
1234-1330 南澳南支流溪底午餐,餐後跟著眾人參觀溪下游左岸獵寮(離午餐處3分鐘) ,居然有電動鋸子,獵寮沿石壁搭建,非常避風
1330 出發,路徑在右邊小坍塌處開始陡上一段
1340 古道崩塌蠻長一段,先左高繞,再沿乾溪溝下,跨一顆倒木,腰繞回古道,路上腎蕨很多,有一處生火遺跡,看來有人直接在路上睡覺,旁邊就是山壁,要睡得很小心,過一岩壁水源
1420-1428 林務局舊工寮,駁坎跟木柱支撐著屋頂,尚存一塊小地方可擋雨,還有一白磁馬桶,我們取左上往舊武塔國小去
1448 叉路,左古道,我們取右下往舊武塔國小去,這段路很特別,雜木林混著高大的楓香
1500 路右一鐵水缸,快到國小遺址囉
1503-1530 下階梯,兩根石柱像是門神屹立,長長的駁坎,一層一層的聚落,像是告訴我們這兒曾有的風華……
武塔國小的師長、學生、家長也曾經2008/11/6~7舉辦尋根之旅,大家七手八腳把國旗和武塔村旗綁在升旗台上。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4761298.shtml武塔師生尋根 泰雅耆老講古
1550 叉路,左轉回林務局舊工寮
1637 南澳南支流溪底午餐處
1721 1144古道崩塌處
1737 回合流溪口平台
1748 營地,大伙分工合作搭外帳、煮晚餐、撿材薪,阿達和大美女幫大家準備香濃麻醬麵、美味肉羹湯、海苔香鬆四季豆、烤香腸,飢腸轆轆一掃而空,僅剩少許麻醬麵,在隔天早餐也清光無廚餘。餐後,新人柏宏主動把鍋子洗乾淨,賢慧到不行,給他用力的拍拍手。營火旁,榡臻姐的招牌養生水果茶配上花生、烤鱿魚,聊著溪谷趣事,愜意到不行,難怪沒有人想去砲臺山哩!! (來回五~六小時)備案一直難產,阿達宣布明日再議,十點半才散會~~
D2 2009/2/22
今天是睡到自然醒的行程,悠悠閒閒吃完早餐,瀑台邊已經聚集了觀眾在看凱銘跳水,前翻~第三跳~後翻~第四跳~不滿意~再來第五跳~沒拍清楚~再來第六跳,好厲害的空中翻騰呀;跳台旁的柏宏也蠢蠢欲動,國彬、星志、威龍、麗君、正琳等勇將,一一上陣,最後總教練---憶屏,前滾翻三圈漂亮入水獲得滿堂彩,頒發金牌直接送出國比賽,坐在VIP席的我跟瑞瑞,直呼過癮~~坐在這兒有絕佳的視覺享受真好!
1100 一行人收拾行李姍姍離去,回到合流溪口平台遇見農曆年帶阿貴去流興國小的獵人
http://www.awem.com.tw/2009.1.30.htm
http://www.awem.com.tw/2009.1.28.htm
目前前段良好的路況,都是獵人親手整理過的,如有需要再商請獵人幫忙帶路,榡臻的相機裡則有獵人此行收穫的戰利品。
1232 回到楠溪,遇一黑狗兒,在大石上休息
1245 舊旃檀駐在所遺址停車場
離開登山口驅車南澳街上,建華冰店及其對面冰店各有一批擁護者,檸檬冰+啤酒,則是新吃法;老闆娘推薦我們走一走蘇花古道,林蔭步道穿岀樹林看到廣闊太平洋的感覺很讚;朝陽國家步道直接觀海賞景則是大多數人的選擇,來到朝陽漁港海天一色,大家等漁船滿載下貨,連步道也沒人去啦!!觀賞搶購魚貨秀後,吃海鮮祭飽五臟廟才是王道,蘇澳冷泉與東澳冷泉則是餐後點心為這趟旅行畫下完美句點。
後記
1.登山口-舊武塔國小路跡清楚,路條很少,聽說路條獵人曾經清除過,路線圖我是參閱2006年3月版的上河北島P34
2.沿途水源不缺有四:楠溪、合流溪、南澳南溪支流溪底、林務局工寮前的岩壁水源
3.營地: 合流溪床、南澳南溪支流溪底獵寮、林務局工寮、舊武塔國小皆可紮營
4.獵人說:過了舊武塔之後的路況不好,古道崩得很嚴重,連高繞都要小心,要探訪流興國小與莎韻之鍾的基座,雖花費時間較多,但他過年時把路整理好了,兩天兩夜應有機會抵達。
5.圖文檔http://wuyalynn.spaces.live.com/blog/cns!103F77F060F7A0D6!5218.entry
相簿:http://cid-103f77f060f7a0d6.skydrive.live.com/browse.aspx/20090221%7CF22%e8%8e%8e%e9%9f%bb%e4%b9%8b%e8%b7%af%e8%88%87%e8%88%8a%e6%ad%a6%e5%a1%94%e5%9c%8b%e5%b0%8f%e7%9b%b8%e9%81%87
伙伴行程記錄:凱銘http://blog.yam.com/rock6879/article/19576535
銘龍相簿http://album.blog.yam.com/lung0712&folder=5709291
安美相簿http://album.blog.yam.com/album.php?userid=papabear_yblog&folder=5719494
6. 相關行程研讀
◎莎韻之路─老武塔,流興,布蕭丸溫泉環型路線
http://211.20.181.250/~happyman/keepon.php?ArticleID=7868
◎莎韻之路二---古道下線以及流興下布蕭丸之古道
http://211.20.181.250/~happyman/keepon.php?ArticleID=11722
◎哈卡巴里斯舊部落遺址─沙韻之路系列三
http://211.20.181.250/~happyman/keepon.php?ArticleID=1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