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12/11/14
鳥嘴山與八五山古道--南插天山之外的驚喜
朝陽隊19人+新竹周 老師+小俞
101年11月10日 星期六 陰天
登山口:新竹縣尖石鄉煤源村,竹120縣道道路的終點社區處。
交 通:中巴1部,兩位山友自行開車。
行 車:基隆→汐止→小碧潭→關西交流道→台3線→往內灣→往尖石→竹120縣道→八五山大橋→道路的終點(社區)
今日原計畫走南插天山,但因路崩不准入山,所以臨時更改成本會嚮導組數年前踏查過的這個行程,說實在的,以目前朝陽隊這些健腳來說,安排南插天山的傳統路線來回,只是衝著插天山系的名號,抱著朝聖的心情,偶而走走輕鬆路線調濟一番罷了。
行前,領隊得到消息說路崩不准入山,並且為了調養生態,近期內只要是插天山系都不准入山,所以招集嚮導群商討出這條替代路線,沒想到這天天氣甚佳,整條路線走來非常過癮,多變化的路況,巨大的神木,熱鬧繽紛的山毛櫸,危崖垂降的刺激以及八五山古道的古意盎然,全程皆精彩無比,可說是淋漓盡致,這天;朝陽隊在南插天山之外,意外得到了滿滿的驚喜。
中巴停妥,但見兩位朝陽之友早已自行開車相候,一位是「省話一哥-新竹 周 老師」,另一位是台北的「少年天使-小俞」,正所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行程紀錄:
0500基隆小艇碼頭→國道3關西交流道→台3線→往內灣→竹120縣道→八五山大橋→道路的終點社區(途中不要轉向水田部落的方向)。
0733竹120縣道底,道路終點,一片別墅型社區,滿美的,但似乎沒人住,在道路計劃大看板前方,左入土路。
0733叉路口,右水泥路往八五山古道,下午將循此路回來,取左,土路。
0735登山口,進入竹林,不久隨即陡下至油羅溪床的攔砂壩。
0743攔砂壩,走壩頂到對岸(乾旱季節無水),就在壩頂的那一盡頭處,鑚入芒草叢小路(不注意還真難找), 接下來就是無止盡的上坡路,有些地段還真是陡到不行,不過;此處氣候乾燥,山路也很明顯,巨木處處,加上今日氣溫相當宜人,走來還算愉快。
1008林中展望處,看到最遠處的大霸身影,可惜不清楚。
1022大片杜鵑林,休息,路況漸入佳境,充分享受秋高之氣爽。
1033路中怪樹,樹身扭曲,接近地面處好像長了三隻腳一般。
1038叉路口,接上從水田登山口上來的傳統步道(北德拉曼步道),取右。
1039大山毛櫸,樹身有點扭曲,看來非常巨大,生命力極強,就在三角點前方約5公尺處,似乎是基點守護著,小俞說可稱之為「內鳥嘴之星」,我也認為非常適合。
1040▲鳥嘴山,1749M,三等三角點6285號,休息,領隊決定加菜拜訪北德拉曼神木。
1105原路退至叉路口,取右往那結山,北德拉曼神木方向拜訪神木去,一路急陡下,直到第一棵大神木才慢慢喚起多年前走過幾次的回憶。
1150大神木,正面看相當龐大,走到背面則已經被雷擊成空心,不遠處有奇美的涓絲小瀑布。續取左過乾溪,造訪阿扁神木及另二顆巨木,這三棵神木看來就沒那麼有看頭了。
1205阿扁神木,小空地,午餐,今日有黑龍茶,但少了煙松咖啡。
1303循原路回至大神木叉路,取左緩上,準備接往北德拉曼步道。
1320接北德拉曼步道,有木椅,遊客不少,取右續上,這是大眾路線,但也一直陡上,隊伍續上無休。
1419▲內鳥嘴山,今日二度登基點處,休息片刻。
1430循基點旁箭竹叢間山徑,往李棟山八五山古道方向下山,此段長下坡,多處拉繩急陡下峭壁,山路險降,有淺在的危險,需要好身手來應付。
1522叉路,左往防烈區山,取右,自此山路趨緩,已無急陡路段。
1600廢棄香菇寮。
1622石桌(其實只是一堆稍微平整的亂石而已),已不見路標,左路是往李棟山的方向,當然取直囉!從此處開始就是所謂的八五山古道,大都是山腰路,比起前段相對的好走,但也不是想像中那麼的平整好走。
1643怪型狀九芎樹,就在路旁,你不會錯過。
1710山腰叉路,左右都有布條,左路比較傳統好走,但需時較長,右路則陡下溪床效率高,是捷徑,我們墊後四人先取右下了幾分鐘之後,又被保守的後嚮導萬能兄召喚爬回叉路,依照GPS航跡,乖乖地取左走傳統路。
1724水泥產道底端,踢產道直下至水泥路起點。
1738返回登山口叉路處,正好天黑,朝陽的夥伴們已相候多時。
後紀:
一、 在此疾呼各位山友要注意這個消息:今日我隊許姓隊員說,他前幾天獨自開車停在鄭白山莊附近的停車場,循滿月園路線,去走了一趟北插天山,下山時轎車擋風玻璃貼了一張通知,要他前往派出所,然後被開了一張300元的罰單,不是因為亂停車,而是因為不准入山,經山友「小俞」證實確有開罰單之情事。
二、 鳥嘴山的山毛櫸比北插天山的要大棵,插天山不能去,就來鳥嘴吧。
三、 此路線有多處陡上陡下危險路段,需要矯健的身手,又因為路長,所以也需要好的體力方能勝任。
四、 這條路線,上山沒問題,要注意下山,叉路不少,應注意把握方向,部要走岔了。
五、 在下山接近終點時的山腰分叉路,兩邊都有路條,左路比較傳統好走,但較長,右路則陡下溪床效率高,較快。
六、 有關此路線的地圖資料,可連結Mori兄94年在Keepon 網站發表的:「內鳥嘴山-北得拉曼神木-八五山古道」: 一條經典級的8字型路線 ,雖然年代有點久了,但路線仍然沒變,還很好用。
圖文版請連結:
http://tw.myblog.yahoo.com/quick-chiu/article?mid=2843&prev=-1&next=2699
您好
為方便站上山友閱讀及站內內文檢索需求
敬請將原文完整貼上喔
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