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留言版

與蜂對峙的經驗



其一
某年十月間,與好友若干同約假日登山,當天晴空萬里微風送爽,當大夥兒揮汗走在接近稜線的樹林中時,聽到巨大的馬達聲響,難到有人在伐木?不!聲音更大些!喔!一定是有人又在山上操作挖土機開山整地,挖掘道路了!大家又是一陣韃伐。耶,不對也,聲音來至空中,這麼大的聲音,難道北部也已核准民間輕航機的基地設立了?北部高壓電線那麼多,他們也真勇敢咧?

大夥正在稜線上尋找輕航機的時候,只見前方不遠處一塊黑雲朝著我們的方向迅速移動,今天晴空萬里咧,這一片黑雲是甚麼?難到是魔界二部曲在此現場上演?只聽馬達聲音越來越大!哇!不對!是蜂群移居,快躲!

幸好當天同行只有十人,大夥在細瘦的稜脊邊樹林下放低姿勢以免掃到蜂尾,靜靜的坐在地上聽著隆隆的震翅聲響,黑鴉鴉一片烏雲擠著隔臨的山谷掩至,帶來一陣陣山風,不一會兒烏雲掠過,藍天白雲再度呈現,呼!好一個自然奇觀。

其二
某一年為了下週將帶隊登柴橋坑山,與金德兄兩人共同前往踏查,順便以鐮刀整理山徑,也方便山友行進。當行進到臨登頂前之最後下坡道上,我倆前後相距約三米,只見金德兄在前方向草叢一刀砍下,驚見一胡蜂蜂窩應聲落地,金德兄當下返身就跑,並向我這邊猛衝狂呼蜜蜂!!!!

當時我在其後方上坡處,現場無風,立刻伸手從側袋掏出噴氣式撒隆巴斯,就向前方空中噴出一環防護煙幕,只見金德兄穿幕而過,緊隨追趕的蜂群激射到防護幕前,立刻四散飛開,有如軍機表演的炸彈開花一般,好看極了!

說歸說,命要緊,金德兄說他背包後袋備有噴氣式樟腦油,要我立刻幫忙拿出來,以便火力支援,當他背向我讓我拿樟腦油的時候,我忘了他背包上早已沾滿了胡蜂噴灑的費洛蒙,因此我的手臂也沾了一些而不自知!有一隻機靈的蜂兒已迂迴飛至,往我手臂上俯衝就螫,我可是想也沒想,一巴掌就把它打扁!可也中了淺淺的一針!

接著,立刻向金德兄背包上及我的手臂上噴灑樟腦油,去除費洛蒙的味道。真的好用,蜂群在我倆聯手應敵之下,在四週空中像瞎子般胡亂衝撞,就是找不到兇手!

我倆邊走邊互相在身上背包上多噴些撒隆巴斯和樟腦油,然後快步走開,可心情得意極了!
事後,吾友金德兄僅淡淡的說:反應還可快些,就不會挨上那輕微的一針了!夫復何言交友如此嚴苛!

其三
多年前的一個難得連續假日,適逢山岳會舉辦闊瀨越嶺外澳健行活動,故於週六約集大大小小男男女女二十幾人先行到行程的半路上露營,隔天再隨隊一起健行。

來到營地天已昏暗,在臨溪之廢耕田疇上整地紮營,取水炊煮,集柴生營火,難得浮生山中好過,一夜暢飲暢談無機!次日晨起,算好大隊到達時間整裝收營,正當大夥好整以暇之時,有位山友在營地旁邊樹下小解時可能多喝了兩杯,扶著樹幹猛搖,真瓦咖喇奈不懂為何搖樹幹?
剛好樹上一個大蜂窩四散飛出蜂兒,並開始向這位山友噴出霧狀水氣(註:蜂群攻擊特定目標前,均會向特定目標噴灑霧狀水氣—費洛蒙,為一種無色無味液體,山友們被噴後往往不知情)此景剛好被我看見,急喚該山友跑步下溪泡水,並請所有人員停止拆營,女人小孩立刻進帳篷,正要澆息的營火再昇起,要另一山友拿毯子到水裡泡濕罩在營火上製造煙幕,幾個壯丁先到溪中泡水後站立當場警戒迎敵。

哈!又是難得一見的景像:當時去尿尿的山友快跑穿過營區,飛奔下水全身浸泡,群蜂當然也已找到正主,黑鴉鴉的一整片烏雲般追著費洛蒙的氣味,像神風特攻隊般攻擊過來,當時我戴著帽子,緊急穿好風衣,拉上拉鍊,只見一隻蜜蜂像子彈般飛射過來,射到我的帽子上彈了回去,英豪兄沒戴帽子,只見一隻蜂兒衝進他的頭髮裡,梳魯梳魯的衝撞一陣之後,驚慌的飛了開去!
只記得我的身上左肩一下,右臂一下的,被瘋狂四射的蜂群激射撞擊著,現場簡直像透了被一陣槍林彈雨掃射般,好多蜂兒飛撞上帳篷外壁,跺跺跺跺聲響不絕,嚇得帳篷裡面的女人小孩哇哇大叫!我要求肇事的老哥全身浸到水中完全去除費洛蒙氣味,再看看狼煙已逐漸濃濃昇起,讓蜂兒情緒穩定,一場驚天動地的攻擊行動在幾分鐘之後漸漸停止散去,幸運之至,無人受傷。
我要求大夥兒到溪邊重新梳洗一遍,徹底去除可能沾染到的無色無味的費洛蒙......

等到七十人的大隊人馬到達時,在場的人們,包括帳篷裡面大呼小叫的女人和小孩們開始諉諉敘述剛剛那一幕驚險的過程與英勇的事蹟,呵!比現場應敵的我說得更生動精彩!

所有回覆

  • 既然是登山安全討論區,那我就出幾道題給各位山友解解悶 ( )1. 一行人重裝行走於能高安東軍的松風嶺樹林中,突然有約十隻左右的黑色蜂在人前人後飛繞,那些黑色蜂是 1. 歡迎大家登山辛苦了 2. 這裡是我的地盤,請小聲通過 3. 尋找剛剛的唐突驚動蜂窩並被噴過費洛蒙的傢伙 4. 你好啊,我們剛採完花蜜要回去了 ( )2. 在山中行進受到五六隻蜂攻擊時,你會 1. 揮舞毛巾拒敵 2. 往下風處逃命 3. 坐下來不顯示反擊 4. 對蜂群噴射殺蟲劑 5. 對自己身上灑礦泉水 ( )3. 走在樹林中不小心被一隻蜂兒螫到,你會 1. 以牙還牙當場撲殺 2. 往下風處逃命 3. 算我倒霉,坐下來敷藥 4. 在蜂螫處敷藥並將患處附近噴灑噴氣式消炎藥去除費洛蒙氣味 ( )4. 前頭有人開始因蜂的攻擊四散奔逃,你會 1. 高喊大家冷靜,我來生火煙燻 2. 高喊有人受傷嗎 3. 往下風處逃命 4. 找到被攻擊者對他身上噴水或噴氣式消炎藥,設法先阻絕蜂的攻擊 ( )5. 自己手臂不小心被蜂螫之後,在安全的位置處裡蜂螫,你是 1. 用指甲小心異異的拔出 2. 用瑞士小刀輕輕刮除毒囊及尾刺 3. 忍痛直接敷藥包紮 4. 捏破尾刺頂端的毒曩後再予拔出尾刺
  • 可是,為何每次碰到蜂族,我們都只有被螫的命運,那還看得到烏雲呀!
  • 呵 afa兄 三十年來我也只碰到一次蜂之遷巢咧 每年十月份吧 新蜂王產生之後 但要碰上大型族群是不多見的 因此映像特別深刻
  • 請問sumshow(三少)前輩 你那五個問題 可以公佈答案嗎 阿里阿多
  • to 飛天鼠大大 順手出了這五道題,是一時心血來潮寫的 為的是想跟上網的山友們 共同面對這個狀況 共同思考這個嚴肅的消暑問題 在這裡回答你給了答案 那後來的讀者將失去他的樂趣 您是第一個勇敢的向我提出要答案的人 這樣吧 給你第一個提示: 我從來沒說過這是單選題或選多題 假如你真的還想跟我要答案,我會email給你^^
  • ...
  • 夏日炎炎,蜂蟲橫行,摘錄榮總高偉峰'洪東榮'鄧昭芳'李建賢等醫師們對蜂蟲蛇毒等研究報告供大家參考: 蜂螫傷   根據台北榮民總醫院毒藥物諮詢中心的統計,所有動物咬傷中發生最頻繁者,即為蜂螫傷。1在台灣,曾發生多起虎頭蜂(胡蜂)螫傷致死的事件,經過媒體的報導,格外引人注意。但事實上,蜜蜂和胡蜂都會引起嚴重的過敏及中毒反應,它們和火螞蟻都是屬於膜翅類昆蟲,根據美國的統計昆蟲咬傷中最常引起死亡者即為膜翅類昆蟲,而其他昆蟲則很少造成死亡。72而絕大多數蜂螫致死者,都是因發生嚴重過敏性休克而致命。73   大多數蜂螫傷只產生局部反應,少數會出現嚴重中毒及過敏反應,而早期致死者多半因發生嚴重過敏反應而死,其中大多數發生於前15分鐘之內,而被大蜂、小蜂螫傷,其發生過敏性的機會幾乎沒什麼差別,同時養蜂的人並不會因此而免疫,也同樣會發生過敏,而過敏的症狀通常一次會比一次嚴重。由於蜂螫致過敏性休克死亡,多在送達醫院前即發生,因此,在美國建議一般養蜂及郊遊、登山者,最好隨身帶有治療過敏性休克的特別裝備,如Ana-Kit或Epi-Pen (內含治療過敏性休克最重要的藥物--腎上腺素,只要用手輕輕一按,藥物很快即可進入體內)以備不時之需。72   蜂藉著尾部的螫針將毒液注入攻擊的動物,胡蜂螫人時螫針不會被拉出,可連續叮人;而蜜蜂螫人時螯針會被拉出留在病人傷口上,同時毒液囊也會被一併拉出,螫針及毒液囊在離開蜜蜂尾部後,仍可繼續抽動達30-60分鐘,不斷地放出毒液,因此,如發現傷口上有刺針,應將其除去,以防止毒液繼續進入體內。除去的方法,可用指甲、刀片或信用卡輕輕的將刺及毒液囊刮除,不要用手去壓擠,以免注入更多的毒液。74,75 蜂螫傷的臨床症狀   蜂螫後,大多數只產生局部反應,少數會出現嚴重中毒及過敏反應,一般可將其症狀分為: 一、局部反應:局部紅、腫、熱、痛或有輕度搔癢。 二、毒性症狀:一般超過十個以上的蜂螯比較會產生毒性症狀,主要有口惡心、嘔吐、腹瀉等腸胃道症狀,吞嚥困難、抽搐、神智不清等神經症狀,以及發燒、全身水腫、血壓下降、休克等症狀。 三、過敏反應:只要一隻叮咬,不管大蜂、小蜂螯傷,都可發生嚴重的過敏性休克,一般有過敏體質的人,更容易發生嚴重的過敏性休克。主要症狀包括乾咳、喉嚨或胸部有緊縮的感覺、眼皮浮腫、發癢、全身蕁麻疹、呼吸困難、臉色發白或發青、有快死掉的感覺、血壓下降、昏迷等。其中最常見的是皮膚症狀,經常在蜂螫後2-3分鐘就產生,而致死多半於前15分鐘之內發生。若先前有被蜂螯的記錄,下次如再被螯到,有35-60%的機會會造成過敏性休克。76 四、延遲性過敏反應:一般在蜂螫後10-14天產生,可單獨出現,也可先經過一段較輕的急行性過敏反應之後再發生。其主要症狀包括發燒、淋巴結腫大、關節痛、皮膚起疹、頭痛 及全身無力等。   現場治療68,72,73,74,75 一、局部反應的治療:1.如刺針留在皮膚上,可用指甲、刀片或信用卡輕輕的將刺及毒液囊刮除,不要用手去壓擠,以免注入更多的毒液。2.用肥皂水或消毒水清洗傷口,並蓋上紗布。3.用冷敷,以減少腫脹及癢,但不要在傷口上直接用冰敷。 二、毒性反應的治療: 輕度的毒性反應,治療與局部反應的治療相同。如症狀嚴 重,則應穩定生命徵候,將螫傷部位放低,並立即送醫。 三、過敏反應的治療: 1.將螫傷部位放低 2.用指甲、刀片或信用卡輕輕的將刺及毒液囊刮除 3.如呼吸困難,給氧氣,必要時給予人工呼吸 4.治療休克,保持溫暖 5.如過敏嚴重,應給予注射腎上腺素 6.傷口及腫脹部位可予以冷敷 7.立即送醫 蛇咬傷   根據台北榮民總醫院毒藥物諮詢中心的統計,所有動物咬傷中死亡率最高者,即為蛇咬傷,可見其在國內的重要性。1   台灣的蛇類約有55種,其中毒蛇有19種,無毒蛇有36種,毒蛇中陸蛇有14種,海蛇有9種, 一般臨床上比較常見,流行病學上比較重要的毒蛇,主要為青竹絲(赤尾鮐)、龜殼花、百步蛇、眼鏡蛇(飯匙倩)、雨傘節、及鎖鍊蛇等六種陸蛇。64   一般無毒蛇咬傷,多半較不嚴重,只要視為輕傷治療即可;但如被毒蛇咬傷,則應視為急症,如不緊急處置,則會有生命危險。台灣的毒蛇咬傷雖然主要發生在每年的3-11月,而以7-8月最多,但根據台北榮民總醫院毒藥物諮詢中心的登錄,一年中每一個月份都有毒蛇咬傷的報告。因此,即使在冬天,亦不可排除毒蛇咬傷的可能。64   毒蛇咬傷的特癥64,65   典型的毒蛇咬傷會有兩個顯著的毒牙痕,但是沒有看到明顯的毒牙痕,確不能排除毒蛇咬傷的可能性,例如眼鏡蛇及雨傘節咬傷就常常沒有明顯的毒牙痕,而毒牙痕也不一定只有兩個,從一顆到四顆毒牙的毒蛇都有可能發生。當然,如果病患、病患的同伴或救援人員能清楚認識毒蛇的長樣,將更可了解是被何種毒蛇咬傷。 臨床症狀64,65   一般可根據毒蛇咬傷所產生的臨床症狀,把蛇毒分為出血性蛇毒及神經性蛇毒,台灣常見的青竹絲、龜殼花、百步蛇的蛇毒即屬於出血性蛇毒;眼鏡蛇、雨傘節則屬於神經性蛇毒,而鎖鍊蛇性則以出血毒為主但亦有神經毒的症狀。   被出血毒毒蛇咬傷,一般會在30分鐘至一小時內產生症狀,但常在被咬五分鐘內,立即會發生嚴重的灼痛,並圍繞毒牙痕中心開始腫脹。常見的症狀除局部的紅、腫、熱、痛、瘀青、皮下出血、或形成水泡外,亦會產生腸胃道出血及血尿等全身性出血現象。   一般而言,神經性蛇毒傷口較少出現明顯的腫痛(如雨傘節咬傷,傷口常不痛,也不腫),但眼鏡蛇咬傷,傷口則常會有明顯的紅、腫、熱、痛。神經毒毒蛇咬傷,常在10-15分鐘內,即會自咬傷處出現麻木的感覺,其後逐漸會產生眼皮下垂、口腔周圍麻木、瞳孔放大、口齒不清、吞嚥困難、肢體麻木(並向近端漸漸擴展)、全身肌肉無力、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等症狀。如未予以治療,可在咬傷2-72小時內,漸漸產生昏迷、呼吸肌痲痺而致死亡。如4-6小時以上仍未出現症狀,縱使是真的被毒蛇咬傷(根據報告顯示,約有四分之一的毒蛇咬傷,沒有任何毒液進入人體),66其注入的毒液量通常也不會太多。 毒蛇咬傷的現場處理    由於使用對於毒蛇咬傷的現場處理,近年來有很大的改變,以前常使用的傷口切開目前已不建議使用 (因切開傷口,通常無法有效減少毒液吸收,反而會造成高比例的感染機會;同時也會傷到神經或肌腱,造成無法恢復的後果;對於出血性毒蛇咬傷,更可因血液無法凝固,而增加血液的流失) 。對於以前常使用的緊綁止血帶的方法目前已不建議使用(因即使將止血帶緊綁到可阻止動脈血流的緊度,通常也無法有效減少毒液吸收,反而會增加肢體壞死的機會及神經傷害的機會,因此目前建議如果要綁,可用彈性繃帶或褲襪,綁的鬆緊度與一般骨折固定打彈繃相當,大約是可阻止淋巴回流但不會影響靜脈的回流)。   目前對於毒蛇咬傷的現場處理原則如下: 1.穩定生命徵象(神經毒毒蛇咬傷,呼吸衰竭可能很快即發生,如及時予以人工呼 吸,則可能及時挽救病人的生命) 2.將病患移開毒蛇,以防止重覆咬傷(雖然蛇通常跑不遠,但許多病患在抓蛇過程 中,又重覆被蛇咬傷,同時,肢體亂動會增加蛇毒吸收,因此,在只有一人時, 重點在觀察毒蛇的外觀及特徵,不要考慮去追打蛇。) 69 3.保持冷靜, 減少活動。 4.除去手環或戒指等束縛物(因肢體腫脹時,束縛物可能不易移除,而可能影響 肢體功能) 5.固定傷肢並使之低於心臟,可用彈性繃帶紮於近端,但應不妨礙動、靜脈血流。 如有吸允器,可使用吸允器直接吸引。 6.不要使用冰敷或止血帶,不要局部切開傷口,不要喝酒,不要用不潔的水清洗 傷口。 7.儘速送醫(現場處置無法取代醫院治療及抗蛇毒血清的給予,最有效治療毒蛇 咬傷的方法即是正確的使用抗蛇毒血清,因此不要因為現場處置而延誤了送 醫。縱使病患沒有中毒徵候,也應儘速送醫,因症狀可能會延遲發生。
  • 請問貴文「蜂螫傷」一文中,提到「建議一般養蜂及郊遊、登山者,最好隨身帶有治療過敏性休克的特別裝備,如Ana-Kit或Epi-Pen (內含治療過敏性休克最重要的藥物--腎上腺素,只要用手輕輕一按,藥物很快即可進入體內)以備不時之需。 我曾到藥局指名要買Ana-Kit或Epi-Pen ,但買不到,請問到哪裡可以買到? 因為我在最近四十天內,接連兩次遭到虎頭蜂螫(一在登模固山約1200公尺的稜線,一在從待矢負山縱走南插天山約1400公尺的稜線上),疼痛難耐,現在登山只要聽到嗡嗡聲,就心驚膽跳。
  • 因此,在美國建議一般養蜂及郊遊、登山者,最好隨身帶有治療過敏性休克的特別裝備,如Ana-Kit或Epi-Pen (內含治療過敏性休克最重要的藥物--腎上腺素,只要用手輕輕一按,藥物很快即可進入體內)以備不時之需。 ........................................... 以上問題建議您逕洽原作者高偉峰醫師0937-903-150謝謝<^.^>
  • 向您致敬 在山野中活動最重要的就是冷靜面對突發狀況 您真是位不可多得的好手 <^.^>
  • 約三星期前,我走在待矢負山往南插天山的稜線上,看到前方約一、兩公尺處有隻腹部帶著黃色環紋的大虎頭蜂,當下立刻站住不動,結果牠仍直直飛來,我立即蹲下,心想退讓不惹牠,牠總不會咬我。結果頭上立刻一陣刺痛。 看來靜立不動,不保證不會被咬!
  • 我想您以前一定是憲兵退伍,才有一動也不動的讓蚊蟲在臉上待一小時多的能耐! 想想….這麼多的毒峰?貼在皮膚上!只要峰兒產生一絲懷疑?.….不是木頭!上!……結局難以想像ㄚ……. 整個過程絕對可以列入,電視「生死一瞬間」精彩內容播放。 您的臨危不亂、急中生智、勇者不懼、忍者無敵,太令人佩服了!佩服.佩服.佩服.佩服……..
  • 請問一下 如果只穿單件式的狗鐵絲雨衣 虎頭蜂咬的穿嗎?
  • 虎頭蜂能否刺穿狗鐵絲雨衣? 我想這要請該廠牌自我說明較妥 問題的重點是 當蜂群攻擊時是傾巢而出 對象是被噴射費洛蒙的目標 所以 它們會從繡口領口褲管鑽爬 這與雨衣硬擋可能只是時效問題 重要的是別讓它繼續噴灑費洛蒙 金蟬脫殼反而是較佳自衛模式 以上看法提供您參考
  • 給shmshow 謝謝你的回答
  • 與蜂對恃是一種零合的遊戲(戰爭),當我們進入對方警戒區域時,任何不友善行為,都會導致平衡被破壞,對人類而言終結它以免被叮是最有效的,對它而言,警戒區任何大動作都被解釋成不友善行為,傾巢而出至死方休是它們處理原則,在此態勢應如何維持平衡,並無害通過,也是考驗你我的智慧。 大自然很少有生物像蜂一樣可以不計較個體生死,這也是為什麼它們可以活得很好,蜂蜜蜂蛹是多麼可口食物,有多少高等生物想吃它們,如果沒有這樣本事,早就絕種了,人類除非有良好道具,否則一旦與蜂對恃,我們一定是輸家,而維持恐懼平衡將是處理最高原則,一旦這種平衡已被破壞,快閃人是唯一處理原則,在無道具下犯不著與它硬碰。 伊巴厚例子只是一個特例而不是處理通則,因為那時候根本沒得選擇,在毫無預警下發現自己已身處險境,連想落跑都難,可能沒激怒到它們,可能它們也沒料到突然多出一塊人型木頭,也可能他們很溫馴,也可能老天爺幫忙…..,發生於73年7月間無雙東郡縱走, 地點在東巒下望鄉吊橋間還未下到造林小徑前密矛草間
  • 今天報載能高安東軍山區又有一二十人登山隊伍全隊遭到當地蜂的攻擊 特地提醒您謹慎迴避 與蜂對峙是不必要的行為 只是不幸正面相遇時 千萬要冷靜應付
  • 虎頭蜂問答題 登山途中遇到兩隻經過的虎頭峰,其中一隻在你的身邊繞了好幾圈,請問你該怎麼做 1. 不管牠,繼續走 2. 嚇死了,趕快掉頭 3. 先冷靜觀察周圍,再邊小心觀察邊走
  • 冬瓜大哥的問題很有趣 三選一 而且其中兩個答案和另一個比起來就像是湊熱鬧的 當然選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