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行腳

山西大同懸空寺.北岳恆山.雲岡石窟


我喜歡旅遊.這是我去過西藏.雲南.越南.老摑.廣西.內蒙古外興安嶺.長白山以及外蒙古國戈壁沙漠自助旅遊的風景網址
詳我的部落個 http://tw.myblog.yahoo.com/moneywang-taipei


山西大同懸空寺是懸掛在北岳恆山金龍峽的半崖峭壁上,已經有1400餘
年的建築奇觀,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稱懸空寺為天下巨觀 ,
恆山懸空寺位於山西渾源縣,距大同市約65公里 ,建築在北岳恒
山金龍峽內西岩峭壁上,素有人間仙境之稱,懸空寺凌空構建,橫木
為梁,上載懸崖峭壁,下臨陡峭深谷,恆山懸空寺參觀門票售票處.每人 130人民幣,懸空寺山勢陡峻,兩邊是直立百餘公尺,如同斧劈刀削一般的懸崖,
懸空寺就建在這懸崖上,給人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覺。抬頭望上去,
但見層層疊疊的殿閣,只有十數根像筷子似的木柱子把它撐住。那大片
的赭黃色岩石,好像微微向前傾斜,瞬間就要倒塌下來似的
恒山懸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後期,古代工匠根據道家
不聞雞鳴犬吠之聲的要求建設了懸空寺,歷代都對懸空寺作過修繕
中國有七座懸空寺,即江南懸空寺大慈岩,雲南西山懸空寺,山西恆山
懸空寺、河北蒼岩山懸空寺、河南淇縣朝陽懸空寺、青海西寧懸空寺、
陝西榆林懸空寺石窟,最為壯觀的還是以此山西大同的懸空寺為首
懸空寺值得稱奇的是,建寺設計與選址,懸空寺處於深山峽谷的一
個小盆地內,全寺懸掛於石崖中間,石崖頂峰突出部分好像一把傘,
使懸空寺免受雨水沖刷,山下的洪水泛濫時,也免被水淹,四周的大
山也減少了陽光的照射時間,優越的地理位置是懸空寺能完好保存
千餘年的重要原因,懸空寺的懸機是全寺共有殿閣40間,表面看上去支撐它們的是十幾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實有的木柱是近代維護時加裝只能用來裝的,根本不受力,所以有諺語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
來形容懸空寺。而真正的重心支撐是27根插在堅硬岩石裡的橫樑.每根橫樑有一半都插入堅硬的岩石內,懸空寺的巧是建寺時因地製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狀態佈置和建造寺廟各部分建築,將一般寺廟平面建築的佈局、形製等建造在立體的空間中,有山門、鐘鼓樓、大殿、配殿等都有,設計非常精巧。寺內有佛像八十多尊其建築特色可以概括為奇、懸、巧三個字
懸空寺是歷代文人墨客嚮往之處,古代詩人形象的贊嘆比比皆是,
西元735年,詩仙李白遊覽懸空寺後,在岩壁上寫下了壯觀二個大字,
但仍覺得不夠體現自己激動的心情,便在壯字上多加了一點,懸空寺真正支撐建築的主要結構並不是立柱,而是27支這種橫樑,這些橫木被當地人叫做鐵扁擔,是用當地的特產鐵杉木加工成為方形的木樑,深深插進岩石裡去。據說木樑還用桐油浸過,所以不怕被白蟻咬,還有防腐作用,迄今千餘年不壞.橫樑在打入山體前會先劈個口,插進三角楔子,橫樑被楔子撐開就此牢牢固定,怎麼搖都拔不出來,每一個橫樑都有錨固在山上石縫的,特別結實

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 處的武周山南麓,石窟
鑿於北魏(西元453年-494年間),雲岡石窟,有窟龕252個,造像51000餘尊,代表了西元5世紀至6世紀時中國傑出的佛教石窟藝術。是中國佛教藝術的經典傑作.雲岡石窟與甘肅敦煌莫高窟、河南龍門石窟並稱中國三大石窟群,也是世界聞名的石雕藝術寶庫之一,都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雲岡石窟的造像氣勢宏偉,內容豐富多彩,堪稱西元5世紀中國石刻藝術之冠,被譽為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寶庫。按照開鑿的時間可分為早、中、晚三期,不同時期的石窟造像風格也各有特色度地受到雲岡石窟的影響

恆山又稱北岳,亦名太恆山,又名元岳、紫岳、大茂山,主峰海拔高達
2017公尺與東岳山東泰山 . 西岳華山群峰 南岳衡山,中岳嵩山並稱為五岳
,揚名國內外。山西恒山是中國的五嶽中最高的一座,俗稱北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