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風美溪溯登加里山

活動日期
2009/4/11 - 2009/4/12
所屬團體
四季溯溪
困難度
0
類型
» »

[成員]

正琳,凱銘,銘龍,星志,廷元,佳惠,萬和,宗明,安美,淑芬,威龍,至益,Smile 等 13人

[前言]

從風美橋(H720M),上溯至加里山登山口(H1400M), 幾乎全程走在巨石陣中. 溪流中的巨石密度, 應是全台第一名. 溯溪好像變成溯石頭. 而高繞時, 也是在高繞巨石, 而非高繞瀑布. 全程只有靠近苦花潭前(~H920M), 出現雙層落差3~5米, 需架繩. 原本計劃上溯至風美溪上游:哈勘尼與加里山縱走的中途點, 再走山路上加里山, 但因成員安美腳踝扭傷, 提前於苦花潭離開, 耽擱了2個小時, 而改溯至鹿場登山口.

[行程]

風美橋(H720M) -> 苦花潭(H920M) 3 小時.
苦花潭 -> 風美瀑布山路口(H1100M) 3 小時.
風美瀑布山路口 -> 鹿場登山口(H1400M) 3 小時.
鹿場登山口 -> 加里山(H2220M) 2.5 小時.


04/11(六)
08:50 風美橋起溯. 風美橋下方100公尺, 便是有名的神仙谷.
08:59 一路上溯, 幾乎全程都是巨石與小短瀑, 好像在溯石頭,溪流之巨石密度, 應該全台第一名.
    稱石頭溪或巨石溪, 會比較貼切.
09:00 六米斜瀑.直接上攻或繞過皆可.
09:15 大深潭,從右側繞過.
10:00 巨石與深潭, 此處景觀非常迷人, 適合消暑玩水.
10:49 像豆腐的巨石, 約有4米高. 沿途很多.
11:55 碰到第一個需架繩上攀的地形, 有兩段, 第一段落差約5米, 第二段約3米. 過此段地形後
    就快到苦花潭瀑布.
12:07 苦花潭瀑布, 約12米. ~H920M. 因四月溪水太冷. 不然可以跳水玩玩.
12:10 苦花潭瀑布上方午餐. (從左岸高繞至瀑布上方) 因安美腳踝, 先前不慎因萬和下坡時滑倒,
    被撞到而扭傷, 故廷元陪安美, 從苦花潭右岸山路先行離開. 故有些地形, 行進時,
    應保持安全距離.
13:50 GO
13:59 邊攀巨石, 不過有點難度. 若不小心, 滑落水潭, 會變落湯雞.
14:06 左側山壁,呈現三角形與四方形的巨石, 非常有趣.
15:00 渡溪竹橋. 應是獵人所搭. 一路都在巨石陣混戰. 若不想爬巨石, 溪邊有些獵逕可以走,
    但基本上仍以溯巨石為主, 以免失去溯溪意義.
16:26 經過連綿不斷的巨石, 終於抵達風美瀑布山路口. 看到一些圍觀遊客.
16:30 分叉溪口, 左股瀑布, 約5米. ~H1100M. 取左股上溯.
16:50 平坦沙地紮營. ~H1150M,

04/12(日)
08:10 出發. 前方仍是大巨石陣.
08:53 左側山路高繞巨石陣與瀑布. ~H1200M.
09:03 高繞結束. 過溪, 從溪右上溯. ~H1210M. 不過高繞過頭, 中間巨瀑, 自己沒瞧到.
09:04 一葉蘭, 盛開在溪邊石壁上, ~H1215M. 高繞處的地形, 正是溪流微轉向東處.
10:20 出現寫有藏文的巨石. ~H1340M,
10:30 沿右岸山路上切. 上方為一位師父的修行場地. 師父是租用原住民保留地, 約一甲. 有
    魚池及一些小房舍.,
10:50 沿水泥路, 上行至上方房舍, 從房舍後方的杉木林, 直接上切約30米高後, 正好是加里山登
    山口的停車場. 不過, 後面隊員, 從師父指引的小路上來.
11:50 至停車場換裝後, 輕裝往加里山.
12:50 廢棄鐵道. (從大坪方向的舊路上來, 才會經過此處)
12:53 三叉路, 小木屋 (四號樁), 已有大批要下山之山友, 在此午餐與休息. ~H1680M,
13:45 上稜點之大空地 (8號樁). ~H1980M. 同樣有大批山友, 在此午餐與休息.
14:30 加里山. 一等三角點.,
16:40 回到風美溪便橋.
16:54 回到鹿場登山口.

詳細照片資料=> http://www.smilecome.com/water/stream/fonmei/090411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雖然過了一段時間.我的相簿也整理如下 http://www.wretch.cc/album/PETZL&page=5 明年再安排從登山口起溯再溯源哈堪尼縱走加里山吧! smile你要當嚮導喔~
  • 路線跟這差不多,只是反過來而已,但半天就走完了,吸引力差了點...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29231
  • 也順便post一下自己的連結: http://blog.yam.com/rock6879/article/20431589 安美是被壓到而扭傷腳踝,不是撞傷。 雖然無關什麼對錯,但個人認為後行的同伴要和前行的同伴保持安全距離,就好像車禍事故中追撞的車輛要負多數責任一樣。在溯行中像是高繞時前行的同伴遇到落石的狀況要大聲喊叫提醒下方的人,而後面的人一樣要保持距離以免受傷。在登山時也是一樣,若後行的人沒保持距離,難保不會在上坡路段時被前行同伴的登山杖刺傷。
  • 已更正. 但過了四個月才寫記錄, 竟然會記錯, 有點意外. 看來, 活動後, 記錄應該在一週內完成, 以免遺忘或弄錯. 寫寫記錄, 目地不見得給別人看, 而是人生記錄, 是對自己負責.
  • 四月溯溪那時還沒下什麼雨, 怪不得都在溯石頭. 另一個原因, 風美橋到登山口這一段, 700m 到1400m 陡昇造就了落差極大, 若不是在下雨過後不久, 通常水量在1~2週內就下降極大.
  • (((大家別急)))我~來~了~~~ TO:Rock & 微笑老哥 好久不見了優! 下次有這等好行程,我也要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