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登山論壇

吊橋如何通過(走)才不至於晃得像搖籃


霞喀羅國家古道中途吊橋,長約有150公尺深也有200公尺左右,因太長又太深有山友走到吊橋中間,吊橋晃動像搖籃當場嚇哭,請問如何走才不至於晃太利害。感恩

所有回覆

  • 如果是兩人以上 前後隊員的腳步要剛好交錯 也就是前面的人跨右腳時 後面跟的那個人跨左腳 如果是一人獨行 我的經驗是雙腳稍微內八字 小碎步徐行 感覺似乎比較不晃 希望對你有幫助
  • 行走吊橋之上會晃動 因為吊橋就結構而言僅有兩點支撐 人在其上施力時就產生了共振現象 共振有其一定的頻率與波長 基本上與吊橋的長度有關 吊橋的長度一定是波長的倍數 人行其上如果維持一定的頻率 吊橋的晃動就會更為劇烈 因為增加了振動波的振幅 改善的方法就是一直變換行走的頻率 有時大步有時小步甚至完全停止 走路的步伐大小也做變化 如此破壞了在吊橋的節點上一直施力的現象 吊橋所產生的振動現象就會減輕
  • 其實有個很簡單的祕訣,就是----衝!衝!衝! 150公尺如果能在10秒內跑完,若還會覺得幌,我幫你背背包..
  • 盪過秋千? 想辦法不落地讓擺盪停止該如何?
  • 人都已經掉到橋下, 當然不會幌了!
  • 相對論說, 隨著它擺, 就不覺得在擺. 以騎馬為例好了, 屁股不隨馬背動, 最後是會屁滾尿流的. 不隨波逐流的話, 不遇波峰即是波谷的最大衝擊. 因此最好隨波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擺盪, 越不動則毎一波都動你, 相對是也.
  • 總教頭啊,以10秒內跑完150公尺的速度,趕快補辦手續,衝!衝!衝!飛到雅典去拿個奧運百米及高欄金牌,一個金牌一千萬,兩個兩千萬,附帶拍廣告,嘿嘿,您終於發了! 發了不要忘記再回來爬山唷!究竟是因為我們爬山才練到有這般功力的。
  • 關於這個問題,我個人是認為吊橋晃也許有影響,不過懼高可能是真正的問題,學習向前看而不要一直往下看,霞喀羅古道白石吊橋又長又高,除非你一個人走,不然一定會亂晃的啦,因此訓練膽量克服懼高比較實際,我記得小時後曾走一個吊橋時,也是皮皮挫,另外在四樓往外擦窗戶時往下看亦是,這些印象很深刻,不過現在不會了,第二次走白石吊橋時,走到中間也是晃的粉厲害,往下看確實蠻恐怖的,不過往兩邊看就好很多. 上次全家去走個吊橋,大約只有二十公尺,我牽我的小元寶(兩歲多),老婆走在後面,也是晃的粉厲害,小元寶還笑的很開心,我老婆卻皮皮挫,小元寶走完還要去走說,我又帶他來回了一次,真是初生之犢不畏虎,搞不清楚狀況,我覺得他就是專注在搖晃粉好玩,根本沒看下面. 至於蔡爸所言"150公尺如果能在10秒內跑完",如同Hunter所言是掉到橋下,應該是高空彈跳的啦!!! 那是上下晃. 況且若還是會晃,蔡爸也講了,他幫你背背包,只要把你裝到背包裡,蔡爸就幫你搞定啦!!! 安啦!!!
  • 說實在的, 現在去走還好, 因為已整修過, 腳底踏實. 去年大約此時去, 那橋面還是舊的爛木頭, 還有的透空, 那才叫好玩, 說不定一腳踩下, 啪啦一聲斷了, 人半掛在吊橋上成吊人, 那就嚇死了!
  • to:all 我那個衝衝衝是有根據的哦!回想在民掝五十六'七年代,那時尚無翡翠水庫,鷺鷥潭健行正風行,沿途尚有部份煤礦採煤,當時在約現今水壩上方有吊橋過北勢溪,橋面狹窄卻又粉腸,上面的橋板不是一般的密密的橫舖,而是直列式的兩列到底,更誇張的是大概為了省板子的錢竟然左右間隔,也就是左列有板子右列就空著,然後兩條台車軌道就舖在板著外側,很多女生就是被這吊橋嚇哭的,同時也造就了很多救美英雄. 當大家走得戰戰兢兢時,只見推車工大聲么喝:---啊啊呀---閃啦...,不管橋上多少英雄正在救美,一腳一板左右不落空,快步衝過,一陣陣搖幌使大家哭成一團,連那些英雄也都變成狗熊... 很是好玩,從此每過吊橋上有美女過橋時,我最大的樂趣莫過於扮那推車手,讓你們當英雄.說真格的,你敢跑就不會怕,安啦! to:大俠 人家叫總教頭是指小光光啦,他是北岳的嚮訓總頭頭,而我啥都不是啦!
  • 單單這幾句話就可以考古了... "鷺鷥潭健行正風行,沿途尚有部份煤礦採煤" 有一陣子我都在北宜線上的小路亂竄, 看一看, 我覺得還不錯, 不過有些開車來的老一輩人都在此述說水域山頭... 其實我們實在粉難了解, 不過至少比起書上說, 銀河洞屬於舊年代的熱門景點 這句話來的好一些, 因為他提不起年輕一輩當成約會或踏青地點. 另外好像真的有看到土層有黑土, 只是是不是在這邊看的也忘了. 我有一個疑問, 那個水位紀錄站為何稱為"媽祖林"?
  • 原來Afa不只是美女的夢中情人,而且還是英雄製造者,這下子不管您是不是總教頭,不得不尊敬您,佩服您。 民國五十六年,我們一群大三大四的男男女女去鷺鷥潭健行,雖然印象已十分模糊,沿途水色山光,非常美麗。現在仍然殘留坐渡船或划船過河(潭)的美麗回憶,只可惜未曾留下紀錄,Afa所描繪的 景緻似乎似曾相識,只是我好像沒有什麼英雄救美這麼好康的代誌。當時談戀愛,爬山是增進感情與相互了解最好的活動,雖然舞會可以縮短距離,一年只有聖誕節等一兩次,不如爬山光明正大。 想不到,衝、衝、衝竟然衝出鷺鷥潭健行往事,我很想知道,鷺鷥潭健行路線是現在的地點。
  • 顯然戀愛的手法有異, 蔡爸是熟知孫子兵法的人, 攻心為上. 所謂不經一番寒澈骨, 那得梅花撲鼻香. 所以蔡爸帥哥應該可寫一部 戀愛兵法 以教授後生山友. 說得也對哦! 學生時代, 那一個郊遊是真正認真在賞景的, 不用騙人了, 男有情, 妹有意, 又搞出一堆事來睡不著覺當有趣. 怎麼吊橋走著走著, 走到鵲橋這邊來了!
  • 記得去鷺鷥潭時懶得走路,是坐當地接駁車,晃啊晃,巔啊巔的終於到了,鷺鷥潭早就淹沒成翡翠水庫了,腦海的印象只記得渡船及那家在潭邊的小吃民家,還有民家對面的好像是一木造觀景台,其餘的皆忘了。
  • 我又想起來,當時我們都坐不起駁車,只好走啊走啊走,邊說邊笑邊耍寶,不知不覺地就到達終點(忘了當時終點是哪裡)。
  • 光看到這個標題後面一直在參與討論的名字, 就知道內容一定很好笑. 人家好端端一個正經八百的問題, 看看被你們討論到哪裡去了. 這也是我天天上登山補給站閒逛的主要原因. 至於如何通過白石吊橋才不會晃, 像我這種有懼高症的人, 標準答案是低繞. 不是下溪床, 而是下到台3省道再從另一頭上山.
  • 走在吊橋上不搖晃----才怪 走在深山的吊橋上只顧得看風景拍照 早陶醉在谷深山高的美景裡 早忘記自己是誰了 搖晃的吊橋這一刻真的成了搖籃
  • 大家安安.... 走吊橋要他不會晃.有幾種方法... 1.在橋面正中心劃一條直線.每個人像"媽的"在走台步一樣.每一腳剛好印在中 心線上.但不能像"媽的"那麼誇張的.扭腰擺臀.....呵呵... 2.選那一種旁邊有附索的吊橋走... 3.像蔡爸說ㄉ..衝.衝.衝....蝦米ㄌㄨㄥ.晡驚.... 4.拿水泥 KON 起來.... 5.像前輩說的腰繞.下溪.上圈... 6.直接跳過去.或往下跳... 7.再不然就玩..我們以前常玩ㄉ遊戲...絕對不會怕...而且還很爽....超爽的. 連女孩子....都會玩到...不想停...... a.在橋頭排成一直線.身體對正橋中心.. b.雙腳打開一個半肩膀寬... c.一起喊口令.一.二.一.二 ...... d.喊一出左腳.喊二出右腳..... e.每一次出腳.一定要用力踩..... f.節奏.要一致.... g.節奏.要越來越快... h.由走路.變小跑.變快跑.... i.粉好玩喔.... j.不相信的下次...試試看囉.... k..... l.因為你在晃吊橋....而不是吊橋在晃你...c-c-c-.........
  • 因為談論登山時前輩就會把以前的趣事全搬出來,一個小小的陳年往事,那怕是有關人、事、地、物常會勾起有同樣經歷人的回憶。不過拿出來聊一聊也蠻有意思的。 吊橋如何通過(走)才不至於晃得像搖籃 基本上那個人體重不能太重,否則跟在他後面的人就要倒楣的。
  • 1、我覺ㄉ阿〜是走太少ㄌ,給她多走幾次,習慣成自然,就「蝦米攏不驚」ㄌ! 2、我喜歡吊橋ㄝ!那是落在「千山萬水中的虹」,是「聯繫兩端的線」〜把她想成浪漫一點,那更會親近她唷! PS:eaga兄〜,您客氣ㄌ!看您縱情山林不下好幾百,我只能羨慕ㄉ份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