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24/2/7
原路來回老銃櫃步道、三聯埤步道、龍峎頂步道
【行程日期】
2024/1/29(週一)
【行程路線】
五寶慈湖禪寺牌樓→老銃櫃步道→三聯埤→三聯埤步道→生態池→三灣彌陀寺→龍峎頂步道→三灣彌陀寺→生態池→三聯埤步道→三聯埤→老銃櫃步道→五寶慈湖禪寺牌樓
【天氣狀況】
略為陰天的好天氣。
【交通路線】
1號國道下頭份三灣交流道→124號公路→台三線→五寶慈湖禪寺。
【停車場】
我個人覺得這條登山路線最好的停車位置是五寶慈湖禪寺牌樓旁邊的空地(地圖的A點)、苗5公路旁的慈善堂廣場(地圖H點和I點的中間)和生態池入口處(地圖的I點)的公共停車場。
【前言】
苗栗三灣老街除了在中港溪東側有肚兜角步道、山塘背步道和櫻木花之道等三條步道外,在台三線的西側也有三條較為知名的步道。這三條步道由南往北依序是老銃櫃步道、三聯埤步道和龍峎頂步道。 這三條步道的共同特色是路面寬大、平坦。 尤其是,三聯埤步道也是一條幾乎沒有上下起伏的水泥自行車道。
老銃櫃步道是一條沿稜鋪路的隘勇線,後來成為運輸農產品的古道,現在則是轉為健行踏青的自然步道。從五寶慈湖禪寺的起點開始算起,這條短短25分鐘路程的步道,前面1/4的路程是穿梭在美麗竹林之間的山徑。有些人把這一段的山徑稱為「龍貓隧道」。 接著下來的1/2的路程則是在高大的樟木和相思樹為主的樹林中行進。 最後的1/4路程則是田園間的小水泥產道。 雖然龍貓隧道這一段路程距離重機奔馳的台三線並不會很遠,但是仍舊可以聽到山羌一聲又一聲的叫聲。獨自慢步走在這樣綠意盎然、只有羌鳴聲的步道,實在是非常逍遙的享受。
三聯埤應該是大南埔圳的儲水池之一,用來灌溉中港溪左岸在三灣和南庄一帶的農田。三聯埤原本有三個相連的埤塘,但是靠近公路的埤塘已經乾涸,而只剩下美麗的落羽松和荒蕪的芒草。 雖然只剩下兩個埤塘,但卻是仍舊相當的有看頭。 這兩個埤塘一個靠近東邊、一個靠近西邊。東邊的埤塘較大,水質也較為清澈。 東邊的池塘有一對鴛鴦。 可能是我打攪到他們的清幽,雄性的鴛鴦立即高高的飛往埤塘的另外一端。 之後,雌性的鴛鴦也追隨著她的伴侶的飛離開我。一對鴛鴦在護面飛翔的模樣煞是好看。 東邊埤塘的湖邊有一條紅色的步道,步道旁邊種植整排的落羽松。 走在紅色步道,一邊是寧靜的水池、一邊是美麗的落羽松,再加上藍色的天空,讓我有十分美好的享受。爬山不是只能辛苦流汗、冒險犯難的攀爬山路,也是可以偶爾放鬆心情的走走賞心悅目的景點。
三聯埤除了有迷人的埤塘之外,還有一條自行車道。雖然是自行車道,但是我們仍舊可以把它當作步道來走。 對我來說,這條三聯埤步道最迷人之處在於它的展望。 站在步道可以從左至右的遠眺三灣山塘背的丘陵、峨嵋的獅頭山、五峰的五指山、鵝公髻山、白蘭鳥嘴山、大窩山、比林山和樂山,以及讓我念念不忘的南庄加里山。另外,從橫屏背山到內大坪山的稜線,以直線距離長達三公里半、平均高度超過750公尺之姿,成為南庄的田美村和獅山村的高大綠色屏風。 如此美麗的風景,非常值得大家駐足的欣賞美景,回憶自己在這些山頭、稜線所留下的汗水、所帶走的歡樂。
龍峎頂步道是三灣老街對岸的稜線步道。這條步道長約1.5公里,會上下四個小山頭,其中一個山頭稱為火炎山。 龍峎頂稜線除了火炎山例外,其餘三座山頭都是半邊山。因此,這條步道走起來相當的涼爽,而且在許多透空點也有很棒的展望。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這條步道的一大段路程居然是使用早期人行道的紅色地磚當作鋪面。 這樣的鋪面容易讓人滑倒。這在一邊是半邊山的斷崖地形來說,是不太好的步道鋪面。 另外,這也是不太符合生態的作法。
對獨攀者來說,除非想要走一大段的馬路,否則上述的三條步道的最好走法就是原路來回。我原本計畫在1/28(週日),從五寶慈湖禪寺的牌樓依序原路來回老銃櫃步道、三聯埤步道和龍峎頂步道。但是當我走到三聯埤時,發現我的雨鞋壞掉,所以我就只好原路撤退的回到五寶慈湖禪寺的牌樓,然後趕在三灣五金行打烊之前買一雙新的雨鞋(中午12點打烊)。 買好雨鞋後,我估計若是要重新從五寶慈湖禪寺走完行程,可能時間會不太充足。另外,若是要從三聯埤到龍峎頂步道之間出發的繼續走完整個行程,則需要再花費不少的時間尋找適合的停車地點。 我當天於是就利用剩餘的時間,就近走一趟「O形連走三灣肚兜角步道、山塘背步道、櫻木花之道」,因為這個行程所需要的時間和適合的停車地點,我都已經了然於胸。
我在隔天,先利用時間依序在三灣彌陀寺、三灣梨鄉休閒農業區遊客服務中心、服務中心斜對面的餐廳、慈善堂和生態池尋找合適的停車位置。雖然彌陀寺在往龍峎頂步道的路邊有一塊停車空地,而且也有車輛停放在此處,但是因為地形的關係,我個人覺得不是很理想的停車位置。 雖然服務中心的人很客氣,願意開放服務中心旁邊的空地給我停車,但是一來空地不是很大,二來也沒有劃停車格,所以我就婉拒他們的好意。雖然服務中心的人告訴我,在他們斜對面寬敞的庭園餐廳停車場在平日會願意讓人免費停車,但是我想畢竟是私人停車場,所以我也婉拒他們的建議。 我後來發現慈善堂有一個很大的廣場,當地人會把車子停放在此廣場。另外,在生態池的入口處也有一個小型停車場。 我最後決定把車子停放放在生態池,一來因為這是公家的停車場,二來在行程結束後,若是還有時間的話,我就可以順便逛逛生態池。
因為我將這兩天的行程合寫為一篇的遊記,所以我把所有的時間都以五寶慈湖禪寺牌樓的起登時間為原點的歸零計算,以方便大家的閱讀。
【行程摘要】
爬升高度落差: 555公尺
下降高度落差: 555公尺
總里程數: 14公里
起登負重: 14公斤
實際行進時間: 3小時49分鐘
【行程紀錄】
底下的時間以五寶慈湖禪寺牌樓出發的時間歸零計算。
0:00 從A點的五寶慈湖禪寺牌樓出發。在牌樓旁邊有一個寬敞的水泥空地,可以停放許多輛車。
0:05 抵達B點的老銃櫃步道起點。 面向寺廟,步道起點就在最右手邊的寺廟後方。老銃櫃步道全長約為1.5公里。 步道一開始就穿梭在翠綠的竹林當中,走起來相當的令人愜意舒適。 另外,左手邊的下方也不時地傳來山羌的叫聲,增添了大自然的氣氛和色彩。
0:11 抵達C點的下林坪山基點。 基點的旁邊是步道的第一座休息平台。在休息平台旁邊有一面解說牌。 該解說牌除了標示步道的地圖之外,也解釋了步道名稱的含意。 步道兩旁的植被從這裡開始驟然丕變。 步道兩旁不再是龍貓隧道似的翠綠竹林,而是高大的樟樹、相思樹和其他樹木。
0:21 抵達D點的第二座休息平台。 老銃櫃步道只有這兩座休息平台。
0:24 抵達E點的叉路口。 右手邊的叉路是黃泥崎步道。黃泥崎步道全長200公尺,可以直接下切到苗5號公路。 我取直續行。
0:30 抵達F點的老銃櫃步道終點。 步道終點的左前方就是「三灣梨鄉休閒農業區遊客服務中心」。雖然步道終點可以直接的接上苗5號公路,但是我先取左手邊約莫10公尺處的木板階梯,然後下切階梯的接回苗5號公路。 順著苗5號公路往西北西方向走約莫1分鐘左右的路程,並且經過一間庭園餐廳的門口後,就是三聯埤的入口處。
0:31 抵達G點的三聯埤入口處。 在入口處有三個金色大字的「三聯埤」,所以大家應該不會錯過。
0:32 抵達H點的三聯埤步道(自行車道)起點。 在步道起點有一個三聯埤的地圖和景點介紹。 如同我在前言所說,三聯埤在苗5號公路路旁的埤塘已經乾涸,而只剩下整排落羽松和無數芒草的取代往年的碧水翠湖的風光。 雖然如此,所剩下的一大一小的兩個埤塘仍舊相當有看頭。我於是花了19分鐘的時間,慢慢地繞了兩個埤塘一整圈。 碧綠的湖水、棕色的落羽松、紅色的湖邊步道、藍色的天空和一對恩愛而美麗的鴛鴦共同繪出一幅大自然的圖畫。這不是一般畫家所彩繪的靜止圖畫,因為那一對恩愛、漂亮的鴛鴦在這一幅大自然圖畫中忘我的悠哉戲水。 也因為這對戲水鴛鴦才讓我意識到在這片寧靜的彩色世界,時間的巨輪是仍舊在持續不斷的轉動。
0:51 我走回到H點的三聯埤步道(自行車道)起點,並且沿著三聯埤步道往生態池的方向行進。 三聯埤步道最後會接上苗5號公路。 在此叉路口往右續行約莫10公尺的距離就是苗5公路和生態池的叉路口。
1:06 抵達I點的苗5公路生態池叉路口。 叉路口往北的方向有一條名為「內埔道」的單線雙向的柏油馬路。 叉路口是內埔道的0K起點。 另外,內埔道在靠近叉路口的地方有一個小型停車場,約莫可以停放5、6輛車子。 停車場的旁邊就是生態池的入口處。 從入口處往裡面走一小段路後,會有一個荷花池,而池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涼亭。 我在這座涼亭休息喝水。生態池除了有一座荷花池之外,在荷花池的上方還有一座更大的埤塘。 微風徐徐的幽靜埤塘、藍天碧水的湖光倒影讓人的心靈沉澱。 我邊沉思邊賞景、邊踱步邊攝影,不知不覺也花了7分鐘的時間繞了埤塘一圈。
1:20 從I點的苗5公路生態池叉路口沿著內埔道馬路往北邊的龍峎頂步道出發。
1:33 抵達J點的十字路口,這裡剛好是內埔道的1K處而斜對面就是三灣彌陀寺。 十字路右邊經三和橋往三灣老街,左邊往永和山水庫,正前方的小馬路則是往龍峎頂步道。 順便一提,永和山水庫是一個典型的離槽水庫。它利用11公里長的引水隧道,將田美攔河堰的南庄溪溪水引導到水庫,然後提供苗竹南、頭份和造橋等鄉鎮的用水。 我在此十字路口取正前方的小馬路續行。
1:41 抵達K點的龍峎頂步道起點。步道起點的旁邊有一座農園。站在農園的鐵絲網邊,可以眺望124號公路在斗煥坪東側的城鎮以及這些城鎮背後的丘陵山區。 我花了2分鐘的時間欣賞起點旁邊的農園和眺望遠處的風光。
1:43 從K點的龍峎頂步道起點出發。 步道一開始就是使用早期的人行道紅色地磚當作鋪面。在午餐地點的N點之前,這樣鋪面的步道還不難走,但是在N點之後,可能因為右手邊就是半邊山的地形,同時因為今天清晨下過雨而步道比較滑的關係,所以就顯得比較難走。
1:46 抵達L點的叉路口。 右手邊竹林內的小徑是往火炎山基點的山路。我取右手邊的竹林小徑往基點行進。
1:48 抵達M點的火炎山基點。 基點沒有展望,我即刻原路回叉路口。
1:50 回到L點的叉路口。 此時,我取右續行。從叉路口開始,步道兩邊的植被都是竹林。
1:56 抵達N點的午餐地點。 這裡是龍峎頂稜線的第二高山頭,只比火炎山矮了約莫5公尺左右。 這裡是一個相當理想的午餐地點,不但空地相當的寬敞平坦,而且有兩張石椅和高大的相思樹,同時也不時地吹來一陣又一陣的涼風。從大樹的透空點,還可以俯瞰三灣老街一棟又一棟的建築物、彎曲蜿蜒的中港溪,以及夾在二者之間的肚兜角沖積平原。 我在此處放風休息整整50分鐘之久。
2:46 從N點的午餐地點出發。
2:59 抵達O點的石椅休憩區。 這個休憩區是蓋在一面斜坡上。雖然斜坡的坡度不算小,但是當地政府仍舊使用地磚鋪滿整個斜坡。 從每張石椅的椅面都長滿青苔來看,應該是遊客擔心會滑倒的關係,所以很少遊客會使用這些石椅做休息。
3:09 抵達P點的龍峎頂步道終點,也就是步道與苗17-2號公路的會合處。 我稍微觀察會合處對面與附近的馬路特徵以便日後從此處起登龍峎頂步道。 之後,我就開始原路走回五寶慈湖禪寺。
3:19 回到O點的石椅休憩區。 我繼續往前行進。
3:32 回到N點的午餐地點。
3:40 回到L點的叉路口,我繼續往前行進。
3:44 回到K點的龍峎頂步道起點。 我坐在步道起點旁邊的農園入口處休息。我一邊喝水一邊欣賞登山口的鮮豔紅花、高大綠樹與無邊藍天的美麗圖畫。
3:55 從K點的龍峎頂步道起點往五寶慈湖禪寺出發。
4:03 回到J點的十字路口。 我繼續取直,沿著內埔道馬路行進。
4:16 回到I點的苗5公路生態池叉路口。 我繼續沿著三聯埤步道前行。 我在半途中,停下腳步的慢慢欣賞我眼前的青山翠巒。 當我的視線由左往右的環繞一圈,我的雙眼就依序的出現昨天才爬過的山塘背丘陵、曾經在濃霧中找路的獅頭山和猿山、忘記攜帶眼鏡的五指山、走了許多次從鵝公髻山到樂山的青翠山脈、從各個方向攀爬不知道多少次的苗栗的母親--- 加里山。 三聯埤步道的本身也許沒有甚麼景色,卻是有滿滿的遠山美景可以欣賞。 因為賞景的關係,原本只需要15分鐘的路程,我卻是走了20分鐘。
4:36 我回到H點的三聯埤步道起點。
4:37 我回到G點的三聯埤入口處。
4:38 我回到F點的老銃櫃步道終點。 我在五寶慈湖禪寺休息約莫10分鐘。
5:22 我回到A點的五寶慈湖禪寺牌樓。
【座標資料】 TWD67 (所有高度皆由GPS自動校正)
底下的時間以五寶慈湖禪寺牌樓出發的時間歸零計算
A點 五寶慈湖禪寺牌樓 244399 x 2724866 H179M
B點 老銃櫃步道起點 244222x 2724756 H168M
C點 下林坪山基點及第一座休息平台 244054 x 2725011 H197M
D點 第二座休息平台 244102x 2725447 190M
E點 黃泥崎步道叉路口 244185x 2725519 H172M
F點 老銃櫃步道終點 244181x 2725847 H134M
G點 三聯埤入口處 244044x 2725928 H128M
H點 三聯埤步道起點 243964x 2725990 H131M
I點 苗5公路生態池叉路口 243671 x 2726887 H118M
J點 十字路口 243766x 2727770 H135M
K點 龍峎頂步道起點 243911x 2728227 H158M
L點 火炎山叉路口 244036x 2728154 H175M
M點 火炎山基點 244014x 2728102 H189M
N點 午餐地點 244271x 2728349 H185M
O點 石椅休憩區 244652x 2728735 H162M
P點 龍峎頂步道終點(苗17-2號公路) 244960 x 2728835 H104M
【參考地圖】
地圖瀏覽器v4.36
【參考資料】
Taiwangogogo,2024/1/28,〈O形連走三灣肚兜角步道、山塘背步道、櫻木花之道〉,https://www.keepon.com.tw/thread-3569248f-63c1-ee11-81d2-901b0e54a4e6.html
【行程影片】
三灣五寶慈湖禪寺原路來回老銃櫃步道、三聯埤、三聯埤步道和龍崀頂步道
https://www.instagram.com/reel/C2udXsOB97I/?igsh=MWY0aDYxbDI4OGxvMA==
老銃櫃步道
https://www.instagram.com/reel/C2tunIKBE7p/?igsh=MWxhd3FhcGN0emUycg==
三聯埤步道
https://www.instagram.com/reel/C2uQcMgBhz2/?igsh=MWs1cjVvdmE1MjhoYg==
https://www.instagram.com/reel/C2tTRRZBtSn/?igsh=bmFhNTBjYmZjcXJ3
龍崀頂步道
https://www.instagram.com/reel/C2uWgZxhdYA/?igsh=MTE0dzgzNmhhdDVqMw==
三聯埤
https://www.instagram.com/reel/C2ta8k0BysR/?igsh=cWkxMHpidnE5Nnp0
生態池
https://www.instagram.com/reel/C2tS9tyhoeA/?igsh=OW0zeDg4NmVvYXZq
【登山影片】
https://youtu.be/BpDYhGloeZ0?si=eOMZBjlUjrK5-X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