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台東魯凱達魯瑪克部落尋根之旅~~小鬼湖橫斷

活動日期
2005/6/10 - 2005/6/15
所屬團體
台東魯凱達魯瑪克部落
困難度
0

台東魯凱達魯瑪克部落尋根之旅~~小鬼湖橫斷

卡帕里瓦舊社—拉戞拉戞爾山—小鬼湖—阿禮部落

台東縣卑南鄉東興村的達魯瑪克部落,是台東縣境內唯一的魯凱族部落,該部落自古以來之傳說即與聖地taidrenger(黛德勒娥,外來民族與登山者則多以小鬼湖稱之)有著密不可分之關係,但因地理隔閡與部落遷移歷史久遠之關係,達魯瑪克部落現在的所在地台東縣卑南鄉過去通往taidrenger之路線卻早已消失在荒煙漫草之中,傳統領域內之魯凱舊地名也逐漸被遺忘,加上山高路遠,部落現在幾乎無人前往這些古老地名與taidrenger附近,而台灣登山界口中熱門的小鬼湖(即聖地taidrenger)傳統以來卻都一直是以屏東縣霧台鄉阿禮部落為入山口,走知本主山礦石開採道路進入小鬼湖,來回甚為方便,這對於達魯瑪克族人來說卻顯的異常的遙遠,有鑑於此,本部落計畫以舊部落kapaliwa(卡帕里瓦)為出發基地,同時特別選出六位勇士(內含一名七十歲之耆老),期望能透過耆老的印象與勇士的山林經驗,展開部落舊地名、聖地taidrenger與發源地lriyara的尋根活動,重新尋找過去祖先的腳步,再度將達魯瑪克部落通往聖地taidrenger的路線發掘出來,同時將整個過程予以詳實紀錄,以利部落能更凝聚出團結力與向心力,同時也繼續流傳給達魯瑪克的後代子孫,讓部落文化能永遠長流。

尋根活動日期:2005/6/10~~6/15,共六天五夜
尋根活動領隊:蘇金城
總 嚮 導:田火本
勘查協尋嚮導:胡進水、陳忠男、歐清一
全程勘查紀錄:莊效光
部落留守人員:社區發展協會陳榮福理事長、潘王文賓總幹事
(紀錄中的傳統地名拼音方式是以東魯凱族族語認證考試之拼音系統為主)

原定預計行程(原本是預定以原路來回為主)
六月10日
達魯瑪克部落--卡帕里瓦舊部落--下大南南溪--傳統地名bolro附近紮營D1。
六月11日
D1--溯溪而上--知本廢林道下溪處--轉往北稜傳統地名dinekelra附近--索道頭(獵人以流籠頭形容之)附近紮營D2。
六月12日
D2--舊鐵道--拉戞拉戞爾山北稜附近擇地紮營D3。
六月13日
D3(輕裝)--茅草區--拉戞拉戞爾山--小鬼湖--回抵D3營地=D4。
六月14日
D4--原路回索道頭--回大南溪主流—回抵D1處(傳統地名bolro處)紮營=D5。
六月15日
D5--原路回卡帕里瓦舊部落--回達魯瑪克部落慶功。


實際行程如下:(因天候關係意外成為橫斷隊)
六月10日(天氣為大太陽之大晴天)
08:30 達魯瑪克部落祖靈屋前集合,進行祈福與宣示儀式,由頭目古明德先生
親自主持。
09:45 祈福儀式結束,整裝出發,由頭目親自開箱型車自部落祖靈屋出發前往
kapaliwa(卡帕里瓦)舊部落。
10:15 抵達大南山南方附近之舊部落kapaliwa,海拔約550公尺,頭目說他不停車
了,直接載我們再開一段產業道路。故我們未在舊部落停留。
10:20 抵達停車處,此地可以迴車,故頭目載我們至此地,停車休息,先喝點
提神的「飲料」。此地座標249472,2516807。
11:00 告別頭目出發,六天的冒險即將展開,剛開始就循產業道路下坡,緩下。
11:15 抵達岔路口,我們往左彎,繼續下坡。249004,2516677。
11:50 下抵小溪底,此溪為大南南溪之支流。248696,2516807。過溪後循上游
走半分鐘後午餐。
13:10 出發走人,循左邊開始上陡坡。
13:25 天然石頭獵寮,此地達魯瑪克地名為sameder,休息一下。
13:35 出發走人,路漸平緩。
13:45 過一小小溪溝,再度休息,歐清一先生走的很慢,只好頻頻休息等他。
14:05 出發走人,又是一路上坡,很累。
14:15 休息等歐清一先生,此地達魯瑪克地名叫做dringila,
座標248290,2516450,海拔約525M。
14:30 出發續行,一路平緩,偶而緩上。
14:45 再度休息等人。
15:00 出發,這樣子走還真的挺輕鬆的呢!
15:20 休息,依舊是在等歐清一先生,此地座標247950,2515981。
15:35 出發,附近蟬叫的聲音很多很吵,畢竟是在低海拔行走呀。
15:40 抵達一較完整獵寮,旁有穩定水源,這一次才走五分鐘就休息,真爽,
但是卻也開始擔心未來的行程以及歐先生的體能狀況。
16:00 出發走人,橫走過較陡峭之處,田長老說這裡達魯瑪克語叫做
kanamabwlaw,是一直在垮山的意思。
16:20 又休息,此地座標247716,2515585,附近有較大片之平坦地,但小樹木
皆已長起,獵路是往前直行,但我們因為要找有水源之地方紮營,故長老
與獵人們決定由此處左彎,準備下溪,左彎亦有一條舊獵路可行。
16:35 出發走人,左彎後開始下坡,一下坡又有大片平地,同時也有疊石遺跡,
此為過去舊部落之廢耕地,目前已被各種植物佔據,不復當年耕地之模
樣,在此見到一隻小山羌逃走。
17:20 下至一條支流,已可看見大南南溪主流,支流有連續的三道瀑布,下有
深潭,景觀頗為美麗,獵路需越過支流後再迂迴才能下至溪邊,我們於
此休息十分鐘。
17:30 出發過小支流後續走獵路,而下溪路有點迂迴,是為避開峭壁地形,
充分顯示出獵人在開闢獵路時的智慧。
17:40 下至河邊,此為大南南溪主流,達魯瑪克人將大南南溪稱之為
makadrakeralr,下溪後往上游走一小段。
17:42 找到一處平坦沙地紮營,座標247342,2515022,H 590 M,來不及走到
預定的bolro獵寮,只好先在此紮營啦。

部落通往卡帕里瓦舊社之路必須要以四輪傳動車為主,一般車子上不去,到卡帕里瓦後,往上繼續上行是到大南山、肯杜爾山之路,產道可以繼續上去,我們是走中間的產道,是漸漸下坡的路,左邊則是舊部落的集會所。我們起步之處一路都是下坡,一直下到支流為止。
歐清一先生因為本來就有糖尿病,出發前他一直強調他體能可以沒問題,加上他以前也是個經驗豐富的獵人,領隊才想說讓他參與,只是沒想到他的體能狀況還是不行,以致於第一天就耽誤了許多時間,沒能走到預定的獵寮,不過這一天的天氣狀況都還好,出發前看氣象局資料也只說有一道鋒面會過境,我們想鋒面過境做多也不過一天到兩天就過去啦,加上此行已經延宕多次,獵人們也有自己的工作與事情,不出發的話再也找不到時間了,所以按照計畫出發。
今天獵路的狀況都一直不錯,這裡也是七十歲的田長老過去的獵區,許多獵寮都是他的,加上大南南溪這裡面秀麗的風景,我想將來來這裡辦活動,一定會是個不錯的選擇呢!

六月11日(天氣為很狠的太陽之大晴天)
07:45 營地整裝完畢出發,續往大南南溪上游行走,但是必須常常涉溪過溪的,
只為選擇好的路線行走。
08:00 走到一隻死山羌處,剛死沒多久,獵人說死亡沒超過半天,所以大家停
下來將之處理處理。
08:25 繼續出發,依舊往上游續溯溪而上。
08:47 休息,歐清一先生仍舊速度很慢,他早上有跟其他獵人商量,可能無法
跟我們走至鬼湖,故他希望能走到有獵寮之處休息,並停留等待我們來
回鬼湖後回來接他。
08:55 等到歐清一先生,大家還是繼續休息。
09:03 出發,溯溪而上,依舊不斷的過溪與涉溪。
09:30 抵達河流大轉彎處休息,轉彎處有一條支流匯入大南南溪,這條支流上
面有獵路,獵路即是通到昨日16:20分走到的那個地方,中間尚有一個獵
寮,我們計畫鬼湖回來後要改走那一條獵路返回達魯瑪克。
09:40 出發續行,這個河流大轉彎附近一帶在達魯瑪克語中傳統地名叫做bolro
,這也是我們昨天原本預定的營地。
09:45 抵達獵寮下方,再往前面走20公尺有一天然石洞獵寮,歐清一先生因為
腿力不夠,自覺無法再往前進,故跟大家商量於此停留,等待我們前往
鬼湖後回來接他,其他獵人因為知道歐先生過去也是經驗豐富之獵人,
故雙方達成共識,由我們五個人繼續前往鬼湖,歐先生於此休息停留三
天,我們也將糧食重新分配,大部分糧食與「意外收穫」留給他,同時
也留一隻無線電給他,好跟我們保持通訊。
10:15 勇士變成了五人,繼續出發,續往大南南溪上溯。
11:00 休息,此為一天然大石洞,且附近溪谷超多西瓜石,一顆比一顆大,頗
美。
11:17 出發續行。
12:05 休息吃午餐,賞石,天氣很熱,太陽超大,大家都跳到河中沖涼,實在
是太熱了。’
13:30 出發續行,未幾抵達河流交匯處,原來大南南溪的混濁溪水是來自於自
北來匯的烏爾托博哈溪,這裡也有達魯瑪克傳統地名,叫做katala。一越
過兩溪交匯處後便有困難地形,獵人們馬上撿拾漂流之大樹架攀爬點,大
家輕裝先上去上面之大石後,我再拿出扁帶與扣環,慢慢將五個人的背包
吊上去,花了約20分鐘,總算突破困難。
13:50 出發續行,續往大南南溪上游溯溪而去。
15:00 休息,五個人速度明顯加快許多。
15:15 出發續行。
15:35 抵達知本廢林道下溪點,頭上可見舊索道遺跡,這裡達魯瑪克舊地名叫做
rotrobonga,此地也為雙溪口,休息。
15:50 出發續行,轉往右溪走,也就是轉往西北方走大南南溪主流。
16:40 因天色漸暗,找到一塊不錯又安全,距離溪水不遠的一塊營地紮營,此地
座標為242595,2514734,紮營晚餐睡覺。

昨晚歐清一先生跟其他獵人與領隊討論,他說他的身體很好,但是體力與腳力無法跟上大家,帕會耽誤大家的行程,所以他打算走到bolro處就停留,領隊跟大家討論後同意歐先生自己的建議,其他獵人也因為知道歐先生過去獵人的豐富經驗,所以也沒有意見,我們於是把大部分糧食留給他,我們帶較簡約的糧食繼續鬼湖行程,臨走前還特別留一隻無線電給他,交他如何使用,以方便隨時通訊,我們預定三天後原路回來這裡,再一起回部落。
續行的行程還是不斷的攀爬溪中大石與渡溪涉溪,一直拼到烏爾托博哈溪與大南南溪交匯處,原來大南南溪下游混濁的溪水,原因是來自於烏爾托博哈溪,可見烏爾托博哈溪裡面的曲流與峭壁一定常常有驚人的崩塌,真希望有一天能夠進去裡面看看!不過一過合流點,困難地形接踵而來,加上接近夏日的溪水都偏多,我們有部分地形不得不卸下裝備,用傳統獵人的方式架好木橋,輕裝上攀,再以現代的扁帶與扣環等物品將每個人的裝備吊掛上去,花費不少時間呢!
溪谷中到處都是巨大的石頭,有的是頗為美麗的西瓜石,石上圖形頗美。未幾終於走到知本廢林道下溪之處,頭上更可看見以前運木材的索道遺跡,我們在此取西北方的大南南溪主流續走,過去這裏也是從東部登鬼湖的必經之處,只是我們這一次最大的目的是要以達魯瑪克部落為出發點,所以我們並未採從知本林道過來的這條路。後來因天色漸晚,我們找了塊安全距離水又近的地就休息睡覺啦。

六月12日(一早開始下雨,閃電,打雷,一整天雨勢不斷)
06:30 一早起來開始閃電打雷外加下雨,閃電打雷的方向剛好是我們要走的方
向,所以我們經過討論後決定暫時按兵不動,吃完早餐後大家補眠,十點
起來後閃電打雷沒了,雨勢卻不斷,獵人們執意要啟程,協調後大家決定
吃完午餐後啟程。
11:55 自營地出發,溪谷不好走,故我們先越過溪流後上切一條稜線,適合上切
之點不好找,花了一點時間,找到好地方上切後馬上撿到水鹿角一隻,海
拔七百就可以撿鹿角了,哈哈。
12:30 上到稜線頂,隨後開始下降。
12:45 下到一個很大的平坦地,腹地真的很廣大,樹木不甚密的生長於其中,水
鹿山羌山羊全部都有在這裏留下很多很多的痕跡,堪稱為他們的運動場
呢!真是個超特殊的地方。
12:50 往右手邊切上小稜線,隨後往下降回溪谷。
13:00 又回到河邊,對面那條稜線頂端就是舊索道遺址,決定直接過溪開始從
旁邊上切那條稜線。
13:15 出發過溪,過溪後有一小段平坦路,但植物多不好走。
14:00 休息,從過溪後再上切這條稜並不好走,部分地方很陡,獵人總得花時間
找好地方才上的來,花費不少時間,加上雨勢不斷,更難於行走。
16:00 休息片刻,之前的路一路陡上,加上天色漸暗,決定再往上走,同時要開
始找營地了。
16:40 一塊很小的平坦地,勉強可以擠五個人,紮營,獵人做好水桶接營帳的
水,此地座標242081,2515911。

一早起來就開始下雨與閃電打雷,因為閃電雨打雷之方向都是我們要走的路,有鑑於前鎮子有山友在雪北的事件,我一直極力勸阻獵人們先不要急於往前行,先等一陣子在說,所以吃完早餐又繼續補眠,一直到十點多才起來,但獵人們已經按耐不住了,只好協調於中午吃完午餐後出發,反正中午也都沒閃電打雷了,就出發吧。
這裡溪谷的路難走至極,七十歲的田長老說他以前的印象這裡的溪谷不是這樣子,沒有這麼多大石頭,四十幾年了,溪谷變化果然是劇烈!所以我們決定殺上稜線,繞過這一斷峽谷地形。
地圖上從知本林道道鬼湖的路其實也是在左手邊的山腰上,但是已經絲毫沒有痕跡了,反而是我們上攀稜線後意外的下到一處野生動物們的大運動場,有戲水池、操場、小片崩坡(山羊專用的)、競技場等等的,哈哈,能在深山中發現這一片動物的天堂,運氣真好。隨後我們爬上小坡又降回溪谷,對面有一條往北延伸的稜線,其實過去知本林道上鬼湖的路,是還要往西沿溪走到小鬼湖往東延伸出來的稜線底端,然後開始直接攀上稜線往西陡上而行,雖然直線距離才三公里,但是因為太過陡峭,加上芒草密到多到可怕,而我們的目的是想說走出一條較好的路,以方便未來部落還有人可以走我們較好的路來鬼湖,所以我們放棄這一條陡峭的老路線,進而轉往一條較迂迴的路線,等於是先往北行,再轉西走,最後接上拉戞拉戞爾山後下鬼湖(就等於是走了一個ㄇ字型),看看是否會比較好走。
雨勢從來沒斷過,雨中攀爬陡坡不好玩,加上這裡還算是較低的海拔,荊棘黃藤一大堆很討厭,算算天色已晚,不得不找地方紮營,勉強一小塊空地,紮營休息,因為沒有水源,獵人們發揮最佳經驗,砍了些木樁圍成一圈,再用兩個大塑膠袋套在裡面,承接我們營帳邊下來的雨水,變成了一個水桶,真神奇!不過空地很小,五個人睡很擠,最邊邊的陳忠男大哥跟我都屬睡袋濕掉的被害人之列。

六月13日(偶有閃電打雷,降雨偶有停過,大部分時間沒停過)
07:30 自營地出發,從昨天到今天(包含一整夜),雨從來沒停過,心想說這道
鋒面怎麼會持續這麼久呢?
07:40 抵達廢索道頭(流籠頭)遺址,下方還有廢工寮,早知的話昨天就努力
一點走,至少還可以睡的舒服點呢..>_<..
07:50 出發續行,從這裡以後之路線途中,部落雖有傳統地名,但耆老們都已經
忘記或失傳啦,很可惜。
08:00 抵達1470峰下方之崩壁,決定不上1470峰,直接開始往左腰繞,對面山崩
聲不絕於耳。
08:05 出發腰繞,又是崩塌地又是芒草又陡又滑,真不好走。
08:40 終於抵達1470峰西邊之鞍部,因大雨不斷,我們五人臨時決定改行程,不
走回頭路了,因為未來還有更艱鉅之路要走,要是按照原路來回之計畫會
更危險,同時加上大南南溪之溪水暴漲,情況會更糟,故我們決定要越過
鬼湖後往阿禮而去,不走原路回來了。
09:00 出發續往西邊走,沿稜而上。在鞍部休息的20分鐘當中,我們以無線電連
絡了林務局的人員,請他們轉達部落留守人員,派幾位有經驗之獵人前往
大南南溪溪谷的bolro處去接歐清一先生回家,不要再等我們了,因為歐
先生沒有回答我們的無線電,所以我們才請林務局人員趕快轉告部落通知
獵人前去接歐清一先生回部落,以免發生意外。
09:45 遇一斷稜,帶頭的胡進水獵人發揮其超強選路功力,硬是往右找到了一條
可以繞過斷稜的路。
09:55 往右繞過斷稜後續接回稜線往上猛爬。
10:30 終於上到約1630公尺處,又一索道頭(流籠頭)遺址,遺址旁有鐵軌,
是以前這裡伐木時期運木材的鐵路遺跡。
10:35 出發續行,依舊沿稜上行,抓方向走稜線。
11:00 又降回一小鞍部,又看到鐵軌遺跡,過去一點還有斷橋呢,很難想像幾十
年前這裡曾經有火車行駛過。另外在這裡的插曲是,我生平第一次見到約
近十公分長的綠色螞蟥,在胡長老的衣服上,兩隻,另外一隻也大約六、
七公分,天呀太可怕了,這一路下來螞蟥超多又超大超肥,真是受不了。
11:30 休息吃午餐抓螞蟥,大隻小隻全數以山刀伺候。
11:45 出發續行,抓稜線方向努力續爬坡。
12:00 出現箭竹,也有芒草,這段路前後都有舊砍痕,很舊了。
12:15 抵達美麗的岩峰連稜,若是晴天的話可以瞧見整個台東地區,只可惜此時
是大霧颳風又下雨,很冷,此地有達魯瑪克傳統地名,稱為taibelen,
座標則為240384,2516358。
12:20 續行,中間有幾個小鞍部,接下來還是繼續陡上,部分地方稜線是岩石,
只能往右找較好走的路再接回稜線。
13:50 終於上到拉戞拉戞爾山東北稜,林相還好,之前的路林相也都還好。
14:00 開始出現令人為之氣結的芒草,這裡距離拉戞拉戞爾山直線距離不過約700
公尺,但卻長滿綿密厚重的芒草,加上超差的天氣,大風大雨不斷,帶頭
的兩位獵人已經砍到沒力,但芒草卻實在太密,所以有很多地方乾脆去鑽
山豬洞,但鑽一鑽還是得想辦法抓回稜線以免錯失方向,這一段路走的真
是辛苦異常,五個人又濕又冷,都快要瘋掉了。
16:25 芒草漸少,附近地形變的很寬廣,依舊以地圖與指北針抓方向,希望不要
錯過拉戞拉戞爾山。
16:35 終於順利抵達拉戞拉戞爾山頂,這樣子就可以走傳統好路線下至鬼湖啦,
沒想到我第二次造訪這座山,竟然是從台東走過來的,真是難以想像。
16:40 開始下往小鬼湖方向,途中無線電一直傳來林管處知本工作站人員的聲
音,他們還在問關於歐清一先生的事情,我們卻也因此耽誤了很多時間。
17:15 下抵山坡底下,但芒草太密,已完全找不到通往小鬼湖畔的路,沒奈何,
只能又開始硬闖硬鑽。
17:25 終於鑽到小鬼湖畔,我們拉起尋根的布條合照,也在湖邊做簡單的儀式跟
湖神說話,但因天色已晚,所以也不多做停留,準備走傳統路線回弘易礦
石場工寮,比較玄的是,我們自拉戞拉戞爾山到鬼湖畔,一直到離開鬼湖
間這段時間,卻都沒下雨,只有霧而已,莫非真的是祖靈在保佑呢?
17:50 自小鬼湖邊離開,鑽一段芒草區後回到山坡,再往下走至出水口,隨後都
走傳統的小鬼湖登山路,途中天黑又下雨,拿出頭燈開始挑燈夜戰。
19:45 終於上到廢林道,隊員們又冷又餓,途中走的很慢,所以用了將近兩個小
時才上抵廢林道,頗累。
19:50 出發走廢林道,以往寬大好走的廢林道目前只剩小徑,草全部都長起來
了,根幾年前比較實在是不可同日而語。
20:05 終於抵達知本主山下的弘易礦石廢工寮,水源已斷,但因連日豪雨,工寮
前門檻緣都有積水,直接給他取用啦。

今天一早出發不到十分鐘左右就出現廢工寮,以及索道頭遺址,早知昨日就勤奮一點了,唉唉,過索道頭後開始繞山腰,這時雨勢稍緩,不過我們已開始擔心歐清一先生的安全問題,也考慮我們是否真的還要走原路?尤其是未來的路途更充滿不確定性,加上雨天山高路滑,走原路可能會更危險,所以五人一致決定更改行程,改走鬼湖礦石路出阿禮村,不敢走原路了。對面山谷不斷傳來落石山崩的聲音,聽起來還真的超恐怖的。
鞍部上跟歐清一先生連線,他偏偏就是不回答(事後知道他有聽到我們的呼叫聲,但他忘了怎麼使用),急死我們了,我們只好轉跟林管處知本工作站連絡,請他們通知部落留守人,再找熟悉這裡的獵人前去接歐清一回去(我們原本是要跟歐清一先生連線,直接請他把東西帶回部落,不用等我們了,但是偏偏聯絡不到,只好請部落的獵人來找他,並且帶他一起原路返回部落),此時台東卑南消防局與台東當地之媒體也不知道從哪裡知悉此事,甚至還傳出是山難,真是受夠了山下那些喜歡製造新聞的人,我們的歐清一先生身體根本沒事,更沒意外,只是因為速度無法跟上我們才停留下來的,最後竟然會傳到什麼糖尿病發作等等之類的話,真是夠了,總之我們連絡完畢還是繼續上行。
上到最頂端附近看到獵一個廢索道頭,旁邊還有鐵軌遺跡,這裡以前都是伐木運材的區域,聽部落獵人說,更北方還遺留有舊火車頭在深山中呢,只可惜我們沒有機會前去一探究竟啦。從今天早上到現在,螞蟥多了很多,都拜下雨天之賜,尤其是這裡的螞蟥都以綠色的居多,我們在鐵軌的另一端休息時還在胡長老身上被上發現近十公分的螞蟥,掉在背上衣服上,還沒進去吸血呢,天呀,這是我有史以來見過最長的螞蟥,太噁心啦,其他人身上脖子上手臂上腹部大腿無一倖免,真是噁心討厭的吸血鬼。
中午時分抵達全程唯一的岩峰稜線區,可惜天後太差,又是風又是雨的,不敢停留就趕快往前行,在經過一處陡坡後,終於上到拉戞拉戞爾山東北稜上了。從河谷到這裡,我都隨時在掌握稜線與方向,但是每次田長老用手一指,他四十多年前的記憶總是與地圖吻合,真是超強的,加上胡進水長老與陳忠男大哥的超強選路模式,讓這一支隊伍跟其他登山隊有著很大的差別。隨後開始往拉戞拉戞爾山前進,沒想到開始出現令人為之氣節的芒草區,這裡的芒草短短僅有五百公尺左右,但卻非常的密,面積非常的大,獵人們先是砍,砍到後來手軟,就完全用鑽的,但是密不透風的茅草要鑽也很痛苦,加上風、雨、全身溼透的我們,真的是舉步艱維,好不容易脫離了噁心螞蟥的一段,卻又進入噁心的芒草群,這一小段茅草就花了我們近三個小時,後來都去鑽山豬洞,鑽一鑽還得抓回稜線方向,真的好累好累,好不容易接近拉戞拉戞爾山頂,附近地形變的很寬大,茅草也變少了,抓準最高點方向衝過去,終於脫離苦海,登到拉戞拉戞爾山頂,真是不容易阿。
拉戞拉戞爾山鬼湖的路還好走,只是很滑,但是下到鬼湖後卻完全找不到通往鬼湖邊的路,又都被芒草所佔據,當然免不了又是苦戰一番,拼了命到達鬼湖邊,很神奇的是此時沒下雨也沒風,我們趕快把旗幟拉開,同時簡單的作了儀式後,就快步離開,只是在天氣不好的情形之下,夜色降臨的特別快,還沒走到一半就得帶頭燈挑燈夜戰,終於大家在又傷又衰的狀況之下進駐已經廢棄的弘易礦石場工寮,結束疲累的一天。

六月14日(雨幾乎沒停過,偶有停也都不超過十分鐘)
07:10 在雨中出發,準備踢這段四十多公里的漫長採礦道路。
08:35 抵達往旁蓬萊山那條叉路的路口,採礦路上都已長滿雜草,真的不復當年
之情景了,往前走沒多久有一處新崩塌之處,應該是這兩天才崩的,土石
鬆軟到很難通過。
10:00 終於越過中央山脈處,過中央山脈前左邊的溪流是知本溪的源頭之一,越
稜點右手邊是往境界山的登山口,這礦石路沿線幾座中級山看來都很少人
在爬了,好在以前我都曾經去過了呢。
12:55 霧頭山登山口,途中我們雖然有休息,但都不超過五分鐘,因為一來是要
趕路,一來是因為全身溼透,停下來就很冷,所以幾乎都不停留,或是停
留不超過五分鐘就走人。另外在還沒抵達霧頭山登山口前有兩處溪谷匯集
大水衝過林道,彷彿河流般攔腰流過礦石道路,通過時真的很可怕,要不
然很容易會被沖往右邊的陡峭河谷中,真的是超危險。
13:15 抵達喬國拉次工寮,往後也還有一道更誇張的支流,屏東連續四天的豪
雨,此處匯集了山上的大量降雨,以排山倒海之勢流過林道,這一段「河
水」水深及腰,水流又急,在胡長老一馬當先的率領下,我們五個人還是
在滾滾洪流中度過,真不可思議!
17:10 終於抵達阿禮村與鬼湖礦石路之叉路口,從喬國拉次工寮到阿禮村途中至
少出現過二十幾道瀑布地形,有的瀑布也是大到讓人無法想像可以通過,
走在林道上遠遠就可以聽到他們的轟隆水聲,我們每每必須越過那滾滾洪
流,或是通過瀑布灌頂,其中以最靠近阿禮的那一個瀑布最為危險,在這
裡實在無法以筆墨來形容,總之,我們竟然通過了,感謝山神呀!
17:40 從叉路口左上阿禮村,終於抵達阿禮村村長家唐輝次先生家,我們留守人
已事先打電話給村長過,請他們等待與招待我們,謝謝部落留守人的努
力,唐村長也給我們很大的協助,招待吃與住宿,感恩呀!

經過一晚的休息,今天鼓足勇氣準備踢那四十多公里的廢礦石路,雨還是不斷的下,路況也變很差,遙想我前幾年來此地時,還可以騎機車至此,以前工寮前的廣場滿滿的車子,現在卻是雜草芒草叢生,真的是今非昔比。礦石產業道路上也都長起高大的芒草與其他雜草,連螞蟥也不客氣的進駐在這條路上了,真的很煩,有部分路段崩塌的很新鮮,土石都是軟的,應該是這幾天剛崩塌下來的,小心翼翼的通過這些地方,終於拼到越過中央山脈。
越過中央山脈以後的路一樣的不好走,在抵達霧頭山登山口前有兩處大水衝過林道,轟隆聲老遠就聽到了,衝過路面的河水及大腿,勉強可以過去,最大的一道是在霧頭山登山口過後,你可以看到左手邊的山谷完全被沖開,排山倒海的大水從上面傾洩而下,傍然流過路面,這一段水深及腰,水流又急,最是可怕,五個人竟然也還是攙扶著撐過來了,真是不簡單呀,隨後在路上見到的都是大瀑布小瀑布,林林總總加起來有二十多處,有的好應付,有的真的很危險,但是我們還是得要過去,只求能活著出去。
礦石產道在抵達亞泥笛山登山口前變成了水泥路面,兩旁種滿了櫻花,我們以為好日子來臨了,但是隨著路的迂迴,轟隆的瀑布聲又傳過來,又是好幾道大型的瀑布從天而降,全身已經是溼透了還是得去進行瀑布灌頂的滋味,其中以最接近阿禮村的那一個瀑布最為難忘,這一道瀑布在枯水期就是一個落差很大很明顯的瀑布了,在這陣子的豪雨中,水量驚人到不行,這是我們面臨的最後一個難題。貼著岩壁走,強力的水瀑從天而降,重重的打在我們的頭上與背包上,這將近一噸重的水(後來阿禮村唐村長形容的)真的是讓我們忍痛忍寒咬牙硬撐,最後兩步的距離眼睛甚至完全無法睜開,無助的情形之下胡長老的一隻手適時的申了過來把我們一一的給拉過去,真的很感謝他,尤其是他走第一個,他走到那裡時也無法睜開眼睛(睜開了眼也看不到前面,水太強大了),他說他不知道前面是不是斷崖,但依舊勇敢的跨了過去,才能脫離險境,然後再一一的去拉我們過來,這驚心動魄的過程,將會是我這輩子永遠忘不了的一段歷程。
走了十個半小時,路上每一次停留都不超過五分鐘(只有一次午餐時間是十分鐘),終於為了能活著出來而拼了老命走到阿禮村,唐輝次村長與夫人已經準備好來熱情招待我們,這裡大家都是魯凱人,即使阿禮已經斷電,他們還是依舊熱心的招待我們淋洗熱水澡與晚餐,睡則是到國小去睡,我這時才知道原來阿禮國小已廢了,這裡以後要作為民宿,唉,山區部落人口外流的情形只有愈演愈烈,試想會有多少的年輕人還願意帶孩子回到山上來過所謂的「魯凱文化」生活呢?

六月15日(雨也沒停過,一直到我們出霧台三地門後雨勢才有停)
09:00 自阿禮村出發,因為連日的大雨,去露村上方道路整個塌陷,連同電線桿
都掉入山谷,所以昨日的阿禮村其實已停電好幾天,交通也中斷,另外接
近阿禮村的地方也有土石流阻礙車輛通行,所以我們必須再度披上雨衣,
淋著大雨徒步走向去露村道路崩塌處,真是苦命!
09:15 下到叉路口,右往鬼湖,我們取直行。
10:00 抵達崩塌處,村長事先打電話請霧台方面派車子接我們,而崩塌處上方昨
日阿禮與去露村人也有開一條人可走的臨時便道,所以我們自崩塌處左上
爬陡坡走便道越過公路崩塌處。
10:10 通過崩塌處下抵公路,見到霧台方面來接我們的人,心想不用再走路了真
高興。
10:35 抵達霧台鄉公所,但因鄉公所個都在救災,所以無暇給我們太多照顧,後
來遇到一位巴先生(鄉公所人員),招待我們去他家,連同賴頭目等人陪
同我們,總算解決半天的無聊時間,這裡大家都是魯凱人,不分彼此的大
口喝酒大塊吃肉,慶祝我們的平安橫斷過來。
16:00 自霧台出發,因為三地門上來的路基也垮掉部分,所以交通也中斷,達魯
瑪克部落的頭目、部落留守人、卑南鄉公所何秘書等人親自開車自台東過
來屏東三地門崩塌處等我們,而我們也還是撘早上到去露村接我們的人的
貨車,一路往下飛奔而去。
16:30 抵達崩塌處,拾起行囊再度跟司機道謝,走過十公尺左右的路基坍塌處,
看到頭目的車子,心想終於平安出霧台,正式結束鬼湖橫斷之行。
16:45 開車出發,回程。
16:55 抵達三地門地摩兒餐廳,慶功,感謝頭目與留守人、鄉公所部分人士遠自
台東開車而來親自接我們,真的很謝謝他們。霧台鄉招待我們的頭目與巴
先生也一同下來與我們聚餐,謝謝他們。
20:00 出發回程,準備回台東。
22:50 回到台東達魯瑪克部落。

最後一天雨依舊還是不停的下,去露村上方通往阿禮的道路崩塌,接近阿禮村也有土石流,我們只好再度穿起濕衣,披上雨衣,再多走五公里的路吧,經過昨天踢四十多公里鬼湖礦石產道的洗禮,每個人的雙腳都痛到不行,但是只能咬牙硬撐,承蒙村長聯絡,我們通過去露村上方人行便道後,終於坐上來接我們的車子,一路直奔霧台鄉公所,原本我們要跟鄉長杜傳先生見面的(後來還是見到了,只是因為他要忙救災,只能做短陣的交談就離開啦),因為當初也是他提出鬼湖縣界的爭議,也曾大聲說出我們台東沒有路過來,才會促成我們台東魯凱這一趟的尋根行程,證明台東也有路到鬼湖,最重要的是,希望他不要再提出鬼湖屬於屏東縣還是台東縣的爭議問題了,因為在魯凱人的心中,鬼湖是屬於所有魯凱人的聖地,鬼湖四周附近是禁止狩獵的,鬼湖是魯凱祖靈徘徊安息之處,為什麼要去掉入外來民族所劃分的「縣界」、「保留區」、「林班地」的爭議呢,希望不要為了要發展鬼湖觀光,而在那裡爭取縣界重劃,一但礦石道路重新開發,神聖的鬼湖即將又會受到破壞,還不如就留給大自然去讓他復原,讓魯凱人的聖地taidrenger能清靜的活在魯凱人的心中。
達魯瑪克部落頭目古明德先生、留守人陳榮福理事長與潘王文賓總幹事、鄉公所何秘書以及負責攝影的鄉公所員工(一位美麗的阿美族小姐),親自開車來三地門接我們,早上開車到去露部落接我們的魯凱司機大哥再度送我們到三地們公路崩塌處,隨後下到地摩兒舉行慶功宴,真是謝謝他們,為了我們這一趟花費心力,還有為了把歐清一先生接回部落去的過程所受到的壓力與委屈,真是辛苦了,另外也謝謝卑南鄉公所與台東林區管理處知本工作站的贊助與幫忙,謝謝大家。

所有回覆

  • fuyan兄:記錄寫得真好 辛苦了。 本人對(尋根活動領隊:蘇金城)有些好奇來個案外案打擾了。 本人服役期間也有一位同袍也叫(蘇金城)當年部隊在(台中中興嶺866野戰醫 院)自役滿退伍就各奔前程,難得30年後網站出現一樣的名字,若不來哈啦一下心裡還怪不好受的。 fuyan兄:現在只好勞駕 謝啦。
  • 阿光: 除了雨水太多了點,什麼都很好,連螞蝗都很肥大。 謝謝你分享這篇精采的紀錄!
  • 喔~光光~~ 看樣子2000年運補走過的"小鬼東稜"就是你們嫌陡不走的路線呢! 呵呵..螞蝗啊!還記得我講過那個"馬其諾防線"的故事嗎? 我們做的"馬其諾防線"就在拉嘎拉嘎爾往東那滿山遍野高到可以拉著垂降的"茅草森林"下一小塊無可立足的迫降點上!螞蝗是一把一把抓的.... 最後,我們是經由索那拉溪(兩岸有好多聚落遺址)上登廢流籠頭再接知本林道出山...
  • 貓頭鷹兄:又是另一探勘傑作,恭喜你順利完成,看到一堆不熟悉的原住民舊地名後,讓我想起小鬼湖北方的王霸邊埔山,這名字應該又是戰後重新取的怪怪譯名之一,就像好茶、比魯、大武等地,這些村落的新名和舊稱差異極大日本地圖也沒用,請問王壩邊埔社到底在那裏?線索只有一點點(鹿野溪上游),還有我丹山也是,「我丹駐在所」、「我丹橋」在何處?(可能在三民鄉的民族村安丸那附近),若能調到1950年代的地圖應該就能破解,還望請莊兄指點一下!
  • To:鍾添理兄..^^ 不知道您認識的蘇金城先生是否為原住民呢?? 我們一起去的蘇金城是很明顯的魯凱族長像..但是最近一直沒遇到他 電話也沒接..所以只能先問問您認識的蘇金城..是否是原住民呢?? To:蚯蚓..^^ 這一次真的是雨水與螞蟥多了些..尤其是屏東山區的雨..讓鬼湖礦石路 途中的大水與瀑布真是壯觀到極點..只是要越過的過程實在很驚險. 好在小命猶存....^^... To:秋姊..^^ 那ㄍ七十歲的老獵人知道民走ㄉ那一條路的可怕性..所以我們才繞路的 ..至於舊部落遺跡..我這幾天去部落訪查..果然還是一問三不知..>_<.. 不過裡面的風景的確直得再去...有機會也帶那一些小鬼頭們再去大南南溪 裡面度假去喔.. To:TACAN兄..^^ 關於王霸邊埔山..甚至是庶把掘山..烏爾托博哈溪...我這幾天都去部落 做訪談..結果..部落老人也都一無所知啦..一來是部落老人凋零的很多.. 加上自卡怕里瓦遷村到平地已久..對於很山深山裏的地名..多已記不起來 ..所以實在是找不到根王霸邊埔山類似的發音之地名..>_<... 不過因為那裡也是霧台鄉大武部落的傳統領域..所以也有可能是霧台方面的 語言所翻譯過來的..這需要下一次有機會去物台各部落做訪談ㄋ..不過可以 確定的是..應該不是舊部落之名..而應該只是個傳統地名而已... 至於我丹..ㄏㄏ...糟糕我也不熟捏...如果單純只按照布農族語 的發音來說的話..我丹..utan...是地瓜的意思..是否以前那裏有種過地瓜? 這只是我現在亂猜的啦..延平鄉ㄉ蕪丹山那邊我到是可以先找機會問看看老人 高雄三民鄉那邊的話..可能我就真的完全無法提供看法給TACAN大哥ㄌ.. 抱歉抱歉嗚嗚...不過從每一次的訪談落空.. 真的可以感受到各族群地名文化 或是生態文化失落的程度...真的很快....唉...令人擔心..
  • 貓頭鷹兄: 相隔6年再來討論一下內本鹿地區山名,日本時代三十萬分一台灣全圖裏面,內本鹿舊社之中部分可以對應到三角點的點名,蕪丹山是從カプラタン社(KAPURATAN)命名,カブ(蕪)タン(丹),猿邊山從サルベ社(SARUBEN)得名,サル(猿)ベ(邊),另外和原山可能是從ワハラシ社(WAHARASI)得名,ワ(和),ハラ(原),麻天久留山已知是從マテクル社得名,以上一點點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