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行腳

佛塔之旅、赤足之行-----緬甸見人性


2013.08.2430走了一趟緬甸,封閉了五十幾年,一開放馬上吸引各國的投資客進入,觀光客也大量擁入,七天中我們走了仰光、內比都、曼德勒、浦甘等重要景點,車子走在農村的道路上,我彷彿坐著時光隧道機又回到了童年時期農村的時代。

 緬甸是中南半島領土最大的國家,面積有67萬多平方公里(約臺灣的20倍大小) ,人口有5700多萬(不到臺灣的三分之一) ,可以算是地廣人稀。緬甸到目前為仍然是個農業國家,超過六成勞動人口從事農業,農產品有稻米、小麥、甘蔗、棕櫚樹,森林覆蓋達百分之五十,木材以柚木為主,礦產有鍚、鎢、鋅、鋁、石油、鋼玉及玉石,其中紅寶石及翡翠之質量全球最好。

 緬甸的高曝光率,與民主運動領袖『翁山蘇姬』有密切的關係,隨著她結束15年的軟禁生活,當選國會議員,親赴挪威發表遲來21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得獎感言,以及密集的訪問英、泰、美等國家的行程,在在的都攻占國際媒體版面,我們遊覽車開到『翁山蘇姬』家探訪時,突然見到大門一開,黑色驕車開出,後座的翁山蘇姬果然氣質高雅,儀態非凡,當地的導遊看見她,驚聲尖叫,直呼太幸運了,我們預祝她未來能當選緬甸總統,領導緬甸走向現代化。

 緬甸約百分之九十的人以佛教為心靈信仰,因而造就境內遍布廟宇佛塔等特殊景觀,緬人向來喜歡以黃金妝點寺廟佛像及佛塔,每座佛塔都是金碧輝煌、金光閃閃故有『黃金王國』之稱,又因民族性極其溫謙、生活步調緩慢,又稱『蝴蝶王朝』。

 目前的緬甸有點兒像40、50年代的臺灣,物質缺乏,工商業不發達,但人力充沛、工資廉價。我們在回程的機上遇到一位XX牌雨衣公司派往緬甸的幹部,據她說公司每天上班11小時(七點半至十一點半,十二半到四點半,五點到八點),中、晚餐僅供應白飯和開水,配菜要自已帶,沒有週休。月薪約八萬緬幣(1台幣約等於三十緬幣)。這種工資大概是全世界最便宜的之一,但是她補充說她們工業區內目前美、日、韓等大公司不斷設廠,工人一招都是上千人,可預測的未來整個緬甸的經濟會快速的向前邁進。

 我們由曼德勒開往蒲甘的半途,車子拋錨了(緬甸因軍政府管制時期,新車沒地方買,只能從中國進口中古車,關稅又重,10年左右的車子,Toyota車係台幣要價幾百萬),停車處附近有一所中學,老師退休的我們對於參觀學校最有興趣,木造教室,全校有六百多人,二十七位老師,早上九點開始上課,下午三點放學(因學生分散各處,通勤時間1至2小時) ,全校沒有操場、教室沒有電燈、沒有電腦,更沒有圖書館或實驗室,沒有補習,沒有課業壓力,臉上充滿了笑容,你認為他們是幸或不幸?

 現實生活環境,緬甸確實比不上台灣,但他們並不因此而自卑,因為他們相信他們是佛祖的子民,或許沒有豐盛的餐飲,但卻有天然無害的有機飲食,或許停電卻換來夜空星斗的閃爍,或許缺少交通工具卻以走路換來健康的身體。只要你願意換個角度來看緬甸的一切,相信你會有一趟意義非凡的旅程,走過緬甸或許你會重新定義生命的意義;也有可能不同角度面對生活上的困境,甚至你會更加珍惜你目前所擁有的一切。

精彩照片請看:

http://tw.myblog.yahoo.com/jw!LqQAcFiGHgCdNjJPF0mDfA--/article?mid=16582&prev=-1&next=16553


文章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