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登烘爐地山下桶後溪谷踏溪O行

活動日期
2011/7/9 - 2011/7/9
所屬團體
個人
困難度
0
類型
» »
類型
» »

tonyfu(東尼)

2011/7/16


1.活動名稱:登烘爐地山下桶後溪谷踏溪O行
2.團體:大自然戶外健行會
3.日期:2011-07-09(六)
4.氣候:晴天多雲
5.參加人員:
嚮導:王志堅
隊員:13人(8女5男)
6. 山岳簡介:
 烘爐地山,與鷹子嶺、三角崙山、阿玉山、大礁溪山並稱為蘭陽五大名山,標高1166公尺,在五座山峰中高度僅次於阿玉山(1420公尺),地理位置在新北市烏來區與宜蘭縣礁溪鄉交界處,屬於雪山山脈北稜,整座山頭被覆芒草夾雜著少許的小喬木,山頂中央有顆一等三角點基石,由於無樹林遮蔽視野極佳,天氣晴朗時可看見山下的蘭陽平原、龜山島、雪山山脈北稜的三角崙山及坪林地區的群山,由距離山頂最近的櫻花陵園步道起登,大約一個半小時即可輕鬆登頂,是一座郊山化的中級山。
7.行程記錄
2011-07-09(六)
這是一個晴朗的早晨,草葉上還殘留昨晚凝聚的露珠,清新的晨風迎面吹來透出一絲涼意,但燦爛的陽光卻讓人相信稍後溫度必然會迅速上升。台北火車站今天警備森嚴,四周都是便衣軍警人員,走到西三口集合地點更見到高鐵董事長 歐晉德及交通部長 毛治國站在門口不知要恭迎哪位官員到訪,在交警的管制下,車站四周都不能停車,因此出發時間延遲了20分鐘。

07:15 台北火車站西三口集合。
07:35 出發。
09:30~10:00 漫步淡江大學蘭陽校區。
離開車站後由市民大道接上往雪山隧道的高架道路,還沒上高架就開始堵車,一路走走停停,我不知不覺的開始在車上點頭打盹直到宜蘭礁溪,經過一處水果攤前王社長停車買了一顆西瓜準備下山後给隊員們解渴,開了將近2個小時的車來到淡江大學蘭陽校區的停車場休息上廁所,下車後往西邊湛藍色天空下的雪山山脈北稜遙望,佇立在遠方的一座芒草山頭就是烘爐地山;淡大蘭陽校區就位在烘爐地山東側山腰上,蜿蜒的雙線柏油公路從山下直通到這裡,再往上走還有一條小徑可連接往櫻花陵園的聯絡道路,光是這兩座建築物就將烘爐地山東側的綠色叢林開腸破肚不忍卒睹,原本綠蔭密佈的涼爽天然樹林變成單調的人工草皮和架著“拐杖”的櫻花木,少了林蔭遮蔽這裡熱的要命,炙熱的陽光無情的投射在身軀上,週遭的空氣十分沉滯凝重,學生們都放暑假去了,校區內除了工友背著發出轟天巨響的除草機在草坪上除草外,冷冷清清的只有幾位來此散步的遊客,一樓的商店都大門深鎖沒有開張,站在學生宿舍前的水泥地上往東方眺望,山下的蘭陽平原和遠方太平洋上的龜山島都壟罩著薄霧,朦朦朧朧不是很清晰。

10:15~10:30 抵達櫻花陵園停車場,整裝待發。
10:30 起登。
揮別淡大蘭陽校區,沿著只容一台車通行的狹窄小路往上行,路兩旁的芒草都往路中傾倒淹沒了路徑,芒草桿在車身鋼板上刮出嘶嘶的摩擦聲,不久鑽出芒草路接上往櫻花陵園的雙線柏油公路,15分鐘後抵達櫻花陵園停車場,這裡是目前爬烘爐地山最便捷的登山起點,已有多組山友已經整裝出發了;在這靠山面海的風水寶地也是興建納骨塔的理想地點,塔位價格比起台北便宜多了,開車的大哥毫不避諱的說二十年後再來這裡就可以看見他的名字在這兒,從他沿路不停的重覆述說,我知道他非常喜歡這裡的風景。

10:49 經過龍潭業產道路岔路口,取右上。
11:05 抵達龍潭產業道路終點登山口。
11:25~11:40 抵達鞍部十字岔路口,小休。
起登後順著產業道路往上走,前段路都還有工人在鋪設水泥路面,山風吹過泥地捲起陣陣的砂塵,約20分鐘後來到一處岔路口,四驅車可直接開到這裡,過此岔路後路徑縮小,烘爐地山要往右上方向走,路旁的樹幹上有藍天隊路標,上面寫著往烘爐地山約70~90分鐘;天氣變化的很快,剛剛在山下一絲風也沒有,非常悶熱,進入林地後居然吹起涼爽的山風,而且持續不斷沒有停歇;過岔路口往上再走15分即產業道路終點的登山口,爬上一小段陡坡後開始在樹蔭山徑下爬升,坡度不是很陡,還來不及喘氣即抵達十字岔路口,我們在路口小休,這路口左上往烘爐地山約40分鐘,直行11公里可到達三角崙山,費時約200~240分鐘,右下往宜6林美產道約90分鐘,這條右下山徑也是以前登烘爐地山的舊路,櫻花陵園的新路捷徑開通後就逐漸被取代了。

11:54 經過黑水塘鞍部。
12:05 經過桶後越嶺道岔路(1)鞍部。
續行從十字岔路往左上坡路走,路徑漸陡,路旁倒木上藍天隊的路標上寫著往烘爐地山約40分鐘,翻越一座小山頭後來到一處黑水塘邊,過水塘後再爬上一座山頭,從上頭上的樹林縫隙間抬頭即可見到烘爐地山的芒草山頂,下切到鞍部有一處空地,往左路徑不甚清晰的小路可通往桶後林道,不過應該很久沒人走了,直行爬上芒草山坡,芒草在山風的吹拂下不停的向下搖擺,由於沒有樹林阻礙,視野非常好,蘭陽平原、遠處的中央山脈北稜都可瞧見,從鞍部算起5分鐘後登上烘爐地山。

12:14~12:28 登頂烘爐地山,小休賞景。
爬上烘爐地山山頂,站在芒草叢中的小空地舉目四望,視線所及不再是茂密的樹林,而是一望無際的青山綿延到天際。從山頂可以看到:東邊山腰下的櫻花陵園、淡大蘭陽校區,遠方太平洋上的龜山島隱藏在灰白色的薄霧裡,往北是雪山山脈北稜的三角崙山,往南方的遠處看可隱約看到中央山脈的北稜,西邊的芒草比人高無展望。

12:28 往北朝桶後溪谷出發。
12:40 經過桶後越嶺道岔路(2),取右下往桶後溪谷。
13:25 抵達桶後溪谷岔路。
待了十幾分鐘後往北方芒草山徑前進,這條路徑上有兩條岔路可分別前往桶後越嶺道及姑婆寮山,離開山頂走沒幾步路後開始陡下,約十分鐘後遇到一條岔路,往左邊山坡走可連接桶後越嶺道,我們取右下繼續朝桶後溪谷走,越接近溪谷坡度越陡,隊員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從頭到尾都穿著輕便的涼鞋準備溯溪,走在這陡峭的山坡上自然是險象環生,下山的速度很慢,走了將近一小時才抵達溪谷岔路。

13:30~14:30 左下桶後溪二溪會合處午餐。
這是一處位於二溪匯流處的T形岔路口,左邊下溪谷可通往冷門的姑婆寮山,往右緣溪上溯桶後溪源頭經埡口鞍部右轉,可回到早上休息的十字岔路鞍部,聽王會長說這條祕境是中華山岳藍天隊今年三月才探勘打通的新路,從岔路口的嶄新路標就可以看出來,這幾個月來有不少山友過來體驗這清涼的水路,我們一行人先下桶後溪谷,在二溪匯流處的溪床上休息享用午餐。
清淨的溪水中有不少苦花魚和黑褐色的溪蝦悠遊其中,受地形的限制每條魚的體型都不大,就只有一根成年人的食指般大小,現在這時候也正是溪蝦產卵的季節,溪中的母蝦肚子上都抱著黑色的卵,少了人為的干擾,這裡是這些小生物的快樂天堂。

14:35 返回桶後溪谷岔路。
俄國作家 普里什文說:如果你想了解森林的心靈,那你就去找一條林中小溪,順著它的岸邊往上游或者下游走一走吧。
午後天氣轉陰,休息過後我們一行人回到T形岔路口,朝西沿著溪水往桶後溪的上游走,起初是沿著溪岸的山壁行走,石壁上滿是溼滑的青苔,踏上去得萬分小心,拉著護繩爬上溪谷上游淺灘後開始踏溪而行,今年到現在還沒有下過幾場持續性的大雨,小溪中的水量並不豐沛,溪谷裡除了我們的談話聲外沒有其他聲響,倚靠路條的指引,我們一會兒踏溪、一會兒走在岸邊細石上,忽左忽右順著地勢不停地邊換方向;途中小溪的深潭裡,有幾隻苦花魚在平靜的溪水裡翻滾閃爍著銀白色的亮光,山谷裡吹來的涼風,在水面上惹起了粼粼漣漪。

15:46 經過埡口岔路,取右。
越往上游走,河道寬度和溪水水量漸漸縮小直到消失無蹤,這裡是桶後溪支流的最上游,也是烘爐地山和三角崙山之間的埡口鞍部,兩邊山坡都是清一色的芒草草原,強風不停的從山谷往海岸方向吹,這景象讓我感覺好像置身在百年前的草嶺古道埡口,地形、景物幾乎一模一樣,只差沒有鋪設石階步道,走到埡口盡頭是一個T形岔路,左轉往三角崙山、聖母山莊約180~240分,我們取右行,進入樹林後約10分鐘回到十字岔路口。

15:56~16:02 返回鞍部十字岔路口,小休。
16:12 返回龍潭產業道路終點登山口。
16:21 返回龍潭業道路岔路口。
16:36 回到櫻花陵園停車場。
17:20 人員到齊,賦歸。
回到十字岔路口小休了一會後續行,今天的涼風從頭到尾都沒有間斷過,午後太陽也躲藏在雲裡,整個行程只有“涼爽”兩個字可以形容,在這悶熱的夏季實屬難得,走在產業道路上天空飄下了間歇性小雨,修路工人還在努力的工作,走回櫻花陵園的水泥屋簷下避雨,坐在水泥台階上等後面的隊友,閉著眼睛一邊休息,一邊聽山風颳起的陣陣窸窣聲,享受著都市人渴望的片刻寧靜。

後記:
1. 總花費時間約6小時。(包含所有休息時間)
2. 溪谷濕滑,建議穿溯溪鞋或雨鞋,大雨過後避免前往。
圖文版請蒞臨http://tw.myblog.yahoo.com/love-mountain